表哥万福-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宋明昭灌了两年的迷魂汤,就已经晕了头,不如年轻人瞧得通透。
宋明昭是个好的,谋算虽多,也只是想要增加筹码,让自己更有把握,他能为窈窈,费尽心机地筹谋,可见是真中意窈窈。
只是这人心啊,捂得太深了,总也叫人猜不透。
相处起来,也不痛快,久而久之,难免就叫人如鲠在喉。
虞老夫人没法去指责什么,这也是大部分世家子们的痛病。
他们打小就被家里寄予望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家里的利益息息相关,想要或是不想要什么,也不能痛痛快快地来。
周令怀淡声道:“三个月后,朝廷就要重新开科取仕,宫里就算有什么动作,那也要等到会试结束之后,到了那时,三皇子已怕也没心思,想这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事。”
哦,说他癞蛤蟆还真是抬举他了。
不过一条地龙罢了(蚯蚓)。
淡淡的一席话,说得虞老夫人心间一颤:“这是什么意思?”
周令怀只道:“宫里还有一个陆妃,就算打入了冷宫,可她从前贵为皇贵妃,执掌凤印,主后宫事宜。”
虞老夫人一阵恍惚,从潜邸就跟了皇上的侧妃,一路荣宠不衰,位至皇贵妃的女人,岂是轻易就能被人打倒?
多年在后宫的经营,也不是轻易就能根除。
陆妃也只是被打入了冷宫而已,可究其根本,宁远伯罪名再多、再重,都没有危害皇上的利益。
等舞弊案风头一过,陆妃未必不能从冷宫里出来。
周令怀淡声道:“若舅祖母实在不放心,我一会儿请慧济大师,为表妹批命,只说她主水命,不宜过早订亲。”
虞老夫人顿时长吁了一口气:“如此,也更妥当一些。”
让她头疼困绕了两年的问题,到了周令怀跟前,却是迎刃而解。
慧济大师早年,承慧能大师点化,是宝宁寺六慧僧之一,有他为窈窈批命,将来宫里有了动作,也好有个借口。
周令怀淡声道:“我自然会护着窈窈。”
这一句话的承诺有多重,虞老夫人并不知道,只知道,当周令怀明确说了这话之后,她紧悬的心也放下了许多。
沐佛节过了没几天,虞兼葭就从庄子里回来了。
虞兼葭已经年满十二,养了两年多,瞧着还是柔弱楚楚的样儿,却已经不见了病弱之态,长年居在庄子上,可仪态、礼数、规矩半点也没落下,一举一动都透了良好的家世涵养,也没得了从前那股矫柔劲了。
虞老夫人看着暗暗地点,就问:“听族婶说,这次回来了,可是以后就不打算再回庄子上了?”
虞兼葭微笑点头:“胡御医说我的病养得不错,以后在家里养着也是一样,如今我长了年岁,也不好一直住在庄子上,这样于礼不合。”
虞老夫人听得直点头。
虞兼葭话锋一转:“这两年来,劳祖母和大姐姐为我处处操心又操持,劳心也劳神,如今也该我这个做孙女儿的,在祖母跟前尽一尽孝道,替大姐姐分担一些辛苦。”
连话说也亮堂了,老夫人也露了笑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身体能养好,我和你大姐姐也高兴。”
第580章 显摆气派
想让老夫人开心,只要多提一提虞幼窈。
虞兼葭目光深了深:“我从庄子上,带了些山珍野味,一会儿给大姐姐送过去,当面向大姐姐道谢,另外许久没见,也有些想大姐姐了。”
虞老夫人笑了:“也是不赶巧,你大姐姐今年在庄子上种了试种的农物,昨儿傍晚下了一场零星小雨,今儿一早,就带了许嬷嬷去庄子上,看了农物的长势,大约要到下午晚些才能回府。”
往常虞幼窈如要出门,只要带上了许嬷嬷,她也不会阻止。
虞兼葭颔首:“那就改明儿再过去。”
辛苦了一整天回到家里,肯定是要先休息。
虞老夫人点头:“这两年来,庄子上的事,也都是你自己帮忙管着,如今回了府,便与柳嬷嬷再学些管家上的事,七婶儿平常也有指点你学业,到底不比叶女先生大才,家学那边的课业,也不能荒废了,休息几日,便过去上课。”
虞兼葭要去庄子上养病,担心误了她的学业,请的族婶也是有些才气,虽不如叶女先生,但教导虞兼葭还是使得。
如今再瞧虞兼葭,性情没多大变化,精、神、气一变,连言行也眼瞅着好了。
可见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请了族婶帮忙照料、教导她,这一步是真走对了。
字字句句确实是一片心慈,也是真心实意在为她打算,只可惜,有了虞幼窈做对比,这点施舍的祖孙情分,她也不稀罕。
虞兼葭垂了垂眼睛,再抬眼时,眼里也透了孺慕与感动:“多谢祖母。”
虞老夫人又想着,虞兼葭缺了两年多的课,就道:“你这两年养着身子,想来课业落下了一些,一会儿使人去寻了叶女先生,多使些银钱,让叶女先生每日单独给你上半个时辰的课,也能赶一赶。”
族婶教导课业再尽心,也不如叶女先生名声大,有才气,这也正是虞兼葭担心的问题,没想到老夫人也会为她考虑这些。
她立马道:“就依祖母的意思,孙女儿定然勤学上进。”
虞老夫人笑了,就想到了虞兼葭性情柔弱了些,担心落了课业,她心里不舒坦,就安慰道:“当初你大姐姐,也是荒废了几年学业,后来知道用功,很快就赶上了,你也不要太心急,课业落下了,多花些时间补一补也使得,你本就聪慧,想来很快就能追上其他姐妹的进度,倒也不必太往心里去,一切以身体为重。”
老夫人说这话,原也是一片好心。
虞兼葭也能听出好歹,只可惜,明明是安慰她的话,却平白了要拿她和虞幼窈相提并论,再好的话儿,也是逆耳得很。
让人如鲠在喉,非但不觉得开心,反而腻味得很,虞兼葭垂下头:“祖母说得是,孙女儿谨遵祖母教诲。”
两人正说着话儿,青袖就过来禀了:“老夫人,江姨娘过来了。”
虞老夫人瞧了虞兼葭一眼,见她眉眼低垂,一副低眉顺目,温婉和顺的样子,就点头:“请进来吧!”
虞兼葭顿觉连茶也喝不进去。
两年前,父亲才调任了吏部,老夫人就迫不及待,为父亲纳了个官家嫡女进门做妾。
虽是小门小户出身,可饶是虞兼葭再违心,也不得不说一句,到底是官家教养的嫡女,在教养上,母亲确实不如江姨娘甚多。
想来也是!
大户人家的嫡女,有嫡母为其操持谋划,便是多花些银钱,去教司坊寻个像样点的嬷嬷,从旁教养些,也能教养出好女儿。
毕竟,在高门大户里,嫡母是不可能让庶出的女儿,越过嫡女去,教养方面肯定是要比嫡出要差。
遇到像杨家那样的恶毒嫡母,不磋磨还算好的,就更不可能好好教养了。
正如母亲,不也刻意捧杀了虞清宁?
二婶娘姚氏再通情达理,让五妹妹和六妹妹,同叶女先生一起学习,可身边却没有厉害的嬷嬷教养着。
这就是差距。
五妹妹和六妹妹,如今也在学着管家。
可虞霜白是由二婶娘亲自在教,平常还有钱嬷嬷指点着,五妹妹和六妹妹,却是与府里其他嬷嬷在学。
这也是差距。
虞兼葭心里不舒服,这两年母亲头症越发严重,府里连大夫也不常请了,大有让母亲自生自灭的意思。
她怎么会不明白,老夫人是巴不得母亲早死,好把江姨娘扶正的。
老夫人口口声声礼仪规矩,可这作派却真正让人恶心透顶。
正想着,江姨娘已经风风火火地进了屋,她穿了一身水红衣裳,虽不是正红,可颜色明艳,也透了几分娇媚端艳,可她身上,只简单戴了几样合适的首饰,没显得刻意张扬,却也显露出了良好的风范与气派来。
一个妾室,到了嫡女跟前显摆气派。
饶是虞兼葭告诉自己要忍耐,也不禁心下恼怒。
江姨娘笑盈盈地道:“我们三姐儿在庄子上养了一阵,瞧着比上次回来,气色还要更好一些,想来这身子,是真正养好了,难怪我一进屋,就见老夫人面露喜气,连精神气儿也与平常不同,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虞老夫人看重江姨娘,也是瞧中了她的大方劲,虽然不如谢氏大气,亮堂,却也是个爽利的人。
虞兼葭抿了唇,羞涩一笑:“也是托了祖母的福,这身子才能养好。”
这话也是没错,若不是母亲还呆在静心居里,她只怕也要像虞善思那样,叫老夫人收了心,一门心思认为老夫人对她是真好。
江姨娘道:“我派人去衙门给老爷送了信,让老爷今儿早些下衙,晚上家里置一桌菜,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也算是庆祝三姐儿养好了身子的归家小宴。”
虞兼葭还没表示什么,虞老夫人就笑了:“那敢情好啊!”
家里这样重视她,换作任何人都要觉得高兴。
可虞兼葭却并不觉得,她瞧了一眼,老夫人一脸满意的神情,就知道江姨娘这话,既表达了自己贤惠大度的一面,又向她卖了好,还真是一箭双雕。
第581章 下不来台
但是,她也不能不承了这份好,虞兼葭轻笑道:“有劳江姨娘操持了。”
江姨娘笑容一深,话锋一转:“三姐儿的嫏还院,每日都有下人在打扫,只是这主子不在,到底还有些疏漏之处,我方才又命人过去打理了遍,你……”
说到此处,虞兼葭眉头一皱,就道:“嫏还院里的一切,皆是从前母亲为我添置,如今母亲病重,一直在静心居里休养,我身子骨不好,也不能时常陪伴母亲身侧,为母亲侍疾,便也只能睹物思情,烦请江姨娘以后便不要再插手女嫏还院里的事,院子里的一应事宜,我会自行安排人打理。”
安寿堂里静了静。
虞老夫人垂眼捻了佛珠,没有说话。
“是、是我多事了。”江姨娘面色尴尬,家里是她在管家,她原也是一片好意,谁知被三小姐当面,驳了脸面,自是下不来台。
杨氏虽然病重,一直呆在静心居里养着,也不出来见人。
可到底占着正妻的名份,她这个妾室自然要敬着。
三小姐是府里正经主子,就算是正经纳上门来的妾,也只能算是半个主子,老夫人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妾,驳了孙女儿的面子。
她一早就知道,虞府这位三小姐,瞧着柔柔弱弱地,待人也知礼,却不如,虞大小姐待人接物,让人觉得舒坦。
虞兼葭点头。
虞老夫人这才开了腔:“这一路车马劳顿,你也是辛苦,便早些回去休养,可不行累坏了身子。”
虞兼葭见了江姨娘就倒胃口,也不想多呆,顺势站起来,向虞老夫人行礼之后,就离开了安寿堂。
虞老夫人见江姨娘面色尴尬,温声道:“下去准备家宴吧!”
江姨娘松了一口气,连忙应是。
头一年,大亩地种植番薯,虞幼窈有些不放心。
第二天,天还没亮,早早用了早膳,就带了许嬷嬷、长安,及几个丫鬟婆子,还有八个护院,就去了离京里最近的胭脂庄。
之所以叫胭脂庄,是因为庄子上,约有七十多亩地,产御田胭脂米。
胭脂米产于河北丰南县。
前朝有一位皇帝策马至河北一带,见万倾良亩里,有一片稻株穗红有芒,与旁的不同,遂掐下几粒,搓去薄如蝉翼的稻壳,泽如胭脂的稻米,发出沁人清香。
熟后的米饭,细腻油亮,且色泽红润,溢香四座,且口感弹软滑嫩,余味无穷。
遂将此米带回宫中,封为“御用稻米”。
并赏赐给妃子以及众爱卿们共享。
一位因不适应北方气候而整日面色恹恹的妃子,食用数日后,变得脸色红润,顾盼生姿,素颜朝天亦如胭脂着面。
皇上见状,御笔钦此:“胭脂米。”
自此,胭脂米作为补气养血、平调五脏的滋补佳品,名声大噪,许多大户人家都种上了胭脂米。
只可惜,胭脂米对土地,气候条件要求苛刻,产量极少。
前朝皇帝见状,大撼:“此米,如绝代佳人,内蕴至醇,珍贵而不可多得。”
至今也只有河北和京兆这两处能种胭脂米。
拢共不过五处。
而虞幼窈名下的这处庄子,是当年谢氏陪嫁庄子,也是京里头,唯二一块能种植胭脂米的庄子。
胭脂米是御田贡米,每年产的胭脂米,有七成是要上贡朝廷,剩下的三成才能归自己所有。
连虞幼窈自己,也不是每日都能吃到,平常吃用,都是熬了稀粥,或者是在梗米里加一些胭脂米。
胭脂庄种了胭脂米,另外还种了碧梗米,因庄子占地大,还种了其他旱地作物,也是物产丰富。
今年天旱,胭脂庄其他土地种了番薯。
加紧赶了一路,虞幼窈到了胭脂庄,已经时至隅中。
岳嬷嬷见小姐焉了神,连忙扶着她了屋,麻利地准备了温茶,趁虞幼窈歇神的时候,又去准备沐浴。
许嬷嬷见岳嬷嬷这热乎劲,就自己去厢房里歇息。
庄上的人手脚麻利,虞幼窈一杯茶下肚,人也从晃晃颠颠的状态里缓过神,岳嬷嬷就带她去厢房里沐浴了。
马车里带了几身替换的衣裳,春晓挑了一身薄软的,伺候虞幼窈穿上。
沐浴完了,虞幼窈满身清爽。
“老奴给小姐绞头发。”岳嬷嬷很高兴,拉了虞幼窈靠到榻前。
虞幼窈连忙道:“让春晓来吧!”
岳嬷嬷不让:“还是老奴来吧,大夫人在世的时候,都是老奴贴身伺候着,这些也都是做惯了的,也是老奴没福气,若当年老奴没有出府,如今贴身伺候在小姐身边的人,就是老奴了,”说到这儿,她眼眶一湿,连声音也哽了:“伺候人的活儿,老奴虽然许多年没做过,可这些年来,心心念念着有朝一日,能回了小姐身边伺候,也是没有手生。”
虞幼窈心下触动,便也没有阻止了。
母亲临终前,虽然将她托付给了祖母,可真正信任的人,还是岳嬷嬷。
祖母碍于母亲的死,不好留岳嬷嬷在府里与她亲近,将岳嬷嬷打发出去了。
岳嬷嬷为了她,也做了退让,听从了祖母的安排。
没能在她身边伺候,这大约是岳嬷嬷最大的遗憾。
岳嬷嬷说自己没有手生,还就真是。
软巾子捂着头发,一缕一缕地绞干,轻重适合,就没有弄疼过虞幼窈,头发绞了大半干之后,她手指贴了头皮,一寸一寸地在头上揉按,虞幼窈连头皮也松活下来,不觉就懒洋洋地靠进了榻里,有些昏昏欲睡。
岳嬷嬷笑道:“大夫人在世的时候,每当累了,或是心情不好,就喜欢洗头后,让老奴帮着揉头,揉着揉着,人就睡着了,醒了之后,又是精神满满地,柳嬷嬷按头的手艺,还是打老奴这儿学得。”
虞幼窈也喜欢,含糊道:“嬷嬷,半个时辰后,记得喊……”我!
话还没说完,虞幼窈眼皮上下一打架,就睡着了。
这一幕,让岳嬷嬷恍惚又想到了谢大夫人,眼眶又是一湿,眼泪就砸到手背上,她连忙偏了脑袋,狠眨了几下眼睛,这才忍住了眼泪。
第582章 胭脂庄
大约又过了一柱香,岳嬷嬷停止了揉按,唤了春晓进屋伺候,她自己去了厨房,准备亲自下厨。
岳嬷嬷一进了厨房,就见厨房里堆了不少食材,一打听就知道了。
庄上的人,知道小姐过来了,就有人去附近的河里,抓了小黄鱼,并一些小鱼小虾。
也有人担心小姐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