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 >

第121章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第121章

小说: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德帝季元昊龙颜震怒,王师扎营之后,趁着青梧关内初来乍到脚跟未稳未熟悉,立即就发动了攻关大战!
  季元昊亲笔诏书,咸告王朝内外,逆渠杨延宗胆大包天竟企图分疆裂土,实是罪大恶极无可饶恕!之后又连连下旨召了北军、东军以及中部的各大地方大营共计三十万兵马,誓要铲除逆渠收回西南西北!
  此时的季元昊,已经得到了全面消息了!
  西南西北连带古汉中,占地辽阔土地丰饶资源极盛,足足占据了大庆将近三分之一的版图啊,他岂能容杨延宗分裂了去,此时的季元昊恨不得当场就将杨延宗五马分尸尽诛九族!!
  外头还在骂战,朝廷这边于阵前颁布诏书,唇枪舌剑将杨延宗骂了一个体无完肤,但青梧关那边也不甘示弱,直接从去年至今年的东北旱涝大灾说起,痛陈季元昊逆臣出身上天不容降下大灾,本就不堪为君,而观其登位后迫害忠良及纵容心腹营部残害非己方的普通军官兵卒等等种种另人发指之事,实在一退再退,退无可退,杨公等为国征战多年,朝廷竟也容不下其一息苟存,实在忍无可忍!
  值得一说的,还有詹世嶂。
  就是先前杨延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面上与之联盟的那个京营提督的昭武将军詹世嶂。
  季元昊已经找到其倒卖军粮的证据,就差掀开致其于死地而已,可惜一连串事件季元昊为维稳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
  这人十分敏捷又够当机立断,在接讯杨延宗诸部一出营之后,他立马就反应过来了,詹世嶂当机立断,趁着季元昊顾不上他,趁乱他点了麾下心腹营部,后脚也离营了。
  时间紧迫,他没有全部点齐,但也有五万精兵。
  他直接绕硭山关,投奔杨延宗来了。
  杨延宗考虑过后,接纳了他。
  此时詹世嶂出场,他的身份很特殊,不单单是资历深厚建功不浅的老将,更重要的他是老皇帝的女婿,詹世嶂一站出来,大力给杨延宗洗白,然后把逼宫的屎盆子往季元昊及坤氏身上扣,痛哭流涕保皇党们遭遇的迫害和艰辛,直接质疑季元昊上位的合法性。
  逼宫这事儿季元昊这辈子也洗不掉了,被詹世嶂抓住这点拼命地喷,竟然一时听起来也各有道义。
  把季元昊气了一个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气煞我也!!”
  季元昊重重将帅案所有物品皆扫落在地,霍站起对徐文凯等人道:“诸位,克日攻破青梧关!将逆渠尽皆枭首!!!”
  召来的除了三十万大军以外,当然还有以徐文凯为首的北军诸悍将、东军及各地方大营的将领。
  季元昊亲身领兵少,他深知自己的短板,直接全权采纳徐文凯的军事部署,并将副帅一职委以其手!
  徐文凯等将“啪”一声单膝落地,肃然:“末将等领命!!”
  “好!”
  季元昊快步上前,将徐文凯等人扶起,之后出了大营翻身上马,下令:“传旨!擂鼓,叩关!!!”
  ……
  这场攻关大战持续了足足一个多月。
  只是最后还是没有把青梧关关门给叩开。
  倒不是说徐文凯不行,实际上,徐文凯天赋过人身经百战,不管是本人战力抑或统兵能力及把控战机纵观大局等等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当世第一流的佼佼者。
  徐老将军还在世时,就极以其长子为傲,称之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徐文凯和杨延宗在军事天赋以及综合能力上可以说是不相伯仲,两人麾下也不缺乏精兵强将,若真正在平原上拉开兵马大战,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只不过,战争也不是光看能力的,更多的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杨延宗之所以最后选中西南西北而舍弃岭南,当然是因为天时地利。
  这青梧关,号称关西第一雄关,据险而筑易守难攻,乃是关中平原的阳都面向西北的重要屏障,诸山汇聚之要塞,锁东西交通咽喉,其雄险巍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攻城历来比守城难的,说是难十倍也不为过,更何况是这么一道超级雄关,既未能趁杨延宗刚进关兵疲未稳之际以雷霆之势强行攻陷,一个来月攻不破,真不是件多稀奇的事情。
  甚至,很有可能长时间都攻不破。
  这点不用徐文凯说,季元昊也一清二楚,他过去虽少上战场,但战略眼光却一点都不缺的。
  季元昊面沉如水:“不能这么下去了。”
  他冷冷道。
  季元昊是个思维极敏捷也极擅机变的人物,眼见青梧关难以攻陷,当天就传下七道金令:分兵、开道、沿途州郡全力配合,他青梧关交给另一员当世名将范名臣,在当天夜里和徐文凯兵分两路,急行军直奔南郑及梁州。
  季元昊差一点就成功了!
  朝廷大军汹汹而至,兵临城下,而南郑最重要的武宁和陈山二城,前者是有原蜀中守将陈广元镇守的。
  这陈广元,祖籍东北,一直都是大庆臣子,他如今虽被底下副将心腹副将架着投了杨延宗,只却被季元昊这大庆皇帝于阵前的一席既往不咎的话语给说活动了心思!
  “……汝等只要弃械开城投降,朕即既往不咎,汝等有功而无过,凡有品级者,即时擢升一级,将者俱封爵!”
  “汝等效忠大庆多少年矣?想来也不愿意最后当了乱臣叛贼,遗臭万年!”
  最后一句,终于打动了陈广元!
  他垂眸思索了一会儿,霍地转身,快步往后,当初鼓动他的副将和心腹见状大急:“将军,将军!!”
  陈广元不听,快步往下,一步踏下阶梯,回头:“汝等不必多说,本帅自有分寸!”
  他立即传令,擒下杨延宗遣来的那一众心腹以及新将,“准备,开城……呃!”
  他话未说完,忽有剑光暴起,一道银色雷霆般闪过,直接将陈广元头颅斩下!
  是杨延宗。
  他一身重铠,身后紧跟着冯铁雄。
  季元昊动身当夜,他就接讯了,他就防着季元昊这一手,当场连和妻儿告别都来不及,立即交代手头军务,飞马率骑兵绕西道赶至。
  杨延宗一剑杀死陈广元!
  鲜血喷溅而出,他冷厉的侧脸猩红点点,杨延宗瞥向早已投向己方的陈广元副将黄德漳:“即日,黄德漳接替陈广元为主将,冯铁雄为将副!”
  他立即作出调整,原陈广元麾下人马皆有擢升,而他的布置在武宁的心腹则顺势安排在某些重要的节点。
  恩威并重,软硬兼施,新旧皆用,这武宁原来的守兵都是陈广元的人,目前维稳,日后再慢慢替换不迟。
  杨延宗以雷霆之势,飞快将局面控停下来了。
  武宁陈山不失,后方横谷、万山二道即稳如泰山。
  这是自古中原进入梁州郑中的最重要通道。这梁州郑中,其实就是古汉中了。古汉中连通西南西北,乃兵家必争之地,要是真被季元昊成功拿下,那西南西北就将即时被割裂为二了。
  幸好杨延宗反应够快手段足够强硬。
  他一到,迅速把控住了武宁和陈山局面。
  而西南西北多地他的亲信所控的驻军,也陆续开拔赶往前线,集结成大军,与朝廷王师呈对垒之势。
  期间几番辗转挪移,强攻强守各出奇谋,双方调兵遣将迂回奔袭斗智斗勇。
  反正截止到苏瓷坐满双月子的时候,战线已经彻底南移并拉开了。
  等到宝宝六个月大,初春渐暖,苏瓷终于携孩子缓缓南下的时候,战场已经彻底定于江陵的雉阳至临原一线——这是整个西南西北防线之中,朝廷最好展开攻占战的地方。
  后面的陵山关及秣子道一个险峻程度不够,另一个也很短,反正就是地利优势不算明显,而前方又是比较开阔有将近百里的丘陵山地。
  丘陵山地虽然也不如平原好进军,但这算是西南西北的唯一一个缺口了,季元昊几经试探和挪移,最终把战场锁定在这个对他们最有力的区域。
  逼得杨延宗也不得不率军出临原安营扎寨,双方展开了正面的丘陵大战。
  这半年时间,杨延宗也实在忙得很,战事如火如荼,他全神贯注都在这上头,有时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送回给苏瓷的信很多时候只有匆忙写下的几行字,“安好,勿念,待春暖花开时,你再携儿缓缓南下不迟。”
  待到真二月开春,苏瓷携六个月大的宝宝乘车慢慢往南的时候,战场已经定在临原有一个月时间了。
  双方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各有胜负。
  只不过,杨延宗已经不想拖下来了。
  “江南稠富,米粮不断,而徐文凯等将乃当世英杰,不管统战之力还是战力,俱是佼佼者。”
  更重要的其实是季元昊。
  不得不说,季元昊这个人虽然有不少让人诟病的地方,但他能屈能伸,深知利弊,自己虽不熟战,却极重极能放手放权给徐文凯。
  有他这么一个统帅在,再有举一国之兵及国力,可以预见的,敌军续航能力有多强。
  这样的续航能力,而徐文凯等人的本事杨延宗也深知,如无意外,这场战事将会旷日持久。
  ——这就绝非杨延宗愿意见到的!
  一来,作为守方,杨延宗深知久守必失。
  二来,更重要的是,他初据西南,短时战役还好,却并不适宜拉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他此刻更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速度攘外安内,站稳脚跟,继而将西南和西北牢牢握在手里。
  所以,季元昊必须死啊!!
  只要季元昊一死,朝廷大军必乱,他趁不趁机反进军另说,而朝廷却必然无法再这么高度一心来征伐他了!
  久战问题将立即迎刃而解。
  深夜,偌大的帅帐之内,杨延宗端坐在十二扇猛虎下山巨屏的帅案之后,他手指快速轻点案角,厉眼微微眯起。
  火候也到了。
  ——杨延宗之所以出陵山关筑营寨于临原西,出了上述的军事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他先前埋下的某颗棋子,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季元昊是皇帝,哪怕不肯枯坐中军身侧也是拱卫重重众军簇拥,且他非常聪明,也放了替身王旗,开战之后,杨延宗的细作是很难真正锁定他的真身所在,更甭提其他了。
  杨延宗欲杀季元昊,就不能用寻常方法。
  反间计,策反季元昊身边近人继而里应外合才是上上策。
  还别说,杨延宗手头还真捏有一个。
  他抬头问阿川:“他那边如何了?”
  说到这个,阿川面上也不禁露出一丝轻快之意:“已经差不多了。”
  毕竟,那位也不笨不是。
  都十八九岁的人了,皇家父子,倾辄成仇不鲜见,尤其是他这样一个敏感而艰难的排行,这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机会了,不抓住,就永远不会再有了。
  杨延宗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换了是他的话,最终必会有所决断的。
  他想,那人应也会如此。
  杨延宗点点桌案,提笔亲自手书一封,递给阿川:“给他。”
  寥寥几笔,加了私印,却是一封约见私信。
  端看那人愿不愿意来了。
  至于那人是谁,说来也很熟悉,杨延宗认识,苏瓷也认识,正是任氏为季元昊所生的嫡长子,季子穆!


第112章 
  朝廷大营。
  这是一个位于核心区边缘的营帐,规模不怎么大,摆设也只有简单的制式物品,看着和普通裨将的营帐并无多少差别。
  帘帐一撩,一个十五六岁的戴甲少年进了营帐,头盔甲胄血迹尘土,一进帐内,一直努力挺直的脊梁这才松懈了下来。
  他身后还有一个比他高大半个头、十八九岁的戴甲少年,比起前者,这已经将近及冠的大少年明显要成熟得多,他站在营帐前和亲兵以及几名小将说了两句,待后者也先回去梳洗了,这才转身撩帘进帐。
  这大少年就是季子穆。
  季子穆身上的血迹和污垢更多,连铠甲都被撕开了好几道口子,季子治赶紧过来帮他卸甲,亲兵已经抬了热水过来,季子治急忙帮着擦洗和包扎伤口。
  少年已经渐渐长宽初具成年人宽度的肩胛胸背之上,一道道新伤旧痕,季子治小心把金创药撒上去,伤口肌肉一瞬收缩,但季子穆却始终紧紧抿着唇,没有露出多少痛色。
  ——连这一点点痛楚都承受不了,他还能做什么?
  没了亲娘的孩子,成长总是飞快的。过去的季子穆,尚有几分少年冲动和脾性,只是经过这么一年多时间的沉寂,整个人长大得飞快,会吵会闹,那是因为心里尚存有希望和信赖,当彻底绝望之后,这所有的情绪都尽数沉寂下来了。
  世态炎凉,人间现实,这两年时间,兄弟两人体会得实在太多太多了。
  在军中战中,季子穆是真的拿命去拼的,伤痕累累也就没什么出奇的了。
  因为他深切知道,机会来之有多么不易。
  ——季子穆这趟能出来挣军功,还是全赖唐显州陈义渠等旧人股肱。他们没忘记季子穆,在季元昊前面再三进言,这才让季子穆兄弟俩得以出宫进营。
  没有皇宠,前景堪忧,那得自己赶紧立起来啊!军功什么时候都错不了的,不管将来如何,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唐显州陈义渠等人的安排和教导之下,季子穆也很拼,如今是真正在军中站稳脚跟了,哪怕是用他一身伤换来的,他也觉得很值。
  ——他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个弟弟,他得照顾好自己和弟弟。
  等终于包扎好了伤口,季子穆吩咐亲兵也下去包扎休息。这些亲兵一半是从任氏陪房中挑的,季元昊渐渐发迹之后,任氏名下也补上了不少的嫁妆陪房,庄子、房产、商铺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人打理的,这么多年汰换生子下来,还有卖身契,里头的人对任氏忠诚度当然足够高。
  另外还有一些,任氏旧年也辅助季元昊帮着打理一些琐碎外务,手下也有惯用的人,不少甚至还是从她庄子里头挑出来的,和前者一样。
  上述就是季子穆兄弟最原始也最可信的人手了。
  另外一半的亲兵,则是唐显州几个特地给他精挑细选给配的,非常熟悉军中,很能干也足够忠诚,季子穆平时待之恩威并重,也渐渐真正收复了。
  这些都是季子穆自己的人,他自然爱惜,亲兵也知主子是真体恤,也没推托,留下几人值守,其余负伤的去包扎,没伤的则匆匆擦洗之后赶紧去提晚膳,不然晚了可就拿不上热菜好饭了,他们这边可没三皇子四皇子那边的待遇。
  他们凑合一顿没关系,但总不能让大殿下二殿下吃冷饭和盘底淤菜的。
  脚步声匆匆远去,营帐内安静下来,就剩兄弟二人,帐外的声音就变得格外清晰。
  此时正是日暮,军士回营脚步声远近不绝,没一会儿,便听见雷鸣般的马蹄声从营帐前不远经过,几道空鞭甩得啪啪响,不用亲眼目睹都能感受到那队骑兵是何等的恣傲昂扬,有行礼声音零星,马蹄声旋风般往帝帐方向去了。
  ——这是德妃之子,三皇子季子礼。
  这是又第一时间前往帝帐邀功,又斩首多少破敌什么的。
  德妃李婕妤借着他兄弟的东风把儿子也送了进来,却远远比他们兄弟耀眼得多,帝宠,父夸,至于后者斩首和战功有多少公舅母家帮助的水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季子穆眉峰不动,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至于季子治,到底年纪小,拳头忍不住攒起来了,面露不忿。
  等那马蹄声过去之后,季子治忿忿灌下一盏茶,半晌,他凑过来,以仅两兄弟听得见的声音,“哥,那个……你去吗?”
  季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