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良缘 >

第32章

贵女良缘-第32章

小说: 贵女良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受苦的日子,到了宋家,见婆婆杨氏也烦着这事呢,就替她出着主意,打定主意杀鸡儆猴,日后少了这些打秋风的,再有她精明算计,总比罗家强。

    原本一切还算顺利,外头的名声不好听,但这一步走好了,日后能少了许多麻烦,罗氏便觉得值得,只是谁料到那瞧着不善言辞,一脸老实巴交模样的宋云腾,竟能哄得老太太向着她,加上宋懿兰这番作为,只怕婆婆都要恼上她。想到这里,罗氏便想起小姑子说的话,再想到宋懿兰能叫太子亲自求娶,果然不是等闲之辈。

    宋老夫人吐了口气,道:“府上每年给老家银子是为了什么,用得着我老婆子再对你们解释吗?那里埋着的是宋家的祖先,作为子孙后辈,能不照料着?说是接济老家的亲戚,除了念着血缘情分,也是图个好名声,多大点银子,何苦闹得出力不讨好?杨氏,你也是做婆婆的人了,难道连这点远见都没有?”

    杨氏不敢跟宋老夫人狡辩,心道,多大点银子,每年上百两银子寻常人家都足够过几年了,不说别的,也能为宋清兰打一套合心意的首饰,说是亲戚说的好听,若没有这些银子,那些人能每年往京城跑?心里这么想着,面上还得老实认错,没办法,谁让她女儿很快要嫁入皇家呢?先前宋懿兰退亲的事,宫里就送了两个嬷嬷,好容易借着快过年了将人打发回去了,可不能再给女儿拖后腿了。

    宋老夫人从宋文英母子离开就憋着一口气,如今借着这个机会,总算将想说的话都说了一遍,宋懿兰不想听杨氏婆媳挨训,提醒了杨氏一回,就说要给宋云兰收拾屋子,先回了近春园。

    听说有亲戚家的女儿要过来暂住,宋懿兰虽没有细说缘故,但叶嬷嬷已经妥帖的让人准备住处,宋懿兰亲自去看了一回,便听说宋云腾送宋云兰过来了。

    宋云腾毕竟是成年男子,将宋云兰交给宋懿兰,又说了一回感激的话,就告辞出去。宋懿兰抬头向宋云兰看去,宋云兰与她同岁,不过身形娇小,看上去比她还小些,大约是头一回见的缘故,宋云兰有些害羞的模样,想宋懿兰问好,道:“懿兰姐姐好!”

    宋懿兰点点头,道:“云兰妹妹别怕,只管当自己家住着便是,来,我带你去看看你住的屋子。”

    宋云兰点点头。父兄商量将她送到国公府来暂住时,她是有些忐忑的,虽说是同族,但国公府的门第可比他们家高多了,既怕高门大户规矩多,也怕宋家人瞧不上她。但见宋懿兰亲自领她进来,又道替她准备了屋子,宋云兰心情多少平复了些,道:“谢谢懿兰姐姐,我什么都能做,不会给姐姐添麻烦的。”

    宋懿兰见宋云腾遇到麻烦,虽想着求助于国公府,却没扯着国公府的大旗仗势欺人,对宋云腾兄妹就多了些好感,听她这么说,便道:“云兰妹妹这么说,我就当你不见外了,这院子里需要什么,云兰妹妹只管对我说便是,可别同我客气。”

    说话间,两人到了屋子面前。宋云昭年少时与宋懿兰一道住着,宋老夫人心疼孙子,就将挨着院子的一处屋子也合了过来,将院子扩大了些。宋懿兰先前就想着,将宋云兰安置在那边,相对独立些,屋子也修得很精致,不会怠慢了客人。

 第八十九章 安顿

    来之前,宋云兰就想好了,她就是来国公府避一避,也不求国公府将她当做千金小姐待着,见这边布置虽不算华贵,但与其他的屋子比起来相对独立,装饰也简单大方,便有些满意,道:“多谢懿兰姐姐,这里已经很好了,我瞧着什么都不缺。”

    宋懿兰见她说的诚心,知道她对这边还算满意,便指了指屋前候着的两名丫鬟,道:“她们俩原本就是照看这边屋子的,现下就先叫她们服侍云兰妹妹,云兰妹妹若有什么事,就叫她们去做。”

    两名丫鬟连忙上前同宋云兰问好,都称作云兰姑娘。宋云腾一家在老家也算不错,但也只是寻常乡绅,家中下人并不多,不像宋懿兰一样,身边丫鬟婆子跟着,也是这回进京来,才挑了个过得去的小丫鬟跟着。那小丫鬟哪里见过国公府这样的排场,自打进了国公府,便一句话都不敢说,更不敢抬眼乱看,也是听到宋懿兰的话,才下意识地看了正屈身行礼的两个小丫鬟。

    宋云兰并不习惯大小丫鬟跟着,见状有些不知所措,摆手道:“不、不用那么麻烦,我身边有小莲服侍着就好……”

    “云兰妹妹身边自然是用熟了的小莲最好,她们俩么,云兰妹妹只管叫她们做些打扫收拾的活计就是了。”宋懿兰可没有往宋云兰身边安插人手的意思,见状也不生气,只好脾气的解释道,“另外,咱们院子不从大厨房取饭食,都是这边小厨房里做的,她们俩知道时辰,云兰妹妹只管打发她们去办就是。”

    宋云兰家中是能算小富之家,平日没有那么多规矩,她不大习惯宋家这般生活,却不是不知好歹的,推辞本是不愿宋懿兰破费,可想想大户人家规矩多,有宋家的丫鬟在身边,总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当下点头道:“好,多谢懿兰姐姐费心了。”

    宋懿兰见宋云兰带的行李不多,但好在这边样样都准备好了,宋云兰初来乍到,她也没再缠着宋云兰说话,只盯住两个小丫鬟仔细服侍着,便叫宋云兰先歇着,晚些叫她一道用膳,也算为她接风。

    宋云兰虽然是客人,但有了杨氏先前的事,别说杨氏不会为宋云兰准备接风宴,便是准备了,宋云兰也不会想去。宋懿兰知道这一层,自然不会叫大厨房去办,替宋云兰准备接风宴本是好事,若是惹得她不高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宋懿兰索性让近春园的小厨房准备了一桌小宴,又让人将宋云昭请了来。

    宋云兰在屋里休息了一下午,精神已经好多了,见到屋子里摆开的一桌小宴,有些受宠若惊,道:“懿兰姐姐,这也太破费了……”

    宋懿兰拉着宋云兰坐下,又给她介绍了宋云昭,道:“我想着,就我们三人,多了也吃不了,也就没让大厨房那边准备,就让这边小厨房做了一桌简单的小宴,云兰妹妹不要嫌弃才是!”

    宋云昭皱着鼻子嗅了嗅,道:“大厨房做的东西也就那样,还不如小厨房来得精细,就像这一道红烧狮子头,大厨房做的就不如小厨房的陈娘子好。”

    宋家的大厨房也有两位手艺出众的厨子,不过大厨房要顾着满府上下的吃食,杨氏又有意为难宋懿兰姐弟,送到近春园这边的,实在谈不上好。好在宋懿兰姐弟一直都不缺钱,加上他们的身份,宋家虽然仗着长辈的身份将他们留在国公府,却不能过多的管束他们,所以,宋懿兰姐弟忍受了一段时间之后,果断在近春园弄了个小厨房。

    近春园这边的小厨房人手是直接从公主府调来的,掌厨的陈娘子不仅手艺出众,人也十分可靠,宋云昭一直很喜欢她的红烧狮子头这道菜。只是这道菜做起来费时费力,陈娘子平时也并不常做,今日也是宋懿兰特意交代了,陈娘子才早早地将这道菜备下。

    宋云昭提到了,站在宋云兰身后的小丫鬟就替宋云兰添了一颗红烧狮子头。宋云兰性子随和,在吃食上也并不挑剔,见状就自己尝了一口,点头道:“真的很好吃啊!”

    自己分享的东西得到夸赞,宋云昭也很高兴,道:“云兰姐姐是知音啊!陈娘子的酒酿圆子也很好吃,改日云兰姐姐一定要尝尝!”

    美食确实能拉近人的距离,至少这一顿饭之后,宋云兰与宋懿兰姐弟相处就自然多了。

    宋云兰在近春园住了两日,便是崔谨与吴秀云成婚的日子。当日宋懿兰收了崔谨送来的喜帖,但也没打算上门做客。没有未出嫁的姑娘家独自出门参加人家喜宴的,至于随长辈同去,自崔家上门退亲那一日起,两家便谈不上交情了,甚至可以说是结了仇,自然不会带了礼物去参加崔家的喜宴。

    话虽如此,她既然应承了,还是想着婚礼这一日,让人送一份礼过去,到底崔谨和吴秀云都是相识的,谁知礼物还没送出去,便传来消息,崔家大夫人谢氏突然离世了。

 第九十章 安慰

    谢氏自早些时候生了病,就反反复复不见好,那时宋懿兰作为未来儿媳妇,也上门探望过,只听说是风寒,只不知为何,病情反复竟到了越来越重的程度。先前崔谨与宋懿兰退亲,之后又迅速跟吴秀云定亲,婚期也急急地定在年前,往外也是谢氏病重,要冲喜的说辞。

    冲喜通常是长辈病重,没有法子的情况下,想着喜气冲一冲,说不定就好起来了,但也是瞧着病情严重,怕耽误了小辈的姻缘。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并不会因为冲喜不成怪罪小辈,但也从没遇见过婚礼当天人就没了的。

    正等着宋懿兰吩咐的杏雨惊讶了片刻,看向宋懿兰道:“姑娘,礼物还要送吗?”

    “……”宋懿兰惊讶地微微张口,听得杏雨的话才回过神来。定亲以来,崔家对她并不友好,更别说上门退亲,将她推到难堪的境地,但谢氏对她,却一直都有照拂之情。沉吟片刻,宋懿兰叹气,道:“先等等,看崔家怎么办吧!”

    杏雨点头应下,将宋懿兰备好的礼物放好,便出去做事。

    宋云兰来寻宋懿兰,见宋懿兰望着窗外发呆的模样,上前晃了晃手指,道:“懿兰姐姐这是怎么了?遇到什么难办的事了吗?”

    见是宋云兰,宋懿兰招呼她坐下,道:“云兰妹妹几时来的?刚才想些事情有些出神,都没注意到云兰妹妹进来。”

    “我刚才来,先前不是说今日带我出去吗?我等了懿兰姐姐许久都没来,想着姐姐这边怕临时有事,就过来看看。”宋云兰这话倒没有抱怨的意思,她在宋懿兰这里住着,并不愿给宋懿兰添麻烦,只是宋懿兰作为主人家,有心要尽一尽地主之谊,这才说定了今日出门的计划。

    宋云兰一提,宋懿兰便记起这事来了,只是这个时候,她确实没有心情去街上,叹了口气,道:“云兰妹妹,今日有些事,我改日再带你出门去可好?”

    宋云兰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这两日住下来,她也知道宋懿兰的性格,宋懿兰这样说,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又不好对她细说。她本就是体贴善良的性格,闻言连忙道:“姐姐有事,自然是姐姐的事重要,至于出去玩几时不能?何况我也不爱出门。”

    宋云兰在近春园住了两日,宋懿兰也得知,宋云兰这事本就是出门游玩引起的。虽然如今算是躲开了那桩事,可宋云兰多少受了影响,她本就不是爱出门、爱热闹的性格,如今更不愿往外跑。也正是因为这个,宋懿兰不想宋云兰就这么闷在屋子里,这才想着有机会就带她出去走走。

    听宋云兰这么说,宋懿兰想了想,道:“年前有一个集市,除了各色年货,还有漂亮的花灯,许多人都会买来预备着上元等会用,到时叫上阿昭,咱们一道去吧!”

    上元节要用花灯,虽然也有自己做的,不过做花灯也是技术活,自己做的远远比不上专门的工匠做的,许多人会选择买半成品的灯盏,回来自己装饰一番,便可以拿出去显摆了。宋懿兰也会做花灯,不过也仅是会做,要说精美就谈不上了,何况做一两盏灯准备那许多材料可就太麻烦了,所以一向都是趁着年前的集市去街上看一看。

    宋懿兰提起花灯,宋云兰也来了兴致,点头道:“我也喜欢花灯,去年哥哥带我去府城看了花灯,那可真是太美了,京城的上元灯会一定更美吧!”

    宋懿兰没有看过别处的灯会,没得对比,只点头道:“京城的灯会一向是好看的,那一日不必宵禁,街上的店铺都是张灯结彩的,咱们虽是女子,但有丫鬟婆子跟着,便可以出门去看灯会了。”

    往年有兄长陪着,宋云兰没操心过别的,可住了这两日,瞧着国公府两房之间不对付,他们多半不能跟着长房的族兄同去,又有早前被恶霸纠缠的事,宋云兰顿时就生了退意,道:“要不还是算了吧,上元节这样的节日,街上人一定很多,若是遇到坏人怎么办?”

    宋懿兰知道宋云兰的心结,也知道她心细,多半猜到他们不会跟长房一道,这才提出不去的话。宋懿兰有些心疼这个小姑娘,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偏因为那一个混蛋,过得这么小心翼翼,安慰她道:“不必担心,上元这样的好日子,一年也就那么两回,官府每年都会安排巡城卫巡逻的,若是遇到那不长眼的,喊一声就有人帮忙。这上元灯会办了那么多年了,还从没出过事呢!”

    宋云兰经历了这次的事,比起同龄的女孩子要沉稳得多,但到底才十五岁的小姑娘,能出去玩自然只有高兴的,听宋懿兰说安全没有问题,宋云兰不再犹豫,连连点头道:“好,那我要挑个好的。去年去府城,见有八面绘美人的花灯,南安是没有的,当时我就在想今年若能得一盏就好了,京城这样繁华,一定是有的吧!”

    “那是自然,别说八面的的,还有琉璃珠子编制成的琉璃灯,满街的灯火中格外的闪烁漂亮,去年还见到一种图案会动的走马灯,听说是外邦来的,满京城就见了一盏,许多人都跑去看。”宋懿兰见宋云兰感兴趣,就挑着去年的故事说了几件,这般闲聊下来,宋懿兰心里也好受多了,提起谢氏过世的事,只叹息了一回,道:“谢姨在世时对我和阿昭都十分照顾,便是后来出了些事,也不能怪谢姨,只是没料到,谢姨突然就过世了。”

 第九十一章 同游

    “人死不能复生,懿兰姐姐放宽心才是。”宋云兰没想到是这样的事,在生死面前,什么劝慰都显得苍白无力。

    宋懿兰心情已经平复了许多,只笑笑道:“同云兰妹妹聊了许多,现下已经好多了,放心吧,道理我都懂,不会沉湎其中的。”

    不多时,崔家的消息就传了来。虽然谢氏是崔谨的母亲,但都已经到了婚礼这一日了,崔家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崔谨和吴秀云在谢氏灵前拜堂。

    这种情况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往外说是谢氏过世前嘱咐了,不愿耽误了长子的姻缘,要长子按照原计划娶妻。崔谨也确实没有违背母亲的意思,何况吴家也同意了,这件事就定了下来。只是虽说有谢氏遗嘱的说法,但这样的事许多人家看来是不成规矩的,自然而然,崔家这一台喜事就办得难看了些。

    崔家的喜事既然接着办,宋懿兰也就按照原计划将礼物送了去,之后便没再管这件事。崔家退亲时,宋懿兰确实爽快地放下,没有跟崔家纠缠,但也不是说对崔家的所作所为没有想法,至少,这缘分断了,宋懿兰就没想过再跟这两人做朋友。如今送一份礼物,不过是看在相识一场的份上,日后再相见便只做陌路了。

    因为谢氏过世与崔谨大婚在同一日,这两件事便都办得低调。吴秀云嫁到了崔家,先前沸沸扬扬的传言也就淡了,直到因为谢氏的葬礼,吴氏的回门礼没有办,才又生了些波澜。先前有不少传言,吴秀云与崔谨有了私情,才匆忙退了亲,娶吴秀云过门,如今又有传言,道吴秀云命不好,还没过门,婆婆就没了,日后肯定没有好日子过。

    而这一日,宋懿兰也终于腾出空,叫上宋云兰和宋云昭,一道去赶年前的集市。京城比民间的小镇繁华,也不存在几日一个集的说法,但过年了,做生意的也要关门回家过年,因此大户人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