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良缘 >

第31章

贵女良缘-第31章

小说: 贵女良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寄人篱下对孙宴和也没有多少好处,也就不再提这个。

    宋老夫人倒是想细问宋懿兰姐弟的情形,但杨氏几个坐在旁边,便是宋老夫人不搭理她们,她们还能见缝插针的阴阳怪气一番。宋老夫人念着宋懿兰身体才回府,不愿她劳神,只得叫人都散了,叫宋懿兰姐弟也回去休息。

    从顺宁居出来,杨氏特意放慢了脚步,等宋懿兰追上来,才冷笑道:“倒是没料到咱家县主还真有些手段,叫崔家退了亲,竟还能将太子殿下迷得神魂颠倒,就是不知皇上和皇后娘娘什么想法呢!”

    杨氏这人,若说真坏到什么程度倒也谈不上,但惹人烦是真的,尤其看一个人不顺眼,便能找出无数个理由恶心人。宋懿兰见识的多了,何况她既然答应了高辰,就不会为了旁人的闲言碎语退缩,闻言依然平静,道:“刚进宫拜见过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倒是问我喜欢什么花木,让人在东宫添一些。”

    “……”杨氏还想讥讽一番,没料到宋懿兰这么说,抬眼看去,只见宋懿兰笑了笑,接着道:“多谢大伯母替我操心了,倒是二姐姐婚期还在我前面呢,也不知吴王府景色如何。”

    宋懿兰这话说出来,宋清兰脸色就变了变。宋清兰的婚期定在明年春天,如今吴王府也在准备办喜事了,只是吴王心中喜欢的是姚卿月,先前就听说专门找人在王府中为姚卿月修个莲花池。宋清兰听到这话自然不高兴,却不敢有怨言,如今再听宋懿兰提起,只恨不能冲上去挠花宋懿兰的脸。

    宋懿兰不理她,离开顺宁居回自己的近春园。宋云昭瞪了宋清兰一眼,便连忙追上宋懿兰,在他看来,宋懿兰的身子还没好,哪怕是回自己住的地方,也得亲自护送宋懿兰回去才能放心。

    算上先前在宫里住了一段,宋懿兰这回出门的时间实在不短,好在青柳是个沉稳可靠的,有她和叶嬷嬷守着,宋懿兰并不担心。

    主子离家许久,中间又中毒险些丧命,叶嬷嬷和青柳不知其中的真相,更是揪心不已,如今见到宋懿兰好端端的回来,两人才算松了口气。叶嬷嬷一面念叨着佛祖保佑,一面拉着宋懿兰细看了一遍,才扶着宋懿兰坐下,道:“姑娘这回受苦了,都是老奴没有照顾好姑娘。”

 第八十六章 同族

    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宋懿兰就叫宋云昭回去休息,今日一大早进城,又在宫里耽误了一回,老实说她都有些累,何况宋云昭年纪还小。宋云昭想着姐姐回来,屋子里必定是要好好整理一番的,虽有些舍不得,还是辞了宋懿兰出来,将近年关,宫中的崇文书院也放了假,不过宋云昭先前耽误了些功课,这段时间得把功课补起来。

    宋懿兰看着叶嬷嬷忙里忙外,又吩咐人给宋懿兰炖些补汤补补身子,怕跟宋懿兰吃的药冲突,又跟杏雨确认药材和药效。宋懿兰看着她忙碌,也不阻止,向青柳道:“我不在这些日子,府里一切还顺当吧?”

    “近春园和世子的清风堂有叶嬷嬷看着,自然是安稳的,府里倒是大大小小也出了些事。”青柳跟着叶嬷嬷守着院子,但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府上大小事甚至京城的许多事,青柳也都留意着,“府上的事,最大的莫过于大奶奶想方设法撵走了姑太太一家,老夫人为此很是恼怒,已经半个月不见大奶奶了。今日还是因为姑娘和世子回来,老夫人才没有撵大奶奶出来。”

    宋懿兰想到,宋文英母子离开多半在宋家受了委屈,却没想到竟是刚过门没多久的罗氏做的。想到今日在宋老夫人那里见到,罗氏一派受气包小媳妇的模样,莫非她还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不成?孙家如今不易,老夫人又想方设法补贴女儿外孙,作为当家人的大房不高兴宋懿兰也能理解,但一个刚过门没多久的孙媳妇想方设法的将做客的姑母一家撵走,就不仅做得难看,更叫人诟病了。也就是宋老夫人心软脾气好,否则送回娘家去反思也是正常的。

    具体的过程,青柳也并不清楚,只听说大奶奶使了不少手段。效果自然是有的,不单如今大夫人对大奶奶越发满意,府中上下的丫鬟婆子,背地里谁不说大奶奶是个有心机有手段的,不说与罗氏作对,背地里说闲话都得留心些。

    宋懿兰也不知该夸罗氏聪明,还是说她愚蠢。她是杨氏的儿媳,自然是向着大房,这没问题,但若将战场和眼光就放在宋家内院,那就太短视了。不说别的,宋云成很快就要考科举踏入仕途,便是他没能考取功名,总要谋个事做,作为他的妻子自然要在各家走动,罗氏连亲姑姑都设计往外赶的名声传出去,旁人自然会有看法。

    叶嬷嬷也是这个想法,给宋懿兰分析了一回,又道:“好在只是隔了房的堂嫂,她便是想做什么也难,只姑娘日后还是远着她些才是。”

    宋懿兰自然点头,又忍不住叹息道:“孙家表弟的身子才好些,原本该好好养着才是,如今这般匆匆回孙家去,可别再损伤了身子才是。”

    提起孙宴和,叶嬷嬷也是叹气,道:“原本孙家也没有一定要接姑太太他们回去的意思,偏大奶奶做了那样的事,表少爷险些发了病,好容易缓过来,便坚持要回孙家去。老夫人本就又心疼又惭愧,又怕再刺激到表少爷,只得同意孙家接他们回去,又吩咐陈嬷嬷送姑太太一家回去,前两天才回来,说表少爷一向都好,不用担心。”

    宋懿兰对宋文英一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只是总有怜悯之心,何况又是亲戚,听说这事总难免跟着叹息一回,听到宋文英一家已经平安回到孙家去了,也就不再想这事。

    进了腊月,眼看着就是年关,各家都忙碌起来。年节上各家走动的也多,若是外地的,还要回乡去祭祖,宋家祖籍不是京城的,但早就在京城扎了根,老家那边只有族人守着,每年也会送了钱物过去,既是帮扶,也是请他们照看祖坟。年前,老家人照例要进京来一趟,一来说一说老家的情形,二来也将国公府给的钱物带回老家去。

    这些事历年来都是如此,照着旧例做就是了,但早年境况好时便罢了,如今宋家不能说穷,也不算富裕,杨氏就越发烦着老家的族人。

    这一日宋懿兰正陪着宋老夫人说话,便听说杨氏带着老家来的人到了,说是有事要见宋老夫人。

    宋老夫人闻言微微皱眉,老家的族人每年都来,宋老夫人作为国公府辈分最高的,也会亲自见一见,不过通常都是老家人来,先拜见宋老夫人,之后就要等离开时再来辞行。如今显然还不到辞行的时候,宋老夫人有些疑惑对方的来意,还是点头让他们进来。

    宋懿兰是宋家晚辈,老家人来了,一道见一见也没什么,老夫人就没让她离开。不多时,石榴领着人进来,只见除了老家人和杨氏,还有罗氏一道。

    因为宋文英母子的事,宋老夫人不想见罗氏,只是当着老家人的面,宋老夫人也不好做出将长孙媳撵出去的举动,只得当做没看见她。今年老家来的人与宋懿兰他们同辈,却比宋云成还要年长些,此时,先前沉稳可靠的男子黑沉着脸,似乎是受了气的模样,只是不等他说话,杨氏便抢先道:“老夫人你评评理,咱们府上每年都给老家那边银子,说是要他们看顾祖坟,实际还不是在接济他们,如今却养得他们越发心大了,要了银子还不够,还要给他们说亲,这不是得寸进尺吗!”

    宋懿兰瞧着族兄的脸色,再听杨氏的话,细看去,罗氏还是暗暗自得的模样,多半其中还有她的事。

 第八十七章 相求

    宋老夫人耳根子软的毛病也不是一两天了,杨氏抢先告了状,宋老夫人心里便有些偏向杨氏,宋家每年给老家的银子确实不少,在这基础上还要别的,确实有得寸进尺之嫌。只是若没瞧见罗氏的表情,宋懿兰还不会多想,瞧见了,宋懿兰便觉得其中怕还有别的缘故,见宋老夫人偏向杨氏,宋懿兰慢悠悠道:“三哥远道而来,可是有什么难处,若有难处直说便是,咱们都是亲戚。”

    宋云腾自是恼怒杨氏颠倒黑白,只是这是在国公府,他也确实有求于国公府,这才忍气吞声,可瞧着这般情形,若不开口,只怕就让人定了罪了。见老夫人听了宋懿兰的话看过来,宋云腾不再犹豫,道:“并非如五婶所言,国公府每年补贴族中,族中已是感激不尽,岂能得寸进尺,云腾来求,只为私事,原不该开口,只是若不开这个口,小妹的一辈子就彻底毁了,这才求上门来。”

    宋老夫人听宋懿兰的话也觉得有理,本来都是亲戚,若有难处自然也应当相帮,何况宋云腾看上去确实是老实忠厚的模样。宋老夫人从不愿将人往坏处想,见他确实有难处的模样,连忙道:“你有难处直说就是。”

    宋云腾能感受到杨氏的不满,但既然到了这一步,杨氏这位国公夫人已经得罪了,总不能正事还没做成,当下也不理会杨氏的冷眼,答道:“并非如夫人所说想要攀附权贵,要国公府替舍妹说亲,只因小妹正当年华,无意间被当地的恶霸盯上,逼着家中送小妹做妾。小妹才刚刚及笄,对方却已经有数房妾侍,父母实在舍不得将小妹送去做妾,被逼无奈才想请五婶收留小妹一段时间,待家中替小妹说定亲事,便接她回去完婚。”

    宋家老家的族人与国公府血缘已经远了,虽然与国公府的联系并没有断,但并不会以国公府的名义在外头走动,否则一个小小的当地恶霸,怎敢打上宋家姑娘的主意,还一意逼人为妾。宋老夫人没亲自去过老家,并不了解那边的情形,但听了前因后果,已经同情起这个同族的晚辈,正要开口,却听杨氏道:“母亲,京城离南安千里远,咱们如何知道那边的情形?便如他所说,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平白的,咱们惹上一身骚不说,旁人要怎么看宋家?”

    这话说得太过,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家,遇到这样的事本就委屈,这话却说宋云兰修身不正惹来麻烦。宋云腾被杨氏拉来对质本就羞恼,如今又听她这般侮辱亲妹,脸色冷沉,道:“府上若不愿相帮,直说便是,我们虽不比府上富贵,也不至舔着脸求贵府做什么,大夫人如此欺辱,小妹究竟有何过失,还请大夫人说个一二三四来听!”

    一直站在后面暗暗自得的罗氏脸色微变,宋云腾虽然出身寻常,甚至与罗家和宋家相比,可以称得上贫寒,但他不是奴仆,与宋家还是同族。罗氏厌烦那些上门打秋风的,不遗余力想将人赶走,但十分清楚,赶走也就罢了,若是逼急了闹大了,自家的名声就难听了。

    这一点,不光罗氏明白,在场的其他人也明白,更何况宋老夫人听着杨氏的话便觉得过了,便是外人,也没有没凭没据侮辱人家妹妹的,何况是同族的亲戚。冷眼看了杨氏一眼,宋老夫人看向宋云腾,道:“云腾莫听你婶娘胡说八道,这本不是大事,你只管放心将你妹妹留在府上就是,若有合适的,叔祖母也会替她做主的。”

    这本是宋云腾最希望的结果,不是攀附国公府什么,而是想借着国公府的势,保住妹妹,度过这一段艰难岁月。但有了先前的事,宋云腾却放心不下。试问在老夫人面前,当着他的面,杨氏就能颠倒黑白,将妹妹这般侮辱,若不在人前,妹妹要受到如何的委屈?放心不下,可眼下宋云腾也无别处可托,将妹妹带来说是进京探亲,本就是暗示对方放弃宋云兰,若将宋云兰再带回去,旁人自然明白他们没寻着靠山,到时只怕越发变本加厉。

    宋老夫人并不糊涂,有杨氏左说所做在前,她自然知道宋云腾为什么迟疑。本是帮助族人的好事,闹成这个样子,宋老夫人恨不得撬开杨氏的脑袋看一眼,细想了一番,道:“不如这样,听你说起,你妹妹与懿兰年龄相仿,不如暂且在近春园小住,同懿兰做个伴?”

    宋云腾记着先前是宋懿兰的话,才叫他有机会说出他的请求,对宋懿兰自然是有感激的。见宋懿兰坐在宋老夫人旁边,看上去矜贵高雅,却并没有杨氏和罗氏一般的倨傲刻薄,若叫小妹同她暂住,他也不会太过担心,终究保住妹妹的心占了上风,宋云腾朝宋老夫人拱手道:“多谢叔祖母!多谢懿兰妹妹!”

    对于宋老夫人安排宋云兰住到近春园的事,宋懿兰没什么意见,毕竟是自家亲戚,总不能真闹出个欺负老家族人的事,到时杨氏丢脸,他们宋家其他人也跟着丢脸。宋懿兰本人没有那么在意名声,但不得不说,在这个时候,名声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尤其她将来是要做太子妃的。

    宋老夫人见宋懿兰点了头,多少放心了些,虽然没有当场责骂杨氏,但态度已经很明显了。看了杨氏一眼,宋老夫人向宋云腾道:“这事就这么定了,晚些你将你妹妹送来,懿兰性子好,同你妹妹肯定合得来。”

    宋云腾自然一一应下来,先前质问杨氏的话自然也不再提,不是他没骨气,而是妹妹要在人家府上住下,真闹得难看也只能是妹妹吃亏。

 第八十八章 招待

    让人送了宋云腾出去,宋老夫人看向杨氏和罗氏婆媳两个,脸色就冷沉了几分,道:“今日的事,又是罗氏撺掇着你做的吧!”

    “母亲,月娘说的又没有错,咱们家如今的境况,哪经得起那么些人时时跑来打秋风。过了年清兰的婚事也该准备起来了,这处处都要银子,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啊!”杨氏暗暗后悔拉了宋云腾过来找宋老夫人评理,又觉得宋懿兰的话才叫宋老夫人改变了看法,对宋懿兰越发不顺眼,趁着宋老夫人没注意,又狠狠地瞪了一眼。

    宋懿兰心里呵呵一声,提醒她道:“大伯母是不是忘了,二姐姐是要做王妃的,你是嫌二姐姐的名声太好是吧!”

    杨氏自然不在意宋懿兰的名声,但提到宋清兰,自己的女儿自己疼,杨氏既心疼宋清兰要嫁个没什么出息的王爷,心中又暗道,早知道太子能瞧上宋家女儿,她又怎么会想着将宋清兰许配给吴王。只是宋懿兰这话却叫杨氏心里沉了沉,原本吴王喜欢姚卿月,对宋清兰就不大上心,宋清兰嫁过去虽然是王妃,只怕还比不得勉强做个侧妃的姚卿月,如此,名声上是万万不能出差错的。

    想到这里,杨氏暗暗后悔听了罗氏的话,先是将宋文英母子赶了出去,如今又打算将宋云腾兄妹打发走,左右那些银子又不必她自己出,她何必出来做这个恶人。这样想着,对先前十分欣赏的、有手腕的儿媳妇也生了些不满,只是到底是刚过门没多久的儿媳妇,杨氏心里不痛快,到底没当着老夫人和宋懿兰的面翻脸。

    杨氏的情绪太过明显,就站在她旁边的罗氏自然察觉到了,心中暗暗发闷。罗氏厌烦上门打秋风的亲戚是有缘故的,罗家在世族中地位不高,但也称得上枝繁叶茂,除了嫡支这一脉,还有不少同族。经历了多年的沉浮,罗家嫡支的日子尚且不好过,更不用说其他的旁支,上门打秋风的就更不少了。

    与宋家不同的是,罗家自诩世族,看重脸面,自己的日子不好过,还要担心旁人在外面说闲话,她祖父更是口口声声,都是族人他们比人家过得好,总要帮着别人些,这样一来,家中的日子更加难过了。罗氏早就厌烦了这种死撑着面子,自己受苦的日子,到了宋家,见婆婆杨氏也烦着这事呢,就替她出着主意,打定主意杀鸡儆猴,日后少了这些打秋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