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赦斜了他一眼,“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布都是好布,撕回去做被子里儿是好东西。”
上好的白色棉布,回去做被子做褥子都是好东西,折价了也能卖个好价钱。
知道是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才格外的惆怅。
云芳忙完了之后回到家里,得知厢房里睡着四个孩子,先是回去看看孩子,发现蘑菇身边睡着王熙凤他们家的二妞妞,兰儿和桂哥儿一起睡觉。看完之后嘱咐了伺候的人才回到屋子里。
贾瑭还没有睡着,看到云芳回来把手里的书放到了一边,问她:“怎么样?”
“你问的是什么怎么样?”
“还能是什么?”贾瑭揉着自己的晴明穴,“今天东府的丧事怎么样?我今天在宫里呢,本来是一起讨论给太妃们修建陵寝的事儿,听说了咱们家有人没了,我就想着八成是她,没想到不到一个时辰,皇帝知道消息了,我回来的时候他私下里开玩笑说,‘听说你们隔壁办丧事呢,早点回去吧,别路上堵了你回不去’。”
人家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掰开揉碎了去分析。
贾瑭也知道这事儿不应该大办,这种事儿藏着掖着都来不及,不知道贾珍是怎么想的,恨不得闹得天下人都知道。
贾瑭因为想不明白,所以这个时候免不了多说了几句。
“好歹他也是世家子弟,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里面。当然知道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怎么在这件事情上就昏了头呢?”
云芳想了想,跟贾瑭说:“这件事儿确实是有一些奇怪。按道理来说不应该这么花钱。如果说想要向周围的人表明态度,证明他们家动了那么一大笔钱,上次的大寿就已经能交差了,这一次不需要大张旗鼓,最要紧的是我和二嫂子并没有见到蓉儿他媳妇儿。”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们没有看到蓉儿媳妇的面容。我们去的时候死者的脸上盖了一张白绢,全身裹的很严实,连身材都看不清楚,我听说风俗就是死者去世后,要穿四季的衣服,你想啊,四季的衣服都套上,根本看不明白身材。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盖布,人家也不说。
我想着是两个原因:一,是死的太惨烈,直接碰死了,力气太大,把她的面容给碰坏了。为了给亲友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为了掩盖真实的死因,所以遗体是特意修饰过的,脸上又盖了一张白绢。二,死的人不是她。”
“不是她?会是谁?”
“我没什么证据啊,也就是想到这里猜测一下,也许是过分解读。
你看,瑞珠也碰死了,死的时间不是主人死了半天后,而是当时就死了,我听说楼上抬下来两个人。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秦氏伤了,但是没死。用瑞珠的尸体让她假死脱身呢。我这边想的再大胆一点,楼上真的死人了,死的是瑞珠,秦氏压根没伤一根毫毛,也被抬下来了,然后她离开这里,替她躺着的是瑞珠。
瑞珠是一个丫鬟,没人去主动看瑞珠的尸身,而且我们在得知她死后,就听说直接装殓了等着陪葬。也就是说,瑞珠的棺材里可能是空着的,只要有人躺在秦氏的棺材里就行了。”
云芳说完后补了一句:“我这些都是猜测,没什么证据的,也可能是以前看电视看得多了,总觉得事情会有反转。”
贾瑭想了一会儿:“你这个说法没什么根据。假死脱身也只有你能想的出来。要真的是这样,贾珍肯定会经常出去幽会,我记得原著里,他没有经常出去和人私会过。”
说到这里,对云芳说:“早点睡吧,明日还有事儿等着你呢,我明天一早去衙门,这事儿我不想沾。”
“不如这几天你去前面院子里住着吧,我听那意思,要找吹响器的和和尚道士,反正到时候各种声音都有,你也休息不好。不如先去前面住一阵子。”
况且这事儿也不是能一天两天结束的。
贾瑭叹口气:“算了,你们不在,我住着也没意思,大不了我上下班骑马,骑马总不会被堵在路上吧。”
云芳点点头,然后忍不住叹口气。
她回想起外间架子上的木像,和贾瑭说:“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去我娘家了,我爹让我请回来一尊木像,说菩萨看遍三千六百个小世界,让我请回家,跟着一起看各个世界。眼前这事儿,隐藏了多少个小世界啊。”
贾瑭瞬间明白了:“你是说,角度不一样,世界就不一样。”
“不止啊,原本那些知道的不知道的都是一方小世界,我们能看到的,也就是自己知道的,有些是自己想到的,但是这些所有加起来,却不能窥视全貌。”
贾瑭听她的这个感慨,跟云芳说:“就是你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知道的也未必是对的。别人交口称赞的未必是好的。说句泄露天机的话,原著里面说袭人是贤惠的,但是字里行间把她的事儿拿来说一说,有一件和贤沾上关系了吗?所以,红粉背后是骷髅,风月宝鉴要反着看。人家是生是死,是振兴家业是败坏纲常,和你我无关。毕竟历史要都是真实的,何必去研究呢。累了一天了,睡吧。”
第107章 装行囊
第一天各处乱糟糟的过去了,眼看着宵禁的时间快到了,聚集在宁国府门前的马车也开始散开。有人骑着马在这些马车队伍里逆行,艰难地穿行过这些车队。
骑马的人没有在宁府门前停下,而是直接来到了荣国府门前。夜里马蹄的蹄铁敲击在青石板上,声音很脆,守在门口的小子们听见了,出来看了一眼,看到一个人艰难的下了马。
荣国府里的青衣小厮出来帮拉着马缰绳。
“小哥,你从哪里来的?”
“我从扬州来的,我家主人是林大人,管家让我把一封信送给贵府的老太太和老爷。”
“扬州啊?啊,你是我们姑太太家的人。你快进来吧,进来喝杯水,我们把马给你拉进来。”
“多谢,我担心进不了城,紧赶慢赶,终于在关城门前进来了,差一点就不能进了,实在是运气好。”
后院里,赵姨娘穿着寝衣正给贾政揉肩膀。
“……我知道的时候事儿都已经发生很久了。我想着我也就是后院儿的人,我知道的老爷肯定也知道,所以就没有说……”
“这种事……唉!”
贾政能说什么,就觉得离谱。
赵姨娘还觉得可惜:“听人家说小蓉大奶奶是个可好的人了,是将来掌管族中庶务的人,全家老小合家男女没有一个不夸她的。别说老太太和太太她们,就是宝玉他们也觉得她是个难得的好人。
可惜了,却摊上这样的事,人的一辈子总有那么一两件事儿会做错。不过要说起来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事也不能全赖小蓉大奶奶一个人,珍大爷肯定也有错……”
正说着,外面有人进来,在门口叫了一声:“二老爷,老太太请您呢。”
贾政答应了一声:“知道了。”
心里面想着,难不成这事儿让老太太心里面一直放不下?这么晚了还要再唠叨唠叨?
说着重新换了衣服梳了头,等到他赶到老太太院子里的时候,老太太带着老花镜看着一封信看了很久了。
贾政一进门,老太太就说:“你妹夫怕是不行了。”
“啊!”
“他们家的人送信来了,说是要接林丫头回去呢。”
贾政赶快接了信,“这……这个时候把孩子送回去吗?”
“嗯,这种大事儿不能拦着。”
“也不能让孩子一个人上路呀。宝玉年纪又小……”
“让琏儿去。”
“东府的事儿……”
老太太一瞪眼睛,“这点子破事儿难道还要让咱们家的子孙去奔波吗?今日我听宝玉身边的丫鬟说得知了那边的丧事,宝玉急切之下吐了一口血出来,闹着要去哭一哭。我和宝玉他娘拦着没让去。宝玉这边儿已经没事了,你不用担心,我既想拦着宝玉,也想拦着琏儿,我是不想让你们去。”
“是。”
“这事儿你明日跟你大哥说一声,我明日派人跟琏儿说,顺便让瑭儿他媳妇儿安排人手船只送他们兄妹俩南下。”
大早上云芳就被人请到了老太太跟前。
老太太看上去十分憔悴,没有休息好。林黛玉正在一边难受的落泪,贾宝玉围绕着林妹妹不停的劝,几个姑娘也坐着劝林黛玉别着急,云芳看这个场景就觉得肯定有大事。
这个时候王熙凤也赶了过来,老太太叹了一口气,招呼了云芳和王熙凤到自己面前。
“昨天晚上林家的人来了,说是姑老爷病重了。要接你们妹妹回去呢。”
云芳就问:“怎么回去?坐船还是坐车?要说起来坐船最快,但是这个时候说不定水路有些地方已经结冰了,而且也太冷了,妹妹体弱……”
王熙凤已经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预感,家里面能出来跑腿的也只有贾琏了。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林黛玉已经站起来来到了她们跟前。
“两位嫂子,我心里面着急想赶快回去看我爹爹,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就走水路,水路更快。”
云芳看看老太太,老太太点了点头。“你找人安排一艘大船,多带一些东西。赶快把跟船的婆子男人安排好。”
云芳问:“不如从银库里面再拿出一笔钱来,把京城里一些好大夫给请上。顺便再带一些药材过去。”
老太太握着云芳的手拍了拍:“你这么安排就妥当,赶快去吧。”
云芳转身出来了。老太太拉着王熙凤的手:“你给二爷收拾东西,这两天让他们兄妹尽快出发。”
老太太的面容非常坚定,这事儿不是能商量的,哪怕王熙凤心里面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答应了一声。
过了半天云芳已经把事情安排好了,来给老太太汇报。
“船已经找好了,是一条九成新的大船。有客房也有货仓。咱们家包下来了,今日他们把船上打扫干净,从明日起随时都可以走。
请大夫的事儿今天也问了,因为时间比较急,只请到了三位大夫。加上他们的药童还有装船的药材,算下来之后二爷和妹妹身边只能带十多个人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问到:“大夫高明吗?还有多少地方留着给他们兄妹装东西?”
“三个大夫都是有名望的,擅长治疗体虚和调理身体。我想着八成是姑父有些劳累,久了积攒下来的毛病,更需要调理。
装东西的地方大概有四五个大箱子摞起来那么大。船上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厨房,能放一些瓜果蔬菜和水。他们跑船的是一家人,这夫妻二人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一共是一家五口,这个船老板和两个儿子轮流驾船,路上倒是不用费力,因为如今北风往南边刮,船老板说最长二十天左右能到扬州,他们一年里面有两三次往返扬州和京城,路线很熟,这个不用担心。”
“好,只要船老板这边可靠,尽量让他们明天就走。”
家里面王熙凤给贾琏收拾东西。贾琏昨天晚上在宁国府喝了一晚上的酒,虽然上午睡了一上午,但这个时候看上去还是非常憔悴。
收拾行礼这种事儿有王熙凤和平儿呢,这一对妻妾这个时候正把衣服从柜子里面拿出来。
“我听说东西不能带的太多,捡着那种厚实保暖的多拿几件。”王熙凤说完之后,平儿抱了一套素服出来:“要不把这件也拿过去,万一那边姑老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也省得咱们二爷找不到衣服。”
王熙凤看了看,觉得到底有几分不吉利。但是平儿这话说的也对:“给它压在最下面,待会儿出去跟小子们交代清楚。”
平儿答应了一声,接着去翻腾衣柜。王熙凤一边儿把衣服叠起来装进包袱皮里,一边儿看着贾琏。
“不是我说二爷,二爷要是有那个心不如在外边找个差事,哪怕去衙门里面天天晃荡一圈儿点个卯呢。这大冬天的让二爷出门,虽然是正经亲戚家的事儿该去的,但是你看看人家三爷,三爷都不用出去。老太太和两位老爷考虑这件事儿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有想起三爷。二爷爷该早点操心才行,不能总是这种跑腿命啊。”
贾琏不说话,躺在床上对着王熙凤笑。
王熙凤这个时候看他那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嘴上忍不住刻薄了几句:“我说的话二爷向来不听的。我就知道二爷把我们这种人说的话当成耳旁风,我们这种人还得给二爷打点行装,操心路上是不是冷了热了。谁不知道二爷这个时候心里面已经想到了江南的那些美人儿。”
贾琏笑着坐起来把王熙凤拉到怀里,一边儿握着手一边儿说:“你就是平时想太多,我是这种人吗?多谢二奶奶为我操心,那句话怎么说的,‘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都说穷家富路。二奶奶,衣服可以少装点儿,银票要多放一点。”
哼!
“既然二爷说了,我去找三奶奶商量商量,看三奶奶愿意给二爷多少跑腿的钱。要是人家一毛不拔或者是给的少了,我去求一求老太太,老太太总要管你这个孙子的。”
在“孙子”这词儿上加重音,听到贾琏的耳朵里,贾琏总觉得这是在骂自己。
贾瑭知道了这件事儿早早的回来了。
老太太对贾瑭的话向来是多考虑几分,所以贾瑭坐下来之后,老太太立即问:“你知道你姑父的事了吧?”
“今天知道了,也是家里面人跟我说的。”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
“你姑父也是有春秋的人了,你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出去做官,如今你都这么大了。想想他们家也是列侯之后,唉!”
贾瑭不像老太太这样感性,立即问了一声:“如今他一把年纪,如果这一关能挺得过去,不如由咱们替姑父上下活动一番,把他调回来吧,哪怕去翰林院里面儿修文章呢,也比在江南舒服。”
老太太对这个提议非常满意,立即拉着贾瑭的手:“你要是有这个门路,不妨帮你姑父上下活动一番,咱们家到底和这些文臣来往不多。只是我有些担心,你姑父的那个位置有一些要紧,不知道皇上和太上皇愿不愿意让他回来。”
“都到这个份上了,差一点死在任上。就是上面不愿意也不能再这样用了,传出去名声不好,不能把一个人往死了用呀。”
“这话也对。行,你就用我的名义给你姑父写封信,让你二哥带过去劝劝你姑父。若使这一关太太平平的过去,过了年让你二哥把你妹妹带回来,你替着你姑父活动一番,估计到明年夏天你姑父就能回京城来了。”
贾瑭点了点头,老太太就立即让鸳鸯把林黛玉叫出来。
“让姑娘出来谢谢她三哥哥,谢谢她三哥哥操心。”
贾瑭立即站起来摆了摆手:“一家人别说这样的话,老太太若是真让妹妹出来了,那才是见外呢。我去宝玉的书房写封信,待会儿拿来让老太太过目。”
“让他们端了笔墨纸砚来在这里写吧,宝玉这两日没去读书,书房冷冷清清,连个火盆都没有点上,你去了冻手。”
老太太跟前伺候的人多,不用鸳鸯出面,琥珀立即出去找人端了过来。
在等着笔墨纸砚的时候,贾瑭问老太太:“也就是说,让林妹妹和二哥哥一块儿去。不让宝玉去吗?”
老太太刚想说宝玉去干什么?年纪小又帮不上忙。忽然明白了贾瑭的意思。
“你是说让你姑父先看看宝玉?”
“您要是有这个心思先把这事儿给定下来。让宝玉过去一趟,无论是做侄儿的,或是将来……这个时候都该去一趟。我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姑父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好歹也能见他一面。若是大好了,也能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