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贾环这样一个长歪了的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真不希望下一代里面也有一个长歪的。
就这样荣国府的大小主子和宁国府的几口人一起把名单报了上去,贾珍还带上了贾蔷两口子,和贾蓉一样,贾蔷成亲的时间也不短了,一直没孩子。
贾蔷都带上了,在报名的时候贾琏贾珍贾瑭他们站在一起商量要不要把宝玉的名字也加上去?
宝玉虽然出族了,但是宁荣两府的人还是把他看作家中的人,自然是想带上他。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宝玉也不发烧了,贾琏经常去看看宝玉,再加上王熙凤也很关心宝玉的身体,所以夫妻两个有的时候是单独去,有的时候是一起去,每次去的时候都能遇到林黛玉。
贾琏就压低声音跟贾瑭和贾珍说:“老太太不是一直盼着林妹妹留在咱们家吗?我瞧着如今有点苗头了!我觉得咱们还是要去找姑父好好的说一说,争取让他们俩成好事儿!”
贾珍摇了摇头:“你找林姑父没用,林姑父其实不当家,他是听林姑娘的。林姑娘也有点意思,但现在是宝玉自己不争气。你与其在林家那边下功夫,不如现在赶快让宝玉有点儿作为。你看他天天摆出那副样子……我有闺女我都不想嫁给他!”
贾琏看看贾瑭:“是这个意思吗?”
贾瑭面无表情:“我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贾琏想了想,就说:“我再去宝玉那儿一趟跟宝玉商量商量。这京城确实不是个好地方,对宝玉来说也确实是个伤心地,回金陵……还不如京城呢,好歹他在京城还有咱们照应他,回金陵和那边的人虽然是一家人,然而却没什么可说的……我觉得他们一块儿去姑苏也是一件好事儿!
算了,我先去劝劝他们。你们等我的好消息吧!”
他说的挺有信心的,贾瑭从内心来讲并不看好这两位的婚事。这已经不是子嗣艰难的事儿了,这是生孩子有可能会畸形的问题。
贾瑭就在犹豫要不要跟他们两个说这种事的时候,两天后的贾琏高高兴兴的跑过来跟贾瑭报喜。
“老太太盼着的事儿要成了,宝玉去找林姑父了,说是想娶林妹妹。”
贾瑭就问林姑父的态度如何?
贾琏叹了一口气:“宝玉说他们这几年先陪着姑父,等到将来他们两个老了,就回姑苏去。还说林妹妹身子骨弱,他俩不打算要孩子了,还说他想成一个教书先生,先在京城外面教教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将来回姑苏了,就在姑苏那边办学堂,林姑父挺高兴的,跟我说等到老太太二太太她们的孝期过了就给他们两个办事。”
贾瑭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贾琏倒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倒是不希望他们走,我还说不行的话让他回咱们的家学。宝玉说他想教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读书,不收费的那种义学。让他们认得几个字,会打算盘,会记账,好歹将来能找个好点的活……倒是好心,我只是觉得……”
贾琏想了很久,“我觉得宝玉实际上还是那个样子,只是……我只担心林妹妹去世了他还会出家。不瞒你说,连林姑父都觉得林妹妹不像是什么长寿之相。”
贾瑭立即问:“林妹妹走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难不成现在病了?”
“她回去之后确实病了一场,如今看着还有些弱,但是在咱们家的时候也没好到哪儿去,三天两头病了,年年配药都有她那一份儿。一到换季的时候就容易病倒,如今吸一点冷风就开始咳嗽。唉!”
贾琏的描述让贾瑭想起了宫里面的太子,脸色瞬间扭曲了起来。
“林妹妹愿意,宝玉也愿意,那别人就不能说什么了。就这么办吧。对了,你不是去问宝玉进不进宫的吗?他去不去啊?”
贾琏摇头:“宝玉说他这个人很容易倒霉,还是不去了。这几天有些热,城外有些地方已经长了树叶子了,他打算和林妹妹坐车出去看看,这一段时间不在城里,有事儿去城外找他。”
宝玉和黛玉的事情就放到了一边,他们又把精力重新转回家里。
这几天要给家里面的人重新做衣服,不能穿着白色的衣服去宫里,但是又不能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去。所以颜色都比较素淡,女眷的首饰大多是银饰和玉饰为主。
到了进宫那一日,东宫算得上是宾客盈门。
除了宗室和皇家的亲戚外,来的最多的是朝中的大臣。
而且这些都是身在中枢的大臣,大家都认识,彼此都在共事,所以见面之后也都有话说。哪怕是彼此属于政敌,在此时这种场合大家也表现的其乐融融。
他们的家眷自然也是表现出的相亲相爱,大家坐在一起个个都是笑脸迎人。
在欢乐的气氛里,太子妃娘家的人来了。她们刚来就被宫中的女官引着到寝宫去看婴儿。
虽然两府的女眷都去了,但是这里面毕竟还要分一个亲疏远近。也只有邢夫人和云芳能抱一抱孩子。
王熙凤也就是对着小婴儿的脸摸了两下,好在王熙凤是个暖场的高手,一张嘴自带回响,能把孩子夸出花来,孩子的祖母这位见过世面的皇后娘娘被王熙凤的话说的是满脸笑容,十分亲热的拉着王熙凤的手俩人讲了差不多一刻钟的育儿话题。就在大人们说话的时侯,婴儿的舅舅和姨妈围着他看了一会儿。
因为这是东宫,在来之前孩子们都被再三交代不许多说话,莄哥儿是不会说话,这个时候对着小婴儿嚷嚷着那些婴儿语别人也听不懂,自然是不会多管。会说话的那些有一肚子话想说出来,但是只能憋着。
到最后憋不住的长生指着大外甥说了一句:“他真胖!”
宫中的宫女们也只能微笑起来,倒是旁边坐着的几位公主哈哈笑起来了。
因为长生自己长的都是白胖高壮,而且厚厚的衣服也挡不住他腆了一个小肚子。他一本正经的说躺在摇篮里面的婴儿白胖就显的很喜感。
长公主就说:“虽然皇孙长得像咱们家的人,但是这体格倒是像他两个舅舅。”
正拉着王熙凤说话的皇后听了之后立即说:“这话说的是呢,他刚生下来的时候我抱着他去拜见父皇母后,母后揭开小被子看了看,说是他的小腿跟藕节似的特别长,将来也是个大高个子。这一个月来他吃的多,一睁眼就要找吃的,你们看他肉乎乎的,真是一天一个样子!不仅比刚生下来的时候重了几斤,我瞧着个子比那个时候也长了不少!”
结果一群人就围着婴儿看,云芳就趁着这个机会去里面找蘑菇,蘑菇正在换衣服。
她这一个月来恢复的不错,目前也看不出生孩子的痕迹了。蘑菇看到云芳之后也很高兴,高兴完了之后就跟云芳说:“我发现生完孩子,人真的变得不一样了……嗯……冲动易怒,一点再小的事儿我都想生气,不知道人家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云芳知道有些人可能会受激素影响,过一段时间就好。然而这段时间真的会因为激素的原因导致情绪崩溃,抑郁。
她就赶快问女儿:“你最近没什么难受的吧?我是说……你看我生完你弟弟之后,就感觉哪儿哪儿不顺眼,尤其是看你爹特别不顺眼,那一段时间真的是一件小事都能让我哭半天……”
云芳拿自己举例子,蘑菇很惊讶的看着云芳。
“为什么生气啊?”在蘑菇看来,爹爹已经够不错的了。要是换成两个伯父那样的能把妈妈给气冒烟儿。
“当时……不是说我,是在说你呢,你最近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除了不能对太子发脾气,其他的也没什么,这段时间我在后面,他在前面,我们俩白天不见面,晚上也吵不起来,他一回来就抱孩子,爷俩玩的挺好的。
我又不用照顾孩子,以前该干什么现在接着干。孩子拉臭臭了,嘘嘘嗯嗯了,都有人收拾,收拾完了之后香喷喷的抱到我跟前,我抱抱就行了。也不给孩子喂奶,就是有一些堵的慌,除了疼没别的。可能是因为有些疼,所以我才烦躁吧。就是有一些烦躁,其他的都还好。”
云芳仔细看看蘑菇,蘑菇表现的还是生龙活虎没什么忧愁的样子。
想想处在蘑菇这个位置上,生活这方面真的没什么可操心的。
云芳就暂时放下了心。
对于蘑菇来说,这也确实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脾气见长而已,让蘑菇自己觉得算是没什么生育压力了,然后就不必处处小心谨慎,自然就不会压抑着自己了。
他一边让紫竹给自己梳头,一边问云芳:“最近家里面有什么事没有啊?好可惜啊,要不是老太太的事儿,我那几个姑姑说不定今年就能嫁出去一两个了。”
实在是这几个姑姑的年龄也大了,再留下去真的成老姑娘了。
蘑菇说这话的时候,一边摆弄着耳坠一边说:“……一年又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了,兰儿弟弟是不是现在也该开始议亲了,虽然有点早,但是现在议亲,等到二太太的事儿过去就能成亲了。三姑姑也是这样,现在先议亲,等到出孝了能立即办事儿……”
一说起兰儿,云芳就想起李纨。
唉,王熙凤真的快忍不了她了,看来家里又要起波澜了。
第404章 清与浊
云芳因为思考王熙凤和李纨的事情,和蘑菇说话的时候稍微慢了一点,蘑菇就立即转头看着云芳:“妈妈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蘑菇很敏锐,她担心妈妈在家里面受了什么委屈却不好跟自己说。再或者是弟弟们又调皮让妈妈不省心了。哪怕是出嫁了,蘑菇还是很牵挂着那个养过自己的小家。
云芳赶快摆了摆手:“也没什么不能跟你说的,就是你大伯母和你二伯母最近在较劲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在旁边看的也很不痛快!”
蘑菇稍微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儿。
蘑菇也知道,她二伯母那个人并非是爱财,她只是爱权。大伯母那个人最爱的是敛财,她们两个本来可以很好的相处,只不过如今看来似乎相处不下去了。
“这是为了什么呀?也要有个理由呀!”
“还不是因为前几天过年,城里面的东西又贵了一波,买办报账有些高你二伯母那边本来就不高兴。家里面如今守孝呢,不让吃肉,连鸡蛋都不让吃,厨房那儿就变着花样的做饭,可是这大冬天的也没有新鲜的蔬菜,就是有也特别难得,厨房就整日在那些萝卜白菜梅干菜上想办法,这些日子买办出去弄了一筐鲜菜回来,你大伯母心疼你兰儿弟弟,就把这菜给他留了很多,桂儿和荂哥儿他们哥几个没吃几口就没了,兰哥儿倒是吃了两三天。这事让你二伯母知道了,把你二伯母气的够呛。”
要是把这两件事放在这些年所有的事情里面来看,真的是小事,李纨为了她儿子没少给她儿子开小灶,也没少刮油水。
但是王熙凤的怒气也是日积月累下来导致的。
在大人的嘴里面抠一口吃的倒也没什么,但是不该把这几个小的吃食都给抠出来。
荂哥儿他们三个是这府里正经的小爷,日子过得反倒像是寄居的,王熙凤怎么能忍得下这一口气?!
云芳接着说:“你二伯母想要翻脸简单的很,只要查账就行,那些买办身上没一个干净的,你大伯母管着买办自然也干净不了,就算是查不到她身上,到时候一个疏于管理也能让她把差事给交出来。”
其实这件事儿和让荣府换牌匾是一样的事儿。这事儿已经出现了,如果有人主动退一步,那么最后的结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彼此脸面上都能好看。
李纨这个时候就该把手上的权利交出来,只有交出来了王熙凤才会平息怒火,然后大家还能平静的相处。
然而李纨就当这事儿没发生,李纨的心态云芳也知道,反正他们母子两个也不打算在这里长久的居住下去,能捞一波是一波。
又因为她节妇的身份,还真不能对她怎么样,要是有一点风言风语传出去大家都要捣老贾家的脊梁骨。
要放在以前那还真不在乎,荣宁两府要脸的时候不多。但是如今大家都要脸,特别是如今蘑菇生下了皇孙,两府不敢惹一点儿的事儿,现在要老实猫着积蓄力量,为的就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给这位皇孙一臂之力,拱他上位。
只有等到皇孙上位之后,才是贾家真正恣意的时候。
所以现在是真正的投鼠忌器,不能因为这一点小事坏了名声。
李纨就是捏着这一点儿在王熙凤面前很从容。而且李纨也露出意思了,他们母子两个从这府里面搬出去的时候,自然会把手里的权利交出去。
这下不仅惹恼了王熙凤,也惹恼了贾琏。
贾琏对女人之间的那一点儿算计根本不在乎。王熙凤这一段时间叨叨着兰哥儿吃的多了荂哥儿吃的少了,贾琏也没听在耳朵里,不就是一把青菜吗?少吃几口又不会少活几年,那又不是什么人参果蟠桃,何必那么在意?
甚至李纨不愿意把采购和厨房这两处的事情交出来贾琏也没放在心上。不就是捞点钱吗?想当年他也是满心算计着怎么捞点钱。别看是高门大户,有时候公子哥的日子并不好过。贾琏当年没法从老太太和老纨绔那里弄银子,只能想法子从家里的开支上抠银子,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觉得李纨母子两个这么做也算是说得过去。
真正让贾琏恼怒起来的是李纨对王熙凤是如此的傲慢,不给是一回事儿,态度傲慢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这种傲慢是对王熙凤本人的,也是对这个家当家人的。
王熙凤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就是贾琏让她别犯傻,然而王熙凤能忍住的时候也不多了。
云芳把这些事情说了之后,蘑菇轻轻一笑。
“这还不简单?让大伯母他们搬出去就行,到时候也免得撕破脸,眼下就有一个好机会,因为生了外边的那个小胖子,皇上高兴就说要加开恩科。”
前年因为册立太子开了一次恩科,去年也是大考之年,今年或者是明年为了庆祝皇孙要再开一次恩科。
开恩科是拉拢士人的手段,皇帝不担心有冗官,因为前几年江南那边杀的人头滚滚,再加上京城的事儿还没结束,急需一批小官填补底层,这也是皇帝想快速换掉太上皇人手的一种办法,开恩科这种事情,只要是有喜事儿皇帝都想开一次。
蘑菇就说:“兰儿弟弟算一算年纪,这个时候入场虽然有些早,也不算特别显眼,比前几年要稳妥多了!我瞧着大伯母又想让他走清流的路子。看不上咱们这种靠门户出来做官的,这个时候不搬走还要住到什么时候去?
我记得我祖父手里还有一个国子监的名额,送给兰儿弟弟不就行了。”
说起这个,云芳就解释:“你祖父不想给,你的这些话你爹也说过,但是你祖父想留着给你弟弟呢,桂哥儿眼瞧着也要找名师了。你二伯父也不想给,就算是桂哥不用下面你还有两个小弟弟呢!”
蘑菇笑了笑:“不就是去国子监读书吗?国子监虽然是个好地方,出去瞧瞧正儿八经主宰中枢的有几个是国子监出来的?只能说国子监出来的官儿多,但是正经的大官不多。时也命也,有个好出身不一定有个好命,有好命运未必有好成就,就算是全天下所有的福气堆在一个人的身上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我一直觉得能传家的向来是头脑智慧,而非是爵位财富,与其给我弟弟铺平路,不如让他去踩踩坑,他要是有真本事让他考去国子监,他若是没真本事让他去家学。有的时候拔苗助长未必是好事!
你就跟我祖父祖母说这是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