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贾瑭贾珍倒是没什么,宝玉却忍不住流泪。
贾琏就忍不住说他:“宝玉,这好日子你别哭!”
宝玉忍不住:“一姐姐今年嫁出去,明年这个时候就有孩子了。缀锦楼还在,一姐姐却不在咱们家了,我以为大家一起住着,长长久久……”
贾瑭就觉得宝玉真的是感情丰富,这种人就适合做文学家,比很多人都敏感。
他上去抱着宝玉的肩膀:“好了好了,宝玉,这是往好了过日子的,你也不能不让你姐姐出嫁啊!你想想,往后你一姐姐带着男孩女孩回来走亲戚,一堆小东西叫你舅舅,你岂不是又是一番新感悟。”
宝玉和老太太一样,都是喜聚不喜散的。
他擦了眼泪之后也恢复过来了,没再表现的分外感伤,就是显得呆呆的,想要恢复大概还需要半个月吧。
天亮之后客人已经陆陆续续上门了。林如海和史家的兄弟两个的车队在路上遇到,一起来了。
这是正经的姻亲,贾琏他们兄弟都去迎接。史家的这一对兄弟是表叔,林如海是姑父。把这几位请入荣禧堂坐着奉茶,史家的女眷们直接到了后院说话。
林如海在前院喝茶的时候还说:“如今我这也成老姑爷了,往后过年再来走亲戚,我也能使唤人了。”
史鼎就说:“这话说的对,有新姑爷你这老姑爷也能坐着看人干活了。”
史鼐却说:“这话不对,是你这老姑爷不吃香了,新姑爷才是香饽饽。”
这群人在前院说笑着,就在这时候贾政带着贾环来了。
现场气氛冷了一下,随后又开始说笑起来。
贾政和这些亲戚族人们打招呼,贾赦父子考虑到这是喜事,努力当做看不到他们父子,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
只是苦了贾宝玉,他要去拜见贾政,贾政对他的态度淡淡的。等他们见面了,林如海就带着宝玉出去和人说话,外面厢房和院子里也有很多客人,几乎都是官场上的人,林如海差不多都认识,领着宝玉出门走走,也让宝玉放松一些。
一太太也来了,看到她来探春瞬间把心提了起来。她是送嫁的姑娘,这会和新娘坐在一起,一太太来跟迎春说话,探春避无可避。
好在探春是个爽朗的姑娘,既然避不开,就大大方方的相见。
一太太也没难为她,问了几句最近的起居生活,又和迎春说了几句,就出来去了荣庆堂挨着老太太坐了。
老太太和一群贾家族中的老妯娌们说话,说到跟着去送嫁的孩子,老太太说:“她的几个妹妹去,邢家的表妹,林家的表妹,三丫头,四丫头,正好两对人,也够了。”
一个族中的老太太问:“拿钥匙的,端灯盆的,都安排的谁?”
老太太说话慢,这里人多,老太太看了一眼鸳鸯,鸳鸯代替老太太回答:“拿钥匙的两个人是桂哥儿和荂哥儿,端灯盆的是兰哥儿和长生哥儿。”
正好四个侄儿,全部用上了。
问话的老太太接着问:“端镜子胭脂的是你们家的两个姐儿?”
鸳鸯说:“不全是,端镜子的是修太爷家的两个姐儿,捧胭脂的是我们家的萱姐儿和巧姐儿。”
大家都纷纷点头,修太爷是贾代善的庶弟,是贾赦贾政的叔叔,和荣国府的关系确实亲近。
这些端灯捧镜子都是好差事,姑爷家是要封大红包的,自然是选关系亲近人家的孩子。荣国府的孩子是不在乎那几两十几两银子的红包,但是迎春是他们的亲姑姑,也该他们做这些事儿。
族里的人看着大红包眼红,也不会说什么,谁家都是这种事儿让亲近的孩子去做,这种事没处挑理。
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说了半天,客人是一车一车的进来。
贾迎春早上就来到了老太太的屋子里,为的就是避免这么多客人去园子里乱逛,而且老太太的院子独立占据着西路建筑群,各处的门关了也避免了客人进入后院,能完美的圈住客人,不让她们胡乱走动。
如今老太太的院子里站的都是人,有许多进不了屋子的客人都在外面站着说话。
这时候薛姨妈和夏金桂也来了,来了之后自然也是要到老太太跟前打招呼的。她们来的时间不早,眼下已经是日上三竿了,按照习俗中午之前新娘子要进夫家的大门,这时候来是最后一波客人,还能跟上送嫁的队伍,再迟就只能在荣国府吃席。
进了四月,徐家的人开始每天走一遍迎亲的路径,把路上各种突发的事儿算上,尽量让路上的时间充足一些,就怕到时候着急忙慌不成样子被人家笑话。
薛姨妈刚和老太太说上话,外面婆子们就招呼着年轻的妇人和姑娘们避一避,贾家送嫁的爷们们要进来了。
一瞬间年轻女客们都避开了,夏金桂得到的消息最迟,眼看着没地方躲避,鸳鸯就立即拉了夏金桂让她躲在老太太背后的屏风背面。
屏风是绣着大团花卉的轻薄丝质屏风,装饰作用大过**功能,能隐隐约约的看到另一侧的人。
贾琏贾瑭带着宝玉贾琮贾蓉贾蔷等贾家玉字辈和草字辈的青年进来,后面还缀着一个贾环,混在人群里也不明显,可是一太太一眼看了贾环那畏缩的样子,忍不住冷笑了一下。
因为今儿是送亲,这些人都穿的很体面,贾琏跟老太太说:“妹夫家传信,说是他们已经出来了。咱们家的爷们们也都来齐了,来跟老太太和太太说一声,请妹妹准备吧。”
夏金桂在隔着屏风悄悄的偷看,贾琏长相很好,体格欣长,眉目含情。贾琏的容貌真的是很难找到匹敌的,正好他站在老太太跟前,夏金桂就对着他一直看。
这时候老太太问送亲的都有谁。
外面贾家族人呼啦啦的进来几十个光鲜英俊的青年来。
和老太太坐在一起的都是些贾家族中的老妯娌,是老太太的老嫂子或者老弟妹们。老太太指着某某和某一位说:“这是你们家的那谁谁谁吧,哎呀,小伙子穿这个颜色精神,这颜色衬着他气色好。”
一群老妇人们笑呵呵的把这群人夸了一遍,又嘱咐了一通,让他们先下去准备。老太太又问贾琏:“谁留下啊?”
贾琏回话:“瑭儿和宝玉留下。还有一些侄儿,如芸儿芹儿他们,留下帮忙待客。”
老太太说:“很妥当。”
就嘱咐贾琏上点心,各处留意。
邢夫人也跟着嘱咐:“家里的孩子都去,你让人多操心,他们里面小的太小,大的也不大,让人跟紧了。”
长生还不到一岁呢,荂哥儿也不大。好在云芳和王熙凤都去,这小哥两的乳母丫鬟也都去,照顾起来相对而言轻松些。只是邢夫人不放心长生,忍不住多嘱咐几句。
贾琏听着邢夫人嘱咐,刚抬头就看到屏风后面有个模糊的人影,这个影子在不断的摆弄头上的金饰,看那扭着的身形曲线,贾琏这色批就知道人家不是正经人。有的时候人的气场很难描述,渣男就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不一般的女人,这真的很难解释原因。
鸳鸯知道屏风后是谁,看贾琏的眼神往屏风上瞄了几眼,立即挡住了。
贾琏转身离开的时候对着鸳鸯笑了一下。
鸳鸯心惊肉跳,就怕贾琏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再气着老太太,好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无事发生,让鸳鸯松了口气。
等到男人们都走了,这些避着的女眷们出来,老太太跟大家说:“我们家姑娘要走了,我去她哪儿看看,请大家一起去。”
一群人也跟着去,鸳鸯赶紧扶着老太太,大家尾随着她们到了新娘待着的屋子里。
这里都是些未婚的女孩,蘑菇和巧儿也在。
姐妹两今日打扮的喜气洋洋,一人一身大红衣裳,款式都一样,就是大小有区别。因为巧儿头发稀疏,姐妹两没在头上用太多的东西,但是脖子上的金项圈是一模一样的,任谁看了就知道这是姐妹两。
看着蘑菇郁闷的样子,三春姐妹哈哈笑起来。
往日都是三姐妹东西一人一份,都是一样的,如今轮到这两个了。颇有一种我们上岸了,但是要笑话你们在水里挣扎的幸灾乐祸。
蘑菇对她们说:“姑姑们这时候就该对我们好点,要不然等会一姑姑下轿子,我装着不懂,挡在轿子前面不让开,让姑父干着急!”
林黛玉就说:“你姑父没着急,但是你妈妈着急了,上去就拧着你耳朵拉你走开。”
蘑菇也笑了:“林姑姑,你可真调皮!”
蘑菇和巧儿的两个堂姐,修太爷家的两姐妹这时候捂着嘴笑的很文雅含蓄,显得家教很好,探春就招呼她们吃东西喝茶,照顾着她们姐妹。
门外的帘子被打开,丫鬟们说:“老太太并各家的太太奶奶来了。”
除了迎春,大家都站起来了。
这些老妇人们进来就坐在迎春身边,拉着她的手嘱咐她去了孝敬公婆照顾子女……絮絮叨叨的叮嘱了好半天。
迎春低着头听她们说,王熙凤这时候进来,手里端着托盘,交给了邢夫人:“太太,您拿着,这是盖头,等会给一妹妹盖上。”
王熙凤忙的很,来不及和族中的人寒暄,这时候开始问丫鬟们拿了多少荷包,随着轿子带去的包裹查了没有……忙的脚不沾地。
她跟个陀螺似的,身后还跟着一群管家媳妇。一群人跟一阵风一样刮进来再刮出去。
老太太就说:“我这个孙媳妇儿比别人能干,我们家的事儿都指望着她了。”
大家都满嘴附和,夸奖王熙凤会管家。
夏金桂在薛姨妈身后站着,忍不住撇了一下嘴,她觉得她的本事比王熙凤强多了。王熙凤再厉害也就是管管这些家里的琐事,她可是帮着她娘管着家里的生意呢,一单生意都是来往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银子,所以就看不起很多人,特别鄙视这些为了几两银子算计来算计去的妇人。
门外响起鞭炮声,屋子里的人都说:“来了来了。”
接新娘子的花轿来了。
迎春刚才还能跟着大家说笑,听到外面的鞭炮声,瞬间眼眶红了,泪水再也止不住,忍不住哭了出来。
老太太搂着她:“不哭不哭,往后是过好日子呢,不哭啊!”
她自己反而跟着哭出来,抹了一把泪,拍了拍贾迎春。
一太太上去拉着贾迎春让她别哭了,邢夫人提着盖头让人去斟茶,等会贾赦来了,她和贾赦喝了茶,就让人送迎春走。
到了分别的时候了,不只是生活上做出了分别,此刻命运也和以往分别,到了一个全新的岔路口,即将踏上新的路途。
第321章 寻前路
贾迎春出嫁之后,王熙凤累的好几天都缓不过气来。
虽然很累,但是她也很高兴,这两个月来人家送来的贺礼就装了好几个库房,用云芳的话来说,这是在打擦边球。明知道这是受贿,然而人情社会这也能解释成收份子钱。
举个例子:人家送来了价值三百两银子的贺礼,到时候人家办事,荣国府想起来给回一百两银子的贺礼。或者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装作不知道,不还这个份子钱。就是官府查起来也没法定性成受贿。
就一桩婚事,让王熙凤施展了本事又能弄到了银子,简直是双赢。
王熙凤美滋滋的在家里和平儿说:“就这次办事儿,家里给了嫁妆不假,但是那是老太太的私房占大头,公中的东西陪嫁了一些,再把徐家的聘礼填上,各家的添妆……这乱七八糟的把嫁妆给撑起来了。
咱们这次又收了钱,加上去年过年没怎么花钱,还有关外庄子的收成……哎呀,这真是要过一个肥年啊!往年都是寅吃卯粮,如今我可算是看到能剩下银子留到明年用了。”
平儿就说:“别高兴的太早了,还有邢家的表姑娘呢。她家没给她准备嫁妆,这钱还是咱们家出。”
王熙凤说:“我巴不得明年再照此办理一次,虽然邢家是破落户,但是你三奶奶有钱,她不是小气的人,到时候会出钱贴补的。
老太太费尽心思的笼络邢家,不还是觉得三爷没一母同胞的姐妹吗,目的还是用邢家的婚事给三爷拉个帮手,好事儿都做到九十九了,眼看着功德圆满差最后那一哆嗦,你三奶奶绝对把事儿给办大大方方漂漂亮亮,压根不用我催。
就看收到的贺礼怎么分吧,我是觉得三爷和三奶奶不会计较的,十有**是放在公中用了,反正现在是他们兄弟在外面撑着,都往家里拿钱,日子也好过一些,总胜过那些只会花钱不往家里拿钱的主儿。”
平儿抱着荂哥儿,拍着他的后背哄他睡觉,总觉得她在内涵以前的二房。不过除了这种婚丧嫁娶的大日子,两家也不来往,说那么多也没意思。
就说:“你还办喜事办上瘾了,家里还有几个姑娘和小爷呢,有你操心的时候。”
王熙凤点点头,别看她这些日子累的不想起来,但是心里是真的高兴。
这掐指一算,一年过去一小半了,快乐的日子过的真是快啊!
“过不几年我就要给巧儿办喜事了,不说这个了,还有十多年呢!二爷呢?到哪儿去了?”
平儿就说:“去宁国府喝酒了,这是设宴答谢族人帮忙,听说去了不少人呢。”
王熙凤冷哼了一声:“宁国府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说着就起来,跟平儿说:“睡着了就把他放着吧,让奶妈子看着,你跟我去园子里往缀锦楼走一趟。”
“怎么还去?和邢姑娘说话?”
“不是,把二姑娘的东西收拾一下,她回门的时候让她带走,反正是她用惯了的,咱们留着也没用。”
她们两个去了,在园子的石障前看到云芳带孩子玩儿。
长生快一岁了,会叫爹妈,会蹒跚学步。
这正是大观园进门的地方,开门见山,见的就是旁边的石障。大门和石障中间的空地是很大一片地方,够孩子在这里摇摇晃晃的走几步路了。趁着春日正好,云芳把大观园当公园逛,每天领着孩子在里面玩儿。
王熙凤看到长生在这里玩儿,很后悔没把荂哥儿抱来。和云芳站着说了几句话,问道桂哥儿的时候,云芳就说桂哥儿的好日子结束了。
“……他爹说如今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就把他送去前院,让一个幕僚带着他读书。请老爷时不时的去看着点,免得孩子不好好学。”
王熙凤的脸上就表现出一言难尽来:老爷去看了孩子才不好好学吧!老爷是最不在乎孩子读书的那个人!
贾瑭这么做就是提前准备,关于桂哥儿读书的事儿贾赦也很关心,但是贾瑭不敢让他插手,现在孩子还小,没那么多的要求,就怕将来孩子十几岁了,全力攻读不能分心的时候贾赦心疼孙子在一边捣乱。
贾瑭打算提前钓鱼执法,就等着贾赦领着桂哥儿玩呢,只要老纨绔敢在桂哥儿读书的事情上拖后腿,他就立即发难,找老太太控诉贾赦做个祖父为老不尊带着孩子瞎闹,从而剥夺他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指手画脚的资格。
所以这时候就把桂哥儿读书的小书房放在贾赦的眼皮子下面,就等着贾赦上钩了。
至于结果如何,暂时还不知道。
王熙凤说到去缀锦楼给贾迎春收拾东西,云芳想了想,反正没事可做,都是玩儿,去哪儿玩都一样,让人抱着孩子一起去。
路过潇湘馆的时候,得知她们姐妹都在这里,就一起进去看看。
这些女孩都在这里整理书稿。
林黛玉就解释:“我们去年结社到如今,也作了不少的诗词,眼下离了二姐姐,下半年云妹妹也要出门,她们往后和我们就难以相聚,也不会和我们再结社了。我们打算把这些诗词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