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第177章

红楼沉浸式围观-第177章

小说: 红楼沉浸式围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熙凤就说:“这里就咱们几个人,珍大嫂子和蓉儿媳妇不会乱说的,要是大嫂子你不说,老太太和两位太太也不知道。”
  嘿!
  李纨更不想搭理她了。
  眼看着两个人要开始唇枪舌战了,珍大奶奶为了妯娌之间的和谐气氛立即岔开话题。
  “你们这话回头再说,我悄悄的跟你们说,刚才我们在来的路上碰见了宝玉,宝玉后面跟着袭人,哎呀……我就觉得袭人那个着急啊!怎么说呢?太在意宝玉了,宝玉去哪儿她都要跟着。”
  可是今天王熙凤就想插李纨的肺管子,压低声音跟珍大奶奶说了一件事儿:“这算什么?昨日刚闹了一场呢。娘娘回去之后,不知道为什么,让人赏了一碗苏酪出来给宝玉。我听说宝玉不舍得吃,要留给袭人。
  宝玉的奶妈子李嬷嬷不是出去了吗?偏巧不知道怎么了,昨天非要进来看看宝玉,说是好久没见宝玉了,十分想念。宝玉不在,李嬷嬷看见了那一碗酥了就端起来吃。
  宝玉屋子里面的那些小祖宗们哪肯愿意?李嬷嬷也不是弱茬,一番对骂,把东西吃了。这老货吃了还不算,又在院子里把这些大丫头小丫头骂了一顿。特别是骂袭人,那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留,从以前袭人挤兑茜雪一路骂到装狐媚子勾引人,哎呀,那个闹腾啊!”
  珍大奶奶眉飞色舞:“啊?快仔细说说。”
  还招呼平儿:“平儿,几日没见你也没点眼色了,快给我倒茶来,我一边吃茶一边听你主子讲故事。”
  王熙凤笑骂:“放你娘的屁!平儿不给她倒,这是把我当说书的了!你就没有想想娘娘为什么要赏这一碗酥酪?咱们家也不缺这玩意儿,像这东西合该是给小孩子吃的。”
  李纨端着茶杯坐的稳稳的,家里不止是兰儿一个小孩子,要说起来桂哥儿比兰儿年纪还小,兰儿好歹还得了娘娘吃剩下的半盘子肉,桂哥儿什么都没得到。要是王熙凤非要曲解,桂哥儿比兰儿更合适,二妞妞也合适。她就当没听见王熙凤的话,跟素云说:“倒茶给大嫂子。”
  王熙凤挑了一下眉,微微一笑,看大嫂子不接招,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也没兴致和她耍花枪了,就开始跟珍大奶奶说:“李嬷嬷昨天骂的可畅快了,你就该昨天来。”
  珍大奶奶一副错过的模样:“谁也没未卜先知的本事啊!这事儿老太太和太太怎么说的?”


第222章 私心事
  王熙凤耻笑一声:“哪里敢让老太太知道!”
  珍大奶奶问:“这话怎么说?”
  李纨就解释:“李嬷嬷骂的难听不假,可巧她骂的都是实话。李嬷嬷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当日我抬举你,如今我来了,你都不理。’又说她‘妆狐媚子哄宝玉’,又说拿屋里的丫头们‘都是袭人拿下马的。’
  句句都是实话,实话敢让老太太知道吗?”
  袭人自然可恨,但是宝玉的屋子里一屋子的牛鬼蛇神,干净的有,不干净的也有。
  干净的自然是毫无愧疚,不干净的自然是怕别人知晓。
  “……这些人一起说李嬷嬷老糊涂了,说她怨恨被赶出去的事儿,故意撒气呢。袭人麝月这几个大丫头,一副受尽委屈的模样,还跟几个姑娘抱怨李嬷嬷犯了老病了。咱们家的这几个姑娘也真的觉得李嬷嬷太可恶,唉,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
  李嬷嬷早出去了,如今也不过是时常来转转,宝玉屋里面那些大丫头小丫头们谁还把这位老嬷嬷看在眼里?自然是想怎么说就这么说。想当年李嬷嬷威风的时候哪里预料过今日?这可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李纨说完又感慨了一句:“这高墙深院之中,各种人物就如汪洋中的波浪,真是一浪高过一浪,前浪被后浪拍死在水底,再无翻身之日。”
  作为家族的当家人,这些人知不知道家族有忠心的人?
  自然有,但是忠臣都很烦人!
  当珍大奶奶带着儿媳妇来东院的时候,云芳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接待了她们婆媳。
  珍大奶奶刚坐下和云芳寒暄完,就隔着窗户看到院子里桂哥儿偷偷的往东边厢房里递东西。
  珍大奶奶问:“桂哥儿塞的什么东西?”
  云芳看了一眼,发现胖儿子递进去的是一个用干荷叶包着的小包:“还能是什么东西?小厨房那边切的卤肉。我让萱儿那死丫头反省呢!”
  “反省什么?好端端的孩子闹什么了让你这么生气?”
  云芳没法说真实的情况,因为她不能说这死丫头拿钱给贾环,贾环打算去买药想毒死全家!
  虽然自己宝贝闺女不知道贾环想做什么,但是给了钱,这在将来就是甩不掉的麻烦事。
  于是笑了一下:“还能干嘛?死丫头前几天和他琮叔叔吵架让我知道了。我说你做个晚辈的,怎么能和叔叔吵架呢?
  叔侄两个为了那么一点小玩意儿闹也闹过好也好过,以前还罢了,两人年纪都不大,都是小孩子闹一闹,大人不用放在心上。如今慢慢的越长越大,可不能再让他们这么没大没小了,所以就让她回去禁闭反省。”
  真实的情况是,蘑菇至始至终觉得自己不算是做错。
  云芳和贾瑭也说过,能用的办法有很多,不能这么直接提供银子。
  这丫头也反省了,但是她也说了,堵不如疏。碰上事情就要解决,事情可以迂回解决,但是不能不解决。
  云芳和她的理念相反,不是自家的事就别管!
  蘑菇说,就因为贾环是贾家的人,自家和他来往也密,不可能不被粘连,所以事情不能不管。
  母女两个一直相持不下,这才让云芳把蘑菇给关禁闭了。
  桂哥儿担心姐姐吃不好睡不好,这两天没少给他姐送吃的喝的。
  云芳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不是那个抱在孩子吓唬两下就听话的小宝宝了。
  珍大奶奶不知道云芳的烦恼,嗨了一声:“嗨,我当是什么事儿呢,你也太较真了。琮儿脾气软,和萱儿也是自小一起长大的,不会生气,也不计较这个。你横插一脚反倒是让他们叔侄疏远。
  对了,萱儿这几日在屋子里干嘛?不能出来走走还不憋疯了她。”
  “读书呢!这死丫头过了年终于有个丫头样子了,知道读书了。”
  “孩子慢慢长大了就懂事儿了,你也别想那么多了,看我面子让孩子出来吧,别关着了,关着没用。”
  云芳叹口气,跟甘草说:“把姐儿叫出来给伯母请安,让她来谢谢大伯母,没大嫂子我是断不肯让她出来的。”
  珍大奶奶就笑着说:“你少把事儿放我头,我还不知道你们,刀子嘴豆腐心。刚才去了那边见到你大嫂子和二嫂子,说了半天的话,正好遇上了那边的婆子请示给姑娘小爷们做衣服,他们两个商量着给姑娘们多加了一套,说来说去,还是咱们家这几位姑娘年龄不小了,也该好好的打扮起来了。
  特别是二姑娘,也没有主动去跟你二嫂多说话,但是该操心的还是要操心的。
  宝玉哪儿也是好多人操心,不只是家里面做衣服,听说林家那边儿也有宝玉一份儿。
  宝玉的那个奶娘李嬷嬷,来闹一场也不忘嘱咐宝玉晚点减衣服,说春捂秋冻,春季里面别太早的脱衣服,宝玉嫌弃她人老了絮叨,也没听进去。
  教我说,这老人家要是知道进退懂点儿眉高眼低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一步。”
  云芳就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忠诚之人必招主人不待见,别说咱们家,谁家都是这个样子。
  从小就能看到大,放眼看去,宫里也是这样,要不然为什么那些文臣喜欢动不动的上书骂圣人!我听说这次省亲的事儿,不少当官的都上书骂了,是不是啊?”
  这时候蘑菇拉着弟弟在旁边站了一小会儿了,为的就是不打断长辈的谈话。
  珍大奶奶这时候满脸笑容,对着桂哥儿伸出手:“来,桂哥儿,让伯母抱抱。哎呀,好几天没见到你了,这几日在家干嘛呀?”
  蘑菇赶快给伯母见礼,谢了伯母给自己说情。
  珍大奶奶拍着怀里的桂哥儿,跟云芳说:“你消息也灵通,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云芳拨着瓜子,把瓜子仁放在小碟子里分给胡氏和蘑菇。就说:“我听我们三爷说的,他说如今外面闹的挺大的,那些老先生们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也没有后妃回家的事儿。还说前几天各位娘娘省亲,全城戒严,各处封路,造成京城出行不畅。有些百姓早出晚归的挣钱,因为封路,不得不在家里,说皇家为了排场,不顾百姓死活。
  如今朝廷里面因为这事儿闹的可大了,我们三爷说,八成明年就没有省亲的事儿了。”
  珍大奶奶搂着桂哥儿叹息一声:“我们大爷也是这么说呢。花了这几百万的银子,难道只能得到这一次虚的恩典吗?”
  蘑菇抬头默默听着。
  珍大奶奶压低声音问:“三爷这几日去衙门,难道没什么更隐秘的消息?”
  云芳也压低声音:“有,也说不上是不是好消息,反正对有些人家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说说看。”
  “听说文官们拧成一股绳,要拨乱反正,皇上那里可能顶不住了,名义上这园子属于娘娘们的,可实际上想归还给各家。”
  “什么意思?”
  “让各家的家眷搬进去,你想啊,一旦搬进去开始住着,这哪是什么离宫别馆?娘娘们也不会再回来了。”
  珍大奶奶听了倒吸一口冷气:“这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白花了这么多的钱。忍不住说:“这些老大人们也太烦人了,娘娘们一年回来一次碍他们什么事儿了?这一下咱们只能落下一套房子?”别的好处一概得不到了!
  云芳微微一笑,房子名义上还是皇家的。
  各家只有使用权而已。
  珍大奶奶叹息一回,因为屋子里面都是一些闺阁女眷,也不能在外边儿的事情上能左右插手,所以说说这些已经够了。
  珍大奶奶就说:“别忘了明日来我们家的事儿。你把孩子都带来,如今是正月,学里不上学,闺阁中忌针线,出了正月,就是想闲着也没机会了。趁着这个时候咱们好好的乐几天。”
  云芳就答应了。
  次日云芳陪着邢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到了宁国府。老太太也领着王夫人和几个姑娘一块儿到了。
  看到云芳,老太太先是拉着云芳说了一会话,这才让她们妯娌一起坐着吃茶看戏,老太太自己带着孙女重孙女一起坐着。
  前面主子们都落座了,主子身边的这些丫鬟们也有座儿。平儿虽然是通房丫头,可身份也没比这些大丫鬟高到哪儿去,于是和黄晶她们挤在一起。因为薛蟠不在家,香菱就跟着薛姨妈和宝钗常常进来走动,和大家的关系也好起来了,一块坐着吃茶看戏。
  几个人因为和香菱说起话来,问候起她母亲,香菱就说:“我妈最近养回来了一些,我瞧着胖了点。过年的时候我妈本来想给老太太磕头呢,但是因为府里面儿忙的很,也就没有去。前两天想着府里面不忙了,这才带着我去找老太太拜了一个晚年,陪着老太太说了半天的话。对了,当时有袭人的妈来了,要接袭人家去过年呢,老太太也许了袭人回家,我妈还说袭人可能过不多久就要被赎走了呢。”
  李纨的消息灵通,素云作为李纨的丫鬟,消息也灵通,笑着摇头:“甄大娘猜错了,没有,花家不肯给袭人赎身呢。”
  香菱是没法子赎身,要是有这机会,她妈自然是要带香菱走的,只可惜母女两个走不了,就算走得了,天大地大,又有何处是能容身的?所以母女两个才咬牙没有赎身。
  香菱就不解:“为什么?我听说当日袭人家里面因为过不下去了才把她给卖了。又听说现在日子过得好起来了。那一天我陪着我妈和老太太说话的时候我瞧着袭人她妈穿的也不算太差。怎么不给她赎身呢?赎身回去到外头找个人做平头娘子,要不然再迟几年可就晚了。”
  平儿笑着看香菱一眼,觉得这丫头命苦不假,但是心眼却是实在的。
  袭人才不想走呢。
  珍大奶奶的丫鬟银蝶儿就伸手在香菱脑门上点了一下:“你个笨丫头,她出去了做平头娘子哪里比得上做姨娘?远的不说,就拿眼下来讲,她们比那寒薄人家的小姐日子过的都好,谁舍得这样的好日子?”
  银蝶儿是见过的寒薄人家日子过的怎么样的,珍大奶奶的娘家就是寒门,要不然珍大奶奶的两个妹子能做出勾搭珍大爷这样下作的事儿来?现在的蓉儿奶奶娘家也是寒薄门第,穷的都没陪嫁,如今穿的吃的都是到这边张罗的,人家的嫁妆里面没一尺的布料。
  在这里锦衣玉食回家去节衣缩食,是个人都能比较得出来。
  银蝶儿抬着下巴,让大家看:“瞧,袭人跟着来了,宝二爷走一步她跟一步,跟的紧着呢。不跟紧了,她哪儿有好日子?”


第223章 不听劝
  另一边,正对着戏台看戏的最佳位置。
  袭人跟宝玉跟得那么紧,老太太也看见了,有些话不能说的那么直白,毕竟薛姨妈也在这里。
  老太太就跟旁边坐着的王夫人说:“袭人往日倒是很省心啊!”
  王夫人听了之后,看了一眼袭人,跟着附和了一句:“是呀,就是因为伺候宝玉尽心竭力,所以才把宝玉房里的大小事情交给她。”
  老太太的眼神往薛姨妈那里看了一眼,表情没有什么变化:“我怎么听说李婆子来闹事儿了?”
  王夫人听了先是笑了一下,不管是宝玉的奶娘还是袭人,都是王夫人的心腹,只不过这个时候保谁不保谁是一个问题。
  “李婆子想给宝玉请安,是那院子里的小丫头不懂事儿,给了她一些气受,回头就把那些小丫头给撵出去。”又担心老太太对袭人的印象不好,因为管教小丫头都是大丫鬟的责任,王夫人赶快解释:“这事儿也怨不得宝玉屋子里面那几个丫头,实在是有些人也太左性了些,教都教不好!”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
  王夫人的态度老太太明白了,等到唱了一折子的戏。老太太招呼王夫人:“我去后面更衣,你跟我一块儿去吧。”
  邢夫人赶快站起来,老太太的手往下压了压:“你不用跟过来了,我跟二太太一块儿去就行。”
  王夫人这个时候就是再笨也知道老太太有话要跟自己说。于是赶快扶着老太太到了后面房间里,更衣之后就有丫鬟端了茶水过来,老太太洗了手,端着茶水喝了几口,摆了摆手,让身边的丫鬟退走。
  老太太看着王夫人,“有些话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我虽然老了,耳目没有以前那么敏锐,有些事儿还是瞒不过我的眼睛的。
  袭人和宝玉的事儿我已经知道了,我本来想着把林丫头留在咱们家配给宝玉,都是知根知底儿的,而且林丫头不管是从模样性情还是门第根基,都和宝玉门当户对。但是有些事儿咱们家一厢情愿,林家是什么意思,咱们也不知道。
  那丫头他爹回来,这几次我有过暗示,人家也没有接话,这件事儿八成没戏了。”
  王夫人的心里面一时之间就觉得五味杂陈,她看不上林黛玉是一回事,但是林黛玉不愿意嫁入自己家是另外一件事儿。
  就在王夫人心里面五味杂陈的时候,老太太又说:“宝玉这孩子将来是你的依靠,我年纪一把了,依靠的是自己的儿子,孙子我也有。我无论如何都有一碗饭吃,都有人照顾我,不会让我没了下场。说句难听的,就是大老爷和二老爷如今突然不在眼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