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荡,先是给甄家做西席,又去了姑父家做我妹妹的先生,后来听说是咱们家保举他起复的。还有人问侄儿他是不是咱们的本家。侄儿当时就很肯定的说不是。毕竟咱们祖上有人叫贾代化,怎么可能有子孙敢叫贾化?”
贾政心里膈应,捏着胡子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贾瑭决定给他一个大招。
“不过说起来,贪在官场不是什么毛病,有人清廉如水也有人贪婪无度。酷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下面的官员对待百姓残暴不仁的不是少数。
只是这人忘恩负义。
侄儿听说当初他还落魄的时候,在姑苏阊门外有个十里街,中间有个仁清巷,最尽头是一处庙宇,本地人叫做葫芦庙,落魄到无处可去在庙里攻读。十多年前有个姓甄的老爷在这里居住,是个观花吟月的脾性,夫妻二人只有一个女儿,眉间一点胭脂痣,却遇到天下大不幸之事,这个女孩看花灯的时候丢了。丢了女儿后祸不单行,隔壁庙里炸供品的时候起火烧了一条巷子,家财一瞬间化为飞灰。家没了女儿丢了,没奈何后来夫妻双双投奔岳父,岳父也不是个好人,这甄家老爷最后一点家产也没了,连番遭受了打击,听说跟着疯和尚走了。
当日贾雨村在这处庙里借住苦读,受过这位甄老爷的大恩,这位甄老爷助他五十两银子进京赶考。后来他成了顺天府的府尹,上任第一件事是审理了一起拐子一女卖两家的案子,听说有个先付钱的反而被后付钱的打死了。他当堂看到了被卖的女子,眉间一点胭脂痣,可不巧,大堂上还有故人,这故人是当时那葫芦庙里的和尚还俗做了差役。
要说这天下事无巧不成书,这差役不仅认出来这女孩是当日甄老爷家丢的那个,还认出来这堂上的大老爷是的当年那个受过甄老爷五十两银子大恩的人。这差役到底是忍不住,跟他说了这女孩的来历。
要说起来有这样的恩情,这女孩怎么说也该脱离苦海了啊,就是父母皆亡,这位受过恩的官员安置一个苦命的女孩还不是很容易,哪怕出点银子为女孩换个身份陪嫁几百两银子的嫁妆嫁给一个殷实的小地主也是够的。
二老爷,您猜猜他后来怎么做的?”
贾政的手都抖了,他当然知道后来怎么做的了。
第132章 浅商议
贾政坐不住了,立即站起来来回走。
贾瑭问:“老爷?”
“这事儿我知道,这事儿……”贾政从上次赖尚荣状告荣国府的事情里就能发觉出来贾雨村这事儿没办好,或者说薛蟠太嚣张了。
贾雨村确实是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猪狗不如。但是薛蟠难道不知道自己背着官司吗?明明白白的知道,但是还敢上京城,这也真的是不放在心上,胆大至极啊!
四大家族大胆至极的不止是他一个,准确的说,京城里的这些子弟们都是很嚣张的啊!
这个时候就是把薛蟠赶回金陵也来不及了,毕竟薛蟠在京城也嚣张了一年,这京城大小权贵圈子也都认得薛蟠。
大家都知道该判死刑的那个人还活着,这件事是荣国府把刀递给了人家,洗干净了脖子等着人家割一刀呢。
贾政这个时候着急了起来。
“瑭儿,事和咱们家确实有关系。我给你讲明白……”
贾政立即讲了一遍,把薛家如何求救,自己这边又是如何施救,前因后果讲了一通,二老爷表示,他是真的不知道那小丫头如今叫做香菱的那个和贾雨村有这种关系,“……我也没说要这么糊涂治罪,只说帮着薛蟠脱罪,这哪里是脱罪,简直是漏洞百出,说什么死者冤魂索命薛蟠已经抵命了……这话刑部信吗?大理寺信吗?翰林院和各衙门信吗?哄骗那些老百姓都不一定哄的住!”
这位二老爷这个时候简直是如鲠在喉,背着手在贾瑭面前走来走去:“这也太狼心狗肺了,那甄老爷对他是大恩啊!他能上京赶考能有今日多亏了这位甄老爷!人家的独女遭逢大难他既然知道了,就像你说的那样,认下来做个干女儿,拨点银子攒点嫁妆找个清清白白的人家嫁出去,一辈子无大的富贵也足以小康。”
说完跺了跺脚!
然后又说:“咱们家对他不过是举荐之恩,虽然拉了他一把,在那人看来,在薛蟠的案子上已经对咱们报答过了。对他的恩人他尚且如此,对咱们怕是也存在利用之心。我这些年虽然糊涂,虽然做官没尺寸进步,但是来来往往的人物是见了很多的。咱们现在对他有用,他还能低下四的求一求,如果没用了,一脚踢开也是有的。
他在涂州藐视上官,恃才傲上,他的上官八成和咱们一样,靠着家族和祖宗才有了显位,他看不起人家,自然是也看不起咱们!”
至今为止宁荣二府只有贾敬是个读书人,别人都是靠祖宗恩德以至于幸进。这种路子,在那些正统读书人看来和小丑无疑,如贾瑭这种有本事的还罢了,不自于被骂尸位素餐,贾政这种没少受白眼,所以贾政非常有心得体会。
贾瑭听完问:“叔父也不必想太多,如今他还有求于咱们,对了,没什么字据留在他手上吧?”
“没有。但是这真是咱们家举荐上去的,脱不了干系。就是不死也要脱一层皮了。”
这种事可大可小,全在皇帝的心思和朝堂博弈。
就比如贾雨村他因为礼仪而获罪,本就是可大可小的事儿。有的时候上面心情好了一笑而过,小惩大诫罢了,但是因为时机被运用的很巧妙,引的太上皇震怒,所以丢官之事板上钉钉。
荣国府举荐贾雨村,贾雨村为人贪酷,如果草菅人命,那么荣国府被人举报了也是要受连带责任的。
如果举报的是人贾雨村的仇敌,目的是把贾雨村扳倒,只要荣国府不下场救人,倒霉的是贾雨村,荣国府确实会被责骂,但是骂一骂事儿也就过去了。如果对方用贾雨村这把刀要了荣国府的命,事就难办了。
贾政也意识到了,他这时候能商量的也就是贾瑭一个人。
“你怎么想的?这人送信来求官,这次咱们管不管?”说着把信递给了贾瑭,贾瑭拿过来一字一句的读了一遍,读完之后把信放到了桌子上。
“看他信里的意思,是和王子腾王大人有不错的交情。”
“对,信里说王子腾请我表奏他为兵部官员,咱们需要一个人替咱们在兵部说话。”
“叔父,是王大人需要一个人在兵部替他说话才对,咱们就在京城,有什么事儿跟人说一声,在兵部的喉舌并不少。只是咱们家的人久不在军中,现在很多事儿都参与不进去,就是说话了也不一定占理,不占理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对了,咱们家在兵部还有多少实力?”
贾政捋着胡子摇了摇头:“从你祖父不在了之后,咱们在兵部的威信一落千丈,以前那还真的是说一不二的。”要不然为什么要扶持王子腾呢,为的就是继续把持这份权力。可王子腾也不是听话的人啊,贾政贾赦都控制不了王子腾。
贾瑭又问:“我们兄弟里面谁还能吃武将的这碗饭?”
贾政看看贾瑭,摇摇头:“你们兄弟不行了,别说骑马射箭,就是兵书也不懂,当年赵括好歹能纸上谈兵,你们是连纸上谈兵的本事都没有。就是下面兰儿和桂儿想走这一条路也来不及了。”
自从贾代善死后,两代人都没接上去,更何况官场本来就是人走茶凉如走马灯一样来回轮换,就是贾代善留下的死忠愿意守着这份势力,时间太长,他们等不到贾家的子孙就不得不退了。
“所以兵部对咱们家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侄儿的意思,趁着还值点钱,不如卖了。”
“卖了?卖给谁?”
“谁想买?”
“想买的人多了,北静王,南安王……只要咱们放出话来,想买的人家肯定把咱们家的门踩平了。”
“您就没想过卖给皇帝?”
贾政这个人天天嘴里喊着忠君体国,忠君的话说的一套一套的,也一直以忠臣自居,但是心里咋想的他自己知道。
“卖给皇帝……他能出什么价?”
“卖给北静王他能出什么价?无论是北静王还是南安王手里有什么能跟您做交换的?叔父,这和做生意是一样的,价高者得。
您想想,北静王和南安王两家都是郡王,北静王本钱还算厚一些,但是南安王府有什么?就剩下几两散碎银子了,您就是拿来换庄子,他们家有多少个庄子给咱们?给咱们了他们吃什么?如今想把南边的事儿管起来也只能偷偷摸摸的,成不成事儿还是两说。
北静王还能管事儿,但是也只剩下管事儿了,一直被皇家挤压眼看朝不保夕,他为什么不回应皇帝的拉拢,就是怕这个时候鼎力支持了,回头下一任皇帝还不放过他们,就跟当年开国的皇帝和太宗一样,开国的皇帝和咱们祖宗那是过命的交情,咱们门上挂着的牌匾是敕造荣国府,敕造啊!金陵有咱们家正经的国公府邸,这里的也是敕造赏赐,而且咱们府邸就是爵位尽了也会留着,除非抄家,到时候没了爵位咱们拿什么养这宅子?他大行之后太宗皇帝立即对这些老人举刀了,咱们家那时候封地尽失,只留下关外十二处庄子。前车之鉴不远,北静王自然害怕,至于北静王那边如果真的和他交换,我还怕他拿烫手山芋跟咱们换呢。”
是啊,卖给他们两家是真的得不到太好的东西。
贾政问:“你觉得皇上能出什么价?”
“看您想要实在的还是虚头巴脑的。皇帝手里的权利大,您开个价,只要不那么过分,他愿意给。北静王就给不了,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郡王罢了。”
“什么是虚头巴脑的,什么是实在的?”
“虚头巴脑的,比如说为我大姐姐在后宫求得一席之地,再多少给我琏二哥哥弄个小爵位。没了实权,爵位就是只剩下面子了,好歹这面子还能罩的住嫡枝近亲。前几日我去给姑父买院子,听说西宁王府的旁支卖院子呢,人家旁支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是宅子太好,养护起来也是一大笔钱,旁支日子过不下去,不如卖了宅子换钱在城外置产,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是西宁郡王的王爵头衔还在,嫡支大宗如今还很滋润。”
贾政心动了,贾瑭这种说法照顾了两家,贾政这一脉好处在宫里的娘娘身上,贾赦这一支的好处落在了贾琏身上。
“你这才是老成之言啊,你大姐姐在宫里的时间不短了,而且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从宫里出来了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姻缘,出来的时候毕竟年纪大了只能给人当后娘,贾政觉得多少委屈了女儿。如果做了娘娘,宝玉虽然是外戚,如果在科举上有进步更好,没了进步受娘娘庇护也能有官职地位,等于两条路都走的通。
贾瑭知道贾元春已经进了后宫,是出不来了,与其这样不如顺水推舟,皇帝能接受,贾政夫妇又很高兴。
贾政念叨了几句之后,又说:“你父亲如今是一等将军,都说君子之泽五世当斩,到你哥哥手上也剩不下多少了。咱们这几年看着还好,自从你祖父去世是真的一日不如一日了。名头不如实权好听,但是实权一日比一日少,消耗不了多久了,名头……留下也好啊!”
他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也不知道想什么了,脸上高兴和犹豫并存。
贾瑭就打断他:“叔父,如今说贾雨村的事儿呢。既然王家舅父打招呼了,而且您刚才跟信使说后日给人家回复呢,贾雨村那里怎么应付?”
就是卖好处给皇帝也不能现在立即去啊!但是贾雨村是必须要立即应付的。
贾政就觉得脑子疼,自己想不出来一个主意,但是人家每到这个时候就有办法:“找老太太去。”
贾瑭跟着他往后院去,就觉得他还是个没断奶的娃娃。
都一把年纪了,动不动找妈妈。
老太太没了咋办?
大雪纷飞,荣国府的后院建筑轩昂壮丽,各处的院子飞檐斗拱,在大雪天自有一种富贵闲适。
因为下雪贾宝玉没去读书,和一群女孩在老太太的屋子里说笑,笑声从屋子里传出来,贾政的脸都黑了。
他们叔侄在门口等着通传的时候,贾瑭抬头看看屋顶上的雪,因为屋子里气温高,雪落在屋顶就化了,瓦片上湿漉漉的。
丫鬟举着伞挡在他头顶上,油纸伞遮挡了视线,贾瑭把目光收回来,看到门口打帘子的周姨娘出来掀开帘子:“二老爷,爷,老太太请您二位进去。”
贾政直接进去了,贾瑭客气的说了一句:“多谢周姨娘。”
“快进去吧,外面冷。”
他们叔侄两个进去,屋子里这会只留下了宝玉和春姐妹。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像是刚才的声音都是幻觉一样。不过从老太太跟前这散落的凳子椅子来看,刚才坐着的人真不少。
在大插屏外把斗篷脱了,绕过屏风,听见老太太问:“有事儿啊?你们叔侄两个怎么一起来了?”
贾政说:“有点事儿来找老太太商量。”
这就是大事了,要不然不会让两个家里的顶梁柱过来。
老太太对春姐妹说:“你们回去看书去吧,让丫鬟婆子多烧点炭,别冷着了。”
春姐妹从老太太榻边绕过去,转到后堂去了。屋子里刚才有二太太和薛姨妈,知道老太太跟前一时半会说不完话,就自己散了。
贾政坐下来看到贾宝玉,黑着脸问:“孽畜,才读了几天书又回来,日日荒废光阴,你想怎样?”
吓得贾宝玉只能低着头挨骂,老太太一看也不再留宝玉在跟前,立即哄着宝玉说:“回去读书去吧。”
又跟贾政解释:“今儿天冷,路上都是雪,放他一日的假吧。”
“做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看他生气了老太太只好说:“宝玉身子骨弱,好了,下次不让他在家闲着了。”
这话说的,连贾瑭都不信。贾政更是没办法,他在老娘跟前强不起来。
把宝玉赶出去之后,贾政先是把信给了老太太,在老太太看信的时候缓缓的把贾瑭的话说了一遍。
“老太太,瑭儿的话说的对啊!如今咱们家在兵部只能说十分尴尬,越是吆喝的声音大越是没人听,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今单靠咱们自己家是没法把贾雨村安排进兵部做大员的,顶多是做个中间的官儿。但是如果和其他人家联手,比如说北静王府……”
“这事儿咱们出力之后未必说的上话的了。”老太太看的长远,“以前还能大声吆喝,如今贾雨村成了喉舌,既然是好几家把贾雨村拱上位,背后这么多人说话,他只能听一家的,听谁的呢?给给谁传话呢?”
反正不会听荣国府的。
老太太拿下玳瑁眼镜,用眼镜敲打着信纸,家里的地位如今真的很尴尬,再强撑着只能给北静王府当跑腿的。
“以前咱们家能撑着,是因为咱们家有盟友,是江南的甄家。如今甄家的老爷不打招呼就换了盟友,把女孩嫁给了北静王,咱们再撑下去只能算是勉力支撑,说不定想撑下去就难。行,这事儿我答应了,就拿这点子马上不能用的势力换好处。你们刚才也说了,妃位爵位都是些虚头巴脑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什么?”
贾瑭看了看贾政:“暗中持有。”
跟皇帝要个固定的地盘,官员任免虽然是走吏部的程序,但是是自己说的算的,至于税收,不敢卡着还要上交,但是这地盘里面的摊派朝廷就不能管了。
老太太摇头:“皇帝不会答应。”
因为平安州已经用这种办法了,皇帝不会让荣国府暗中控制的地方超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