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拾。你姑父明年就回来了,但是今年也不剩下几天了,可能是一两个月后,也能是六七个月后,不好说。你姑父怎么说也是个官儿,是不会住咱们家的,让他到外面赁房子也不自在,不如咱们早点收拾好了,他来了直接住进去。”
贾瑭就不敢再坐着,立即站起来,鸳鸯就请贾瑭出去,都知道这钱是老太太出,鸳鸯就是出去把钱移交给贾瑭。二太太对着他们的背影看了一会儿之后才收回了目光。
二太太一直把老太太的那些私房钱当成宝玉的资产,每花一笔钱都非常心疼,何况这又是一大笔钱。
实在是找不出来替林家花钱的理由,二太太忍不住回想起当初贾敏出嫁的时候那十里红妆,贾家都已经出了那么多钱了,怎么还要再出一万多两!
然而这个时候二太太的心情如何大家并不关心。
云芳就趁着这个机会跟老太太请假。
“如今快过年了,东府大嫂子病了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就想着要不然我和两位嫂子将东府的珍大嫂子请出来,大家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儿。也问问珍大嫂子那边什么时候病才能好。这毕竟是迎来送往的时候,再病下去家里面这一摊子事儿可怎么办?”
珍大奶奶装病是因为不想管破烂事儿,如今人都已经下葬了,就像云芳说的这样,马上就要过年了,再病下去也不合适。
老太太点了点头:“你这话说的对,也该去瞧瞧她了。你们都是年轻媳妇儿有话说,我们就不去了,你们代我们去看看她吧。”
“诶,您看我们明天去怎么样?我想着东府的珍大嫂子好久没有出来转转了,我请她到我院子里面去,看看园中的景致换换心情。”
就这几个孙媳妇儿的打算,老太太一眼就能看明白。
她哈哈一笑:“去吧,把几个孩子都带过去。家里面的事先放一放,不着急。等你们回来外城的院子也到手了,让他们打扫一下,看看那里的景致适不适合游玩,过几日我带着你们再去乐一日。”买了新院子总要去看一眼的,老太太这个打算众人都理解。
邢夫人立即捧她:“我们也就是跟着老太太才能玩的开。”
老太太笑哈哈的跟薛姨妈说:“到时候姨太太和宝丫头也一块儿去,姨太太和宝丫头久居金陵,知道江南景致,也顺便看看这京城里面的园子修的怎么样。”
虽没有明说,但是在二太太听来这感觉又是在撵人。
薛姨妈经过前几天的事儿明显城府深了很多,不管老太太是不是这个意思,就当不是这个意思。
“就跟大太太说的那样,只有跟着老太太我们才能玩得开,到那日我们母女跟着老太太也去玩一天,也见识见识这京城的园林景致。”
老太太便环顾了一下左右:“怎么没有看见宝丫头?好几天没瞧见她了。”
薛姨妈笑着说:“她犯了旧疾,有些咳嗽,在家里面养着呢。”
老太太关心了几句:“怎么样?要不要请太医?”
“不碍事儿,是胎里带来的热病,已经吃了药了,这几日就好。”
人家说这两日就好,老太太也就是听听而已,又不是真的关心,便不再询问。
云芳不管这屋子里其他人之间的暗流汹涌,派人去通知了李纨和王熙凤。
王熙凤又派人去隔壁东府通知了珍大奶奶。本来说好了要带孩子们去,可是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外边下雪了,雪下的很大。
大人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游玩机会,带几个小崽子不是不行,只是带着几个小崽子又遇到大雪天肯定玩的不美。
于是几个人一商量,这几个小孩子也不带了,跟着丫鬟婆子在家呆着吧。
蘑菇姐弟两个还好说,还能跟着奶奶混,但是受到的管束也是最严的。
邢夫人只许他们两个在走廊下看看雪,至于蘑菇想堆雪人的要求被无情镇压。用一句“……你长大就能堆了……”给敷衍了过去。
蘑菇:我知道你在敷衍我,但是我不说,我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你。
第131章 说雨村
珍大奶奶在屋子里面躺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是最开心的那个。
因为下雪了,云芳就组织大家吃烧烤。
这个烧烤就是拿几块砖头在屋子正中垒出一个简易的架子,架子里放一个炭盆,把那些烧的旺旺的炭放进去,再用一个木架子罩上,架子上面放煎饼的鏊子。
找了一个做煎饼的刮板,沾了一点油之后把鏊子刮一遍,把切成薄片的肉片放上去。
丫鬟们把放在小碟子里面的调料摆在四个人面前。云芳就招呼她们:“各位嫂子,动手吧。咱们今天既玩了又吃了,围着炉子坐还算暖和,别说我招待不周,为了今天的烤肉我也是费了心思的。”
珍大奶奶就说:“这也真的新鲜,我第一次见呢,多谢你费心。我瞧瞧都有什么肉。”
肉比较多,除了常见的猪肉,羊肉,还有鹿肉等。
有丫鬟端上来腌制好的鱼片儿:“厨房还送来了一些鱼肉,说的刺儿少,要不大奶奶也尝尝?”
珍大奶奶立即把盘子接过来,用筷子夹了几片生肉放到了鏊子上。
旁边的李纨也说:“这也真是有意思,我也是头一回见呢。今日一看就知道吃的高兴,不知道过几天跟着老太太去那一处新院子能吃点什么。”
王熙凤把面前的羊肉翻了个面:“还能吃点什么?到时候一大家子,只能是平时吃什么那一天也吃什么。哪能像咱们这样自在,你们看看是不是快熟了?”
李纨说:“多烤一会儿,要是不熟吃下去容易闹肚子。”
珍大奶奶一边把已经定型的鱼片翻了一下,一边问他们。“你们说的那个新院子是不是给林家买的?我光是听了一耳朵不知道后续,已经买了吗?”
云芳点了点头,“买了,我们三爷亲自去办的。昨日半夜了才回来,喝的一身酒气。”
珍大奶奶就说:“这也是好事儿,林姑娘好歹能在明年跟他爹团聚了。对了,老太太不一直想让宝兄弟和林姑娘成一对吗?这事儿姑老爷怎么说?”
李纨和云芳都不说话,王熙凤用筷子夹着肉,小心的咬了一口。
“熟了,能吃了,我得撒点盐……这事儿怎么说呢?两家当初是有这个意思,只是没有说定。当时姑老爷的意思是不知道宝玉这孩子怎么样,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眼看一看。
这个时候跑到江南去跟姑老爷商量这事还有九分准,要是等到姑老爷来京城了再说,怕是能有五分已经是谢天谢地的了。”
珍大奶奶就问她:“为什么啊?宝兄弟人不差呀。你看看外面这些小孩子,前些日子我们家办事儿的时候你们也是看见的。宝兄弟的人品,模样,家世,在这些小孩子里面都是上上等的……这个鱼片烤好了,来,一人给你们一片,也尝尝我的手艺。”
李纨就说:“凤丫头的意思是说宝玉不是不好,这不是有一个薛家在吗!老太太三番四次的赶走薛家是什么意思,还不是因为他们家的姑娘想做宝二奶奶。到时候姑老爷在咱们家走一圈儿,看见薛家这个意思人家会怎么想?
人家就这么一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的下半辈子能不再三思索吗?”
珍大奶奶叹惜:“说的也是,也不知道他们薛家是怎么想的,薛家有点儿计较这个时候就不该在荣国府耗着,先把儿媳妇娶进来再说。给儿子找个妥当的媳妇儿,再给闺女找一个差不多的人家,家里面又是日进斗金,不比这样天天耗着强。”
王熙凤自己都说:“谁家的姑娘嫁给他家的儿子?虽然是我的表兄弟,只是他也太不像样子了,有时候我都看不下去。而且早早的就有了房里人,香菱那丫头虽然可怜,然而在房里人这件事上薛姨妈着急了点。谁家儿媳妇还没进门先给儿子抬了房里人的?”
李纨就说:“怎么没有啊?你的另外一个表兄弟不也是这样!只是瞒着不令人知道而已,先把儿媳妇给哄过来再说。”
王熙凤一时没察觉,以为李纨说的是宝玉:“宝玉的事太太还不知道呢,这算不上哄。”
珍大奶奶和云芳同时看着王熙凤,王熙凤还没察觉,“看着我干嘛?生肉又不在我这边,我只管烤肉不管往上面加肉。”
珍大奶奶一脸好奇的问:“她说的是珠大爷,宝玉也有这事儿?”
王熙凤瞬间觉得自己被套路了,“我这是一时不查嘴巴一秃噜,有的没的都说出来了。
珠大哥哥……珠大哥哥身边的那几个丫头老实呀!没一个敢挑头的。”
李纨就叹口气:“是啊,我本来还想留着她们给我当个臂膀呢,一来是太太不许,二来是她们都年轻,也别跟着我一块守着了,早点出去了找个人家生养几个孩子,也比我这熬油似的熬着强。”
珍大奶奶锲而不舍:“宝玉怎么了?我怎么觉得我就躺了两个月。外边有很多事我不知道?”
三人同时想:你本来耳目也不灵敏。
眼看着珍大奶奶很想知道,话也说到这里了,几个人嘱咐她保密。
“你可不能乱说,要是被二太太和老太太知道了,我们几个少不了要被扒一层皮,治我们一个知情不报的罪。
宝玉屋子里面的大丫头如今换成袭人了。这丫头心眼儿多,已经跟宝玉成好事了。”
珍大奶奶就很惊讶:“宝玉还是个孩子呢!”
三人都冷哼了一声。
珍大奶奶就骂:“这贾家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王熙凤说:“对,个个不讲究,脏的臭的都不管不顾,看见女人跟做了八辈子光棍一样。”
李纨也说:“我们大爷,唉,那时候我也是哭了好几场的。”
云芳:“……”
我没啥说的啊!贾瑭他恋家的很,据说上辈子有穿衣暴露的小姐姐从他身边路过他都不看一眼的!是不是真的不好求证,但是这辈子人家是真不对其他人多看一眼的。
三个人同时看着云芳。
云芳淡定的翻肉。
珍大奶奶先说:“三爷真不像贾家的爷们!”
羡慕不来的。
李纨问:“我听说三爷小的时候身边没丫头服侍?”
没!云芳摇摇头。
李纨觉得这个先进经验可以学一学:“回头我也在兰儿身边多放婆子少放丫头!”
轮到王熙凤和珍大奶奶羡慕了,她们没儿子可以实操。
珍大奶奶率先说:“聊点别的,说的都是点不高兴的。”
在她们烤肉聊天的时候,大雪纷飞中有人快马来到荣国府门前,下了马上台阶跟门后一群烤火的小厮们说:“我是江南来的,有信送给贵府的二老爷。”
门子们一听,有几个说:“是不是琏二爷那里发来的信?”
有几个年轻消息灵通的说:“前几天三爷才打发了林家的人回去,再快也不该这时候送信来啊!”
几个年纪大的喝骂:“混账小子们,在这里瞎说什么,是不是的出去问问不就知道了。要是误了主子们的事儿回头板子落下来你们别哭。”
就有几个年纪小的跑出来问道:“不知道是哪里的信送到,我们二老爷去衙门还没回来,外面太冷,先进来歇着喝点热茶烤烤火吧。”
这人看了外面的马,小厮立即说:“我们给你把马牵进来,再喂点温水和草料。”
这信使谢道:“多谢小兄弟,我是金陵应天府府尹贾雨村贾大人差遣来的,求见贵府二老爷,再送上一封信。”
里面出来几个年纪大的,客气的请他进来,拉着他亲热的喝热茶又问吃饭了没有,随后安排下四菜一汤给这个信使。
云芳亲自管理且不容别人染指的两个地方,一处是账房一处是各处进出的门房。
所以消息快速送进东院,休最后一日假的贾瑭听说了。
问来报信的甘草:“谁?替谁送信?”
“廖大叔说是替金陵的贾雨村贾大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咱们家的本家。要是本家,这个时候来信怕是出事了呢。”
什么本家,瘟神还差不多。
贾瑭立即跟甘草说:“就说我知道了,你先让他们回去,等会我去一趟府中找二老爷商量学里的事儿,你给我找一件厚实的衣服来。”
甘草下去,贾瑭对着桌案想了一会。
贾雨村是真正难办的对手啊!
如果没记错的话,贾雨村这次似乎是借了贾家和王家的东风,留在京城做了大司马。
大司马!
在兵部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了,王子腾身后多亏了贾家,他贾雨村一个文官是凭什么做了大司马?贾家又怎么给他运作的大司马?
贾瑭从砚台上把毛笔拿起来,贾雨村别看外表光鲜,常做亦正亦邪的事儿,但是贪酷之事没少做。
扳倒他就从这方面下手。
没一会他听说贾政回来了,就急匆匆的去找贾政。
贾政已经换了衣服见到了贾雨村的信使,这时候正在读信,看到贾瑭手里捏着一沓子纸就知道这是为了家学而来,示意他先坐。
看完了信,贾政对信使说:“你家老爷所求之事,我已经知晓了,这两日就有消息,回头有消息了再写信。”
信使弯着腰,恭敬的说:“小的后日再来。”
贾政挥挥手,信使退下了。
贾瑭站起来把手里的一沓子纸放在了贾政面前:“二老爷,这是学里明年的规划,您请过目。”
贾政立即拿起来看,信纸就放在桌子上,贾瑭瞟了一眼,看清了几个关键的字后就找了最近的椅子坐下来烤火。
贾政仔细把规划看了,跟贾瑭说:“比我想的还要好,就照你的计划做吧。”
“我明年还要出去,学里的事儿还请老爷多看顾。”
“放心吧,学里的先生们都是高尚君子,我不过是没事儿去看一眼罢了。”说到这里拿起信纸,跟贾瑭说:“你认识一位贾化贾大人吗?应天府府尹。”
贾瑭装不知道:“您如果单说贾化侄儿不知道,但是您说这应天府的府尹,侄儿可听了不少了。这位姓贾名化字雨村是吗?”
“正是。”
“听过,不是什么好名声啊!”
贾政立即皱眉问:“如何这么说?”
“二老爷在京里,不知道这位是江南有名的官儿,侄儿在江南民间官场都听说他的名声了,只是没到过金陵,算是未见其人已听其名罢了。
他这人科举入仕,分在涂州做官,对待长官时常藐视,颇有些恃才傲上的嫌疑,侄儿路过当地,还能从一些官员口中听说他常常作诗讽刺他的上官,此人才思敏捷且文采非凡,简直是张口就来。古人有白衣傲王侯的说法,当初五柳先生也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做派,这些人无一不是性情高傲人品高洁的人,只是这位贾化贾大人却不是。”
贾政只是看了林如海的信举荐贾雨村的,对贾雨村他额外的一点了解是这人曾经是江南甄家的私塾先生,教导甄家的幼子甄宝玉。
妹夫的信加上这人在世交家当过先生,让贾政对他很放心。
“人品如何?”
“这人的人品真是一言难尽,他要是看不上长官也就算了,但是这人还贪酷。他科举之前是家徒四壁,科举做官之后有了家产娇妻,对一些人动不动就赠出百金,二老爷说说,他这家产金银哪儿来的?”
贾政忍不住捏着胡子:“这……”
“后来他长官捏着他的错处参了他一本,说他‘生情狡猾,擅篡礼仪’,当时是太上皇坐朝,龙颜大怒御笔批复立即革职。他丢官儿之后将家眷送回故乡自己在江南游荡,先是给甄家做西席,又去了姑父家做我妹妹的先生,后来听说是咱们家保举他起复的。还有人问侄儿他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