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264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264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常喜也觉得周澜有点不知所谓,当小学生,手拉手上厕所吗,理解不了,周澜兴奋的点在哪。
  人家周澜还说了:「算了,这些事情,你们女人就是不懂,还是六妹夫明白。」
  姜常喜被人嫌弃成这样,也不是一点脾气没有的:「你就该同你六妹夫,你二姐夫一起成亲,找我们女人成亲做什么。」
  周澜就不知道,媳妇能如此不讲道理,说的什么:「有辱斯文。」
  然后怕媳妇发飙,扭头就跑了。他堂堂大丈夫,不同女子计较。
  就没见过这么挑事打架的,让姜常喜一口气又憋回去了。
  姜常喜还没说什么呢,大利姑娘就开口了:「大奶奶,您有没有感觉到,您最近脾气不太好。」
  姜常喜:「有吗?」她觉得自己脾气太好了,不然能让人如此挑衅吗。
  大利点点头:「有的。」直接就给姜常喜的行为定性了。合着竟然是她的错?
  姜常喜茫然,这丫头瞎了,不过难道真的自己脾气大了:「咳咳,可能是天气太干燥了。」
  她还是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的。
  大利小心的又说了一句:「您觉得有没有可能,是您当了进士夫人,脾气大了。」
  姜常喜黑脸,这丫头少说一句多好。她是那样飘的人吗,她有那么肤浅吗。
  突然就觉得自己也不用那么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比如大利这种没什么可信度的。
  大利可不会看脸色:「可您要知道,没有进士老爷也没有进士夫人呀,您是不是要对大爷好点,别在对着大爷发脾气了,这是不是那个持宠而娇呀。」
  孕妇的姜常喜,愣是听不了实话了:「大利,你有没有觉得你话多呀,你有没有觉得,你就是那个持宠而娇的典范呀。」
  大利:「咳咳,奴婢说话您不爱听了,不过若是大福在的话,您如今这番言行,早就传到夫人耳朵里面了,您肯定没有现在自在。」
  言外之意,您可别嫌弃她,换成大福还不定如何呢。
  姜常喜差点就忘记了大福存在的意义,难道自己最近真的表现差了:「我还要谢谢你不成?」
  讽刺不讽刺,这丫头还在表功。太气人。
  大利听成肯定句了,还谦虚的说道:「护着您都是奴婢应该做的,不值当您道谢。」
  姜常喜真的被气道了,这丫头缺根筋儿。
  索性自己回屋反省了,所以身边有大福那么一个丫头挺好的,时刻提醒你谨慎小心。
  然后还要把大利,大贵找来,林表兄成亲,贺礼早就准备妥当了。不过要再次核对一下。
  当初他们成亲,林舅舅给了院子,庄子,还有铺子。
  包括林舅舅他们回京城的时候,给姜常喜的庄子,姜常喜都核算了一遍。
  舅舅当初给的,他们不好原样还回去。不过折合成银子,买差不多的庄子给表兄当贺礼那是不错的。
  同他们核对好了,姜常喜若无其事的让人请周澜过来,再也没提刚才翻脸的事情。
  周澜观察媳妇脸色半天,心说,媳妇这是不同他计较了,心里才踏实。他媳妇就是大气。
  就不知道大利姑娘在背后做了多大的贡献。无名英雄。
  姜常喜同周澜商量过这事,周澜同意了:「舅舅是真心盼着我能好,做个富家翁的。当初没有舅舅的支应,咱们会更加辛苦不容易的。」
  可惜周澜想做的不是富家翁。姜常喜:「情谊咱们记着,庄子还回去。」
  周澜:「是这样的。」一码说一码。
  终归当初领了林舅舅的情分,不然周家,还指不定怎么对他这个没爹的孩子呢。
  想想当初,周澜心情又复杂了。
  姜常喜还能不知道周澜心里这点事:「别想那么多,我最近来往寺庙比较多,听了因方丈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在二字。」
  周澜:「不愧是方丈,自在,难得呀。」
  ()
  
 


第664章 心眼都不大
  听着周澜的感叹,姜常喜觉得有点压抑,大自在她也不求,小自在必须要有。
  姜常喜:「难得吗?我这么努力,为的就是家人能够「自在」,难道我努力还不够。」
  就想要问一句,这样的媳妇面前,谁还能想到不相干的东西,不相干的人?
  周澜心思都绕着媳妇转悠了,谁还去管林舅舅呀:「我也会努力的,务必让夫人自在。」
  跟着周澜忧心的说道:「不过以后还是少同方丈大师唠嗑的好。」你看人家的思考方向,已经完全变了。
  姜常喜听的懂前面的,也高兴周澜能够这么想,可后面关人家老方丈什么事情呀,茫茫然的问了一句:「为何?」
  周澜说的郑重其事:「你悟性这么高,万一去修行了,剩下我们孤儿寡父的,我找谁说理去。」
  姜常喜抽抽嘴角,开玩笑呢,不说别的,她吃的了素吗:「这个你真的想多了。」
  确实想多了,她这个性子出家,那是祸害人家寺庙去了。
  但凡了解她一些的人,也不会给自己招惹这种是非的。人家和尚看人还是有两下子的,不会把这种是非人招进去的。
  周澜觉得若是媳妇心血来潮什么的,做出什么都不稀奇。
  不过人家寺庙能屹立多年不倒,相信还是有些本事的,所以最后周澜相信了方丈大师的识人之术,认定了方丈大师不会给寺庙自找麻烦,才觉得心里踏实了。
  所以不相信自家媳妇,相信的是专门哄人的和尚?姜常喜就觉得周澜可能真的读书读傻了。
  姜常喜拿出来一张地契递给周澜看,小夫妻把唠远的嗑给拉回来了:「前些日子刚巧得了一个小庄子,就在近郊,面积虽然不大,可地势好,休整一番,弄个别院,再合适没有了。」
  姜常喜接着介绍:「就是价钱太吓人了,放在保定府,这些银钱撒出去,我都能当大地主了。」
  周澜也咋舌,不愧是京城近郊的地价,周澜:「怕是不好买吧。」
  姜常喜点点头:「运气,当真是运气,下次再碰到这样的小庄子就不容易了。」
  跟着人家笑眯眯的就说了:「不过送这个刚好,对得起你同表兄的情谊。」
  周澜想说,他们兄弟的情谊,其实不用这个来证明。可,能有这个当贺礼,当真是挺好的,关键是适合表兄用。
  周澜觉得媳妇再给林表兄准备贺礼的问题上,当真是费了心思了。这东西难得,还刚好适合表兄他们新婚的小两口。
  如今讲究的是,父母在不分家,林舅舅府上一大家子的人呢,明面上都不能置办私产的。
  作为新婚礼物送给表兄的就不一样,这算是表兄的私产,以后表兄在京城能有个松散的地方。
  周澜知道媳妇得来这个庄子不容易,他自己都有点舍不得:「会不会舍不得?」
  那自然是舍不得,可人情这玩意不能欠。情谊吗,要持续发展。
  他们来京城前,来京城后,林表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说直白些,亲婆婆都没有林表兄想的周到。
  别看姜常喜平日什么都不说,还没事就拿林表兄对周澜的好,调侃两句。可心里真的有数的。
  姜常喜不说是不是舍得,只说:「夫君同林表兄的情谊,岂是银钱能够度量的。」
  周澜就觉得再没有人比常喜更加贤惠了,谁家夫人如此这般看重夫君,连这样的情谊都能考虑到。
  所以感动的忘记了前几日被媳妇轰出院子的事情了。
  小心眼记仇的周进士,在媳妇身上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记吃不记打。特别好哄,人家俩句话就找不到北了。
  拉
  着媳妇深情款款的说道:「以后我一定会为你再找到这样的庄子的。」
  姜常喜很破坏气氛:「你的俸禄可支撑不起这项开支,你帮我留意着就成,银子府上有。」
  周澜这个不要脸的,如今也知道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了:「恩,咱们有银子。」
  媳妇的就是他的。不丢人。不然能怎么办呀,羞愧的在媳妇面前露怯吗。
  男人就该有足够的胸怀,你看这样一想,是不是开阔多了。何必在明显不如夫人的领域,为难自己呢。
  姜常喜就笑了,知道周澜那点心思:「你当官,那是做大事情的,那是为国为民的,别为了银子这些不值当的事情,耽误了你工作。你是去奉献的,我们是帮着你收获的,为你骄傲呀。」
  呵呵,这当他傻子一样的哄呀,他有这么伟大?他这算是被人养起来了吧。不过感觉竟然还挺温馨的。
  周澜就想着自己也有点闲工夫了,是不是也得做点什么,让自己手里有点闲钱呀,不然总是这样,他一个郎君,以后腰板怕是要直不起来的。
  还有一层隐忧,怕自己被媳妇养废了。
  姜常喜眨眨眼,说的都是周澜工作的重要性,说的都是一个人精力有限,要把有用之躯,做最该做的事情,不能浪费,不能辜负这爹娘给的好资质。
  人家姜常喜就知道他心里那点念头,三两句就把周澜的工作给夸的不要不要的,把周澜对于府里的重要性给说的那个感人肺腑。
  听的周澜就觉得,再多想,都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爹娘,更对不起老天爷的厚待。周澜就觉得不用有生之年,有用之躯,全情投入工作,都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读的书,对不起全府上下对他的期盼。
  买卖人的嘴,周澜那是真的见识到了。也很服气的。
  等他脑子明白过来的时候,仔细想想,媳妇说的这些都是虚的。
  他们家大忽悠的本事又长进了。再吃软饭,还是算吹软饭的问题上,周澜不断地思索。
  思索的结果就是,他有俸禄的,不算是吃软饭,可要说吧,这点俸禄还真是同自家生活水准不太匹配。
  所以无果呀,很有些甜蜜的烦恼,愣是让周侍读最近满面春风。
  这苦恼若是说出去,估计会被排挤的。
  毕竟同僚们都接触一段时间了,周澜还算是了解,大家心眼都不大。还是独自忧愁一下好了。
 


第665章 喜宴
  姜常喜帮着筹备给林表兄的贺礼,自然不会只有一个庄子,要知道平日里,林表兄就同老妈子一样,但凡他觉得有用的,都会给周澜这个表弟备上一份,这份情谊,姜常喜那是真的感受到了。
  姜常喜在筹备林表兄的贺礼上,就破费了一番心思的,林林总总的一些贺礼,凑了一张单子,每一样都用心之极。
  任谁瞧见这张单子,都能明白,周澜为了林表兄亲事用心思了。处处都体现了表兄弟二人不一般的情谊。
  就这人家周澜还特意为林表兄写了一幅字呢。
  据说,写这幅字以前,周澜沐浴更衣,还焚了香,可见对这幅字的重视。
  姜常喜当真理解不了,这字好不好,同这不搭边的礼仪之间的关系。
  大利就鄙夷自家大奶奶,所以您的境界,只要平心静气就够了,所以您的字,也就能写写账本子。
  所以自家大爷的字,那么多人来求,都刻印了成册,在京都流传了。
  字里行间都是对姜常喜字迹的贬低,对周澜一手好字的推崇。
  为了这样的大实话,姜常喜直接把大利给轰走了,没法好好相处了,说她境界不够,写字不咋样呗。
  突然就觉得,身边人还是不能相处的太随和,你看看多憋屈人呀。
  周澜还恬不知耻的特意把自己这幅字写在了礼单上。姜常喜也就抽抽嘴角,对此不好置评。
  第二日一大早徐小郎君就携带夫人登门了。
  看时间,应该是开城门以前就赶到城门口等着的。怕是天没亮的时候就出发了。
  姜常喜拉着姜六娘子回内院,絮叨着:「你就该昨日过来这边,何苦陪着妹夫起这么大的早。」
  姜六娘子满面羞涩,眼波流转,愣是一句解释都没好意思说。
  这还用说什么呀,姜常喜明白了,妹夫同妹妹感情好,人家小夫妻愿意如此。
  再多说,就讨人嫌弃了,姜常喜也就是心疼妹妹而已,赶紧张罗着大利他们,让姜六娘子先喝热饮暖暖胃,准备了早点,梳洗一番姐妹二人准备去赴宴。
  徐小郎君同周澜用过早饭,就过去先生那边说话。
  才多久不见呀,徐小郎君拉着周澜不停地说,但凡在工作中遇到疑问的东西,人家都带回来了。
  最后总结一句:「这都是我看不懂的,不过我听先生同三姐夫的话,多看,少说,不懂的也没有乱问。」
  说完递给先生同三姐夫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书写着笔墨,这些都是带回来的问题。
  周澜瞧着妹夫带回来的问题大全,就觉得呀,自己虽然没有下地方,去当地方官,不过地方上遇到的问题,他也算是经历了一遍。
  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周澜都是很认真严谨的同六妹夫探讨,然后两人再听着先生的意见。
  先生也没有想到徐小郎君竟然是这样的严谨,很是肯定的给予认可:「徐郎君谦逊了,从这些问题上就知道,徐郎君用心了。问道点子上了。」
  而且这样的态度,决定了仕途的长短,不是太倒霉,人家这条路就没什么大危险。
  徐小郎君带着问题回来,自然是求先生解答的。周澜更是从中更是学到了东西。
  三个人在书房里面探讨的如痴如醉,都忘记了回来做什么的了。
  所以林表兄什么的,如今姜常喜都不嫉妒了,她更嫉妒的是六妹夫。这才是拴住了自家男人心的小妖精。
  姜常喜同六妹妹还等着他们一起去林府呢,迟迟不见他们有动静,姜常喜都恼了,是不是抓不到重点了?男人也太靠不住了。
  带着六妹妹直接到了外院,不能对妹夫发作,
  对着周澜:「就那么多话要说吗,是不是忘记了今日什么日子。」
  先生那边撸着胡子,装作没他什么事。本来也没他老人家什么事。
  周澜一拍脑门,可不是嘛,差点忘记表兄今日成亲,难怪被媳妇数落。理亏在前,周澜光对着媳妇讨好的笑了,希望媳妇能给几分面子,别让人笑话。
  徐小郎君自动站出来承担错误:「三姐,都怪我,看到先生三姐夫一时激动,就耽误时间。」
  姜常喜能怪妹夫吗,自然是不能的:「咳咳,肯定是又帮着你姐夫背锅呢,回头咱们早些回来,自然有你们说话的时候。」
  徐小郎君笑眯眯的,也不为周澜辩解,很有,我就是出来背锅的那种憨厚样。
  周澜就发现,六妹夫变坏了,就这行为举止,表情动作,那是出来背锅的?自己竟然才是那个扛锅的。
  六妹妹就注意到,自家夫君对三姐姐的称呼,竟然熟悉到,直接喊三姐了,可见亲近不是假的。
  先生那边找到了最好的时机,赶紧撇清自己:「好了,该干嘛干嘛去,别再这里吵了先生我清净。」
  得,这位撇的最干净,姜常喜对着先生幽怨的很,您当真就以为没您什么事了吗?
  周澜也不敢把锅甩在先生头上,赶紧带着人一起对着先生行礼告退。
  好在媳妇给面子,什么都没说,四个人一起出发去林府。好在时间还算是赶得及。
  常乐陪着姜三老爷夫妇一早就出发去了林府。作为隔了一层的亲家,姜三老爷这样做很是给林府面子,当然了人家是给自家姑爷撑面子的。
  林府的林表兄也给自家表弟面子,特意给姜三老爷下了帖子,然后单独给常乐下了帖子。
  这不是双方都高兴的很,姜三老爷自然是乐呵呵的赴宴。
  常乐就觉得林表兄这事情做得好,很看得起他,还特意单独给林表兄送了一份礼物呢。
  而且坚决不同周澜他们一起出发,就为了证明常乐代表自己的单独性。
  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