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陛下有疾 >

第26章

陛下有疾-第26章

小说: 陛下有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修闻言眨了眨眼; 一瞬间露出个复杂的表情。赢天青在一旁看着; 说不出是哑然多些还是惋惜多些。便听皇帝陛下淡淡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卿只管说来就是。”
  王寺卿脸上更苦; 一滴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行宫的地砖上砸出一团浅浅的水渍。下意识看了看左右; 试图再劝陛下一句:“此事……实在是,要不陛下您还是亲走一趟吧?”
  元修是个什么人,拉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主儿。他越是这样说,皇帝陛下越发往后头一靠; 一副“你能拿我怎地”的欠揍表情道:“王大人要是不愿说; 就带着人继续查; 查到能说为止吧。”
  这是杠上了呢。大臣们不明所以,哪怕真涉及什么皇家秘闻之类,陛下都不在乎泄密或是丢脸,王大人索性就成全他呗?
  王大人死死皱眉,犹豫片刻到底是选择了妥协,不过仍是向前走了两步,压低了声音道:“臣等方才在林中……”
  老头儿声音本就含糊些,这一低声,可真听不清在说什么了。陛下有些不耐烦的起身作势往下走,旁的大人们也恨不得竖起耳朵来听个真切。然就在瞬间风云突变,聚精会神听着的大人们只闻得“叮当”几声脆响,晚一步在反应过来自己眼中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在陛下往下走的同时,王老大人身侧一名捕快突然暴起,另有一个黑雾般的人形仿佛是从王大人身下?????的影子中突然冒出一般,后发先至竟比捕快还迅速,皆是直冲陛下面门而来。
  与他们同时发出的是他们手中的暗器。于各位大人眼中所能看到的是若隐若现反射的烛光,却根本看不清楚有多少是什么,快的直让人避无可避。
  淬毒的骨钉与飞镖,以及一前一后奔袭而来闪着寒光的匕首。近处的侍卫尚来不及呼一声“护驾”,甚至有两位惊的呆住,原本坐在陛下身侧的蒙面女子却已经从不知何处抽出一把大刀,几个刀花将暗器全部打落。随即又有几个黑衣人凭空出现,与另一位站在陛下身后的蒙面女子一同出招,飞快的将两名刺客打翻在地。
  他们打人可不止是打倒。两个呼吸间便把刺客的全部关节连同下巴都给卸了,熟稔的像是练过千百遍,又镇定的仿佛早已预知到这一刻。
  这一系列变故看似复杂,实则不过短短一瞬。及诸位大人们回过神,刺客已经躺在地上连□□声都发不出来,而侍卫们唯一能做的便是跪地请罪,背生冷汗几乎湿透了衣衫。
  “呵,果然是南越遁术。”
  脆生生的女声带着些自信笑意,轻松愉悦的打破了凝重的气氛。众人循声望去,便见那位蒙面的“阿碧姑姑”讥诮的用刀背拍了拍其中一位刺客的脸颊,看着黑衣暗卫熟练的将刺客牙齿拔了把牙缝里的毒囊取出。明明是血腥残暴的一幕,连些许朝臣都忍不住皱了眉,她却施施然收刀入鞘,武器随手丢给身后的黑衣暗卫,大咧咧掏出块帕子擦了擦手,坐回原位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一旁的皇帝陛下竟也笑了。先伸手执壶给她杯中续了些茶水,才转头看向台阶下乱糟糟的场面。
  侍卫们护卫不利,回宫后少不了惩罚敲打。简单吩咐两句将人挥退,元修看向瘫软在地的王寺卿,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王大人可有什么话要说?”
  王大人蜷缩在地,死死的闭上眼睛。他本不想赌的,可是有把柄在那些亡命之徒身上,逼不得已作此一搏。他亦以为在被逼起事时已经想明白后果,可当真被抓个人赃俱获,他心里唯有恐惧,无边无际的恐惧彻底将他淹没。
  元修显然没有这个耐心等他慢慢磨蹭。
  “王大人年纪不小,昭狱的刑讯估计是受不住。”皇帝陛下居高临下的看他,说的十分体贴,语气却冷如寒冰:“大人尽管慢慢想好怎么编,朕有的耐心等。”
  他忽而轻浅的“哼”了一声,像是笑了:“想来看着你一家老小将昭狱的刑法都挨上一遍,就知道该怎么说了吧?”
  “臣——”王大人猛地抬头,颤抖着须发抖落不知是惊惧的冷汗还是悔恨的泪水,哑着嗓子悲戚:“臣招,臣什么都招了!”
  事情其实并不复杂。他一边说,大人们已经差不多能猜出全部。
  王大人是当今陛下从厉帝手里“继承”来的重臣。老头儿为官还算不偏不倚——或者说“油滑”更合适,哪怕在厉帝大肆清洗文帝一系老臣的那段日子,他也并未旗帜鲜明的站在厉帝这边,手上也没沾染什么罪孽。
  于是到天庆帝登基,他并未受到什么牵连,依旧当着他的大理寺卿。然而陛下和许多朝臣并不知道的是,他的嫡子早已和先蜀王交好,原是蜀王放在京中打探消息的一枚闲棋,等到蜀王被圈禁,又成了蜀王联络外界密谋造反的中流砥柱。
  老王大人就这么被拖下了水。先是为了保住儿子不得不暗中向那些蜀地和周地潜伏而来的死士透露些许消息,随着消息透的越多便越发深陷了下去,但凡这些人被抓去审讯,老王家绝对逃不过一个抄家流放菜市口问斩。
  他一直知道这些死士意图刺杀陛下,好在宫中守卫森严难以下手,他暂时还算安全。直到这次陛下突然宣布外出狩猎,蜀王他们哪怕猜到可能是个陷阱也并不肯放弃这个好机会。总归两边都是将计就计,端看谁布置的更严密下手更狠辣刁钻了。
  为了这次的计划,蜀王周王一系的全部力量可谓倾尽全力,先是花大力气顶替了猎场和行宫的侍卫下人,安排了大量刺客,还派出周王手下一位研习过遁术的隐匿高手确保万无一失,定要让陛下有去无回。
  且他们也并不是纯然孤注一掷,而是另安排了几条后路。没想到陛下知晓的信息显然比他们认为的更多,自萧国公先一步将围场的侍卫全部换了个遍,他们就知道事情约莫是不成了。
  萧国公干的可不仅是换防,还将围场连同所有侍卫仆人分开关押统统搜查,用不了多久就能搜到他们准备用来刺杀的武器和行头。而他们准备好撤退的路线也都安排了征夷军巡视,唯有其中两处十分隐秘的丛林小道无人把守。问题在于萧国公把所有人的动向盯的死紧,一有妄动立刻拿下,必要时先斩后奏,他们根本找不到借口逃离!
  要么是等死,要么是铤而走险。死士虽不畏死但没人想死。他们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制造混乱趁机溜走,而猎场上最好的混乱不就是皇帝遇刺么?
  仅靠唯一一个修习遁术躲过征夷军搜查的死士杀手是不够杀死皇帝的。遁术虽能隐身,然一旦近身就会完全暴露在人前,甚至只要动了杀念,有些敏锐的侍卫光靠杀意都能察觉到他的存在。
  好在他这回的任务也不是要杀死皇帝,而是随意制造一次意外再随意牵连进几个不相干的人,无论陛下是立刻回京还是着三司来人搜捕,他们都能获得一线生机。
  他们这样做了,也几乎成功了。刘公子懦弱耳根子软,轻易被哄去了“救驾”,陛下着调查此案,随着人员奔走,他们终于想法子次第逃出生天。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以为的逃出生天,其实是这天罗地网的最后一环。两条僻静山路不是无人看守,反而是看守的人比他们的能耐更上一层,顺着他们回程的路线摸到了他们的藏身之所,几个黑衣人仿若死神降临,将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而随后跟来的征夷军大部队手中通明的火把,更是将他们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毁灭。
  ——后头这些王老大人其实并不清楚。他所知的是那位来无影去无踪宛若鬼魅的杀手突然出现要他带着自己和另一位伪装成捕快的刺客前去面圣,与陛下越是靠近越好。他虽猜到这两人的打算,但刀子抵在后腰,他到底是屈服了。
  作者有话说:
  皇帝在赢天青确定有刺客后把可能遇刺的消息临时告诉萧国公,就是为了打乱刺客的部署逼着刺客逃跑,这样才能找到他们隐秘的藏身之处把人连根拔起。
  其次是逼他们刺王杀驾当场抓住刺客审讯出幕后黑手坐实两位前王爷谋反的罪名,所以暗卫抓到人后第一时间要卸胳膊腿儿卸下巴防自杀。
  能把他们朝中的内应当场牵扯出来是最理想的状态了,很显然,这次他们的运气很好,目的全部达成~
  *****
  感谢读者“金刚”捉虫,爱你么么哒~


第37章 摊牌了
  朝臣们的脸色随着王大人的招供一变再变; 直至最后,心中所剩的是无边无际的后怕和惊疑。后怕的自是他们与王寺卿同朝为官许多年竟然一点儿没有发现他投敌叛变,惊疑的却是皇帝陛下全程毫无波澜; 仿佛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
  不少人脑子转过三圈; 甚至觉得今日这局面根本是被陛下引导或逼得他们不得不走到这一步,将所有野心和手段暴露人前。两位庶人宗亲有意谋反确实不假; 可要说手段算计却被陛下甩出去十几条街了。
  默默再次在心中给这位天庆帝打上个“心思深沉老谋深算”的标签; 朝臣们差不多能猜到后续议题:无非是彻底清洗明帝一脉遗留的子孙宗亲,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彻底绝了他们积蓄力量图谋复起的希望。
  然这些大人中; 唯有亲自带兵清扫完刺客藏身之所中途赶到的萧国公对两位庶人的未来命运毫不关心,只眼神不错的直盯着陛下身边那两位武艺高强的姑姑; 面色凝重的不知在想些什么。许是他目光太过锐利引来“阿碧姑姑”的注意; 年轻女子仰起头与他对视片刻; 在面具下露出一个有些得意的笑容来。
  元修全副心神都用在了赢天青身上; 这点儿细节亦看在眼中; 他如今对赢天青护的紧; 一看萧国公眼神不对,立时出声打断道:“国公爷可是有话要说?”
  萧国公一顿; 心下又是几分无奈。皇帝陛下的语调中毫不掩饰的夹杂几分警告,显然和这位姑娘比; 他这舅舅可不知被排到多后头去。
  只是元修向来如此——就如?????同他从小就看穿,亦毫不讳言的揭穿萧家严厉执着的培养他并非为了亲情,而是对朝权地位的投注。萧家说是陛下母家,在元修心里和其他将他拱上帝位的家族其实毫无分别; 唯有赢家那位小公子才是真真儿在他心里的人。
  飞快掩下众多思绪; 萧斌索性就着陛下的文化拱手道:“方才老臣进来时看到这两位姑娘所用的近战技法恍惚与已故的忠烈王家传刀法十分相似; 一时想起故人不免怔忪,还望陛下体谅。”
  说的是相似,心里却是笃定。非但那两名女子和她们手下五六个黑衣暗卫,甚至今儿打头摸着刺客行迹一路找到那处隐秘村落一间屋子的地窖里的暗探,十有八九都和赢家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当初赢家、程家和萧家一块儿跟着文帝陛下打天下,三家说是旗鼓相当,实则单轮战绩战力,赢家比程家和萧家捏一块儿都强。老宁国公——便是忠烈王的父亲,原是前朝禁军教头,又当过前朝锦衣所的主官,忠烈王天赋异禀,继承老宁国公教习的知识再加以改进,非但练兵之法比他们这般地方军勇半照搬半琢磨出来的体系要更强更全,训练暗探暗卫死士斥候的本事更是了得,在文帝打天下时屡屡立下奇功。
  是以慧圣太子薨后文帝和闵家算计着也要把赢家绑在元修身上。亏那会儿赢威还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今儿看来,分明赢家才是真的把家底子都掏给了元修啊,难怪每回朝堂上一说起镇北军的统帅人选皇帝陛下就一副谁都别想沾手敢打主意立刻翻脸的架势来,原是暗中早就做好打算要将赢家嫡系旧部全部收入囊中。
  萧斌思绪万千,更好奇这两个女子的身份。能够将赢家的功法修炼得炉火纯青,想来这就是陛下要推手接手镇北军的人选了。就不知道陛下会以怎样的身份让她们配得上镇北军统领的位置,毕竟女子在军中本就艰难,还要让骄傲的镇北军臣服——
  莫不是,皇帝准备以皇后之位为聘,彻底将镇北军变为“自己人”?
  萧斌被自己的脑洞吓了一大跳,不妨上头的皇帝陛下先笑了,转向那位“阿碧姑姑”道:“你一直戴了面罩,我倒忘了这事儿了。给我舅舅你世伯见个礼呀。”
  元修日常喊萧老将军都是一句公事公办的“萧国公”,这会儿一个舅舅一个世伯的称呼一出,在座各位心中立刻一凛,察觉到此女绝不一般。竟是陛下抛开“陛下”的身份与她平辈儿论,就不知到底有哪般本事哪家背景,甚至看起来是能和萧家扯上关系的?
  毕竟“世伯”这称呼也不是乱用的,萧斌尚没想到自己哪儿来这么大个世侄女儿,就见“阿碧”爽快的摘下了面罩,露出一张萧斌颇为面熟的容颜,双手合抱冲萧斌行了个揖礼,脆生生道:“侄女儿赢青玥见过萧伯父。”
  赢青玥,赢家从小带大充作嫡亲女儿养的唯一闺女,和赢家唯一的世子爷赢天青同岁,兄妹俩自拿得动匕首起就被忠烈王丢去镇北军摸爬滚打,哪怕在武将世家也是头一份儿的!
  萧斌见赢青玥见的亦比别的“世伯”们更多些。无他,全是因为家里那个不省心的孙女儿萧念安。明明是个丫头,非爱跟着元修和赢天青那两个纨绔小混蛋屁股后头混,好在两个少年虽然混不吝,对规矩还是守的严,带着萧念安玩儿的活计基本都被赢青玥包揽。
  赢大姑娘或是被萧念安邀来家中做客,或是玩儿的晚了被赢姑娘亲自送回府里,总归因萧念安的关系,赢青玥与萧家走动颇多,虽是隔了两年多未见,这会儿这张脸戳在眼前,萧斌怎么也不会糊涂到认不出来。
  “原来是……”
  原来如此。萧斌在此刻几乎有一种一念通达的顿悟之感。赢家被查抄时曾传来赢家小姐烧死在庄子里的消息,彼时是个明白人都知道那哪里是什么突然意外,分明是厉帝派人纵火杀人!
  之后赢青玥再未出现过人前,所有人便当她真的死于非命。今日看来分明是陛下暗中将人救了,为避人耳目让赢青玥化名阿碧充作宫女,后又一路跟着陛下进了宫,才有了这位“阿碧姑姑”。
  或许其中还有别的缘由让她隐姓埋名两三年,直到现在才能大大方方的以本来身份示人。萧斌私以为是替陛下训练暗卫的可能性最大,现如今暗卫已经训练成熟,赢青玥也可恢复身份等着接管镇北军了。
  纷繁的念头涌在脑中,虽乱但飞快的整出条理。萧斌不过愣了一瞬,脸上已是巨大的惊喜,亲手扶起赢青玥连声道好:“原来是我青玥贤侄女!果然得乃父真传。早知是你在陛下身边,世伯我也不必被陛下唬的着急上火,只管和你好好商量着来了。”
  他这话既是肯定又是试探,元修在心里暗骂老狐狸。“赢青玥”却只是爽利一笑,完全不知何为谦虚的大方点了点头,又将面罩重新罩回脸上,依旧坐回陛下身边。
  她不接话茬,还一副“任务中勿扰”的样子,萧斌打好的腹稿算盘层层递进就这么闷死在腹中。元修看的暗爽,故意对着萧斌追问道:“国公还有什么要问的么?”
  这会儿又不是舅舅,又重新变成“国公”了?各位朝臣心中一动,陛下与赢家萧家的亲疏立判。且既是赢家姑娘在暗中帮着陛下,也难怪陛下有底气敢闹出今儿这么大的动静来。
  “不知陛下与赢姑娘——”
  到底有不怕死的开了口。刺客一案基本上水落石出,背后的二王落个怎样的下场只看皇帝心情。相比之下反而是陛下对赢姑娘的安排才更为关键。
  “阿青是忠烈王唯一子嗣,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