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秀才有点俏-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还在房内咬牙切齿,这女人!
毛氏一直在自己房门口偷听外边的动静,见裴还进了屋,她悄悄地打开了房门,阿槿总是三两句就能把还儿惹的跳脚!
等到了晚上顾家人便都知道了顾元娘怀孕的事情,一时间具是五味陈杂。当初那么迫切地想要个男孩儿都没有怀上,现如今被休了反而又怀了孕,若生下的是个男孩,那牛家岂会善罢甘休!且顾元娘一个人养活三个孩子都已经够艰难了,再加一个,这日子可怎么过?顾家人都替她犯起了愁。若是搁以前,还能让顾如槿给想个挣钱的法子,可如今依二人的关系,顾如槿不跟顾元娘计较已经是大度了。
“我们不能总是靠三娘!三娘已经给咱们指了这么多路子,咱们自己也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赚钱的营生。”顾老三躺在床上看着窗户外明亮的月光,拧起了眉头。
“可如今她怀了身孕又不能劳作,什么营生能够坐着就把钱挣了?咱们家也不能让她来帮忙,她身子不便若是来了跟直接给钱也没有什么区别,时间久了我怕安郎也对她产生怨气!”李氏叹了口气,这亲兄弟就得明算账,若元娘总是在她们家白得钱,其他兄妹几人肯定有意见。
“她那些首饰你尽快给她换成银子吧!这马上要年节了,要买的东西多着呢!”顾老三翻了个身继续道,“这些银子够她花上一两年,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
眼看着年越来越近,李氏怕再下起雪来,便趁着天晴让顾安郎赶着马车带着顾福郎一起去镇上采买过年的物资,顺便将最近做好的粉条送去,这笔账结了足够他们过年用了。今年家里人多,还有顾元娘娘儿几个,要买的东西可不少嘞!
李氏跟顾如槿说了当首饰的事情,顾如槿也不在意,既然给出去了,顾元娘怎么处置就跟自己无关了,不过以后她也别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任何东西。
柴米油盐又是割肉又是买布的,一路买下来他们这段时间做粉条挣的银子就进去了大半。
顾元娘和三个女儿,小的就算了,两个大的包括顾元娘自己竟然没有一件厚实的衣服,李氏又是帮着买布又是帮着买棉花,这些钱都要从顾元娘的银子里扣出来,顾如槿时不时就给家里添置东西,顾惠娘也是每月都给了伙食费,若单不要顾元娘的也说不过去。
顾元娘头几个月正是胎像不稳的时候,还得李氏做了给她送去,可有的李氏忙活。
柳四婶趴在顾家院门口往里看,见那一大马车的东西,眼睛转了转起了心思。虽说顾家女子命不好,可男子倒是有福气的,看安郎兄弟俩越过越好的日子就知道了。若是自己闺女嫁过来,那这些不就是自家的了?自家闺女虽说比顾福郎大了三岁,可女大三抱金砖,指不定这顾家凭着自家闺女带来的运气发达了呢!柳四婶也顾不上眼红了,扭着腰身回了家,找自家男人商量这事儿去了。
顾福郎并不知道自己的婚事被惦记上了,他拿着今天在集市上偷偷买的两个肉包子,去找来喜了,这两个包子他一直揣在怀里,现在还有些热,再不吃就凉了。
李氏忙着在灶房打理买回来的东西,并没有注意到小儿子的动向。倒是顾惠娘看到窗子下自家小弟讨好地将一个包裹严实的东西递给那小姑娘,小姑娘舔了舔唇接过纸包,拿出里边的包子张口就吃了起来,小弟看着小姑娘吃的满足咧开嘴跟着笑了起来,顾惠娘眉头皱了起来,哪个男人不喜欢美貌的女子,可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怎么娶得起来喜那样的姑娘?这若真进了门,不得日日跟在身后看着,就算小姑娘安分守己,只怕也有无尽的麻烦找上门来。顾惠娘摸到灶房拉了拉李氏的衣袖,给她指了指二人的方向。
李氏又犯起了愁,她觉得自己今年愁的头发都要白了,这一个个的都是不省心的!
第三十六章 少年情怀也是诗
没过几天村长的堂弟柳学邦的媳妇儿谷秀兰便上了门,她嘴皮子利索,为人也爽朗热心,虽不是专业媒婆,也干过不少保媒拉线儿的事儿。李氏见她上门心里一喜,猜测着是不是有人看上了自家儿子或者闺女,不管是哪个她都高兴!
“秀兰嫂子快屋里坐吧!”李氏引着谷秀兰进了屋,又上了茶水点心,二人坐着说话。
看着顾家院子里新添的三间青砖大瓦的房子,招待自己连茶水都用上了,心中暗暗感慨这顾家当真是发达了!难怪那钱氏能看得上!
“嫂子可是有喜事要与我说?”李氏凑近谷秀兰眯着眼笑问。
“就知道你精的猴儿似的!”谷秀兰看着桌子上摆着的点心咽了咽口水,先说正事儿,“是有件事要与你说,我说你且听着,自己在心里掂量掂量!昨日学坤的婆娘来我家,让我帮忙说和你家福郎与她闺女小娥的婚事。咱们一个村儿的,你跟她家又住得近,当是知道她那姑娘是个好姑娘,你家如果愿意接这门亲事,我自是高兴,你家若不愿意,我跑这一趟也当是对得起她了。”
一听是钱氏的闺女李氏脸上的笑容便有些挂不住了。那闺女好是好,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可是她那爹娘有些一言难尽,只怕若福郎真与那姑娘结了亲,那对夫妻就黏上来了!
看李氏的脸色谷秀兰知道这件事怕是成不了了。离的这么近还能不知道他们夫妻俩的德性?那姑娘被逼着当牛做马了这么多年,真是娶了她回来,顾家只怕没有安生日子了!
谷秀兰起身告辞只说让李氏考虑好了给她答复。
谷秀兰走了没多久李春萍也上了顾家的门。
“桂枝,我这有桩好事要与你说!”不待进门,李春萍直接开口。
“不是要给福郎说亲的吧?”李氏心里怀疑,这钱氏难道还找了两个人上门不成?
“这你都能猜得到!我娘家侄女佳玉你也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你要同意咱们就安排相看时间走个过场。”
李春萍的娘家侄女李佳玉,长得虽不算好看,可是个能干的!一手绣活儿在他们村子里是出了名的,每月光绣花挣的钱就抵上一个成年男子一个月的劳动了。
听得不是柳娥李氏松了一口气,也是她多想了春萍姐哪会帮钱氏来说和。
“你来的可真及时,我正不知道找什么理由拒绝钱氏。”自己若一口回绝了对方,钱氏肯定能指桑骂槐地在院子里骂上一个月。
“咋啦?那钱氏又看上你家福郎了?”那钱氏专往有钱人家钻,看上顾家也不稀奇。
“可不吗!秀兰嫂子刚走你就来!咱们正好用这个理由回绝了她。”
李春萍撇撇嘴,有柳老四那样的吸血鬼一样的父母,哪个好人家愿意娶他闺女!也是那柳娥倒霉遇到这样的父母,自己亲闺女往死里作践!
二人说定了相看的日子,李氏边去柳学邦家以已经在相看为由回绝了谷秀兰,谷秀兰对这个结果也并不意外,等李氏走后便去钱氏家底了消息,对此钱氏自是不信的,顾家要是在相看人家,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
当天晚上李氏对顾福郎说了这件事情,顾福郎自是十分抗拒。
“娘知道你喜欢来喜,可来喜不是咱们这种人家可以相配的,将来若是达官贵人看上了她,你可有能力护着她?”李氏直接点出要害。
顾福郎白了脸,他也知道这是事实,自己再努力也配不上来袭,可是他只想多跟她相处相处。
“我想问一问她!”顾安郎想至少要让来喜知道自己的心意。
“你等着,我去叫你三姐来!”李氏起身去了顾如槿的屋子。
不一会儿二人便一前一后地进来了。
事情的前因后果李氏已经跟顾如槿说过了,顾如槿直接了当地开口,“你喜欢来喜什么?长得漂亮吗?”
顾安郎脸上有些羞恼,他不是那样的人!
“你可知来喜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不会下地干活,甚至不会带孩子孝敬父母!这些都是你们以后要面对的生活。”少年情怀也是诗,可生活处处充满苟且。
顾福郎梗着脖子不说话,那些他可以慢慢教!
人总是这样,当被别人反对的时候,反而更加坚定。
顾如槿给他最后一击,“来喜的智力永远停留在十岁!也就是你在慢慢成熟慢慢老去,可她却永远是个小姑娘!”
不止顾福郎震惊,连李氏都一脸惊讶,怪不得来喜行事说话总是异于常人,她还以为是小姑娘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
李氏的心一下就软了,那小姑娘可真可怜!以后要好好看着,不能让别人骗了去!
顾福郎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他的小姑娘若永远是个小姑娘,那他还能接受吗?当然不能,他希望能得到回应,能得到来自妻子的关怀,能有个人跟他共担风雨。
看着顾福郎似乎陷在了自己的情绪中,李氏二人没有打扰他。
顾福郎挣扎了几天,还是跟着李氏去了李家村。
对于李佳玉李氏自是万分满意,贤惠又能干的儿媳妇谁不喜欢!看着李氏高兴顾福郎无所谓的点点头,十五岁的少年觉得,放弃了自己所爱,似乎放弃了整个世界。
而女方那边听了顾家的一些传言,看着对方还是坐着马车来的,又听李氏说顾福郎在常氏木工做学徒,对这个女婿也是十分满意。
乡下地方不是很讲究,这双方点过头,李春萍很快将纳彩、问名、纳吉过了一遍,只等来年开春顾安郎成了亲便将婚期定下,好在之后一直是晴朗的天气,李氏直说是个好兆头。
日子一天天过,很快到了腊月下旬,该是准备年节的一应事务了,鸡鸭鱼肉等荤菜,早已经收拾干净挂在屋檐下风干了,而这个时节新鲜的蔬菜不多,农家人都是在月间将青菜制成干菜,留作过年的添菜。
腊月二十三,李氏早早起来祭了灶神,也就正式进入过年的氛围。
李氏又要忙家里的一应事务,又要时不时帮顾元娘母女一把,忙的是脚不沾地。
顾如槿却清闲的很,领着孩子们写春联儿、剪窗花、画年画,顾家是从未有过的热闹。闲着无事逗逗隔壁小秀才,看他每次羞红了耳根咬牙切齿的模样便觉得好笑。
裴还见顾如槿送过来的年画化工了得笔底春风,心里虽忍不住叫好,可嘴上却嫌弃的很,直说不过如此。
毛氏看他明明十分爱惜地将年画小心贴在门上,嘴上却不愿承认,在心里偷笑。
顾如槿的字柔中带刚十分洒脱,红底黑字的春联贴在大门口上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引得周围过路人驻足观看,村里人虽看不懂写的什么,可也觉得字是真好看。
村里每年过年只有村长和裴还等少数几个人家才贴春联儿,因为他们家都有读书人,无论学识如何都会写两句来应应景,其他人家不舍得花几文钱买春联儿,有的求别人写一个,有的干脆只挂个桃符。
裴还将写好的窗帘挂在自家门口,看到顾家门口贴着的春联儿暗道一句好文采!这寡妇看着行为粗鄙,没想到还是个有才华的!
腊月二十九,顾如槿接了翠屏的来信说一切顺利,等鲜花鲜果晒干了就能回来,定不会耽搁开业时间,顾如槿也就放心了,只要讲这些花果找齐了就有很多运作的空间。
来福买的五个丫头均是官家出来的,因翠屏不在,顾如槿便让他先在镇上教些规矩,顺便观察一下人品如何。
现在不光要做茶点,连茶叶都要重新炮制,这可是个费工夫的活儿,应该还要再买几个小厮
第三十七章 过年
腊月三十,李氏一早便起来了,今天是旧岁的最后一天,家里里里外外还没有忙活完,这些活儿可不能留到大年初一。
顾福郎这些日子都埋着脑袋做事,闷闷不乐的,顾安郎倒是干劲儿十足。
顾盼娘和顾惠娘跟在李氏身后帮忙,就连王知知也知道给自己娘递个毛巾端盆水,衬的顾如槿格外清闲。
顾老三被允许在院子里活动一下,他就在院子里坐着晒着太阳,看着家人们进进出出的忙活。
到了下午,几个大人小孩又忙着做年夜饭,今年家里人多东西也多,鸡鸭鱼肉自然是要在除夕夜摆在餐桌上。鸡和鱼都是腌制过的,只要上笼蒸半个时辰就好了,李氏又炒了几样菜,古代的冬季基本没有什么新鲜蔬菜,白菜和萝卜便成了饭桌上的重头戏,当然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
傍晚,李氏看着顾安郎将水缸灌满水,米缸面缸都添的满满的,又点上了蜡烛,这才放心地上了餐桌,这是他们这里的习俗,象征着岁岁有余庆,年年不断炊。
一家子大大小小十几口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极其丰盛又热热闹闹的团圆饭。
奶娘因为是雇佣关系,在几天前回了自己家。
王同山赶在天黑前到的家,他只有明天一天的休息时间,码头的仓库还存着货,明天下午还要赶回去。
顾老三爷儿几个摆上了碗,倒了酒,喝得满脸通红。
吃过晚饭收拾妥当,自然是要守岁的,守岁是为了给父母祈福以延长寿命,做子女的都愿意守一守,孩子们之中,大点儿的顾盼娘还能守得住,小点儿的王知知几个就守不住早早的开始打瞌睡了,李氏心疼孩子便赶着他们去睡了。
以前每年过年顾如槿要么在值夜要么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今年顾惠娘特意叫了她出来打叶子牌,顾如槿不想扫大家的兴便同意了。叶子牌打了几圈,顾如槿上了手,便将顾惠娘几个手里的铜板都赢了过来,顾惠娘耍赖着不打了。
一家人又坐在一起说话,聊自家的生意,聊安郎兄弟俩的婚事,聊顾如槿的茶楼。
王同山听说妻妹竟然开了一家茶楼,惊讶的同时也有些心动。要是能在茶楼做事,自然是比看仓库强多了,他自认还有几分识人的本事,一些事情还能应付得过来。
“三妹,不知你那茶楼可缺个跑腿儿的?”王同山问的委婉。
“倒还真缺人手!等开业了姐夫要是能来帮忙自然是好的。”顾如槿当然知道王同山不只是想跑腿儿。索性茶楼是要招人的,用谁都无所谓,若王中山是个有本事的,自己也不吝啬委以重任。
得了顾如槿的话,顾惠娘夫妻俩均是笑逐颜开。
“三妹的人情我记在心里了,若你姐夫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只管斥责他!”
“对!对!三妹你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王同山也点头附和。
顾如槿自是笑着说好。
热热闹闹地守了一夜,天还不亮李氏便在一阵鞭炮声中领着顾惠娘和顾盼娘去包了饺子,一家人连汤带水地吃了暖暖活活的一顿早餐。
接着,小辈们拜了年,收了一堆红包,具是欢喜雀跃,这些钱基本上就是他们接下来一年的零花钱了。
拜完年顾如槿领着孩子们睡了个回笼觉,到了辰时正便给两个孩子穿上大红的新衣,领着去了裴家。
裴家每年都没有孩子来拜年,毛氏猜着顾如槿今年可能会带着孩子来拜年,提前准备了四个红包,裴还不情不愿地结了红包,在孩子们拜过年之后每人给了一个,又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便回屋了。大年初一不便在别人家多待,顾如槿没有多停留就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一早,李氏和顾老三便领着盼娘兄妹三人去了李家村,自己家的三个闺女现在都在家,倒是不用串娘家的门。
只是李氏回来的时候脸色似乎有些不好,顾安郎说大舅母王氏给娘脸色看了,王氏认为大舅在酒坊做工会更有前途,可大舅坚持要在家收红薯,夫妻二人也因此吵了几次,王氏便将李氏姐妹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