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姑娘,以后羊奶用完了就到瑞王府门房去拿,陆大人已安排妥当,这小猫崽儿是个有福气的,好好养着吧,我们陆大人最是疼猫了。”
方念真又真情实意地道谢一番,曾管家一行人就起身走了,她还极快地包了几包花果茶送给曾管家和两位侍女姐姐。
目送车驾离开了巷口,她才回了家,暗喜着:“真是铁汉柔情,还好陆七喜欢猫,真是帮了大忙了。”
“哎,又欠下了一份大人情,可怎么还呢?”
看见酣睡中的小猫崽,方念真的目光都柔成了一汪水,这是她穿越过来,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羁绊。
…
晚间,瑞王府。
赴宴归来的陆恒揉了揉眉心,应酬什么的实在是太烦了,觥筹交错一片祥和之间,却隐藏着无数的矛盾与阴谋。
“喵呜”,一只通体雪白肥嘟嘟的长毛猫跳到了他的腿上。
“云团,我还没换衣服,先下去,乖。”听见陆恒说的话,白猫就乖巧地又跳了下去。
换过衣服,又沐浴洗去一身酒气,陆恒才将云团抱起,挠它的下巴。
“云团,你知道吗?今日我帮了一只小猫崽。”
“行善积德会让你长命百岁的吧。”
“陪我久一些,好吗?云团。”
门口,曾管家听见陆恒对云团说的话,放下正要敲门的手,低头暗自心酸,主子定是见了别家团圆,喝得有些醉了,又思念起他的母妃。
曾管家没有想到,瑞王这一觉竟然睡到了第二日正午还未起,走近一瞧,王爷脸色不正常的泛着红,唇色发白。
曾管家见王爷对屋子里进人都没反应,就摸了摸他的额头。
又低声对小八道:“快,速传黄太医,王爷起烧了。”
陆恒的屋子经历短暂地兵荒马乱后,就被曾管家死死按住了局面。
“听好咯,任何人都不得外传王爷生病这件事,咱们现在在什么地界,各位心里都清楚,若是被外族知晓,趁机来犯,当属叛国论处。”
好在喝了黄太医开的药方,又加以施针后,第二日早上陆恒的烧就退了下来。
在屋外不允许进去的云团急得一直踱步扒门,终于趁侍女不注意,挠开了窗子跳了进去。
陆恒是被云团叫醒的,小猫一声比一声高的在他耳边喊。
“别吵,云团。”话说出口,陆恒才惊觉自己嗓音的沙哑,以及身体的酸痛。
“来人。”
屋外等待伺候的侍女鱼贯而入,曾管家、小八、小九听说王爷醒了也赶来了。
听闻了自己高烧不起的事,陆恒愣了愣,他已经很久没有生病了。
“曾叔,我想吃府衙方厨娘做的馄饨。”尚且有些虚弱的陆恒轻声说道。
“诶,我这就派人把她接来。”
“别,那丫头胆小,跟兔子似的,让她做好,取来就是了。”
曾管家早就将那日王爷在府衙发生何事打探清楚,他多少明白此刻王爷为何提出这个要求。
方念真正在家里和小猫逗着玩儿,就被瑞王府的车急吼吼地接走了。
王爷说的是做好送来即可,曾管家却想着,将方厨娘接来,在府里厨房做了热乎的,也是一样,不暴露王爷身份就是了。
于是,方念真直接被请到了瑞王府的厨房内,懵懵地只听明白了两件事。
一,陆大人病了,挺严重。
二,他想吃自己做的馄饨,曾管家还说用同样的馅儿再包一点儿饺子。
王府内厨房自是什么都齐全,甚至还有人给自己打下手。
剁馅也有人帮她剁好,所以馄饨和饺子很快就完成了。
“方姑娘,还请你稍坐一会儿。”将方念真请到了招待客人的花厅,又给她上了若干甜点和果子品尝,还派了上次去喂猫的两个侍女陪她聊天解闷。
说起小猫的话题,果然方念真不再困惑为何不让自己走,津津有味地和两人交流起来。
…
陆恒屋内,侍女将馄饨和饺子都端了上来。
曾管家觑着王爷的脸色,王爷好像情绪并没有什么波动。
“王爷,这是方厨娘做的,您尝尝,若是不合胃口,我再换一些别的来。”
陆恒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饺子端到了自己面前。咬了一口,果然和他记忆中母妃做的味道很像。
“曾叔,谢谢你。”
“王爷言重了,我仗着年纪说句逾越的话,您有时候,也别太克制自己的情绪了,心里累所以身体才垮了,您也才刚十八岁而已。”
陆恒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又将馄饨吃了半碗。
还剩半碗,曾管家却劝着不让吃了,“王爷,生病之人不宜食用太多,怕不好消化。”
“曾叔,这味道和阿娘做得真像。”低声感叹了这一句,陆恒就被曾管家推回被子里。
“王爷,吃完热乎的发发汗,就彻底好了。”
“方厨娘那,您看着奖赏些什么。”
“哎,您放心吧,我保证办利索了。”
瑞王府花厅内,方念真嘴都聊干了,喝了三盏茶,吃了一个苹果,又吃了若干点心,终于等来了曾管家。
“方姑娘,我们陆大人盛赞你的手艺啊,精神都好多了。”说着,就给她递上一个盒子,曾管家打开了,里面是姑娘家的发钗手串若干,多为银饰,其中有一镯子是玉质的。
“曾叔,这使不得。我今日来,也是感念陆大人助我之恩,这我真得不能收。”
推拒了几回,见曾管家也很执着,方念真灵机一动。
“曾叔,这盒东西我不收,您人脉多见识广,帮我个别的忙吧。”
“诶,姑娘您说。”
“有一物,生长时应是绿的,成熟后红通通的,味道辛辣灼人,有人唤它麻点子……”
…
放假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的,还没睡几个大懒觉,就正月初十了。
“念真,听说元宵那日有花灯会,还有戏曲班子呢,咱们去看看热闹呗?”石大嫂坐在炕头磕着瓜子,跟她闲聊。
“好呀,嫂子,那日咱们一同去。”
因着要看戏,方念真这几日在家又做了一些小吃。
首先是石大嫂爱嗑的瓜子,她买了生的自己炒,原味的、咸味的、焦糖的,各做了一些。
她在街上还买到了极好的山楂,不大不小,形状均匀,酸甜适口。
“这种个头适合做霜糖山楂啦!”方念真“雇佣”了两个童工来给她抠山楂籽,酬劳就是每人各一包霜糖山楂。
十五这日,北风都歇了歇,天气很好。白日吃过元宵,夜幕即将来临的时候,方念真就和石家、胡家一起出发去了花灯会。
作者有话说:
最近几天事情有点多,不过我会坚持日更的!感谢在2023…07…15 23:55:51~2023…07…16 23:50: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对神明撒娇 1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章 方厨娘,你有什么愿望吗?
正月十五,花灯锦簇。
下午时分,方念真牵着小石头,紧紧跟在石家夫妻身后。
要说买年货那两天,这条街上已经够挤了,元宵节这日却有足足二倍多的人,摩肩擦踵。
好在府衙派了捕快维持秩序,不至于出现踩踏事故。
戏台子就搭在东面宽敞的空地上,好多人都已经提前来用凳子占座了。
“念真,咱们来晚了,看来只能站远一点听了。”石大嫂有点可惜地撇了撇嘴。
方念真还在四处张望寻找空地,却见莫大姐在前排向她招手:“念真!念真!这里,来这儿!”
“嫂子,我过去看看。”方念真就扒拉开人群往莫大姐那里走。
“我帮我邻居家占的,刚刚他们就来了俩人,说有事绊住脚,别人不来了,你要是有人你就带过来。”莫大姐边磕着瓜子边说道。
方念真看了看,这里也就空出来四个位置。
好不容易又转身挤了出去,跟石家和胡家说了情况,给石家和胡家剩下的人留了一点小吃,就把小石头、胡力还有胡阿婆带到了前面去坐着。
莫大姐对于不熟悉的人还是比较慢热,简单说了几句话,几家就各看各的戏。
坐稳了,方念真才看清楚,莫大姐是带了自己的孩子来,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看起来有些瘦弱,穿得厚厚的,还又裹了一个大大的围巾。
“我本来不愿意让他来,挺冷的天,可这孩子太爱看唱戏,难得新云州有戏曲班子来唱,就把他带来了。”莫大姐和方念真闲聊着。
“他叫什么呀?”方念真注视着小男孩,那小男孩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又有点怕生人,又有些好奇的样子。
“小名叫栓子,他从出生就总是生病,老话儿说贱名养人,我想把他拴住了。”莫大姐小声解释。
方念真就从兜里掏出来自己带的各种口味的瓜子、霜糖山楂,给三家小孩儿都分了些。
栓子一开始还不敢拿,还是在小石头和胡力的鼓励下才拿了。
“你拿着吃吧,念真小姨可好了,做的东西也好吃。”胡力附在栓子耳边说道。
栓子的性格看起来和莫大姐有些相像,不怎么爱表达,但是他一直都倾听着身边人的话语,时不时跟着笑一下。
戏曲班子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因是过年,多是一些喜庆的曲目,或者惩治恶人大快人心的剧情。
方念真也看得津津有味,这听戏在古代算是相当大的娱乐项目了,不光平民百姓爱听,官员富商家里也爱听。
只是新云州偏远,难得请来一个戏班子。所以这次戏台子四周的小楼,无论一楼是做什么生意的,今日的二楼都包了出去,供给富贵人家看戏。
“念真,你炒的这瓜子真好吃。”胡阿婆夸赞道,她吃的是咸口的。
几个小孩子则是爱吃甜甜的焦糖味道,栓子第一次吃这样香甜的瓜子,舍不得直接吃掉,直把瓜子嗦到没味儿了,才把瓜子仁磕出来了。
“娘,你吃。”栓子将手里的瓜子往莫大姐嘴里放。
方念真从旁看了,暗想:怪不得莫大姐平日里那么记挂她的儿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将带的几兜瓜子和霜糖山楂吃得差不多了,戏班子也唱完了,天色渐暗,晚上这里就要开始花灯会。
“听说,这是瑞王花了大价钱,召集了许多制灯的人赶到新云州,才有这样的规模。”石大嫂又在分享着她的“内部消息”。
小石头看了一下午戏,困得很,胡阿婆也累得支撑不住,两家人都说先回去,晚些时候再来。
方念真毕竟年轻,精力无限,就自己留下来游玩。
将街头到街尾她感兴趣的小吃都尝了一遍,肚子就饱了,咂咂嘴吧,“唉,要是有臭豆腐和烤面筋就好了,差点意思。”
天色渐暗,花灯逐渐亮起,摊主们都挂上了字谜,猜中即可拿走那盏灯。
方念真今日还细细打扮了一下,虽然没有名贵的首饰,但是用色的头绳帮了个双髻,两个小包子头垂在耳下,显得明艳又可爱。
走着走着,她眼前一亮,前面的一个摊位上角落里摆了一个小巧的狐狸灯,这个摊位其实很火爆,有好多姑娘想拿到那盏挂在高处大大的兔儿灯。
那盏兔儿灯是靠猜谜的,第一个猜中的,就可以带走了,方念真看了几眼,确定了她对古代的字谜不大擅长。
狐狸灯却是可以直接买的,方念真花了八个铜板,高兴地举在手中欣赏。
离她半条街远的地方,赵吉正在巡街,他看着方念真的背影愣了一下神,想迈步追上去,又想起自己还没完成的工作,还是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了。
方念真逛累了,街上人太多了,看得直眼晕,就去了另一条街上一个小池塘边,坐在台沿上休息,拿出最后一包霜糖山楂,拿了一颗含在嘴里。
这里也有一些人,在往水里放可以漂浮的小花灯,用来许愿。
“方厨娘也在许愿吗?”
一个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方念真扭头看去,是陆七一身白衣,提着一盏兔儿灯坐在了另一边。
方念真急忙将口中的山楂嚼了咽下,问道:“陆大人身体可好些了?前几日听说你病了。”
“已大好了,谢谢你的馄饨和饺子。”
“小事啦。陆大人,这兔儿灯……被你猜到了?”方念真表情复杂,她无法想象陆七冷着个脸,跟一群姑娘争兔儿灯的场景。
陆恒一挑眉,“不是,这是我自己扎的,你看看,手艺可还行?”
陆恒就把自己的兔儿灯递给对方,方念真也兴高采烈地跟他分享自己的小狐狸灯。
两人因着递灯的动作,距离也拉近了些。
方念真干脆把自己的霜糖山楂也递给他一起吃,陆恒微微笑了一下,“小孩子爱吃的玩意儿,你自己留着吃吧,我不吃。”
“切,说得你好像多大似的,咱俩看起来差不多大吧?”方念真仔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庞,确认应该是没有超过二十岁。
“刚过了年,我虚岁十八了。”陆恒轻声说道。
“我虚岁十七,你就比我大一岁而已。”方念真觉得一岁根本不算年龄差。
“所以啊,趁着还小,多放松自己,别总绷着。”说着话,方念真就将霜糖山楂的袋子直接塞到了他的手上。
陆恒沉默了一下,他一直都是无比地期盼自己长大,变强大,部下和身边的人也都是这样想,如今居然会有人劝他趁着年纪小肆意一些。
捻起一颗放到嘴里,最先感受到的是霜糖的甜,用的糖应是很是细腻,迅速在口中化开了,继而又品尝到山楂的酸,但因为有糖的包裹,就很是酸甜适中。
“方厨娘手艺还是这么过硬,很好吃,谢谢你。”陆恒的目光在狐狸灯的照耀下显得愈发柔和。
“方厨娘,你有什么愿望吗?”看着河里漂浮的灯,陆恒开口问方念真。
方念真脱口而出:“我要赚很多很多钱!做第一富商。”
说完她又有点后悔,觉得这个饼画得有点大,“呃,这个是最终目标,初步目标是新云州首富啦!陆大人,你呢?”
“很实在的想法,我支持你。至于我吗,我希望每个人都不受胁迫,拥有自己的自由。”
“诶呀,这样一对比,怎么我的愿望很俗气……”
“哪有,你的愿望很实际,我的才是难以实现……”
两个少男少女在飘满灯的水边谈论着人生梦想,时而抚掌大笑。
没人注意到,阴暗的街角处,一个手持莲花灯的小捕快落寞地转头走开。
…
正月十五一过,就意味着这个年过完了,各行各业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方念真也到府衙报到,重新开始了工作。
正月的最后一天,从庆乌县迁往新云州的居民都领到了自己的那五两银子。
那一天大家都很高兴,这可是五两银子啊!能干好多事呢,春耕也不必愁了,等到种上了地,就种满了希望。
方念真却有些发愁了,自己对于种地实在是没什么经验,要不要从头开始学呢?
不过家里就自己一个人,还要到府衙做工,哪有时间去从头开始学习种地?
综合了几个人的意见,方念真决定将今年的两亩地先包出去,但同时,自己也要学着耕种,先从自己屋后的小菜园种辣椒开始。
听说方念真要把地包出去,石家和胡家都登了门,说有意愿承包。方念真就一家分了一亩,订金是二百铜钱,秋后再交粮食。
做了决定后,一身轻松,方念真干活儿更有劲了。
可是她却发现,莫大姐这两日好像有些神情恍惚,做菜不是忘记放盐,就是放了两次菜都咸了,方念真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