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第116章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第116章

小说: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两个侍女和安子、小秋就一起往车里装货。
  方念真面色冷冷的,“回去转告你们公子,我与他不熟,也不必再来打扰了。”
  那婆子只好铩羽而归。
  棋云一脸疑惑,小声地与木槿耳语了几句,木槿表示她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眼不见心不烦,方念真气冲冲地把自己往床上一砸,把在床上的大福都吓了一跳,慌忙逃跑了。
  木槿见她神情不对,跟了进来,把门虚掩上。
  “姑娘,您怎么不开心了?”
  木槿也很是好奇,这个徐家到底是什么来头,又是什么徐家公子,莫非自家王爷有竞争者了?
  方念真也不知道自己烦闷个什么劲儿,她只是觉得这个徐宜年怎么和个无孔不入的苍蝇似的。
  自己这才来京城没几天,他怎么就摸到自己的住处了?
  而且,他来这一出是什么意思?招呼都不打一声,自以为是的“施恩”。
  她是那等贪财的女子吗?
  啧,这点还别说,自己是挺爱钱的,但是她也只爱自己赚来的钱。
  “木槿,盯着点附近,别让无关的人在咱们院子附近打转。”
  “好的,姑娘。”
  方念真“腾”地一下又从床上弹了起来,走向厨房。
  她需要做菜来静一静心,平复一下心态。
  棋云回了瑞王府,王爷还是没从宫里出来,她只能找到曾管家。
  “曾管家,东西我已经给方姑娘送去了,只是……似乎还有别家公子来送东西,但是被方姑娘冷言冷语给拒绝了。”
  曾管家精神一振:“哪家的,那人亲自去了吗?长什么样,干嘛的?多大了?方姑娘跟他说话了吗?”
  …… ……
  下午,小院的厨房冒着烟。
  方念真正在里面“咣咣咣”地剁肉馅,准备着炸丸子。
  今天方念真准备做四道菜,安子和小秋再一人做两个练练手,厨艺这东西就是熟能生巧的,一旦时间长不做,手脚就会变慢。
  木槿和白露、芒种、佩兰一起把王爷送来的木炭都整理好,新的被子给方念真铺到床上,大福欢喜地在新被子上打了好几个滚。
  方念真现在刚炸好了一盆丸子,招呼着几人过来吃。
  “快来,热乎乎的可好吃啦!”
  要说京城里确实没有新云州冷,方念真在外都不用披斗篷。
  但是!
  京城里居然不流行盘炕!只有一道火墙可以暖和屋子。
  大冬天的还得睡床,满屋里都冰凉的,全靠摆炭盆呢。
  要不说瑞王府送来那么多炭,方念真都没客气就收下了呢。
  刚刚买菜的时候,菜市上也不是没有卖炭的,可是一问价格,也忒贵了。
  “唉,京城里什么都贵,也不知道平头百姓靠什么活着。”
  木槿等人捏着肉丸子,吃得可欢了。这肉丸子表层焦酥,内里肉香满满。
  白露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含糊不清地说道:“我得少吃点了,棋云姐姐今天都说我胖了许多。”
  一圈人看着她呆萌的样子,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晚上,小五疲惫地下工回来,还没进院子他就闻到了鱼的香味儿。
  推开门,方念真听见动静拎着锅铲在厨房门口探出半个身子。
  “小五回来啦,快洗个手,准备吃饭啦!”
  小五闻着厨房里传来的菜香,看着亮着油灯的小院,感觉心里又是酸涩又是幸福,反正被情绪堆叠的满满的。
  “真有回家的感觉啊。”
  几人围着桌子坐了,也没什么专门的饭厅,就在厨房的炉灶旁,还能暖和些。
  因为没有新云州那些砂锅之类的器具,所以只熬了萝卜排骨汤,也没做什么锅子。
  其余的就是炒菜和拌菜,还蒸了馒头,烙了饼。
  小五吃了个大满足,吃得满嘴油花。
  “就是这个味儿!”
  方念真见他还要拿馒头,拦住了他,“你吃饱了就别吃了,晚上吃那么多不消化,我们还在京城好一段日子呢,有你吃的时候。”
  小五挠头嘿嘿一笑,倒是又恢复了在新云州时候的傻兮兮的样子。
  说起来,他来京城半年,成长的也是很快。
  个子又高了,整个人看着都硬朗了许多,不笑的时候还真有种唬人的劲儿。
  小五说,他初来京城的时候,店开起来了,雇的员工也有不听话的,觉得他是边城来的,食客也有那种闹事的。
  好在他在新云州也是跟着方念一起成长起来的,后来方念真又任他为“方记涮肉”的店长,磨练了许多时间,对于这些小把戏都还应付的来。
  小严娘子只负责大方向上的决定,小五也不可能事事都依附着她。
  “哎,反正遇上事了就硬抗呗,京城和新云州隔那么远,我就算飞鸽传书也来不及请示掌柜的。”
  小五说得轻松,脸上还笑意融融的,但是在场的人都听得心酸。
  方念真端起汤碗,“来,敬小五掌柜!小五,年底分红的时候我给你涨工钱。”
  …… ……
  第二日,方念真提前到达了约好的地点。
  她下了马车就先观察了一遍这店面,占地面积不算很大,但是有三层楼。
  对面、斜对面的铺子也多是做吃食的,生意都很旺的样子,唯独这家铺子和它挨着的左邻右舍稍显寂静。
  “来,让一下。”
  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太佝偻着背,让在店门口的方念真等人让开。
  “老婆子我,过来拿点菜。你们是过来看房子的?”
  方念真点点头,“老婆婆,您是……住隔壁的?”
  “嗯,东边隔壁是我们家以前开的店,现在暂时不开了,就先住人。”
  方念真看了看东边走这家店,比现在这家还要小一些,看结构和装修,以前开的多半是个杂货铺子。
  老太太挪到方念真面前的时候,抬起头阴恻恻地说道:“姑娘,老婆子我劝你一句,去看看别处吧。”
  对上这老太太的眼神,方念真还吓了一跳,她竟然有一个眼睛是全白的!
  后来她才意识到,这老太太八成是那只眼睛有疾。
  老太太上前“吱嘎——”一声打开了门,方念真顺着门缝往里看了一眼。
  这店的采光不大好,但是里面装修还挺新的,听说是之前起过一次小火灾,后来又重新装了一遍,家具也是换的新的。
  还没瞧清楚呢,那老太太就“咣铛”一下把门关严实了,什么都看不见了。
  “她怎么有这里的钥匙啊?”
  “可能是拜托她照顾着点旁边的房子吧。”
  方念真想着她刚才的话语和举动,怎么看她也不像一位好邻居。
  “还挺爱占便宜,这准是用人家的院子囤秋菜了。”
  正嘀咕着,小严娘子和牙人一起到了。
  那牙人也拿了一把钥匙,准备打开铺子的门。
  方念真上前一推,“刚刚东边的邻居已经开了锁了,咱们直接进就可以了。”
  那牙人一看,还真是,门上的锁是打开的。
  推开门,牙人就把临街的窗子都推开,虽然冷,但是这样光线好一些。
  方念真和小严娘子结伴,一边看着,一边讨论。
  “这二楼和三楼都是雅间,加起来有八间。一楼估摸着能摆个十几、二十桌。”
  屋子小,很快就转完了,除了一楼有些桌椅,二楼、三楼都是空着的。
  又去看了看后厨,这厨房倒是挺大,完全可以分为配菜区和做菜区。
  “这后面还带一个小院,院子里有两间厢房。”
  方念真跟着牙人来到了后院,却皱了皱眉。
  “人怎么不见了?”
  牙人莫名其妙,“姑娘,您说的是什么人?”
  “隔壁的老太太,刚刚她进来就没出来啊。”
  牙人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后院和落着锁的厢房。“姑娘,您……您别吓我。”
  这地方本来名声就不怎么好,还有传闻说如果晚上住在这儿,会有敲门声,但是打开门,什么都看不见。
  刚刚前面的店铺他们都看了个遍了,这后院也一览无余,怎么会有人在呢。
  方念真看了看院中的水井,几步就奔了过去。
  “糟了,不会是掉井里了吧?这井太深了,看不清楚啊。”
  芒种急忙上前,“姑娘,我在黑暗中能视物,我来看看。”
  换了芒种趴在井边看着,“看不出来啊,姑娘。”
  本来是好好的看房之旅,现在满院子的人都慌了。
  方念真四处环顾,看了看老太太刚才说来拿的菜,后院墙边确实摆了一堆大白菜和大葱,还有几捆柴,似乎是玉米杆。
  方念真看了看玉米杆那里透出来的亮光,走上前把那两捆柴拿到一旁,无语地说了句:“不用找了。”
  众人顺着她的方向看去,牙人都傻了眼。
  这院墙上什么时候多了个洞?上次来看房好像还没有呢?
  因为不放心,牙人还是钻了洞过去,“有人在家吗?”
  隔壁院子的房里果然出来了那个老太太,还凶得很呢:“你来我家干啥?滚出去。”
  “嘿,你个老婆子,不识好人心。我问你,墙上那洞是你弄的?”
  “不是我,别问我,我一个老太太哪儿弄得动。”
  老太太也不欲多言,转身就回了屋,依旧是狠狠地把门摔上了。
  牙人吃了一鼻子灰,又灰溜溜地钻洞回来。
  这老太太年纪大了,看着都得有七十了,惹不起。
  他尴尬地带着方念真他们往前,“这处房子,二位可看完了吧?咱们去看下一处?”
  接连看了三处铺子后,方念真沉默了,想找一处心仪的铺子也太难了。
  这京城的地皮也太贵了吧!
  后面两处的楼都已经旧了,装修还没有第一家好。
  但是就是因为占地面积大,是她和小严娘子暂时负担不起的价格,总不能把大头都搭在房租上吧。
  虽然看第一处房子的体验并不美妙,但是除了采光问题和那个稀奇古怪的老太太邻居,还真没什么缺陷。
  “采光的事倒是可以解决,重新做窗户,把窗扩大就好了。”
  小严娘子其实也是心仪此处的,这里是目前唯一符合她们对新店要求的铺面了。
  只是她怕方念真介意这里的传闻,到时候会埋怨她。
  现在见方念真也有此意,小严娘子就提出:“不如我们去大相国寺请了珠串回来供着,你是新云州的,可能不知道,大相国寺可灵了。对了,我们可以先求一卦,看看佛祖怎么说。”
  “啊?”
  次日,小严氏和方念真共乘一辆马车,出现在了大相国寺的寺门口。
  有小僧徒迎上来:“二位施主,是求签吗?”
  方念真在心里暗暗想:想求财。
  作者有话说:
  今天状态不好,周末多码一点,比心。


第144章 大相国寺偶遇
  方念真和小严娘子进了殿; 虔诚地跪下磕头上香。
  方念真双手合十,在心中默念:求求佛祖保我京城开店顺利,发大财。
  两人又依次摇了签。
  小僧徒又走过来了; 行了一礼; “还请二位施主分开来解签。”
  解签的房间是单独的,只能一个人进去; 不让其他人听。
  方念真无聊地等着小严娘子出来,小严娘子出来时候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一看就是抽了大吉的签。
  她给方念真塞了一个小荷包,里面是装的鼓鼓的银两。
  小严娘子拍了拍方念真的手:“进去后,给里面解签的大师。”
  方念真想说自己有钱,后来又觉得这可能是大相国寺的规矩,小严娘子装得应该是正好够数的银两。
  方念真进去,面前是一位闭目养神的僧人; 大概有四十多岁; 却不像方念真认知里的那样慈眉善目。
  一双剑眉; 倒显得极有威严。
  他接过方念真手里的签,又端详了一下方念真的脸,嘀咕着:“这面相怎么是这般… …不应该啊。”
  清了清嗓子; 大师先给她解了抽的签。
  “此签主大吉,你心中所想,只要努力去做了,会应验。”
  迟疑了一下,大师又补充道:“我看不清你的面相,不知可否伸出手来; 让贫僧看看手相。”
  看不清面相?近视眼吗?
  方念真倒也没说什么; 乖乖地把自己的两只手都伸了出来; 这大师只扫了一眼就又闭上了眼睛。
  “手相也不对,施主命数飘忽,似处于一片朦胧之中,日后行事还需谨慎,尤其切勿以命相搏。”
  …… ……
  方念真似懂非懂地出了屋子。
  她拉过小严娘子:“严娘子,你确定……这里很灵?”
  她怎么听,这僧人说的都是套话,小严娘子却深信不疑,上前捂住她的嘴。
  “嘘,佛寺之内,切勿乱说。”
  又双手合十拜了拜,“菩萨勿怪,佛祖勿怪。”
  方念真也只好随大流跟着合起手掌拜了拜,小严娘子又拉着她往寺庙后头走。
  “走,我们去吃斋面,这里的素斋面可好吃了。”
  转了几个弯来到了后面,方念真不由一惊。
  “怎么这都是排队等着吃面的吗?”
  小严娘子笑了笑,“是啊,不是所有人都有充足的香火钱的,但是这大相国寺的素斋面才十二文一碗,住在附近的便是天天来吃都行。”
  十二文,依着京城的物价来说着实不算贵了。
  自然是不必她们二人亲自去排队的,各自派了侍女代劳,不一会儿,方念真就吃到了这传闻中的素斋面。
  从色泽上看,看起来倒是像阳春面,就是酱油的颜色,上面连葱花都没有。汤多面少,被褐色的面汤覆盖,都看不清里面面条的样子。
  配菜是香菇、木耳和豆腐。
  闻起来确实挺香的,方念真和小严娘子爬了半截的山路,现在又临近午时了,确实也是饿了。
  夹起面条,才发现这面是如此的细,和现代吃的龙须面差不多。
  小严娘子喝了口茶,“怎么样,这面细吧?有人唤它银丝面。”
  方念真夹了一口面放到嘴里,这面条细却不柔,还别有一番韧劲儿,但是表面的口感又十分的滑。
  这与揉面师傅的手艺有关,和煮面的火候也是分不开的。
  虽是素斋面,但是应该也是吊了素高汤的,汤汁鲜美,冬日里喝上一口也是驱寒了。
  香菇丁应该是提前泡过的,十分有味道,嚼起来“咯吱咯吱”的,倒平添了一份口感。
  “真是挺好吃!”
  小严娘子说道:“这豆腐也是他们自己做的,自己种黄豆,磨豆腐,只是做的太少了,只能供得上自己吃和这素斋面里头用,不然我真想买些回去。”
  一碗素斋面下肚,方念真感觉身上暖了不少。
  平日里爱吃些个辛辣刺激的,许久每天回归食材本味,现在吃这种清淡的汤面倒觉得身心都舒畅了。
  京城现在虽然已经进了冬天,但是大相国寺还有一棵巨大的百年银杏树王在顽强抵抗着寒冬,上面还有少许未落干净的树叶。
  粗壮的树干看起来要四、五个人合抱才能围拢。
  木槿体贴地给方念真递来了手炉,方念真便放在宽大的袖子里暖手。
  忽而刮过一阵微风,树叶沙沙,方念真望着在地面飘起的金黄树叶,心情变得十分的平静。
  也许这大相国寺确实有灵,才让她在这里体会到一丝禅意。
  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冷冷的空气。
  嘶,还是不吸了,都是银杏果的味道。
  “听闻,瑞王当年就是在这里长大的是吗?”
  小严娘子会心一笑,“正是,听说他的功夫就是跟寺里的武僧学的。不过他也不是住这儿的,这里是香客们来的地方,再往上,在山顶上,听说住着很多能人异士。”
  方念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