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福运娘子山里汉 >

第230章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230章

小说: 福运娘子山里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蒋县丞被潘知县给办了,失了后台,你没看姓权的近来老实多了?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别说那些后起之秀,便是留仙楼也不会让他喘过这口气的。”
  以慈幼局为契机,后面大概又经历了一些事,过程不得而知,只知前不久蒋县丞锒铛入狱,他那经营多年盘踞邺阳的关系网,终于被连根拔尽。
  从蒋县丞倒台那天起,季妧就清楚权四海不足为虑,但穷巷之狗,掉以轻心不得。
  不过老道士说的也有道理,权四海树敌太多,如今失了保护伞,说是四面楚歌也不为过。
  老道士挥了挥手中的破蒲扇。
  “还有啊,你说的那些狐朋狗友和老道都是‘过命’的交情,给他们百八十来个胆,他们也不敢卖了老道……对了,他们还托我转告,让你以后再有这种好事别忘了他们,价格什么的无所谓,主要是想跟你学那个什么演技……他们觉得你比他们会忽悠多了,都想在你这精进一下。”
  想起刚开给那些人包装外表,并且培训“富翁”气质的日子,季妧就两眼发黑。
  毫不夸张的说,她一度以为自己成了传销头子,而且还是成员特别狂热的那种。
  “拉倒吧,劝他们干点正经事,少坑蒙拐骗……吃完赶紧走。”
  见关山从屋里出来,季妧不再理会老道士的嘟囔。
  和其他几人打过招呼后,夫妻俩赶在天黑前出了邺阳。
  回到家,天已黑透多时,然而意外的是,大宝竟还没有回来。
  这个时辰,村塾早该下课了。
  赶忙去了趟西河沟,季明方也没回。
  季妧的心悬了起来。


第524章 是你啊
  开春不久,季妧便把大宝送去了邻村的村塾。
  有人说,季妧现在有钱了,怎么不把弟弟送去更好的地方读书。就算不去县城的学塾,最差也得镇上的书院吧。
  季妧倒不是差那几个钱,她是经过多方衡量后决定的。
  大宝的启蒙阶段早已经完成,而且完成的相当不错,所以在哪读根本不是问题。
  那么重点要考虑的便是大宝对环境的适应问题。
  若是去了县城或镇上,全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她怕大宝再受刺激,而自己又没法时刻陪在他身边。
  此外接送也是个难题。
  在镇上或县城,十有是要住校的。在陌生的地方待一整天,夜里还要在陌生的地方睡觉,这对大宝而言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也曾考虑过让季明方跟大宝一起,毕竟他本也打算今年入学,肯定不介意换个好些的地方。
  但后来仔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去年一年中,除了百味坊停工的日子,季明方一直都在做工赚钱。
  他原可以不必如此辛苦,不止是季连松,季雪兰也跟他说了多次,说自己挣的多一些,可以从中分一半给季明方读书。
  季明方死活不同意。
  甚至于只要他跟季妧张嘴,十两二十两,季妧也愿意先借给他。
  但他从来没有。
  季妧看得出来,他虽不再像以往那般敏感,但骨子里的自尊要强却是一直在的。
  想靠自己,不拖累家人,用自己的双手赚学费——这些都是值得鼓励的行为。
  只不过他目前攒的钱,除开束脩和笔墨纸砚的开销,就只够在村塾就读。
  若是季妧开口,请他和大宝一起去邺阳或镇上书院,他必然不会拒绝。
  他也无法拒绝,因为他一直感激季妧和大宝。
  但这种“服从”式的答应,变了味不说,一不小心就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季明方本人也会或变相或被动的沦为陪读。
  不管他和大宝私下里是什么关系,进了学堂,两人都是平等的。正因为如此,行事间才更要小心,以免给彼此心间插下刺。
  所以思来想去,季妧最终还是决定把大宝送去村塾,打算先让他在那里熟悉个一两年。
  上课的氛围、与同窗的相处、对人群的适应——等这些都习惯了,再换地方也不迟。
  虽然村塾也是陌生的环境,但离家近,而且大成和季明方都在,相对来说总是要好一些的。
  季妧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给大宝打预防针,所以对于去村塾一事,大宝即便心中不愿,也没有表现出过多排斥。
  为了减缓他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空闲的时候季妧没少带他去村塾转悠。
  哪条路能回家、走路要远离河沟、不要和小伙伴打闹、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这些不厌其烦的讲了一遍又一遍,讲到大宝倒背如流。
  上学第一天,季妧和关山亲自去送他。
  胡大成一早就跑过来蹭车,从西河沟捎上季明方也就齐了。
  季明方虽则早已下定决心要来读书,但临近几天反而犹豫不决起来,季妧他们到时,季雪兰打趣说他翻来覆去一夜未睡,隔着一面墙都能听到他的长吁短叹。
  去村塾的路上,季明方按在双膝上的手无意识的搓了一路,等下车的时候,那一片布料已经皱巴的不成样子。
  季妧能猜出来他因何会这般紧张。
  第一个肯定是年龄问题。
  虽然他也才比季妧大了三岁,但不夸张的说,这个年龄已经可以当村塾里不少学童的父亲了。
  以超龄之身和一群小孩成了同窗,尴尬在所难免,虽然这种情况不算少见。
  镇上就有一个,六七十了还成天在书院泡着,熬死了老娘、熬死了媳妇,如今供他的已经变成了儿孙辈,若是一直考不上秀才,只怕到了九泉之下还要伸手问爹娘老妻要钱。
  这种人名声自然好不到哪去的,好在季明方的情况比这个强多了。
  第二个不用猜就知是身体问题。
  虽然季明方如今已经能直面自己的缺陷,和村里人打交道时,也不会再因为偶尔一两句或无心或有意的冒犯而变脸。
  但……村里人怎么说都无所谓,他独独不愿被“同窗们”嘲笑——这种古怪心理,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
  书塾在他眼里是个极为神圣的地方,也是他全新人生的开始,他只是希望能挺起胸膛,和大家一样,做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
  当然,他也知道挺起胸膛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奋学习,以实绩说话……或许他只是需要时间适应。
  季妧看出他在尽量调节,没有出言打扰他。
  村塾虽然已经十分老旧,但四四方方,有墙有院,条件勉强还算可以。
  开学第一天,没有早课时间,所以学生们到的都比较晚。
  胡大成直接领着他们到了夫子住的那间房。
  乡下不常有新生,夫子一听来了新生,穿戴整齐后,才拄着拐杖出来见他们。
  季妧赶紧奉上束脩。
  除了几串钱,还有一束肉干和几盒点心,与季明方准备的一模一样。
  夫子已经头发花白,牙齿也所剩不多,而且欲落不落的样子,不过精神瞧上去还挺矍铄。
  得知俩人已经在家启蒙,老夫子很是诧异,当场就出题考校了一番,结果二人皆应答得宜。
  夫子很是高兴,连说一定会好好教导他俩。
  没有先生不喜欢聪明的学生。
  尤其其中一个才只七岁,另一个年岁虽然大了些,但眼神清、心思正,注定大器晚成。
  这期中还牵扯到一些往事。
  季明方跟在季妧后面进门时,心里还在想着,老夫子会不会因为身残者不能入仕而将他拒之门外。
  谁知夫子见了他,恍然片刻,道了句:“是你啊。”
  显然,他是记得季明方的。
  虽然这十多年季明方再未来过村塾,但容貌依稀可辨,结合他走路的姿势,夫子立即便想起来了。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季明方给他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
  他教书多年,什么样的孩子有天姿几乎一眼便能看出。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跑去找季庆山,劝他送大孙子入学。
  除了出自一片爱才之心,也因清楚季家的情况,能供得起季连樘,多一个季明方也是供得起的。
  谁知不久后就传来季明方摔断腿的消息。
  他得到消息的当天还去了大丰村探望,然而连院门都没进,就被康婆子无缘无故狠骂了一通。
  颜面无存的他,搁下一兜子鸡蛋便匆匆离去,入学之事也便不了了之。
  如今十年过去,再见到当初相中的学生,怎能不让人激动。


第525章 狼狈二人组
  一句“是你啊”,让季明方心中酸涩难当。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位夫子竟还记得自己……
  作为曾常年不被重视的人,这于他而言,不仅是感动,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他甚至有掩面痛哭一场的冲动。
  看他红了眼眶,夫子也感慨良多,还主动解开了他心中的包袱。
  “入仕与否并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只是一段你可走可不走的路……你身处困境,没有自弃,反倒自强向学……如今终于有机会,当心无杂念,好好读下去……读书是好事。”
  在尊师重道的古代,先生一言,可抵别人万语。
  季明方来之前的满怀忐忑,就这样被夫子轻松抚平。
  他既不担心年龄问题,也不担心被嘲笑的问题,什么都不担心了,那颗一心向学的心,真真正正扎下根来。
  因着一份素日的缘分在,加上季明方本就年长,又跟着大宝学了小半年,底子虽比不得大宝,较其他人却是强出许多,因而十分得夫子倚重。
  查发课业,督促学生背诵,以及其他一些零碎琐事,总之能交给他的都交给他来负责,当然功课上对他和大宝要求的也比旁人要严格许多。
  胡大成开玩笑说季明方都快成他们半个夫子了。
  大家就跟着取笑。
  每每这个时候,季明方也跟着笑,笑容欣悦而笃定。
  村塾里,他要负责学堂上的事,下学后,他还要负责看护大宝。
  虽然季妧很怕季明方觉得自己成了大宝陪读,但季明方如今已经端正了心态,根本不会多想。
  而且被要求去做一件事,和发自本心的去做一件事,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季明方尊重老夫子,同样也尊重大宝这个小夫子。
  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小夫子还小,陪他上下学,给他提提书包,这些在季明方看来都是应当应份之事。
  尽管大宝从不许别人碰他的书包,因为那是入学前,季妧一针一线给他缝的。
  有时季明方怕他累着,坚持给他背,他就把里面的书册掏出来塞给季明方,自己背着个空包。
  胡大成早入学半年,他性子活泛,学问未见得精进,玩伴倒是结识了不少。
  不过谢寡妇叮嘱过他,一定要护好大宝,不能让他被人欺负。
  学童们顽皮归顽皮,还是挺怕夫子的,在村塾里并不敢如何乱来,有啥矛盾也都是下学回家的路上。
  胡大成顺理成章加入了季明方和大宝的小队伍,三人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从来没出过问题,也很少晚归。
  因为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夫子很少拖堂,至少从没拖到天黑过。
  那么今天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房一家还以为季明方在季妧家。
  季妧和关山常常晚归,季明方送大宝回家后,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一般都是做好晚饭,两人吃完再一起做功课。
  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听季妧说家里没人,他们也跟着急了。
  留季雪兰在家照看孩子,季连松和杨氏跟季妧夫妻俩一起去了胡家。
  到了胡家才发现,胡大成早就回来了。
  “他俩该是还在听夫子讲书呢吧?”
  今天下学后,夫子喊住了大宝和季明方,好像要给他们讲解什么。胡大成最怕被夫子“重点关照”,就脚底抹油,先溜了。
  谢寡妇兜头拍了他一巴掌。
  “都这么晚了,讲给鬼听,夫子不要吃饭的?让你和大宝一起下学,你记哪去了?夫子讲学问,你就不能听听,送你是去做啥的?”
  谢寡妇越说越气,就要动手去拧他耳朵。
  季妧将她拦了下来。
  “这事跟大成没关系,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是谁的小厮,便是我这个亲姐也没办法时刻盯着,何况是大成?大成说的没错,没准还在村塾,我们先去找找……”
  三家人合一起,直奔邻村而去。
  走到半途,关山突然开口:“人在前面。”
  今晚是大月亮地,虽然不需要提灯照明,却也看不了多远,所见都是模糊一团。
  众人将信将疑,只有季妧加快了脚步。
  又往前走了一截,视线范围内终于看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杨氏激动万分,抖着嗓子喊了声明方。
  季明方和大宝听到了,也看到了,但不知为何,两人竟是齐齐停在了原地。
  但这边可没人停步,因而不一会儿双方就碰了面。
  看到全须全尾的俩人,季妧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放落回了原处。
  杨氏几乎被吓丢了魂,忍不住上前捶打了一下儿子。
  “恁老晚回来,好歹让胡大成往家捎句话,家里人都要担心死!”
  季明方也没想到会惹得这般兴师动众,十分过意不去。
  “都是我的不是……”
  季妧的视线一直凝在垂着头的大宝身上。
  虽看不甚清,也能感觉到这两人有些狼狈。但旷天野地的,也不是细问的时候,只能先回去再说。
  回村后,谢寡妇交代了两句便带着胡大成回家了。
  季明方原该直接跟家人回西河沟的,却陪着大宝去了季妧家。
  季连松与杨氏不明就里,也跟了过去。
  进了堂屋,油灯刚刚点亮,杨氏就惊叫出声。
  “你这是咋了明方?!谁打的你,你是不是被打了?娘就说不让你去……那些人肯定笑话你、欺负你……”
  季妧被她一嗓子嚎的吓了一跳。
  俯身去看大宝,这一眼看的心又揪了起来。
  发髻散了,衣服上到处都是泥巴印。
  赶忙撸起衣袖查看,好在身上没伤着,就是右脸颊被抓了一道。
  再看季明方,情况比大宝还要严重些,同款泥巴印就不说了,干脆还挂了个熊猫眼。
  “怎么回事?”季妧沉声问。
  大宝揪紧斜跨包的包带,低头,一言不发。
  “还是我来说吧。”
  季明方安抚住杨氏,赶在前头开口。
  “今天下学夫子多留了我俩一会儿,也就一会儿,就让我们走了。刚出村塾,我想起落了东西,便让大宝在门口等着我,等我拿到东西出来,大宝却不见了……”
  发现大宝不见了,季明方险些没吓死,四处喊了一圈,没人回应,以为大宝先回家了,赶紧去追。
  但他拖着一条腿,想快也快不了。
  不过也多亏如此,他在一条岔路口停下喘息时,在通往另一个村子去的小路上见到了大宝。


第526章 打得好
  在通往另一个村子去的小路上,大宝紧拽着书包,力气大到小脸都憋的通红。而书包的另一头,在一个十几岁的小胖子手里。
  这个小胖子季明方不认识,但小胖子旁边那个掉了俩门牙的瘦猴他却是认识的。
  是他和大宝的同窗。
  原来今天的争执竟是因为书包。
  书包是季妧缝的,做工一般,但布料不错,此外她又请胡细妹在书包正面绣上了竹马刀剑,反面绣上了大宝的名字,非但如此,还有斜挎和双肩两种背法,至少在以包袱皮包书的一众同窗中,看上去很是炫酷。
  瘦猴一早就看上了大宝的书包,之前就厚着脸皮要过一回,不过被胡大成给教训了一顿,之后也就消停了。
  这次下学后,他怕干活就没急着回家,在村塾附近瞎晃悠,先是看到落单的大宝,又远远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