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要出家-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慕礼站在院门口,目不转睛地望着她,思绪无边蔓延:若将来阿渺做了母亲……
丫鬟们的行礼声唤崔慕礼回神,他微微一笑,走上前,伸手说道:“阿渺,让我也抱抱他。”
……
待谢氏忙完回来,谢渺见机告退,崔慕礼也紧跟其后。二人途经之处,不少仆从瞪大了眼,心里直犯嘀咕。
不是说二公子跟表小姐分道扬镳,要跟苏小姐成就好事吗?怎么才晃眼的功夫,表小姐的孟表兄离开,二公子又主动往表小姐身边凑了?
夭寿哦,真是搞不懂这些主子们在想什么!
崔慕礼与谢渺并肩走在花树下,绵风倾袭,花瓣零落成雨。
谢渺状似无意地问:“表哥打算何时回刑部复工?”
崔慕礼知她心系红河谷官银案的判决,配合地回答:“红河谷灾银案许多细节由我经手,我早些回去,结案便能早些呈到圣上面前。”
“原来如此。”谢渺假装恍然大悟,又问:“那刺杀一事呢?抓到幕后指使了吗?”
崔慕礼摇头,“杀手已死,死无对证。”
谢渺面有迟疑,“我有一话,不知当不当问。”
崔慕礼抬手掸去她肩上的花瓣,“阿渺尽管问。”
“那我便直言不讳。”既有所求,谢渺只得忽略他的动作,“他们既能对你偷袭成功,为何不在刀上抹毒,干脆以绝后患?”
崔慕礼闻言,目光幽幽,“阿渺,你当真这么想?”
“……”谢渺心虚地清清嗓子,道:“好奇,纯好奇而已。”
崔慕礼有意作弄,“哦?我还以为,阿渺恨不得我溘焉长往……”
“你不会。”谢渺道:“你会顺遂安康,官运亨通,使崔家踵事增华,助大齐安生乐业。”
她语气笃然,似曾游阅时光长河,历历见证他的踌躇满志。
崔慕礼心弦微悸,不待反应,谢渺已引回话题,“你快说,他们为何对你手下留情?”
崔慕礼说了八个字,“毛羽未丰,即鹿无虞。”
谢渺略一思忖,“古人亦有云:斩祸需趁未起之时。”
“古往今来,党派相斗,鬼蜮伎俩皆稀疏平常。”崔慕礼缓声道:“但我崔家世代为官,虽非皇族,却也朝臣望崇,若真动了根本,莫说我崔家上下,便是圣上都会彻查到底。”
懂了,意思是教训教训可以,若真谋杀崔家下一任家主,圣上和整个崔家都会跟对方拼命。
她恍然大悟,“对方要的是你望而却步。”
崔慕礼道:“正是。”
她又问了些话,崔慕礼均耐心回答,一时间,氛围前所未有的融洽。
过了会,谢渺问起孟远棠,“他被关在何处?”
崔慕礼神色如常,回道:“督捕司下的拘所,要等罪证确凿后,才能打入刑部大牢,由刑部量刑。”
谢渺并未生疑,喃喃自语,“那便……那便好极。”
崔慕礼有短暂失语。
若非他派人去往平江调查,兴许便误信谣传,错过她若无其事下隐匿的酸楚过往。
他终是按捺不住,问道:“为何不告诉我?”
谢渺面上掠过诧异,无所谓地笑笑,“又不是好事,何必闹得人尽皆知。”
崔慕礼心口微梗,“是我蠢笨,若能早些察觉——”
她不愿听,“崔慕礼,你已经抓住了孟远棠。”
崔慕礼扶着她面向自己,“你相信我,无论遇到何事我都会站在你这边。”
谢渺打着马虎眼,“是,崔表哥乃刑部官员,最是公正无私——”
“阿渺。”他打断她,不接受她的逃避,“你明白我的意思。”
谢渺抿唇不肯说话。
明白又如何?重要的是她不愿明白,更不愿回应。在漫长而孤寂的岁月里,她早已习惯紧闭心门,不肯让人碰触半分。
情爱更胜鸩酒,哪怕只沾一口,都能叫人痛不欲生。
活着不好吗?谢渺如是想道。
崔慕礼阅尽她的不以为然,却只低声道:“今后有我。”
有他在,便无人能欺,无人敢欺她。有他在,便会爱她护她,独将她放在心间。
他已错过十二岁的小阿渺,决不会再错过如今的她——
即便她已心如止水,待他不屑一顾。
第92章 第 92 章
谢渺别的本事没有; 装傻充愣是好手,面对崔慕礼的深情许诺,她硬能扭转成其他意思。
她敛容正色; 道:“表哥克尽厥职; 一心为民; 日后我遇上难题; 定会寻求你的帮助。”
夫欲善其事,必先知其当然; 至不惧; 而徐徐图之。
崔慕礼摇摇头; 也罢; 随她去了,不过……
“阿渺很喜欢五弟?”他问。
谢渺眼中染上笑意; “慕晟生得粉雕玉琢; 五官肖似姑母,我自然喜欢。”
崔慕礼道:“五弟的确长得更像母亲,都说子肖母; 女肖父,想来甚有道理。”
谢渺一想,崔夕珺与姑父眉眼相像; 而崔慕礼……
“你长得像你娘?”
崔慕礼颔首,“正是。”
谢渺知晓他生母早逝,问此话题有些失礼,便闭了嘴不再继续; 倒是崔慕礼主动说:“见过我娘的人都说; 我与她有六分相似。”
谢渺想象了下; 真心实意地道:“你娘定长得很好看。”
崔慕礼失笑; “若非如此,父亲怎会只惊鸿一瞥,便要坚持娶她进门?”
姑父与何氏的往事?咳咳,似乎听到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谢渺一方面又暗斥自己多事,一方面难耐好奇。听还是不听?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崔慕礼看出她的纠结,坦然道:“父亲思恋她,恳请祖父上门提亲,终是如愿以偿,只可惜……”
谢渺高高竖起耳朵,嗯?只可惜什么?
崔慕礼叹了声,“不提也罢。”
谢渺:……说话说一半,真好。
崔慕礼转而说起其他,“我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待在屋里,生下夕珺后更是长卧病榻,我或夕珺都甚少与她相处。”
谢渺干巴巴地道:“哦。”
崔慕礼道:“说起来,母亲进府后,二房倒是比以往热闹许多。”
谢渺知他口里的母亲是指“谢氏”,想了想,道:“你或许不知,姑母的生母,我亲祖母亦是早逝,如今这位谢家老夫人是亲祖母的庶妹。”
崔慕礼“讶异”:“竟是如此?”
“嗯。”谢渺道:“然而继祖母为人锱铢必较,姑母与我父亲幼时没少受她刁难,待姑母长大,嫁进崔府后,见到你与夕珺,便如见到曾经的她与兄长。这些年你定能察觉,姑母平日虽不假辞色,但心地善良,待你与夕珺没有半分作伪,皆因为她小时候吃过这样的苦,所以不想你们再受磨难。”
崔慕礼道:“母亲与她继母截然不同。”
谢渺点头,道:“慕晟出生后,姑父和姑母或许分了些神,但你要相信,慕晟绝不会替你和夕珺带来麻烦。”
她言辞恳切,一心为谢氏说话,全然不提自己也曾受到继祖母苛刻,不提小谢渺曾遭遇的不公与磨难,不提在黑暗中的惶恐与眼泪,仿佛她天生坚强,天生不用抚慰。
崔慕礼微抿薄唇,长眸黯落。
他从前怎会那般理所当然,以为矫揉造作便是急功近利,毫无耐心去探渊索珠?
“我知晓你在担心夕珺。”他道:“我会好好开解她,莫对慕笙怀有芥蒂。”
谢渺十分满意,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
“阿渺更喜欢男孩还是女孩?”他忽然问。
他问得猝不及防,直叫谢渺身形陡顿,从头至脚麻成一片。
崔慕礼先她半步,没有察觉异常,继续道:“我看你极喜欢五弟,想必将来——”
“崔慕礼。”她道:“你住嘴。”
崔慕礼回身,长眉轻拢,“阿渺?”
秾俊的脸庞难掩疑惑,夹杂着不掩饰的关怀。
谢渺动了动唇,喉间发不出半点声响。
他懂什么呢?
他对前世一无所知,甚至,他都不是他。
前世的崔慕礼待她疏冷客套,即便成了亲,亦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从未将她放到心上。而今生的他,自初时的不以为意,到循序渐进的关切,数次的慷慨解囊,即使被扇耳光,被严词拒绝后,仍不计前嫌,帮她解决了孟远棠……
就在刚刚,他们还心平气和地闲话了几句。
他是崔慕礼,却非她记忆中那个权倾朝野、疏怠妻子、另有所爱的崔慕礼。
刹那间,她有种时光错位、漂浮在空中的晕眩感。眼前忽而是前世平静无波的他,忽而是面前蹙眉关怀的他,往事纷沓袭来,悲欢离合也好,喜怒哀乐也罢,一幅幅画面显现,又迅速支离破碎。
该如何计较?她不无悲哀地想,他们分明是两个人。
空气被突如其来的沉郁挤得稀薄,崔慕礼莫名感到呼吸困难。
出了何事?
他欲探向她的额头,被她飞快地躲开。
她已恢复理智,“我没事。”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走到尚清湖畔,谢渺环目四顾,碧湖秋色,宁静安和。
她问:“还记得这里吗?”
崔慕礼当然记得,一年前,他与念南撞见她坐在此处喂鱼,栏杆因年久失修断裂,害得她翻身落湖。彼时他们对她心持偏见,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谁能料到,仅仅三百多个日夜后,他们会不谋而合地思恋她?
他想解释:“阿渺,当初是我浅薄,不知——”
“崔慕礼。”她苍白着脸,朝他笑,“我们就此和解吧。”
崔慕礼怔住,“和解?”
谢渺道:“对,今后谁都别再提旧事,前尘过往一笔勾销。”
他听懂了,心口某处徐徐开出朵花。
他以为这是重新启程,于是道:“君子一诺,金玉不移。”
她认为这是落下帷幕,跟着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她想通了,不该转移怨愤,记恨一个还未犯错,茫然不觉的人。出家在即,是时候摆脱前尘,了无牵挂地离开。
过了几日,刑部的官吏们发现,崔郎中在重伤未愈便被迫复工的情况下,不仅未心生埋怨,反倒面若春风,意气飞扬。
?
罗必禹私下嘀咕:才有点成绩便不胜欣忭,哼,毕竟年轻,平时看着宠辱不惊,内里还是嫩了些!
因此,罗必禹愈加心安理得地指使崔慕礼干活,崔慕礼则奉命唯谨。
关于红河谷灾银一案,无论是宁德将军邹远道伙同陇西郡守姚天罡、匪首章见虎监守自盗,亦或是兵部尚书王永奇奉命查案,却与叔父王科易将一百万两灾银中饱私囊,两件案子均查得水落石出,铁证凿凿如山。
至此,除去崔慕礼、罗必禹、谢渺与当事人吕香禾,无人知晓被掩埋在红河谷灾银案下,两江总督曲子铭所犯的累累罪行。
暂时而已。
不说崔慕礼已应诺谢渺,哪怕为邹远道和吕香禾,为被曲子铭祸害残杀的其他女子,他都会竭力搜寻当年证据,帮受害者们讨回公道。
随着承宣帝回到京城,秋狩期间发生的事情亦如絮缕般,无孔不入地钻遍大街小巷。
茶馆里,堂上坐着粗布长衫的说书先生,堂下坐着形形色色,有男有女的茶客们。
说书先生手握折扇,说得口沫横飞,“却说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圣人打马来到孤山脚下,他昨日在此见过一只雪狐,当夜便有仙人临梦,称其乃尧昀仙人下凡历劫,若能得圣上一世庇护,待来日功德圆满返回天庭,必会佑大齐百年富宁顺遂……”
“圣人醒后,马不停蹄地追寻雪狐踪迹,跟着脚印深入山林,苦苦搜索三个时辰后,忽见眼前白影一闪而过。”
“只见瀑布傍山,缥缈如仙境处,雪狐逸然而立。圣人大喜过望,忙亲自追捕,岂料刚下马,山中便传来一阵震天吼叫,一只黑熊缓缓从暗处显现!”
“那黑熊膘肥体壮,身高九尺,双目染红光,熊蹯似巨斧,利齿流涎,张嘴便能吞下一名成年男子!”
“侍卫们连忙护在圣人周围,有人上前与黑熊搏斗,不料被它一掌扇飞,脑浆崩得到处都是!其余人锲而不舍地冲上去,有被它拦腰咬成两截,也有被啮断手脚的,肠子鲜血流得满地都是。侍卫们节节败退,眼看那黑熊要扑向圣人,酿成大祸之际!”
说到紧要关头,说书先生故意停顿片刻,茶客们屏息凝气,又听他语调激昂,抑扬顿挫道:“说时迟那时快,一名俊美青年从天而降,手持宝剑,勇猛果断地奔向黑熊。”
“他身形翩若惊鸿,出招灵巧敏捷,手中剑光凛凛,与那黑熊纠缠得难舍难分,半刻钟后,他凭借一己之力,将黑熊耍得精疲力尽,最后趁其不备,持剑刺进它的胸口,将它——”说书先生豁然起身,以扇作剑,奋力往虚空一刺,“一招击杀!”
众人悬到半空中的心脏倏然归回,不由爆发出一阵喝彩,“好!精彩!”
说书先生很满意此番氛围,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喝茶润嗓。
有人急不可耐地问:“吴大兆,你快些说,这名青年是何人?”
说书先生展开扇子,故作风度地摇了摇,“说起此人,想必各位都不陌生,他正是定远侯周斯辰的次子,往日只会斗鸡走狗的周家三公子,周念南是也!”
此言一出,人群哗然,议论纷纷!
“周三公子周念南?”
“竟是他!”
“我早就说过,虎父无犬子,定远侯府世代英勇,岂会生出废物来?”
“就是!我听说他兄长八岁便已跟着侯爷参军,他虽然养在京城,却也非酒囊饭桶,明面上玩世不恭,私底下勤奋刻苦的很!”
“哎呀,定远侯府不愧是我大齐的功臣,不仅维稳北疆,更能舍身护天子,佩服,佩服!”
小茶馆内,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双手一伸,示意大家安静,“既然聊到定远侯府,在下就为大家再说几件定远侯年轻的事,便从他十四岁时,以仅仅五千精兵,对阵北狄两万军队,以少胜多的费阳坡战事说起……”
第93章 第 93 章
不仅宫外对此津津乐道; 就连宫内也四处可闻“周三公子扑杀野熊,奋不顾身救天子”的英勇事迹。
一时间,全京城都默契地摘去周念南身上“纨绔不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印象; 在他脑门定上“前途无量”四个大字。
……
崔慕礼跟着罗必禹进宫面圣; 听得罗必禹不屑道:“哼,杀了头熊而已; 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老家的乡下; 有名十六岁的采药少年; 在山上偶遇一只吊晴白额虎; 那虎足有他三倍大; 他却赤手空拳将白虎打死; 拖回家加餐去了。”
崔慕礼了然,“原来罗大人是武松的同乡。”
罗必禹横了他一眼; 气得胡子直翘。他差点忘了,这小子跟定远侯府的三公子是一丘之貉; 均是出身矜贵之流!
话不投机半句多; 话不投机半句多!
待二人受召进入御书房,只见里头已跪了好几名紫袍官员,承宣帝身着明黄色龙袍坐在案后; 面容深沉; 难以捉摸。
二人忙恭敬行礼; 承宣帝抬了抬手,道:“你们俩站着说话。”
罗必禹挺直腰板; 也不走远; 偏靠着那几名跪着的官员站。
跪着的官员们:面上无所动; 心里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