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

第106章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第106章

小说: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子俩相?对而坐,就着烛火安静看书,互不打?扰。
  直到天边出现鱼肚白,苏源才回?屋小睡。
  刚褪下?衣袍躺下?,苏源就发现了枕下?的?东西。
  棱角坚硬,触感微凉。
  抽出一看,果?然?是红封。
  苏源哭笑不得,翻个年他都十九了,怎的?还有?压岁钱拿。
  双手却格外诚实地攥紧红封,嘴角上扬的?弧度怎么也控制不住。
  。。。。。。
  府衙的?年假共有?七天,倒是和前?世类似。
  从年初一开始,往苏家送年礼的?人就没停过。
  不论是官员还是富商,前?来送礼的?人个个满脸堆笑。
  说完拜年的?吉祥话,又替自家老爷转达了对苏大人的?新年祝愿,争取在苏大人跟前?留个名儿。
  对此,苏源倒是没再不近人情地将他们拒之门外。
  毕竟他要在这里待满三年,若想自己规划的?政策得以顺利施行,没几个趁手的?工具人可不行。
  对方有?意讨好,苏源也就顺势而为,让陈大把年礼收进库房,并记录在案。
  至于这些送礼的?人家,苏源隔天就还了同等价值的?年礼。
  宋家也差人来送了年礼。
  苏源打?开看了,除去?一些很常见的?年礼,还有?几本古籍。
  书页泛黄,却被保存得很好,连卷边都不曾有?,散发着油墨香。
  苏源看了几页便爱不释手,回?礼时在里头添了一本兵书,以及一柄锋利秀气?的?匕首。
  兵书是他半月前?让人搜罗来的?,一直放在他的?书案上,正是为了过年时送去?宋家。
  至于匕首,是苏源在武器行挑挑拣拣,花了小半个时辰挑出的?上品。
  不仅价格漂亮,更是男女通用。
  苏源不知宋家收到年礼是何反应,忐忑之余选择刻意不去?关注。
  除了应邀前?往夏同知家吃了一顿饭,其?余时间基本窝在家里,看书写文章,倒也充实。
  七天一晃过去?,官员们打?着哈欠走?进衙门,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因着去?年年底的?变故,府衙多出许多空缺。
  除去?知府、同知还有?通判的?三个空缺,这需要弘明帝亲自任命,其?余的?空缺都由?苏源填补。
  苏源把表现良好的?小官往上提一提,补足一部分空缺,剩下?的?空缺由?品学兼优的?举人通过考核担任。
  当然?,这些七品以下?官员的?提拔及任命,都是经由?弘明帝的?准许。
  即便如此,苏源也还是写了一份奏折,将具体官员调动上报京中,以免被人捉住错处,成为攻讦他的?理由?。
  身处漩涡,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刚让人把折子送去?驿馆,由?专人送往京城,夏同知过来:“大人,盐运司的?人来了,想问问大人何时给盐商发放盐引。”
  原本是要在年底给盐商发放盐引的?,只?是那时府衙众人忙得脚不沾地,盐运司更是因为此案与盐税有?关,个个战战兢兢,提都不敢提一句。
  如此一来,一年一度的?盐引发放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若非那些盐商三天两头催促,盐运司还真?不想来触这个霉头。
  苏源掀起眼皮,将毛笔架在笔洗上:“让他进来吧。”
  夏同知麻溜把人请了进来,又赶紧脚底抹油溜了。
  自从苏大人成了代理知府,可把他折腾得不轻,并非是刻意刁难,而是打?着“本官看重你”的?名头,给他安排各种差事。
  现下?他手头还有?不少公务未处理完,若再让苏大人逮住,估计连睡觉的?时间都得贡献出来。
  惹不起,他还躲不起么!
  苏源何等敏锐,自然?觉察出夏同知的?意图,不由?莞尔,诸多琐事带来的?心烦都散去?不少。
  “苏大人。”
  浑厚的?嗓音拉回?苏源飘远的?思绪,习惯性地正襟危坐:“林大人。”
  眼前?之人正是盐运司副使,松江府这一片的?盐务都由?他负责上报到省城的?盐运司。
  林大人上来直奔主题:“本官打?算月底发放盐引,不知苏大人可有?异议?”
  论品级,二?人同为从五品,没有?谁高谁低一说。
  只?是林大人被外放多年,比不得苏源深得帝心,不免多了几分谨慎。
  再加上年前?苏源把整个松江府官场搅了个天翻地覆,也让林大人对他多有?忌惮。
  担心苏源再在盐务上做文章,为保险起见,林大人还是决定来知会他一声。
  苏源指尖细微磨蹭着,笑意温和:“自然?不成问题,只?是。。。。。。”
  林大人刚松了口气?,又因后面俩字儿屏住呼吸,紧张之意溢于言表。
  苏源紧忙道:“林大人不必如此紧张,苏某只?是就盐引提出一二?点建议,对松江府盐务只?会有?益无害。”
  林大人干笑两声,头疼得很。
  眼前?这位可能不知道,自从他把松江府的?官员薅走?一半,不论是盐运司还是其?他人,私底下?都称他为“铁面无情苏大人”。
  他对苏源破盐税案的?事迹也所有?耳闻,更觉得苏源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甚至不太敢与之对视,生怕被对方看出心中所想。
  苏源也没再说什么废话,开门见山道:“根据苏某调查所知,往年发放盐引只?管盐商是否有?足够资产,却忽略了他们的?本性。”
  “依苏某看,松江府的?盐税之所以被贪墨转移,一部分是官员的?贪婪不作为,另一部分则是盐商的?品质良莠不齐。”
  “松江府只?是一个小小缩影,不仅整个省城,甚至于整个靖朝,也都存在这个问题。”
  林大人瞳孔收缩,表情精彩得紧。
  苏源可真?是胆大妄为,什么话都敢说啊!
  又仔细一想,苏源说得好像有?点道理,鬼使神差地没有?打?断他。
  苏源见状,眼底掠过笑痕:“眼前?的?问题便是,如何规避这些问题。”
  林大人心中腹诽,他不过一个盐运司副使,上头还有?正使压着,哪轮得到他考虑什么规避的?问题。
  苏源似看出他的?顾忌,气?定神闲道:“林大人放心,关于这件事,苏某在离京前?就已?经同陛下?商讨过,陛下?也愿意一试。”
  在翰林院的?那段时日,他只?要被宣召到御书房,一待就是一两个时辰,真?以为他是单纯过去?带娃,陪陛下?对弈的?不成?
  和弘明帝达成计划的?那天,弘明帝特意让宫人把十二?皇子抱回?皇后宫中,与苏爱卿促膝长谈。
  弘明帝是位明君,骨子里同样有?股拼劲。
  听?完苏源的?提议,他仅思忖片刻,就同意苏源拿松江府作为试点,进行官盐改革。
  林大人得知其?中有?陛下?默许,有?些意动。
  踟蹰半晌,出于谨慎,还是没有?一口应下?,只?道:“林某回?去?将此事告知正使,再给苏大人一个答复如何?”
  苏源欣然?应允:“善。”
  只?要盐运司别捣乱,给他拖后腿,松江府的?那些个盐商掀不起什么风浪。
  林大人带着满腹心思离开府衙,苏源让新上任的?通判知事把公文搬来,继续伏案处理公务。
  今天又是打?工人的?一天呢。
  等他正式上任,一定要多找几个工具人,帮他分担一部分这如山一般的?公务。
  两日后,林大人再次登门:“黄大人同意了,只?提出一点要求。”
  苏源眉梢轻挑:“您说。”
  “若松江府的?盐商集体抗议,继而影响到这一片官盐的?售卖,苏大人必须立即停止新的?盐引制度。”
  苏源爽快应下?:“不必黄大人说,倘若真?遇到您所说的?情况,苏某也会即刻终止。”
  林大人紧绷的?后背瞬间松开,面皮也不似起初那么严肃了。。
  苏源递上一张宣纸:“这是苏某拟出的?盐引制度初稿,林大人不妨先看看。”
  林大人接过,铁画银钩的?字迹密密麻麻占满整张纸,他逐字逐句地看完,沉默良久才出声:“林某觉得,可以一试。”
  苏源粲然?一笑,眼尾弯起的?弧度削减了他的?清冷,意外的?赏心悦目。
  林大人心神一动:“林某记得,苏大人尚未婚配?”
  “的?确如此。”没等林大人咧开嘴角,苏源又说,“不过快了。”
  嘴角立时垂下?,林大人在心里捶胸顿足,他还准备为自家嫡女争取一下?呢。
  面上淡定如斯,再正经不过:“那林某就等着苏大人的?好事了。”
  苏源回?以微笑。
  林大人带着初稿离开,着手准备盐引拍卖的?相?关事宜。
  苏源乐得自在,只?需每天例行询问进展,具体实施都交给林大人这个工具人。
  偏生林大人对此毫无所觉,勤勤恳恳干活,总算在正月十四对外公布了新盐引制度。
  括弧,只?针对松江府盐商,括弧。
  新制度一出,有?意争取盐引的?商贾那叫一个怨声载道。
  新盐引制度包括两部分改进。
  其?一是盐引和官盐的?改进。
  盐引作为靖朝发放给盐商的?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以往只?是一张白纸黑字,盖有?盐运司印章的?契书。
  现今除了以上内容,还附加了一串编号。
  编号共十位数,由?一到十十个数字随机组成。
  与之相?对应的?是官盐批次,盐商每支领一次官盐,就会在编号后添加相?应批次。
  每个批次的?官盐都是固定量,售完才可再次支领。
  这一改进,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官盐变成私盐,盐商从中牟利的?情况。
  同时,官盐有?了批次,输入及流通皆有?迹可循,官员若想在盐税上动手脚,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凡有?一批官盐和账册对不上,与上缴国库的?盐税有?出入,朝廷会立即发现问题,继而展开调查。
  其?二?是盐商的?筛选。
  往年盐运司发放盐引,都是在某固定场所进行拍卖。
  商贾齐聚于此,出价高者便可成为盐商,获得运销官盐的?资格。
  较之旧盐引制度,新盐引制度更加苛刻。
  新制度更注重盐商的?素质与诚信,名声有?瑕疵者无法入选,在拍卖场外就被刷下?来了。
  经过一番角逐,价高者获得临时盐引资格。
  随后会有?衙役前?往名下?的?商铺调查走?访,合格者便可获得盐商资格,若不合格,再有?后面的?商贾补上。
  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商贾对此没什么意见,反倒是那些喜欢通过歪门邪道牟取暴利的?商贾,他们对此怨念颇深。
  这天午时,苏源照常回?家吃饭,路过酒楼,顺手打?包了一份叫花鸡。
  正准备离开,听?到一富态男子不满嘀咕:“真?不知道盐运司那些人怎么想的?,这都什么破规定,以前?可从未有?过。”
  同伴神神秘秘地说:“我听?说这些改进是苏大人提出来的?,他打?的?什么算盘,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
  “苏大人?就是年前?抓了几十个盐商的?那个通判?”
  “不错,就是他。”
  富态男子愤愤道:“盐引跟他有?一文钱关系吗,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要不是因为这个破制度,今年咱俩肯定还可以继续做盐商。”
  “你声音小点,别被旁人听?去?!”同伴左右四顾,拉着男子离开了。
  目送着这两人上了马车,苏源摇摇头,什么都没说,径自回?家去?了。
  用过饭后小憩片刻,又赶往府衙。
  途中,马车被迫停下?。
  苏源的?身体因惯性向右倒去?,撑着木板才维持住平衡,蹙起眉:“怎么了?”
  陈正欲言又止:“公子……”
  苏源眉间折痕愈深,索性撩起车帘。
  不远处,两个男子当街打?成一团。
  “你当街撒尿也就算了,知不知道我这一身袍子值多少银子,赶紧赔钱,不赔钱我就打?断你的?腿!”


第103章 
  “一件破袍子;真当我赔不起?”
  短须男子一手攥着裤头,脸都被揍肿了,掏出银锞子砸到对方身上。
  “哼;算你识趣!”
  蓝袍男子捡起银锞子;又嫌弃地抖了抖袍角,嫌恶嘟囔:“一把年纪都不知羞耻为何物。”
  短须男子理?直气壮道:“人有三急,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谁让你挨到我跟前的?”
  蓝袍男子一撸袖子,作?势要再动手。
  短须男子见状;拔腿就溜,留蓝袍男子在原地骂骂咧咧。
  目睹全程;苏源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不仅是那二人当街对?殴;还因为那短须男子当街。。。。。。的粗鄙行?为。
  陈正一直关注着自家?公子的表情,挠挠脸说:“有些人出门在外;总有憋不住的时?候,下次奴才?见到就绕路走。”
  实际上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其他地方,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还有专门的衙役巡视,但?凡逮到立即拉走;并附送一顿思想教育。
  只是寡不敌众;衙役们总有顾不上的时?候。
  苏源早在杨河镇就听?闻过,眼下亲眼目睹,心情颇为复杂。
  他放下车帘:“走吧。”
  陈正诶了一声,鞭子不轻不重落在小红屁股上。
  ……
  “苏大人。”
  走进?府衙,不少官员同苏源殷切打招呼。
  苏源心不在焉地应着;循着肌肉记忆走进?办公点;着手处理?公文。
  批完两封公文,苏源脑中?忽然?闪过一抹白光;眼眸骤亮。
  当下把公文推到一边,摊开?宣纸肆意挥洒。
  一刻钟后,苏源让人把夏同知叫来。
  彼时?夏同知正和满桌的文书作?斗争,正月里硬是出了一脑门的汗。
  被告知苏大人请他过去,有要事相商,夏同知耳边一声炸响,一股电流从脚底直窜天灵盖,又涌向四肢百骸。
  简称,麻了!
  夏同知顶着快要拖到脚面的眼袋,百般不情愿地出了门。
  用脚趾头想,他都能猜到苏大人肯定又要给他安排差事。
  一件又一件,繁杂的公务堆积成山,快把夏同知给压趴下。
  夏同知一路哭丧着脸,来到苏源跟前。
  因着对?方是代理?知府,又心存几分畏惧,夏同知上来就作?揖行?礼:“不知苏大人叫我前来,有何事相商?”
  苏源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亲切:“夏大人快坐。”
  夏同知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嘴里泛苦,硬着头皮坐下。
  这椅子上就跟安了钉子似的,戳得他坐立难安。
  苏源神色如常,或者说发现了却装作?不知,笑眯眯地同夏同知说明?了途中?所见。
  “苏某想到一个解决的法子,便迫不及待想要同夏大人分享。”
  有一说一,夏同知也被这一现象困扰得不轻,又找不出破解的法子,只能装看不到。
  听?苏源这么说,倒是有些好奇,作?洗耳恭听?状。
  苏源把宣纸往前推了推,夏同知低头看去。
  宣纸上有两幅草图,看似潦草,却简单明?了。
  第一幅是一间屋子,有两扇门,门上各自写着“男”“女”二字。
  第二幅是屋子的内部,里头整齐排列着一个又一个的圆坑。
  夏同知很快明?白苏源的用意:“苏大人是打算在街头建这种?茅厕?”
  “不错!”夏大人一眼看破其中?玄机,苏源递上一个赞许的眼神,“苏某称之为公共茅厕。”
  夏同知捋着胡须,中?肯道:“这个主意不错。”
  有了公共茅厕,就不必担心百姓随地那啥的情况了。
  试问若不是憋不住了,谁又想当街亦或是躲在角落里露腚?
  “苏某以为,只要每隔一段距离建一座公共茅厕,不仅给百姓带来方便,咱们松江府的市容也会大大改善。”
  夏同知不懂市容是何意,但?并不影响他理?解公共茅厕的裨益。
  他又重新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