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国高手 >

第241章

医国高手-第241章

小说: 医国高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法?臭娘们,你刘老爷今日就超度了你,你去地下找阎王爷要王法去吧。”刘镇国狞笑着,手持钢刀欺上前去,挥刀照着妇人头上就砍!
    “住手!”就在这时,就听一声怒喝,店里涌出十几个人,人人手提腰刀,当头一人手指刘镇国:“御前侍卫在此,刘镇国,还不放下屠刀?!”
    “啊?!”刘镇国大惊失色,心中一慌,手里的刀“当”的一声落在地上。
    “拿下!”文金命道。
    刘镇国见到文金等人,吓得面如土色,哪敢抵抗,束手就擒。
    “刘镇国你个杀千刀的,你也有今日?!”那黑胖妇人真是泼辣,面对此情一点也不怵,扑上来十指连挥,把刘镇国抓了个满脸花。
    “拉开她!”文金连忙下令,侍卫们把妇人给拉开,押着刘镇国和他的亲兵走了。
    “原来那位公子爷就是皇上啊,嗨,这是怎么说的,我这张破嘴啊,怎么啥都说呢?”黑胖妇人望着远去的侍卫,拍着手后悔不迭地跟自己的男人说道。
    “不让你瞎比咧咧你不听?这回后悔了?”她男人闷声闷气地说道。
    “啥后悔?老娘是后怕不该说皇上老爷子!谁知道皇上那么年轻呢,不会把皇上给说老了吧?”
    “你以为你的嘴开过光?快进屋吧,别嚷嚷了……。”
    刘镇国一路上不断地打着主意,心想,一会儿见了皇上,还得想办法把李伯爷搬出来,或许皇上一心软,能饶了自己性命呢。
    可到了船上,没有见到皇上,却是见到了谢应运,还有胡春来。
    二人都跪在甲板上,四周皆是侍卫看守。
    “跪下!”
    一名侍卫在刘镇国腿窝处一踹,刘镇国“扑通”一声跪倒。
    “侍卫大哥,请通禀一声,我要见皇上。”刘镇国乞求道。
    “噤声!皇上要见你,自会宣你,再大声吵嚷,立即把你扔到江里喂鳖!”
    ……

第四十五章 老官场油子失算了
    刘镇国打的主意是把李定国给抬出来,看看李大帅的面子还好使不好使。
    而谢应运却是另有打算。
    他是个老官场混子,自是明白李定国的牌子不好使了。若是刘镇国不去找合渣店的麻烦,乖乖地让胡春来把地退给佃户,或许皇上给李定国个面子,不会追究了。
    可这家伙竟然去拿店主夫妇出气,被候在那里的侍卫给逮了个正着,那你还有救?别说李大帅,把天皇老子搬出来都不管用啊。
    万幸的是,自己没有跟着去,或许还有转圜之机。
    他朝中没有根基,自不会在这方面想辙。
    不过,他有他的道。
    他跪在那里,并没有伏下身子低下头,而是直着身子,眼盯着皇上所住的船舱。
    他在等一个人出现。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等的那个人出现了。那个人从皇上的船舱里出来,顺着梯子往下走。
    谢应运见时机已到,连忙冲那人喊道:“董伯爷,董伯爷!”
    那人一愕,往这边看看,走过来问道:“谁叫我?”
    这人正是平虏伯董琼英。
    “董伯爷,下官谢应运。”
    “谢应运?有事吗?”董琼英边问边往这边走。
    “伯爷,此人乃是钦犯,没有圣旨,任何人不许与他交谈。”金见董琼英不知轻重,连忙拦住了她。
    “嗨,没事,一个快死之人了,还能有什么事?皇上若是怪罪,本爵一力承担就是。”董琼英大大喇喇地说道。
    说罢走到谢应运跟前,问道:“谢应运,有什么话赶快说吧。”
    “伯爷,请您救命。”谢应运伏下身子,嘭嘭磕了三个头,嘴里连声哀告。
    “嗤,谢应运,想什么呢?到了这步田地,你还想好事呢?再说了,本爵并不认识你,为什么替你求情?”董琼英嗤笑一声道。
    “伯爷,如能求下官一命,下官有重金相谢。”
    “你玩呢?不知道你的家都被抄了?”
    “伯爷,请近前来,下官有密情相告。”
    谢应运小声说道。
    “哦?”董琼英蹲下身子,对金等侍卫说道:“你们离远点。”
    金心里非常不屑,心道:“毕竟是山野之人,不懂得什么叫避讳。你的所作所为,我一会儿就去找皇上禀报,看你如何交待。”
    心里这样想,还是往后退了几步。他打定主意要看董琼英的笑话。
    谢应运一看董琼英这种架式,心中窃喜:“看来自己真的找对人了。”
    他只所以找董琼英而不是找别人,是因为他非常明白,顾炎武、陈贞慧、杨爱这些天子近臣想都别想,没人会趟他这个混水。秦良玉也不要想,那就是个成精的人。
    只有这个董琼英,看着傻乎乎的,在州衙时,他就注意到了,董琼英虽然一直没有讲话,但一双眸子就没离开过皇上的脸。
    他当时就断定,这位年轻美貌的伯爷,跟皇上肯定是有一腿,否则不可能让她承袭她丈夫遗下的爵位,也不可能让她随驾进京。
    只要把她给哄好了,在皇上面前吹吹枕头风,自己的小命还能保不住?
    刚才又看到她一点也不知道避讳,侍卫们也都让着她,更是让谢应运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至于哄董琼英高兴,他认为有十足把握:“有钱能使鬼推磨,就不信董琼英一个刚从大山里出来的苦哈哈会抵挡住万两黄金的诱惑。”
    “伯爷,下官的家虽被抄了,但下官另有二万两黄金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只要伯爷肯为下官说话,下官就以这二万两黄金相送,如何?”谢应运悄声道。
    “二万两黄金?你可真够贼的。说吧,藏在哪了?”董琼英同样小声问道。
    “伯爷,您这?您还没答应下官呢?”谢应运为难地说道。
    “好吧,本爵答应你。”董琼英非常爽利地应道。
    “谢谢伯爷,谢谢伯爷。”谢应运再次磕头道谢,然后悄声道:“州衙后街从西往东数第三所院子,那是下官置办的外宅,无人知晓。宅子里有一口枯井,金子就藏在那口枯井里。”
    “噢,州衙后街从西往东数第三所院子,藏在枯井里。”董琼英站起身来,喃喃地重复道。
    “伯爷,您小点声!”谢应运见她一点也不避讳,急道。
    “听到没有,州衙后街从西往东数第三所院子,有一口枯井,井里藏着二万两黄金,你们赶快去取出来。”董琼英不理他,回过头对金说道。
    “伯爷,您,您这是何意?”谢应运大惊。
    “狗官,本爵真他娘的服你了,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你还敢装神弄鬼?真是狗胆包天啊你。”董琼英笑着说道。
    “伯爷,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您可是答应了下官的!”谢应运急道。
    “哈哈哈,真是瞎了你的狗眼,竟敢公然贿赂老娘,你以为老娘傻是吧?告诉你,老娘不是君子,老娘乃一介女子,女人说话啥时候算过数?哈哈哈。”
    “啪!”
    董琼英骂完还不解气,一巴掌扇在谢应运头上,然后大笑着离去。
    “唉,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我怎么就忘了圣人教诲呢?”谢应运捂着头懊悔地想道。
    出了谢应运、刘镇国这样的事,朱由榔非常生气。
    生气之后,他开始检讨自己的得失。
    看来,军事上的胜利并不代表为政的成功。
    治政其实就是治吏,而吏治这一块,现在看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今天,若是要求上一级主官全面了解下面的情况,确实不是易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下属的汇报。
    而下属报喜不报忧、瞒上欺下的陋习,一时之间难以改变。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监督力度。
    两广、福建,这些老地盘,经过都察院的努力,官风得到了极大改善,而像其它省份,因为都察院人手紧张,以及刚刚回到大明怀抱,官场还在老的惯性之中运作,没有跟上自己的节奏。
    “接下来,一定要给黄宗羲多配人手,把那帮子御史,全撵下来,就到最基层查访,不能浮于表面,光做表面章。”朱由榔想道。

第四十六章 南京好像有些乱子
    
    “失去监督的权力,就会像出了笼子的老虎。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把老虎关进笼子。除了都察院的官方监督之外,还要强化民间监督,听取民意。雪松,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朱由榔问道。
    “陛下,臣以为听民意之事,还不宜推行过早。”顾炎武答道。
    “过早?怎么讲?”朱由榔有些奇怪,顾炎武一直主动要听民意的,为何他却说过早呢?
    “陛下,听民意,必然会引起官吏阶层的反对,而且民众也不一定有这方面的意识,很容易流于形式。若是真正推行开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官员素质,二是民众意识,臣以为,在这两方面未有大的提高之前,不宜推行过早。”顾炎武答道。
    “官员素质主要是对‘以民为本’这个治政方略的理解,民众意识主要得消除千百年来形成的被奴役意识。这两个方面确实不是一日之功。”朱由榔听了顾炎武的说法,心里暗道。
    “好吧,暂时先不提了。归庄的《大明周报》也能起到舆论监督作用。雪松,你给归庄写封信,让他下一步还是在这方面要加强一些。”
    “是,臣遵旨。”顾炎武答道。
    “雪松,从夷陵的事看来,朕还是不能老是高高在上,一定要深入民间。若不是去合渣店走走看看,哪里会知道下头这些黑了心肝的东西?!朕还一直以为下头政通人和呢。”朱由榔转了话题,道。
    “陛下,您打算在此地下船?”顾炎武问道。
    “嗯,朕打算明日就由此上岸,走陆路回京,一路轻车简从,微服私访,看看朕的治下还有多少阴暗的东西。”朱由榔回道。
    “陛下,您出来的时间太长了,应该尽快回京才是。再说了,乘舟也舒服些,走陆路太颠簸了。”顾炎武答道。
    一听这话,朱由榔眉毛一挑,似乎听出了些许言外之意:“什么叫出来的时间太长了?难道京中有何变故不成?”
    一想到这里,他随即否了:“若有变故,自己不可能不知道。大概顾炎武听到了些别的,不好宣之于口的?”
    想到这里,朱由榔不悦地看了顾炎武一眼,道:“雪松,你别给朕打马虎眼,有什么就直说。”
    “陛下,臣哪敢跟陛下藏着掖着?只不过,归庄给臣写信,其中有‘文贵武贱,陋习再现’之语,臣觉得陛下不在京中,怕有些人无人能压服,莫再闹出乱子。”顾炎武答道。
    朱由榔一听就明白了。
    大明的文官集团非常可恶。
    自英宗之后,他们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把皇权给彻底限制住了,也把武将给彻底压服了。
    朱由榔穿越之后,第一时间就喊出了“乾纲独断,君宰其权”的口号,还借着议立戴忆兰为妃之事,把给事中制度给废了,宣布了皇权的强势回归。
    而对于武将,朱由榔也打破了“文贵武贱”的陋习,实行的是后世那种文武两条线的制度。
    文不制武,武不涉政。
    而这两条线的线头,仍是牵在皇帝一人手中。
    如此以来,对于文官集团的打击不小。
    “这刚刚打下南京,有些人就坐不住了么?若是打下北京,全面收复失地,那他们是不是要向我的皇权发起挑战?好吧,让他们先表演一番吧,看看是谁蹦的最欢。”朱由榔心道。
    “朕知道了。雪松,自明日起,朕与定生、白兴就下船了,你带领船队继续沿水路进京。记住,要保密。除了几位主要臣子,不要让任何人知晓朕的行踪。”朱由榔吩咐道。
    “陛下,您要微服进京啊,臣也要跟着,行吗?”正说到这里,董琼英进来了,刚好听到朱由榔说的话。
    “董爱卿,你怎么回来了?”朱由榔奇道。
    “嘿,陛下,您不知道吧,谢应运那狗官白送了二万两黄金给您。”董琼英笑着把刚才的事禀报一遍。
    “陛下,有这两万两黄金,能否容臣保驾身旁?”董琼英末了问了一句。
    “不行。朕是微服私访,不是游山玩水,带着你算什么回事?”朱由榔一口拒绝了。
    “陛下,您就算微服私访,总得有人伺候吧?”董琼英并不打算放弃,继续缠磨道。
    “自然有人,李洪跟着呢。”
    “嗨,李公公伺候人是把好手,可是,他不是女人哪,男人哪有女人伺候起来细心?”
    “咳……。”朱由榔被她的话差点给气乐了,心道:“说的朕离了女人不活了似的,要带女人也带杨爱,哪会带你?你这身份太敏感了。”
    “不行,不行。”朱由榔只是摇头不许。
    “陛下,带着李公公还有一件不方便。一是若是有人上船拜见,李公公可以出面挡一下。拜见的人一见李公公在船上,自会以为陛下也在船上。第二呢,他是太监,一说话别人就能听出来,也不利于隐藏行迹。再说了,若是有女人出面的事,臣跟着不是很便利吗?”董琼英还是不肯罢休,又说出了几点理由。
    最后一点,让朱由榔心动了:“也是,途中不可避免会跟女人打交道,问个路啊,借个宿啊什么的,全是大男人确实不好办,还真得带个女人。”
    “若是带女人,这船上只有秦良玉、杨爱和董琼英,秦良玉年纪太大了,不能让她受风霜之苦,杨爱是小姐身子,这么远的路,她也不一定能受得了。如此说起来,还真就是董琼英合适。”
    想到这里,朱由榔无奈地说道:“行了,真是拿你没办法,好吧,朕应了你了。”
    “嘻嘻,太好了,臣去准备准备。”董琼英一听皇上准了,登时笑了,说完话转身走了。
    “陛下,臣建议带上焦将军。”顾炎武又道。
    “人太多了怕会引起别人注意。”朱由榔道。
    “陛下,您的安全才是最大的事。只带焦将军一人,还能有多大的事?”顾炎武道。
    “好吧,依你。”
    “陛下,外面那两个狗贼怎么办?”顾炎武又问道。
   
    

第四十七章 遇雨着凉
    “谢应运如此行事,怕姚之德也未必干净。谢应运、刘镇国还是押回南京审一审,依律空谳。这样吧,让姚之德暂领夷陵知州,夷陵守备一职嘛,让杨赤暂代。”朱由榔沉吟着说道。
    “陛下,杨赤乃二等侍卫,守备一职是不是太低了些?”顾炎武迟疑着道。
    二等侍卫是正四品,守备是正五品,若是派杨赤去当这个守备,算是低配了。
    “夷陵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更兼出了刘镇国这样的事,军中怕会有不稳,故守备一职必须由一稳妥之人担任。杨赤跟在朕身边,尽职尽责,断不能降级使用。这样吧,杨赤领夷陵守备,加参将衔。”
    “遵旨。”
    当夜,杨爱侍寝。
    二人缠绵过后,杨爱小心地说道:“陛下,臣跟你一块去吧。”
    “不行,你这娇贵身子,朕可不舍得让你风餐露宿。”朱由榔抚摸着她如绸缎般光滑的脊背,爱怜地说道。
    “陛下,其实臣的身体是可以的,虽然不会骑马,但坐车还能承受得了。”杨爱感受到了皇上的关爱,但一想到董琼英,她仍是不放心,所以依然在争取。
    “不行,朕可不舍得让你受苦,你就坐船回去,多安逸?咱们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朱由榔坚决不同意。
    “好吧,陛下,您可要注意身子骨啊。”杨爱一语双关地说道。
    “你呀,净瞎想,朕,朕的身子骨壮实着呢。”
    次日,天还没亮,朱由榔、董琼英、陈贞慧、焦琏、白兴带着六名侍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