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177章

大明小学生-第177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德威反问说:“这些日子,好几个人跑到抚院那里告我,大中丞全都受理了,甚至派了鲁大郎到南京城传唤人物,这还不叫越俎代庖?”
  曹千户强行辩解说:“大中丞如何行事,岂是你我可以揣度的?再说鲁大郎之事岂能混为一谈?”
  秦德威驳斥道:“怎么不能混为一谈?敢问鲁大郎到南京干什么来了?是不是审案权的延伸?
  所以鲁大郎如此行事,意味着江宁县的初审权被大中丞侵夺!
  那么江宁县也不敢与大中丞争了,所有待审案卷还请一并提走!”
  曹千户推脱道:“本官又不能做主,你与本官说这些,也是无用!”
  秦德威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那么说了这半天,都是白费!既然你做不了主,那就回去请示大中丞后再来!”
  曹千户喝道:“那就先放了鲁大郎!本官回去后,自然与大中丞禀报情况!”
  如果县衙不放鲁大郎,丢的还是巡抚脸面。
  而他曹某人是武官,上司的命令可以视为军令,如果完不成,运气不好就是被迁怒挨军法了。
  秦德威绝对不松口:“那就先请抚院拿出个明确说法,到底要不要江宁县案子的初审权!”
  曹千户又讲人性劝道:“鲁大郎只是个小人物,奉命行事而已。本身无关大局,何苦揪住不放!”
  秦德威冷笑说:“我们江宁县也有自己的态度,也有自己的立场!可毕竟只是个六品县衙而已。
  不通过扣住鲁大郎来表态,难道要扣住大中丞?就算是鲁大郎替大中丞受过吧!”
  曹千户顿时进退两难,求着放人不行,回去也不行。
  想了又想便道:“本官暂时也不回句容了,但要借笔墨写个禀文送回去,请大中丞示下!”
  秦德威对此无所谓,目送曹千户下去后,又转头对申知县说:“县尊可知何谓风骨了?就是对大人物的不合理之处,敢于说不!”
  申知县很质疑秦德威的做法:“你这样强行给抚院塞案卷有用?如果抚院就是不接,你又能怎样?”
  秦德威习惯了带菜鸡,不介意多解释几句:“只要我们县衙把立场和态度表现出来,大中丞接不接无所谓!”
  申知县很想质问一句,什么叫“我们县衙”?但他终于跟上秦德威的思路了。
  应天巡抚接了案子初审权就是真傻,且不说符合不符合制度,光无数案子就能烦死他。
  但要说不接也是傻,那之前几个告秦德威的案子怎么办?
  难不成你大中丞还能公然宣布,只接告秦德威的状子?那干脆把秦德威名字贴在行辕大门外吧!
  这个破局切入的角度,实在刁钻得很。
  申知县突然又一次对秦德威产生了信心,或许大概也许可能跟着放飞一次?
  一个小小县衙与巡抚这样的大员爆发冲突,想想还挺爽的。
  而巡抚中军官曹千户在县衙承发房借了纸笔,给盛巡抚写了个禀文,然后交由急递铺送回句容去。
  做完这一切,曹千户走出了县衙大门,正打算去县公馆投宿。
  这时候县衙大门张贴出了一张非常醒目的告示,墨迹未干新鲜出炉。
  曹千户路过就顺便瞥了几眼,只见告示的大意为:当前时值农忙季节,为惜春劝农,县衙暂停接收状子,如有必要诉讼,请移步至句容县抚院告状。
  有见识的人都知道,息讼劝农这种其实事很多。
  很多知县为了塑造重视农本的形象,常常会在农忙时采取这种措施。
  但前提是,可以这么做的地方,都是人口较少的农业县,停一段时间诉讼也没什么。
  在江宁县这样人口多为市民。总共也没多少农田的县,搞息诉劝农有什么意义?
  前几年就搞了类似的一次,目的是为了推迟县试……
  还有很多在县衙门口咨询告状事宜的人,看到这告示后也茫然了,难道真要跑到百里外的句容去告状?
  曹千户直接看懵了,江宁县这是要动真格了?还真想把案子初审权转交给抚院?
  他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大堆人跑到巡抚行辕告状,大中丞该怎么应对。
  所幸的是,句容毕竟与南京间隔百里,很多人大概不方便去,应该不至于出现被状子爆掉的情况。
  此时又有衙役出来,急急忙忙的在旁边贴了张补充告示。大意为:
  “县衙为方便民众告状,推出免费便民服务!从明日起,调集若干马车骡车,固定在衙前街等候发车。
  但凡去句容告状之人,凭借县衙发放凭条皆可上车,直送句容抚院行辕。
  当日不能回来的,江宁县衙在句容包下定点旅店,管一晚食宿。”
  同时在人群里,还有小道消息悄悄流传,去句容告状的,每张状子就能得到一百文钱补贴,近日有效,后期未知。
  现场耳闻目睹了一切的曹千户目瞪口呆,这秦德威果然是个麻烦精,只怕自家主官要有大麻烦了!
  秦德威这根本就不是争夺初审权,而是找由头制造群体性事件啊!


第三百九十四章 县衙与巡抚(上)
  曹千户转身就回县衙承发房,重新借了纸笔,简单写了所见所闻,要发给盛巡抚。
  然后他再拿着禀文,来到位于县衙东南角的江宁县急递总铺时,却被铺兵无情的拒绝了。
  大明递运制度每一二十里一铺通传天下(五百年后还有很多地名叫十里铺二十里铺),专为传递公文而设,递运资源是很稀缺的。
  你曹千户上一次的禀文,是知县大老爷和秦大先生点了头的,咱们急递铺照顾一下就帮你发到句容了。
  但一个区区外来千户哪来的那么大脸,又随便拿了个不盖官印的东西就要发送?
  曹千户生气也没法,想上马走人,但看了看天色,就算出了城,走到半路也要天黑了。
  所以他就忍着在县公馆对付一夜,次日一大早,起来后就又赶到县衙大门观察状况。
  但见衙前街路口那里,已经停了几辆骡马车。走到县衙大门时,又看到几名衙役正站在门外。
  抱着打探消息的心思,曹千户走过去打了个招呼,寒暄几句后问道:“县衙准备了多少车?”
  那衙役也没想瞒着,答道:“二十辆。”
  曹千户心里计算了一下,按照每辆一次运送三人来算,每天可以运送六十个告状的去句容!
  而且早晨到上午出发的话,当天傍晚就能回来!这狗日的江宁县衙真有钱折腾!
  这时候,又有衙役在“便民服务”告示旁边又加了一张告示,大意为:
  “人命、强盗、奸淫等刑名重案,需要紧急处置的,依旧可以报县衙。其余案件,皆照旁边告示处理。”
  曹千户越发觉得县衙缜密了,既然县衙这边准备越充分,那么抚院那边就越不好处理!
  想到这里,曹千户再也忍不住了。当即回到县公馆,翻身上马,出了城就快马加鞭,赶回句容县行辕驻地。
  其实在今日早晨时,精于养生的盛巡抚睡足醒来后,就看到了曹千户昨天从江宁县发来的禀文。
  因为上午又有很重要的客人,盛巡抚没时间多想,就将禀文交给了两位幕僚研讨,他先去见客了。
  这客人也是从南京城过来的,同样是替别人传话的,对盛巡抚禀报说:
  “前两阶段,从强夺家产到欺行霸市,城中流言热度很不错,对秦德威的负面议论一直在扩散。
  事不宜迟,不能给秦德威联络京师的时间,马上就该进行下一阶段了。
  首先流言内容将升级为源丰号勾结官府,以及与民争利、鱼肉乡里,我们的传播力度也将会加大,同时也会有人拿着更严重罪名来告秦德威。
  然后说动各方,让您这个超然于南京城之外的巡抚,来审理秦德威之事,顺便将源丰号从官府剥夺出来。”
  应天巡抚确实不管南京城的事情,但也正因此才显得客观中立超然。
  毕竟官名上挂着应天两个字,只要有足够舆情支持,用钦差身份不讲理的破格出面,办个案也不是做不到。
  这就是巡抚不同于地方官之处,作为朝廷外派钦差体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政治特权的。
  正所谓“先斩后奏”,事后再想办法奏请朝廷认可,那就彻底合法了,说白了其实就是全方位的博弈。
  盛巡抚点点头说:“知道了。”
  那人又强调说:“还是如同原有约定,打了源丰号后,今后收益二成送与大中丞!
  如果您不肯要收益分成,那么五千两白银直接奉上!
  但秦德威绝非无能之辈,必定有各种举动,大中丞您这边勿必要顶住!”
  送走了客人,盛巡抚又找来两名幕僚,询问道:“那禀文里,两位先生可曾看出什么来?”
  其中一名幕僚开口道:“首先可以断定,是秦德威利用江宁县逼宫,用这种极端方式,逼迫明公公开表态放弃江宁县案子。”
  这不是废话吗?盛巡抚暗暗吐槽,自己都能看得出来的东西,还用咨询别人?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问题关键在于,如果抚院不让步,能不能接得住江宁县案子?
  可这个问题就不太好判断了,需要极其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对江宁县基层情况的深入了解。
  反正盛巡抚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的,他一直都是南京太常卿啊、南京礼部侍郎啊这种务虚官员,并没有太多基层经验,这也是请幕僚的意义所在。
  一个幕僚迟疑着说:“除了积压的那些,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再跑一百里来告状吧?”
  这个时候,中军官曹千户回来了,盛巡抚喝问道:“江宁县可曾放人?”
  曹千户苦着脸答道:“江宁县坚持不肯放,下官昨日禀文里都说明了。今日特意赶回,是有些新情况!”
  随后曹千户便将昨日以及今日早晨所见所闻,一一详细禀报。
  最后又说:“下官快马加鞭,先了一步赶回,告状的马车已经在后面路上了!还请大中丞早做筹谋!”
  盛巡抚勃然大怒,拍案道:“江宁县好大的胆子,胆敢挤兑我!”
  两个幕僚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开口道:“虽然不知道具体数据,但以江宁县这种剧繁大县,每年收的状书应当在数千这个量级。”
  盛巡抚打断了说:“就按照每天十件来看,时间也不用太久,只一两个月内,抚院能否撑得住?”
  另一个幕僚道:“本县衙门审本县案子,有地利之便,不必为了调查案情就奔波百里。
  县衙刑房书吏可随意扩充数目,同时还有熟知本地情况的衙役协助跑腿,这些都是抚院所欠缺的。”
  盛巡抚想了想,又再次问道:“如果找句容县借助一些人手,能不能撑住一两个月?”
  两个幕僚苦笑几声,实话实说:“若是咬咬牙强撑一段时间,应当能顶住。”
  盛巡抚吩咐说:“那就先速速去句容县借人!”
  曹千户忍不住插嘴说:“下官有点浅见,请大中丞三思!我看那江宁县专门准备了二十辆大车,绝对来者不善!
  而且那秦德威素来以行事诡异闻名,绝对不可以常理度之!所以下官看来,抚院还是不要接招为好!”
  盛巡抚怒道:“混账话!难道本院怕了一个江宁县,还要退避三舍不成?”
  曹千户被骂了一顿,赶出了议事堂,只能长吁短叹,感慨忠言逆耳不能行。
  盛巡抚这样一直飘在上头的官员,真的不明白基层之复杂啊。


第三百九十五章 县衙与巡抚(下)
  曹千户心里吐槽盛巡抚不明基层,盛巡抚却暗骂曹千户不懂政治。
  稍微有点政治嗅觉的都应该明白,这个审案权问题不能退让。如果退让,就等于公开承认放弃了资格,以后还怎么对秦姓目标人物“先斩后奏”?
  等盛巡抚暗骂完曹千户不懂政治,曹千户私下里又笑盛巡抚想不开。
  你堂堂一个巡抚非要去打县衙,万一打不过,那就真脸面扫地了。可是就算你打过了,又能有什么好处?谁会因为你这巡抚能打县衙而高看你?
  罢了罢了,不管那么多了,铁打的中军流水的巡抚,他曹某人何苦操那个心。
  这姓盛的最后若是干不下去,无非就是换个巡抚而已,他曹某人依旧还是行辕中军官,又不影响吃皇粮。
  此刻盛巡抚也顾不上去休息的曹千户,另又派了个中军官,再次去要求江宁县放人。
  并声称巡抚行辕可以接受百姓告状,但不会接受县衙转移案件——这是为了防止县衙将正在处理的案件集中发过来。
  之后果然如同曹千户所禀报的那样,大车一辆接一辆的从南京城过来了。
  到下午的时候,应天巡抚行辕就接到了五十多个状子,从争夺田宅家产到偷鸡摸狗的鸡毛蒜皮小事都有。
  巡抚属员连同从句容县衙借来的刑名书吏齐上阵,对五十多状子进行预审。
  只看状子当然简单了,但每个状子都要拿出处理意见的。要不要打回去?应当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是传唤人物过来审问还是先派人去现场调查?
  盛巡抚亲临工作现场为众人打气,“不必焦虑,这必定是过去数日积压的案件,今日一下子都投到了,所以显得数目多些。”
  消息传回江宁县,秦德威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太顺利了?这盛巡抚真这么傻?
  不是小霸王秦德威吹牛皮,只要盛巡抚真敢接案子,就已经输了!
  因为这就标志着,事情性质从“巡抚想动用钦差特权收拾秦德威”演变成了“巡抚干涉县衙司法权”啊。
  及到次日,巡抚两个幕僚分了工,一个负责调度兵丁或者借来的差役,远征百里去跑腿办事,一边继续负责收状子和初审。
  结果大车还是源源不断的来,一天又是收了五十多个状子,与昨日合计,积压在行辕的江宁县状子已经一百多件了。
  盛巡抚还在继续为属员、书吏们打气,“不必焦虑!大多数事务开头都是如此繁杂,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渐渐的就会平稳了!”
  等到第三日,又是五十多个状子投进了巡抚行辕。
  盛巡抚终于感到不对劲了,就算是前段时间积压的,也不可能积压这么多。
  他又想起曹千户所禀报的,成功投状便发一百文钱的小道消息。
  堂堂巡抚大人感到不能理解,真有人肯为了这么点钱,就跑一百里来告状的?
  到了第四天,又是五十多个状子来了,巡抚行辕属员和书吏都已经麻了。
  状子已经累计到二百多件,关键这才只是短短四天,连之前第一天的案子都没审结呢,处理速度远远跟不上送来的速度。
  而且这每天五十多件看来并不只是只有五十多件,而是江宁县安排的运力只是这个数目!
  盛巡抚真的坐不住了,亲的到大门查看情况,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情况。
  今天前来投状子的人,似乎大都与自己岁数差不多!或许有五十有六十,但都是岁数大的老人家!
  盛巡抚沉着脸,拦住一位准备上马车走人的老头,喝问道:“看尔等年事已高,为何不在家颐养天年,还要出来奔波?”
  京城人见多识广,未必多怕官,老头子随口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告状有马车接送,还有一百文的补助,不告白不告。”
  上了马车后,老人家还嘟嘟囔囔的自言自语:“活了这许久,只见过告状往外送钱的,头次见还有钱拿的。”
  盛巡抚只感觉太阳穴砰砰的跳,愤怒的对驾车的江宁差役说:“你们江宁县就是这样纵容诉讼么!”
  那差役连忙跪下回话:“抚台大老爷休要错怪了!这都是县里善人所为,与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