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陇右小卒 >

第38章

陇右小卒-第38章

小说: 陇右小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其中的弯弯绕明眼人各个都清楚,也就没有人跟李冰计较这些事。

    泾阳侯有钱,为了自己在草原上的安危,自己花巨资二十万贯为麾下骑兵装备了新式军弩,其他人你没钱那只能挺着!

    索性大唐军方没有几个傻子,除了偷偷暗骂几句狗大户之后,也只能望弩兴叹。

    这些弓弩原本就在每一个骑士的备用战马上绑着,早在兰州的时候,就专门训练过这弓弩的用法了,所以并不陌生!

    一个个骑兵端着弓弩坐在马背上的样子,再加上一身黑色的盔甲给李冰一种,后世华夏特警的既视感!

    就一个字,帅!

    李冰没有为自己准备弓弩,因为三年前李冰就凭手里的四石重的铁胎弓,射程就能达到两百步射穿布甲羌人的程度。

    如今的李冰,手里的弓不再是曾经的铁胎弓,而换成了一把精钢弓臂的五石大弓!

    大弓足有近六尺长,整个大唐能把这把弓的威力发挥到极致的只有两个人!

    其一是李冰,另外一位就是南越之地的土皇帝冯盎!

    冯盎擅使五石弓三百步杀人的传说,在大唐流传甚广,甚至有人说冯盎就是大唐弓箭一道的第一人了!

    但却没有人知道冯盎一次性最多使五石弓连发二十矢,就要休息一个时辰才能在引弓发箭,但李冰一次性足可连发三十五矢!

    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冯盎年岁有些大了,而李冰正值青壮年,但就这样的数据就足以自称大唐弓弩之道年青一代第一人!

    在草原上,李冰这样的人,有一个传奇的称号,射雕手!

    “现在就用硬弩,打突厥的时候怎么办?”权旭的双手虽然在不停地颤抖,但还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就动用李冰准备的秘密武器。

    李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箭袋,里面有五十支精钢制成的破甲锥,五石弓配上精钢制成的破甲锥,三百步之内被瞄准的人,几乎只有死路一条!

    “将士们太疲惫了,现在不用只怕就没有用的机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至于弩箭的补充,只能再想办法了!”李冰如今也只有提前暴露自己最后的底牌,不然今日可能就要覆灭在此,还说什么平定漠北!

    “娘的!”权旭此时颤抖得手已经不允许他使用弓箭了,所以也是端着一具硬弩。

    “传令全军,不要节省弩箭,最大限度杀伤敌人,打扫战场的时候尽最大可能收集回弩箭,咱们只有这么多弩箭,用一点少一点!”

    “喏!”传令兵快速将李冰的命令传至全军,回阳关的路上只有这么一只拦路虎了,只要剿灭了这一只羌人军队,羌人就不可能再派出一只超过一万人的骑兵队伍截杀唐军。

    今天一天,李冰等人就歼灭了近一万五千余羌人精锐骑兵,羌人不会把全部的力量都用来围剿李冰等人的。

    除非羌人可汗彻底被仇恨和愤怒冲昏了头脑!

    但以李冰等人目前的所作所为而言,不至于!

    草原民族不会缺少子民,因为草原的生存法则就是胜者为王,强大的部落不会缺乏子民,子民的死亡对于羌人可汗而言,并非是最重要的东西。

    但……军队,是草原上任何一位王者都不会随意折损的,因为军队保证了王者的统治和权力!

    “随我……杀!”

    “杀!”

    “杀!”

    虽然已经经历了三场血腥的厮杀,虽然每一个士兵都异常的疲惫,虽然空闲的战马上已经绑满了战友是尸骨……

    但大唐铁骑,绝不畏战!

    何须畏战?唯死而已!

    惨烈的夕阳映射在李冰的面具上,使得原本乌黑的面具像是有一半变成了惨烈的红色。

    奔驰的战马上载满了一颗颗向死之心,在这片苍穹之下,便不再有任何人能够阻拦这样的一股力量!

    “标高三,三发极速射,准备!”背靠夕阳的大唐铁骑如同一副暗黑的沙画,背景就是一片血红的夕阳!

    “放!”一声军令之下五千只弩箭瞬间射出,紧接着又是两轮弩箭骤雨般的落下,在近一万五千羌人骑兵阵营之中猛然落下!

    大唐骑兵根本来不及看这三轮弩箭的战果,就在李冰和权旭的带领下一左一右的快速分散成两只骑兵大队。

    “标高一,五发自由射!发射!”

    李冰手中的弓箭化为了死神收割羌人性命的镰刀,任何想要指挥军队的羌人将领,都被李冰手中的破甲锥一一射翻,无一例外!

    天下能够躲得过李冰弓箭的高手,至少不下十几人,但在眼前的羌人之中,却是一个都没有!

    每一声尖锐的响声,都会带走一个羌人将领的性命,使得羌人骑兵阵营越发的混乱,也为唐军的风筝战术创造了最便利的条件。

    弩箭不断的落下,羌人也只能用手中的弓箭反击,但唐军永远在弓箭射程之外,虽然偶尔有一些擅射之人的弓箭能够射到唐军阵营之中,但那样零星的弓箭对于唐军而言完全够不成威胁!

    但唐军手中的弩箭却能在两百步之外,依旧能够轻易的射穿羌人薄薄的皮甲,几乎每一发弩箭都能带走一个羌人骑兵的性命。

    战争在一开始就成了一边倒的碾压!

    终于,在羌人骑兵折损了近四成之后,羌人将军选择了撤退,虽然最后又丢下了几百具尸体,但还是摆脱了唐军的攻击。

    唐军此时,已经没有了再战之力……

    弩箭消耗了近五成,杀死了不到六千羌人骑兵,剩余的弩箭也不会有一开始那样的战果,而且给这样的硬弩上弦也是很费力的!

    李冰麾下唐军之中近五成士卒,甚至连驾驭战马,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已经是没有了任何的战斗力可言了!

    “快速打扫战场,收集所有弩箭!”李冰的大拇指被弓弦割出了一条深深伤口,血液一直在一滴一滴的滴落在地面上。

    李冰刚才这一战短短时间内就射出了近三十箭!

    李冰射箭的手势名为丹凤衔珠,也就是后世射箭圈子里所谓的蒙古势,对于大拇指是有一定的损伤的!

    李冰全力之下方才能连射三十五矢,但这一战本就体力不足,再加上连发近三十箭,弓弦还是割伤了大拇指。

    这一刻李冰才知道,后世满清的那些纨绔子弟有什么都要有一个扳指了,打猎的时候有个扳指,真是太重要了!

 第八十三章何须马革裹尸还

    夕阳最后一丝余晖缓缓落下,李冰带着一众几近睡着的骑兵,在戈壁上机械的行军。

    权旭已经率先带领一批伤势比较重的士卒快速前往阳关了,相信赵安之很快就会派出军队护卫这些唐军回营。

    李冰强打精神让自己不要睡着,现在虽然已经冲出了羌人的包围圈,但没入阳关城,终究是说不上安全。

    用自己的性命去赌敌人的胆量和魄力,那是只有傻子才能干的出来的事!

    一种骑兵虽然还在机械的跟着行军,但有一大部分其实已经闭眼睡着了,这个时候任何的响动都有可能导致这些士卒拔刀相向!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战争创伤应激状态,但这个时代的唐人绝没有那么矫情久经战阵就得了心理疾病,哪一个不是久经沙场之后,回家就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有几个因为离开战场适应不了,回家之后就失手杀了老婆妻儿的?

    到底还是因为自身心里太脆弱,且不珍惜平静的生活罢了,每日都让自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那还有时间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灿烂的夜空上遍是繁星,后世的天空没有这样明亮的夜空,曾经在小城李冰最爱做的事,就是在夏日的夜空下泡澡休息。

    到如今早已物是人非,曾经会站在浴盆外调笑李冰的人不在了,会替李冰准备好热水的人不在了……

    曾经热闹的小城,现在也只剩下了李冰自己。

    来迎接的是孟合,这也在李冰的预料之中,一众府兵熟练的将骑兵固定在战马上,然后将骑兵的战马固定在自己的马鞍上,随后快速的奔回阳关城。

    离开阳关不过十余天,但却有近五成的兄弟们,不会再凑在李冰身边请教功夫了。

    这一战死伤太多了!

    安静的回到阳关城,府兵们把骑兵慢慢的抬下战马,然后熟练的解下武器,脱掉盔甲,检查着每一个人身上有没有需要处理的伤口。

    整个军营除了震天的鼾声,就是偶尔传出的惨叫声和淡淡的呻吟声。

    李冰和赵安之安静的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军营,几乎每一个士卒身上都有不下三处伤口,或深或浅罢了。

    “真是满营伤病啊!”李冰有些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场面,无论是打了多少仗,但这样的场面李冰见一次,就会心痛一次!

    赵安之长叹一声:“权旭跟我说了,这一仗打的很漂亮,以一万两千骑兵,连破羌人四只骑兵队伍,杀敌不下两万,已经是大捷了!”

    “阳关的城防还是加固一下吧,我们只怕要在此修整一段时间了。”李冰的语气十分的无奈,这一战战损如此之大完全是因为自己盲目轻视羌人的战术思维,使得率领大军一头扎进了羌人布置好的圈套之中。

    若非将士们用命,只怕李冰也没有机会活着站在这长吁短叹的了。

    “这一战不怪你,若是我只怕也会这么选择,只是我们都低估了羌人对自己族人的狠心罢了!”赵安之第一次看到原本意气风发的李冰,如今的这幅失落的样子。

    李冰的资料早就被赵安之翻了一遍又一遍,甚至现在就摆在赵安之帐篷的矮案上。

    一战折损近五成战力,确实是李冰自出道以来,战损最大的一仗了!

    “其实我可以再等几天的,羌人挺不了那么久的!我太急了!”李冰蹲在伤病帐篷之外,渗着血的右手紧紧的握住了一把黄沙,将沙子浸染成了黑色。

    “都怪我!都怪我!戴上面具就把自己当成了打柴人,现在我是将军了啊!”李冰懊悔的样子,微微触动了赵安之的内心。

    但赵安之这样的人,就不配拥有自己的心!

    赵安之自记事以来,就被培养成了必须效忠李氏家主的家臣死士。

    赵安之的前半生充斥着杀戮、背叛、尔虞我诈,极少能看到李冰这样明明打了打胜仗,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士兵而悔恨懊恼的将军。

    权旭一瘸一拐的走到了李冰身后,然后也蹲在了地上,王通还不知能不能活下来,现在还在昏迷,虽然抢救很及时,但失血实在太多了!

    孟合端着一个托盘,里面是三碗牛肉臊子面,但看着李冰三人的样子,只怕此时也没有人有心情吃的进去,值得将臊子面随手递给一个亲兵,给醒来的伤病送去。

    然后默默站在了帐篷的阴影里面,不做声的看着三人。

    整个军营都变得出奇的安静,偶尔从云层后蹦出的月亮,悄悄的照在几人的身上,然后又悄悄的藏起来。

    赵安之接过亲兵悄悄递给自己的文书,打开看过之后,静静地走到李冰的面前说道:“那些兄弟火化之后送回故乡?”

    李冰默不作声的继续看着面前阴影下的黄沙,好像没听到赵安之的声音一样。

    赵安之见李冰这幅样子,又继续说道:“有一位重伤不治的将士说了他的遗言,我觉得你应该听听!”

    李冰麻木的抬头看着赵安之,眼神之中却没有一丝的光芒。

    “大丈夫既受军令,何须马革裹尸?此地即为我汉家土地,就该有我大唐英魂守护,我,不会家了!这阳关,就该是我的埋骨之地!这个将士叫李勇,是你李家之人!”赵安之将手里的文书递给李冰,然后就转身离开了,因为他在李冰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熟悉的光芒。

    “孟合!孟合!”李冰颤抖的拿着文书,想要试着站起来,却因为蹲了太久,直接瘫坐在了地上,酸麻的双腿使得李冰根本站不起来,只得大喊孟合的名字。

    “唉,侯爷,我在呢!我在呢!”李冰在孟合的搀扶下站起身之后,步履艰难的一步一步的走回自己的大帐,然后细细的研磨,写起了奏折。

    几乎快到天亮的时候,李冰将信纸仔细的吹干之后,递给孟合说道:“给赵将军送去,联名送至长安吧!那些将士总不该白死的!”

    李冰的奏折内容除了描写战争的细节之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一句:陇右大捷,阵斩羌人十万!

    虽然李冰等人自离开兰州之后,前后杀死的羌人都不足十万,但唐朝的官员都是浪漫的,阵斩一万人,就敢写阵斩数万!若是击败了数万敌军,阵斩十万不过是惯例罢了!

    但李冰此次离开兰州之后,前后死在这只大军之下的羌人,也快十万了!

    倒也说不上是谎报军情!

    赵安之随意的翻阅了一下之后,本想改一下李冰奏折上的数字,但思索片刻之后,还是签上自己的名字,用火漆封好之后递给了红翎信使。

    “去吧,陇右大捷,阵斩十万!就照这个喊!”

    “喏!”

    “军歌应唱横刀去,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李冰写在奏折末尾的一首诗,赵安之随口的吟了一遍,很应景,是个有才的人!

 第八十四章红翎信使

    阳关城热火朝天的基建几乎就没停过,尤其是当所有没受伤的骑兵也加入了之后,这样一座小城各处就都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

    李冰没打算在阳关停留太久,就算是大唐终究会将国土推至阳关,那也不是现在更不是李冰关心的事,所以城中的一切建筑上的石材,就成了修建城墙最好的材料。

    戈壁上最缺乏的是木材,但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对于习惯用石头建城的唐人来说,简直到处都是材料!

    虽然石头大大小小的很不规则,但聪明的汉人要在数千年前就掌握了雕刻石头的技术,所以这一点根本难不住大唐府兵。

    李冰觉得大唐强盛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平时是民,战时是兵的府兵制度。

    因为李冰能在府兵之中找到各种各样的工匠!

    之所以府兵之中有很多的工匠,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有战功的匠籍工匠,能够抬升等级!

    从匠籍恢复平民的户籍!

    这对于世代做工的工匠来说,能够恢复平民的户籍,有做官的资格,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

    李冰现在没有能够在草原上横行的力量,羌人因为刚损失了大量的骑兵,并且唐军现在依靠着阳关守城之利,如今草原上都是双方探子斥候在不断的互相厮杀。

    但都是几个人这样小规模的战斗,大规模的战斗无论是羌人还是李冰,现阶段都是难以接受的,只能派谴斥候不断的搜索敌人的信息。

    整个戈壁草原,似乎在一瞬间变得安静了下来。

    整个戈壁草原诡异的安静,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但赵安之派出的红翎信使,却直接搅翻了整个大唐!

    红翎信使是大唐最高级别的信使,基本传递的不是敌军入侵,就是各种大规模战事结果。

    大唐的百姓是很尊敬士卒的,不光是因为士卒作战皆是为了保护他们,更多的是几乎每家都出过士卒,或生,或死!

    长安城门卫见红翎信使疾驰而来,还以为是又有胡人犯境呢,连手中的横刀都抽出了半截,结果听到的却是:“陇右大捷,泾阳侯阵斩十万!”

    陇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