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赵柯重新面向这一桌的长辈们,爽朗地笑道:“我当不当这个妇女主任,这个渠,我想挖就一定能挖起来。”
跟小说里的暴雨最终会不会发生没有关系,她认为值得尝试,就不怕失败,就敢去做。
一桌的长辈全都脸色难看,看着赵柯的眼神就像看个不服管教的刺儿头。
赵柯坐下后,没事儿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余秀兰的笑容又重新扬起来。
婚礼顺利结束,赵柯当着全村人的面儿带走她的“兵”,去往村外继续挖渠。
村里人不管如何想,管不了他们,只能慢慢散开。
王老三今天留在家里帮收拾忙。
等到只剩下自家人,东婶儿数落他:“你说你咋这么不听话,你没见今天村里长辈们对赵柯多不满吗?以后别去挖什么渠了,你就不为你爹娘考虑考虑吗?”
已经解释过很多次,挖渠是为了村里,他们不听,王老三就开始充耳不闻。
东婶儿又转向潘翠莲:“你咋当人媳妇儿的,就不知道心疼自家爷们儿吗?不知道劝劝他吗?有那个功夫在家躺会儿休息休息不好吗?”
潘翠莲默不吭声。
东婶儿数落个没完。
俩人始终木头一样,没一个应声儿的。
东婶儿反倒攒了一肚子气。
晚间,王老四和冬妮儿在他们那间小屋子里完成了洞房。
第二天,冬妮儿就拖着不太舒服的身子早早起来给全家人做饭,饭菜搁锅里热上,又开始收拾厨房,忙活昨天因为她结婚没干完的活儿。
过了一会儿,东婶儿起来,不满地教训:“一大早的,弄这么大动静儿干啥?你在家就是这么干活儿的?”
冬妮儿歉疚地说:“妈,对不起啊,我以后小心点儿。”
东婶儿白了她一眼,转头去掀锅,“你这碴子粥咋做得这么稀,全家都要上工,喝水能干活吗?”
可她根本没给留粮,这还是冬妮儿从她屋里拿出来的粮……
东婶儿各种挑刺儿,冬妮儿不敢顶撞婆婆,只能默默受着。
这时,王老三穿着他干活的衣服,喜气洋洋地从他屋里出来。
东婶儿一见他这打扮,注意力立即从冬妮儿身上移开,大声骂他:“我咋说你都不听,就要去挖那个破渠是吧?你是有病吗?非得去干白工?”
王老三当耳旁风,“我自己的事儿我有数,妈你就别操心了。”
东婶儿拿他没办法,就开始指桑骂槐地骂:“懒鬼!太阳晒屁股了,还不起!”
王老三都走到门口,又回来,维护他媳妇儿:“我媳妇儿可是有可能怀了,你别太大嗓门儿吓坏我没出生的姑娘儿子。”
东婶儿的骂声一下子掐在嗓子里,追问:“真怀了?”
“有可能。”王老三得意洋洋地说,“月事儿晚来好几天了,等晚点儿她就去找三叔号号脉。”
屋里,潘翠莲羞红了脸,小声儿骂他:“不要脸,咋啥都往外说。”
外头,东婶儿猛地拍一巴掌,“我儿子可真本事,这才结婚多久就怀上了。”
王老三神气十足。
冬妮儿羡慕地看着他们,下意识地摸摸肚子。
东婶儿再没心思关注王老三去干啥,也不再挑剔冬妮儿,转身进屋去准备孕妇要用的东西。
留下冬妮儿一个人在厨房干活。
潘翠莲走进来,小声教她:“你不用啥都听娘的,你就让老四出头,娘拿儿子没办法的。”
冬妮儿摇头,“四哥每天上工那么辛苦,我不忍心烦他,没事儿的。”
潘翠莲挠挠头,“你也上工吧?也不是他一个人辛苦啊?”
“我挣得工分少。”冬妮儿任劳任怨,羡慕地看着她的肚子,“等我以后有孩子了,日子就好过了。”
潘翠莲:“……”
虽然她嫁进来前,她娘也是这么跟她说的,可她在老王家过得挺好,好像不是因为孩子啊……
冬妮儿善良,反劝她:“三嫂,你回去躺着吧,我不用你帮忙。”
潘翠莲一步三回头,还是不得劲儿,就去拍王老四屋门儿,喊他给冬妮儿帮忙。
王老四老实地出屋,走进厨房。
冬妮儿不用他,“四哥你别听三嫂的,这本来就是女人的活儿,我自己干就行。”
王老四也很听话,真就不伸手了,安慰她:“我娘说啥,你先忍忍,她就是有些气儿不顺,以后就好了。”
冬妮儿点头,“我知道,四哥你快出去吧。”
王老四就走了。
冬妮儿忙活一大早,等全家人都吃完饭,她又洗好碗筷,才扶着酸痛的腰回屋。
老王家已经分家了,各房各扫门前雪,本来公有的地儿大家应该轮着干,但自从冬妮儿嫁进来,就勤快地包揽了大多数活儿。
大儿媳赵花花不好意思让她全干,会伸手帮一帮,二儿媳周秀丽则是有人干活,就乐得偷懒。
潘翠莲确诊怀孕,该他们房干活的时候,王老三全都承包,丝毫不让潘翠莲沾手,不过他既不占四房的便宜,也一点儿多余的活儿都不干。
冬妮儿为了尽快融入婆家,甚至还主动帮两个嫂子带孩子。
可即便如此,东婶儿对她的态度还不如让老王家闹笑话的潘翠莲。
冬妮儿不明白,最后就归结于潘翠莲怀孕,她还没有,于是越发期望她的孩子能快点儿来,最好是儿子……
而老王家的事儿,只是村子的一角。
除了冬妮儿爹妈孙大娘孙大爷关心,村里其他人都不关注,他们更关注赵柯他们挖渠的事儿。
赵柯就像她说的那样,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说,拉着她那些人手,真的把排水渠一点点儿挖出来了。
村里不少人也去看了,但他们依旧持批判态度,认为他们弄得这些沟沟壑壑的玩意儿屁用没有,还影响走路。
可事实上,他们平时根本就不会在荒地里走动。
他们就是批评年轻人的一举一动,以此来展示自身的权威,年轻人越是不听,他们越是批判。
等到赵柯他们挖完村子外头,打算在村子里头挖的时候,社员们纷纷来阻挠。
“你们在外头折腾也就算了,不准挖的村里头乱七八糟!”
“你们别想在村子里动镐动锹!”
“那么大的坑,谁走道不注意摔到咋整?你们谁赔得起?”
“不行!不能挖!”
他们阻挠的态度太强硬,赵柯实在没办法,只能放弃在村子里动土。
但别的地方不能挖,她姥姥、舅舅的院子边儿上,他们管不着。
所以赵柯就带着人,在她姥姥的空院子里挖了一条沟,一直挖到院子外,又沿着院子往上挖,挖到舅舅家院子边儿,停止。
赵瑞叹气:“这没用吧?”
以前这里就是这么挖的,但是雨下多了,满溢出来,毫无用处。
赵柯说:“先挖到这儿,咱们把村外剩下那一截挖完。”总不能在村子里耗着。
傅杭设计水渠的最后一段,是老槐树北边儿那条长水沟,如果能跟村子还有河挖通,这个水沟比河道高一些,正好能排村子里的水。
天闷热的厉害,村里人常坐在老槐树下抨击他们“不怕中暑”的愚蠢劳动。
最近两天,更是热得过分。
老槐树下的人也没有了。
赵柯他们干活,动一动就开始汗流浃背,甚至有些喘不上气。
赵瑞热得发晕,“赵柯,太热了,不能干了。”
赵柯也不舒服,看着其他人热得发红的脸,到底还是决定放弃,“算了,先别挖了,回去缓缓吧。”
众人就收拾工具回去。
可还没走到村口,一阵妖风吹得树枝乱舞,他们更是头发凌乱,灰土迷眼。
庄兰瘦小,被风卷的往沟里栽。
赵枫眼疾手快地薅住她,抓着她的手腕。
傅杭也下意识地担忧地看向赵柯,但她站在壮丁们中间,贼稳。
“是不是要下雨了?”
不知道谁的话音一落下,就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
刚开始声音还小,很快就大起来,而且打的人浑身疼。
“下冰雹了!”
一群人护着脑袋,赶紧往家跑。
第53章
天是忽然就变的; 村子里也都是急急忙忙往家跑的人。
四处都被冰雹砸得叮当作响,这么一会儿,路上就布满冰球,大的跟指甲盖差不多; 小的也像黄豆粒一样大。
路两边的草被砸得歪歪斜斜; 断叶断茎。
树下的草稍好点儿; 树叶就凄惨了; 连杆儿带叶簌簌下落。
赵柯姐弟注意着脚下,飞跑回家; 站在房檐下都不安全; 站进门内才不再挨砸。
“真疼啊。”赵枫揉着被打疼的地方; 关心地问; “姐,你没事儿吧?”
赵柯看着几乎被白色铺满的院子以及还在不断下落的冰雹,低语:“也不知道田里的苗怎么样……”
赵新山家——
赵瑞赵芸芸兄妹跑回家,李翠花和赵瑞的媳妇儿曲茜茜紧张地围着两人打量。
“没砸伤吧?”
“咋突然下这么大的冰雹……”
赵新山站在房檐下; 无视砸在腿上的冰雹; 眉头紧锁地看着天,手里捏着烟卷却没抽,攥得稀碎。
赵芸芸冲着妈妈撒娇:“好疼的。”
李翠花揉了揉她指的地方,揉了几下没忍住,轻轻拍打她:“在家我都舍不得你干啥,天天往外跑!”
赵芸芸余光瞥房檐下的亲爹; 意有所指地大声说:“我们也不是瞎玩儿; 都是为了大队好。”
李翠花又拍了赵芸芸一下; 让她别气她爹; 然后转头就看见赵新山戴草帽披雨衣; 着急地追问:“下冰雹呢,你干啥去啊?”
“你别管。”赵新山说完就快步走进冰雹,离开家。
李翠花无奈,“这人真是……”
赵芸芸接话,“老顽固。”
“咋说话呢?”李翠花掐她。
赵芸芸撇嘴,“本来就是。”
“那是你爹,你们兄妹俩跟着外人,和你爹对着干,还有理了?”
赵瑞说:“不是对着干,我是真的觉得排水渠有用,但爹他们为啥就是不同意呢?”
外头阴云密布,风雨欲来,赵芸芸很天真,“诶呀,反正等下雨就好啦,到时候排水渠有没有没作用,一目了然,一定让他们心服口服。”
而赵新山顶着冰雹一路跑到村外的田地边,看到大片趴垄的苗,捡起几根断掉的苗茎,难受地蹲在地上一动不动,任由冰雹砸在身上。
村里又跑出几个男人,看着田里的情况,心痛。
“咋砸成这样!”
“好不容易今年长得齐刷……”
“这贼老天!”
“这可咋办呢……”
庄稼,都是他们的命啊!
要是庄稼出了啥问题,就是要他们的命。
可靠天吃饭就是这样,老天爷突然来这么一下子,农民毫无办法,只能认栽,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祈祷天灾快点儿过去。
又过了十来分钟,冰雹总算停了,但天空依旧阴云密布,一群人查看秧苗情况时的心情,和天一样阴云密布。
不过查看完,折断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苗都是掉叶或者趴倒,上上粪,应该还能活。
这样,损失就不算太严重。
众人都有些庆幸。
“幸好。”
“好好侍弄着,秋收应该能保证交粮。”
说着话的功夫,天地一下子锃明彻亮,紧接着便是“轰隆隆——”的巨响。
“下雨了!”
密集的巨大的雨声伴随着铺天盖地的雨滴砸向大地。
赵新山等人急忙打道回家。
赵新山家——
李翠花边给赵新山拿毛巾,边问他:“苗没事儿吧?”
“还行,倒了点儿,等雨后扶一扶。”
赵芸芸悄悄挤眉弄眼,但不敢让亲爹看见。
赵瑞问:“爹,你看排水渠了吗?”
赵新山冷淡道:“没有。”
其他社员回家,也几乎是相同的场景。
即便短短一段路,蓑衣下的身体便被浇了个透,他们中依然没有一个人关注排水渠,也没人觉得这场雨会比冰雹更让人紧张。
下雨而已,哪年没下过雨,有啥可担心的。
与此同时,坐在灶坑前烧火的赵柯时不时望向外头的雨。
余秀兰拿着铲子在锅里翻炒,说道:“天阴的屋子里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学校的课上不了,顾校长就给学生们都放了学。”
赵柯随口问:“树根儿还一个人在学校吗?”
她拿着烧火棍无意识地戳豆秸杆,塞进灶坑,眼睛还盯着外头。
雨才下了不到半个小时,房檐下的木桶里,积的雨水已经过半……
余秀兰道:“我回来前看见吴老师叫他一起回家了。”
赵柯应得心不在焉,“这样啊……”
“火!火要灭了!”余秀兰提高音量,“你想啥呢?”
赵柯回神,再坐不住,戳了一把豆秸秆,一股脑塞到灶坑里,然后站起来,“妈你自己烧吧,我出去一趟。”
余秀兰急问:“干啥去啊?”
赵柯没回答,穿雨衣靴子的同时,喊赵枫拿工具一起出去。
余秀兰看着俩人顶着雨往外跑,发火,“这么大的雨,往外跑啥啊!”
赵柯和赵枫全都没回头,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雨幕之中。
赵建国到厨房来。
余秀兰有气没地儿撒,逮着他恼火,“看看你的种!一天天的不安分。”
“我一个人也生不来……”赵建国被瞪了一眼,赶紧道,“别管这俩不安分的孩子,我帮你烧火。”
“不安分”的赵柯领着赵枫,顶雨往村西跑。
路上的雨水汇成涓流,一直往西流,而他们到达姥姥家附近后,就看见之前挖的渠沟已经灌满,雨水不断从四周向中间的水洼汇注。
赵柯试探地往里走,没过脚背,没过脚踝……最深处已经积到小腿,按照这个降雨量,雨继续下下去,水漫进姥姥家的院子,淹到学校和卫生所是早晚的事儿。
“姐!”雨声太大,赵枫只能大声喊,“舅舅家门口也积水了!”
赵柯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回喊:“你去他们家喊人,咱们把沟挖出去。”
村里不让挖,他们也要挖。
赵枫二话不说就往余大舅和余三舅家跑。
只这么几分钟,积水线沿着靴子越来越往上,赵柯又抹了一把脸,转身略显艰难地蹚水走出水洼。
水深又浑浊,赵柯看不清脚底的路况,即便再小心,脚下一滑,控制不住地向后栽去。
反正已经湿得差不多,赵柯也不挣扎,闭紧眼睛和嘴,捂上耳朵,做好了栽进水洼再爬起来的准备。
就在她即将倒进水里的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冲进积水区,一把接住她。
赵柯没进水,也让雨水糊了满脸,费力地睁开眼。
是傅知青。
赵柯想张嘴,又糊一嘴雨水,手借着他的力重新站稳,侧头噗噗往出吐雨水。
“赵主任。”傅杭在她耳边大声道,“我和林知青过来帮忙挖渠!”
赵柯也不说那些多余的话,只招呼他和水洼边儿的林海洋,“走吧——”
三个人一起往前走,跟赵枫、余家两位舅舅和五个表兄弟汇合。
当时村里不让挖,是因为要从路中央挖过去,现在雨水这么大,被淹房子和被骂,不需要犹豫,直接开干。
老王家——
一家人坐在一块儿吃饭,东婶儿听着外头震耳欲聋的雨声,说:“还真下雨了。”
王长河不以为意道:“这么长时间没下雨,田里都旱了,下雨好,正好润润地。”
王老大应和:“最近是太热了。”
东婶儿瞄见三儿子王向全飞快着倒腾着筷子扒饭,忍不住骂道:“你饿死鬼投胎啊~吃这么快。”
王老三专心扒饭进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