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推理名家 >

第1章

推理名家-第1章

小说: 推理名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推理名家 作者:佚名
操纵神探的解谜大师:柯林·德克斯特 
(Colin Dexter)    
  一般来说,作家创作的功力可分为两种程度:无我境界,以及有我境界。前者笔下的主角个性千变万化,能文亦武,彷佛与作者丝毫无关连,完全是凭空捏造的虚构人物,如创造出郭靖、杨过、韦小宝等角色回然相异的中国武侠文学泰斗金庸,正是此类作家;后者所谓的有我,自是指书中处处可见作者的身影,换句话说,主角简直是作者的代言人,柯林·德克斯特便是堪称这类作家中的翘楚。 
  剑桥作家,幽默博学兼备 
  1930年,柯林·德克斯特出生于英格兰东部的林肯郡,自小喜爱文学。1953年,德克斯特于剑桥的基督学院取得古典文学的学位;5年后,他在同一学院继续攻得硕士学位。而后,德克斯特进入皇家特种通讯部队服役,退伍后便在多所学校任职。由于长年文学素养的训练,德克斯特自然而然地走上创作之路,更因为热中于填字谜游戏,对他选择推理小说的创作有间接的影响。德克斯特的风格传承于另一位大师Michael Innes,在扎实的解谜布局里,巧妙地呈现出笔者的博学多闻与幽默感。在他以牛津为地理背景的系列作品中,成功地塑造出一位神探莫尔思(Morse)。 
  分身奇术,神探尸体双职 
  如同前言所述,刑事调查局的组长莫尔思,其实就是德克斯特的化身。莫尔思的兴趣,即是德克斯特的专长:文学诗赋、古典音乐、以及填字谜游戏。尤其在填字谜方面,德克斯特可称是高手中的高手,他曾两次于大赛中获得首奖,这种解谜的思考逻辑训练,的确对推理小说绵密羉复的布局编排有极大的助益。另一方面,德克斯特有严重的耳障碍。在1977年的作品《昆恩的静默世界》中,这项残障被转化成遇害人惨遭谋杀的关键原因,德克斯特藉此暗喻了自己在现实生活里所遭遇的困扰与不顺。同时化身为神探和被害人,德克斯特表现出来的“有我境界”,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牛津神探,以假乱真的玩笑 
  在小说与现实的对照中,唯一不同的是德克斯特是剑桥人,莫尔思却是活跃于牛津的警探,德克斯特刻意将犯罪现场全设定于牛津大学城,或许是剑桥人藉此污蔑牛津,让牛津的文化气质显然不及剑桥,这也许是文人灭他人志气,长自己威风的一种玩笑。 
  德克斯特曾于1979年、1981年两度获英国推理作家协會颁赠银匕首奖,1989年更上层楼,囊获金匕首奖的最高荣誉。如今已届70大寿的德克斯特,无疑是当前仍在人世的推理大师中,辈分最高的一位,因此,若称德克斯特为当世的谋杀之王,应不为过。 
  作品有: 
  《Last Bus to Woodstock》,1975; 
  《最后的衣着》,1976; 
  《昆恩的静默世界》,1977; 
  《Service of all the Dead》,1979; 
  《The Dead of Jericho》,1981; 
  《The Riddle of the Third Mile》,1983; 
  《The Secret of Annexe Three》,1986; 
  《The Wench is Dead》,1989; 
  《The Jewel that was Ours》,1991。              
无厘头搞笑专家:另类推理女杰-乔艾思·波特(Joyce Porter)    
  阅读群书的过程当中,推理迷多多少少會看到一些无能不适任的警官,在办案时屡屡搞出纰漏,让案件不了了之。然而,这种有如通俗闹剧的故事铺陈,直到乔艾思·波特(JoycePorter)的出现,才得以提升成为一种反讽手法的文学艺术形式。 
  藉懒惰贪婪嘲讽正气凛然 
  那么,波特究竟做了什么?原来,她一手创造了苏格兰警场总探长威尔福瑞德·多佛(Wilfred Dover),这位妄自尊大、粗鲁肥肿的警官,虽是警界亟欲拔除的眼中钉,但他终究能歪打正着地破解悬案-也许是因为凶手总是凑巧比他还笨一点吧。结果,这种彷若无厘头嘲笑警界的推理喜剧类型,却造成推理迷迳渭分明的两极对立:喜爱多佛的视他为反政府的超级偶像;厌恶他的根本无法容忍其低智商、低品味的作风,并称呼他为“大英帝国中最懒惰贪婪的警察”!纵然意见如此分歧,推理迷仍一致肯定多佛此角色的创新写法,以及波特无可动摇的大师地位。 
  颠覆正统推理的另类作品 
  乔艾思·波特,1924年出生于英格兰西北部的赤郡(Cheshire),21岁时以优异成绩取得伦敦King学院的学士学位。毕业后她随即进入英国皇家空军机关服务,工作十四载后才退休开始着手编写糊涂探长多佛的系列小说,世人将她和Patricia Moyes、P。D。James并称推理三女杰。波特擅长以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塑造书中的人物角色,唯一例外的是她最着名的探长多佛,这家伙眖头到尾都是一副搞笑欠扁的模样。1964年,波特在《Dover One》让多佛首次粉墨登场,一开始就把他外放到偏僻的Creedshire城镇,教他负责找寻失踪女子这类看似无关紧要的案件。经过了《Dover Two》、《Dover Three》的磨练与尝试,波特终于在第四部作品《Dover and the Unkindest Cut of All》,奠定其经典名作的崇高地位。直到今天,多佛共演出21个长篇大作及众多短篇小故事。若说要找个演员来诠释这号人物,化老十岁的妆、且增肥100磅的喜剧明星金凯瑞(Jim Carrey)最适合不过。 
  喜感多于性感,体力多于智力 
  除此之外,波特还另辟两条主角系列的小说路线:一为笨拙的国际间谍Eddie Brown、一为精力充沛的女伯爵Constance Morrison…Burke。前者在四部作品中,扮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间谍,但是在这傻瓜的心目中,没完成任务还不算是最糟的,他最担心自己对于内在情欲的掌控不佳,因为连姿色平庸的女子都可以叫他心猿意马、蠢蠢欲动;后者这位年老的业余女侦探,彷佛是冲着克莉丝蒂笔下的玛波小姐而来,因为女伯爵年纪虽不小,浑身上下却有着施展不完的精力,她會客串起侦探的身分,完全是由于柔软体操运动无法耗损其体力,于是老人家突发奇想,弄个女子橄榄球队来玩玩,于是无意间介入了一桩谋杀案。 
  概括来说,波特所创造的主要英雄人物,总是喜感多于性感,体力多于智力。如果你不热中于正经八百的解谜游戏,也对拥有超人智慧的神探感到无趣乏味,那么,乔艾思·波特的无厘头推理作品,會让你在蠢事连连的情节堆砌中,小则喷饭不已,大则狂笑三天三夜! 
  代表作品: 
  《Dover One》,1964; 
  《Dover and the Unkindest Cut of All》,1967; 
  《Only With a Bargepole》,1971; 
  《The Package Included Murder》,1975; 
  《Dover Beats the Band》,1980。              
 推理名家 
作者:佚名 
 一手用矛批判,另一手藉盾创作,推理评论暨小说家:基亭(H·R·F·Keating)    
  著名的推理小说评论家、奥古斯特侦探俱乐部的总裁、皇家文学会社的成员、福尔摩斯学的研究专家、英国作家协會的主席、以及杰出的推理小说作家,这麼多显赫的头衔,加起来却指向同一个人,那就是基亭(H。R。F。Keating)。 
  以学术研究之心,撰写推理经典评论 
  1926年,基亭生于英格兰东南部的萨西克斯郡(Sussex)。他受教于墨茜特学校及都柏林大学,中途曾一度被拉去陆军服役,但整体的求学阶段还算顺利。1953年起,基亭展开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七年之间先后在《电讯报》及《泰晤士报》两大报业工作。1960年,基亭决定转为自由作家,直到1967年,他才重回《泰晤士报》担任犯罪小说的书评家。基亭对于推理和犯罪小说所付出的苦心研究,使他成为该类型小说中首屈一指的评论家。其著作包括《Sherlock Holmes;The Man and His World》(1979)、《Crime andMystery:The 100Best Books》(1987)、以及非常重要的推理写作指南《Writing CrimeFiction》(1986)。 
  另辟新径,印度探长异军突起 
  在小说创作的方面,基亭的功力也是倍受肯定。他的作品以严谨的布局、优美的词藻取胜,因此无论是看热闹或看门道的读者,皆可从中获得阅读的满足;即使是位居偏狭乡下地区的读者,也能在基亭熟练的生花妙笔下,不禁对故事中的角色产生兴趣与认同。1960年初期,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推理文坛中闯出一条新路,也为了打入广大的美国市场,基亭突发奇想,决定将故事背景设于西方人好奇的东印度国家,并杜撰一位其貌不扬的印度警探为主角,这就是后人所熟知的孟买刑事调查局探长沟帖(Inspector Ghote)。这位害怕失败、但绝不莽撞行事的印度探长,首次出现在1964年的《The Perfect Murder》,这部作品一发行上市,就让老美轻易接受沟帖既笨拙又大智若愚的行径,而且分别登上英美两地最重要的推理大奖:美国爱伦坡的最佳新人奖、及英国犯罪作家协會颁赠的金匕首奖。 
  从浪漫派到写实派,细观东西文化冲击 
  一炮而红之后,基亭开始编写一系列的警方办案程序小说,书中的主角沟帖跑遍全印度,甚至可以直闯佛门圣地查案。不过,基亭自承在创作的头十年里,他从未涉足印度这块土地,所以故事情节难免因天马行空的想像而失真。后来他屡次造访印度,作品因而逐渐趋近于真实,是故日后沟帖可以飘洋过海至英格兰伦敦追查线索(《A Remarkable Case ofBurglary》,1976),或是捞过界到洛杉矶缉捕逃犯(《Go West;Inspector Ghote》,1981),这些都是基亭迎向写实风格的转变。 
  沟帖系列小说与其他名探系列小说的最大差异处,在于基亭对东西文化的两相冲击下所衍生的文化转变现象,有深度且迷人的刻画描写;特别是,我们在书中看到当时的印度上流人士,完全继承了英国统治主权的西式作风,而这项对社會观察的特色,遂将通俗的推理小说提升到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林。这即是基亭能够享有推理大师地位的首要原因。 
  其他重要作品: 
  《Inspector Ghote Plays a Joker》,1969; 
  《Filmi;Filme;Inspector Ghote》,1976; 
  《The Sheriff of Bombay》,1984; 
  《Dead on Time》,1988; 
  《The Iciest Sin》,1990。              
 推理名家 
作者:佚名 
 崇尚神秘主义、渲染阴谋论的多产作家:萨克斯·儒默 
(Sax Rohmer)    
  以创造出神秘小说中,最邪恶的角色-魔鬼博士傅满州(Dr。Fu Manchu)而享誉文坛的英籍作家萨克斯·儒默(Sax Rohmer),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对推理小说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塑造了多种虚构侦探的类型:暴躁易怒的苏格兰警场总督察Kerry、活泼朝气勃勃的法籍侦探Gaston Max-此法国佬比白罗还早出道5年、大法官法庭里的小律师侦探Paul Harley-此君比梅森探案更早亮相10多年、以及光靠睡觉就能够破案的Moris Klaw-此人称号为梦幻神探(Dream Detective)。如此多才多艺,文学成就备受肯定的儒默,一生中泰半过的竟是穷困潦倒的日子!原因何在? 
  出身不高,幻想是名门望族 
  所有的不幸都得回溯到最早的源头-童年。1883年,萨克斯·儒默出生于英格兰的工业城Birmingham,他的本名其实是Arthur Henry Ward。从小,他就常听到酒后乱性的母亲满口胡言乱语,说他们是一位17世纪伟大将军Patrick Sarsfield的后裔。这个说法因此在小儒默脑海中凿刻出深切的印记,也使他飘飘然地自以为是名门之后,在18岁那年,儒默索性把Sarsfield的姓氏并入自己的名字中,变成了ArthurHenrySarsfieldWard。由于这种希望攀权附贵的潜意识作祟下,儒默养成一掷千金的奢华习性,再加上几次不当的投资失败,终于赔尽他一生之所有。 
  创作力旺盛,想像力丰富 
  儒默虽然搞不清楚自己的身家背景,不过却很笃定自己一生的志向-作家。初期,儒默屡屡被退件,而这些文稿居然多到可以贴满房屋四壁;战斗力旺盛的儒默不但不气馁,继续创作不辍,他甚至自信满满地曾将一份退稿连投同一家出版社三次,而且每次的内容都一字不改,唯一的差别仅仅是在稿纸上涂染五颜六色的外框!尔后,当儒默的作品开始被书商出版发行时,他强烈的创作欲望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举凡是大众看的小说、听的流行歌曲、音乐厅演的戏剧,以及报纸的专栏评论,能卖钱的他通通不放过。也因如此,在某次接受报社委托前往伦敦Limehouse区的采访过程中,儒默因缘际會得知神秘老板Mr。King的传说故事,因而引发他的创作灵感。就像是玛丽雪莱造访拜伦的古堡之后,刺激她写出恐怖小说《科学怪人》;儒默在Limehouse一游后,回去就创造出傅满州这个永垂不朽的虚构人物。Limehouse據说是当时中国人群居的大本营,其龙蛇混杂之乱象,即使在光天化日下,非中国人在此出入也可能有杀身之祸!儒默于此地多次耳闻诡秘的大头目Mr。King,于是他在这个从未谋面的中国人身上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捏造并延伸出一系列的傅满州传奇。 
  旁征博引异国文化,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一般大众都以为,儒默可能对东方国家特别情有独锺。事实上,儒默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中东文化,尤其是古埃及文明。而他在这些异国文明所投入的研究热诚,都转换成其作品的一部份,无论是药物、毒器、以及各地特产的动物,儒默对它们的背景、用途,都有极钜细靡遗的叙述,让人读之如入实境。1959年,儒默死于美国纽约,他生前创造的最后一个新角色,即是傅满州的女性变奏版本-名为SUMURU的女阴谋家,算是儒默送给全球读者的最后一份礼物吧。              
 推理名家 
作者:佚名 
 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作家:玛格瑞·艾林罕 
(MargeryAllingham)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那麼,在一个众人皆作家的家族中,再多产生一个作家又有何意义呢?英国女作家玛格瑞·艾林罕(MargeryAllingham)是否曾经如此质疑过,我们不得而知。然而,1904年出生于一个作家、编辑群聚的家族里,艾林罕的确这样表示过:“我的族人将写作视为打发时间的唯一可行方法,并且也当它是维持生计的唯一来源。”这位后来成为推理大师的女子,自小就接受这种想法,并浸淫于创作鼎盛的家族风气之中。于是,年少的艾林罕很快就崭露头角,19岁芳龄即发行了自己的处女作《BlackerchiefDick》,这虽是一本历史惊悚小说,却是她迈向20世纪伟大犯罪作家之一的生涯起步。 
  婚后创作力大增 
  23岁那年,艾林罕下嫁艺术家暨杂志编辑PhilipYoungmanCarter,此君其实与她渊源颇深,数年前那本《BlackerchiefDick》的封面设计,即是由他亲手完成。此正是“妇唱夫随,其乐融融”。昱年,艾林罕的第一本悬疑小说《TheWhiteCottageMystery》问世;再相隔一年,她完成了《TheCrimeatBlackDudley》,并在此书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