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应聘 >

第17章

应聘-第17章

小说: 应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深入生产第一线,就不能来写字楼。所以,当时整个写字楼就娄丽琴一个人。既然就娄丽琴一个人,老板当然就注意到了。    
    其实娄丽琴早就知道老板来了,并且已经用自己眼睛的余光看见老板注意她了。但是她装作并没有看见老板,而是继续专心打单。    
    大约是老板没有想到本公司还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小姐,或者是好奇为什么偌大的写字楼里竟然还有一个女孩在加班,总之,注意到娄丽琴之后,老板主动走到娄丽琴的身边。这时候,娄丽琴如果在装就反而不真实了。于是,当老板在娄丽琴身边停下的时候,娄丽琴先是边打单边跟老板点头微笑,甜甜地说上一声老板好,然后暂停了手中的活,起身为老板倒了一杯水,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打单,并且继续保持着一张热情的笑脸。    
    “刚来的?”老板问。    
    “是,”娄丽琴说,“今年大学毕业。”    
    “做的开心吗?”老板问。    
    老板说的是“香港普通话”,发音不是很标准,但跟娄丽琴交流起来没有问题。    
    “不开心。”娄丽琴说。    
    老板一惊,因为从来都没有人在他面前说自己做的不开心,如果说做的不开心,那么你还在这里做什么?所以,当老板从娄丽琴口里听到“不开心”三个字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听错了。    
    “我是问你在这里做的是不是很开心。”老板解释说。老板在做这样的解释的时候,使用了他认为更加标准的“普通话”。    
    “是啊,”娄丽琴说,“我回答不开心呀,在这里做不开心呀,非常不开心呀。”    
    老板感觉他跟大陆人的交流相当的困难,他没有想到娄丽琴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居然还能这么轻松,还能摆出这样一张开心的笑脸。这要是在香港,雇员与老板说这样的话,一定是剑拔弩张,怒目相视,说完就扬长而去。    
    老板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但是很快又恢复正常状态。    
    “能告诉我为什么不开心吗?”老板问。    
    娄丽琴干脆把手中的活停下,并且侧过身来,正面对着老板,说:“主要是生产安排的不合理,窝工。”    
    “哦?”老板显然是来了兴趣,干脆也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跟娄丽琴面对面地做下,摆出一副认真听取意见的样子。    
    “这几天我认真算了一下,”娄丽琴说,“如果按照目前这样的做法,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休息,也误单。”    
    “是啊,”老板说,“所以我着急呀。”    
    “其实完全可以换一种做法。”娄丽琴说。    
    “换一种做法?”老板问。    
    “换一种做法。”娄丽琴说。    
    “怎么换一种做法?”老板又问。    
    “是啊,”娄丽琴说,“我认真研究了手上的这些单,发现绝大部分是中东的小单,只有一个是韩国的大单。而韩国的这一个大单差不多占了总量的百分之五十。我们这些天加班做的也主要是这一单。”    
    “是啊是啊,”老板说,“这是我们的老客户了,耽搁不起呀。”    
    娄丽琴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如果我们调整一下,情况就好多了。”    
    “是吗?”老板问。    
    “是的。”娄丽琴说。    
    “怎么调整?”老板问。    
    “把韩国的货先发出去一批,”娄丽琴说,“比如明天就发出去一批,然后暂停韩国定单的生产,集中力量生产中东的小单。您跟韩国方面是老朋友了,交涉一下,他们的货分两批交。韩国人也过春节,只要您跟他们讲清楚,他们肯定能理解。再说,分两批发货不一定影响他们往下分销,分批发货造成的运费增加部分由我们承担。这样,最坏的结果就是影响韩国的半个单,比影响中东那么多的小单要好得多。”    
    老板没有说话,而且脸上也几乎没有表情,整个人似乎已经进入一种沉思状态。    
    突然,老板站起来,说好,我这就跟他们交涉。然后径直走向自己的董事长办公室。    
    老板进了他办公室里面打电话。大约是整个写字楼非常安静的原因,老板打电话的声音娄丽琴能听见,但是听不懂。老板在打电话的时候并没有说“香港普通话”,也没有说英语。如果说香港普通话,那么娄丽琴就能听懂,如果说英语,那么娄丽琴多少能听懂。现在娄丽琴是一点也听不懂。    
    虽然听不懂,但大致的意思娄丽琴还是能分析出来。娄丽琴分析,老板这个时候肯定是跟韩国那边的商务代表商议,商议能不能把原先的一单货分成两单发,一单提前,提前到今天就装柜,明天发货,另一单推迟,推迟到把中东的小单全部发完之后。理由当然是过春节,而不是说深圳市政府规定春节之后一个月不允许企业招工。因为如果抬出后面这个理由,尽管更加充分,但对方肯定会追问为什么,而一旦对方这样问,老板就解释不清楚了。连镇长都解释不清楚的事情,老板能解释清楚吗?既然解释不清楚,干脆就不说。    
    过了一会,电话打完了,老板出来,但是没有完全出来,而是身子还站在董事长办公室的里面,脸朝外面,对娄丽琴说话,说让娄丽琴去生产线通知生产部经理和所有的中层干部来开会。    
    老板的指示很快就传达下去了,但是传达下去之后,娄丽琴马上就面临一个新问题,她自己要不要回到写字楼参加这个临时会议?如果不参加,那么她的第二个建议还没有表达,而如果要参加,老板并没有正式邀请她。刚才娄丽琴在当临时传令兵的时候,还分明看到一些疑惑的眼光,甚至这些疑惑的眼光当中还掺杂着一些嫉妒的成分,仿佛她这个刚来的文员连做临时传令兵的资格都没有。既然做传令兵的资格都没有,怎么能参加管理干部会议呢?最后,娄丽琴动了一番脑筋,决定采取中间处理方式。就是既不主动进去参加中层干部会议,也不回生产线去,而是继续回到写字楼里面打单。或者是做出继续打单的样子。这样,至少向老板表明她的存在,如果老板要喊她,她当然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进去,如果不喊她,那她也能听见会上到底说了些什么,可以证明她刚才对老板的电话内容的判断对不对。    
    娄丽琴刚刚坐下,还没有来得及装模作样地开始打呢,行政部经理就跑出来,很热情地对她招手,边招手还边喊:娄丽琴,来,老板叫你。    
    娄丽琴揣着明白装糊涂,一边快步过来,一边问:什么事情。    
    “要你开会。”行政经理说。说着,还非常友好地拉上她的手,眨眼之间俩人成了好姐妹,与五分钟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五章郑大宽学精了

                                                  24    
    郑大宽学精了。郑大宽今天来到王子塑胶厂之后,根本就没有吵着要进厂,更没有说要找娄丽琴,而是直接说要找王哲宇。    
    “你是他什么人?”保安问。这两个保安肯定不是那天值班的那两个保安,如果是,可能就不用这么问了。    
    “我是他表哥。”郑大宽说。郑大宽能这样说,就证明深圳是一个非常能锻炼人的地方,因为如果是半个月之前,他们肯定不会说表哥,而只是说同学。事实上,仔细算起来他还真可以说是王哲宇的表哥,因为他母亲的姐姐是王哲宇大婶,但是以前他们在老家的时候,郑大宽绝对没有想过这层关系。    
    保安的态度立刻有所转变,或许在他们的眼睛里,他们厂保安队长比深圳市长官还大。    
    态度转变之后,另一个保安马上就用对讲机呼唤他们队长,具体地说就是呼唤王哲宇。    
    “说我是郑大宽。”郑大宽在一旁提示。    
    很快,王哲宇从里面跑出来。    
    王哲宇这次是一个人从里面跑出来的,没有前呼后拥,虽然还穿了假警察的衣服,但看上去并不比真正的警察逊色。    
    王哲宇先是跟郑大宽点了一下头,然后对着两个小保安轻声吩咐着什么,两个小保安马上把头点得像哈巴狗。    
    王哲宇对郑大宽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出来,径直走向对面的一个小餐馆。    
    郑大宽没有说话,只是跟在后面。俩人搞的像做毒品交易。    
    餐馆的小老板显然是认识王哲宇,这时候见王哲宇带着一个客人进来,非常热情,一口一个队长,仿佛王哲宇是真正的警察,并且不是一般的小警察,而是队长,比如是刑警队长或治安队长。    
    二人在里面一个小房间坐下,点了几个菜,王哲宇才说正事。    
    “等两天吧,”王哲宇说,“等两天一个月的禁招期就过了,到时候娄丽琴就有时间给你打电话,何去何从,你们在电话里面商量。”    
    郑大宽听不明白,问什么是“禁招期”。    
    “你不知道?”王哲宇问。    
    郑大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确实不知道。    
    “今年新搞的,”王哲宇说,“就是春节之后一个月之内不允许企业招工。”    
    “这是为什么?”郑大宽更加不明白了。郑大宽只知道现在城市里过年禁止老百姓放鞭炮,并不知道春节之后深圳的企业禁止招工。    
    “我也不知道,”王哲宇说,“再说这也不是我管的事。但是上面一不让招工,苦了我们了,人手不够,春节期间积压下来的定单还必须抢出来,所以天天加班加点,人人上阵,你说这个时候娄丽琴能辞工吗?”    
    “那我不管,”郑大宽说,“不想做了还不行?”    
    “那倒不是,”王哲宇说,“实在要走,连工资都不要了,谁也拿你没有办法。”    
    “我现在就想让娄丽琴走,不要工资也行。”郑大宽说。    
    王哲宇没有接他的话说,而是劝郑大宽吃菜,并说实在抱歉,他在上班,不能陪郑大宽喝酒了。    
    “马上就走行不行?”郑大宽进一步追问。仿佛王哲宇成了王子塑胶厂的老板了。    
    王哲宇没有回答行还是不行,而是说:“这件事情你应该尊重她的意见吧。”    
    郑大宽问:“她什么意见?”    
    “她什么意见我不知道,”王哲宇说,“但是估计她没有打算现在就走。”    
    “为什么?”郑大宽问。    
    “钱呀,”王哲宇说,“加班有钱呀。再说她的工作也不累,不是打字就是写字。”    
    “那也不能没有人生自由呀。”郑大宽有点火了。    
    “别着急,”王哲宇说,“别着急。我这就去找她。最好能把她带出来跟你见个面,实在不行也让她给你一个准信。”    
    郑大宽脸上缓和多了,突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意识到王哲宇并不是他的对立面,于是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说:“那好,你快去,我就在这等着。”    
    王哲宇人还没有跨进工厂,里面的保安就告诉他:快去写字楼开会。    
    王哲宇赶到董事长办公室的时候,老板正在发火。    
    老板发火的时候主要讲“香港普通话”,但是偶尔也冒出两句纯香港话,比如骂人的时候就冒出纯香港话。当老板用纯香港话骂人的时候,娄丽琴就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她知道老板是在骂人,并且不是骂她。    
    娄丽琴猜的不错,老板是在骂人,骂他的手下都是废物,光知道干活,不会动脑筋,还不如新来的大学生。    
    老板骂到这里,突然该用“香港普通话”,问娄丽琴:你叫什么。    
    “娄丽琴。”娄丽琴说。娄丽琴说的是真正的普通话,并且非常清楚。但老板还是半张着嘴巴,没有听懂,或者是不知道这三个字香港话怎么说。    
    旁边的行政经理马上用香港话翻译了一遍。老板点点头,懂了。    
    王哲宇这时候才发现,娄丽琴居然也在这里参加中层干部会议了。    
    老板说:“娄小姐才刚刚来几天,就知道这样做不行,就提出了好方法,你们为什么没有看出问题呀?没有想出解决办法呀?”    
    没人说话,连行政经理这时候也不敢接话,因为她不知道娄丽琴看出了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她看出问题之后提出了什么解决办法。    
    “今天马上装柜,”老板说,“有多少装多少,马上停止这单货的生产,先做其他的小单。”    
    老板说完,会场有点骚动,但是骚动的只是空气,而不是人。    
    老板扫视一下大家,问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产经理问:“先做哪个小单?”    
    老板愣了一下,嘴巴嘀咕了什么,娄丽琴分辨不出老板是故意说不清楚还是他也确实也不知道到底该先做哪一单。    
    “应该先计算一下。”娄丽琴说。    
    娄丽琴一说,老板像找到了救星,马上一精神,冲娄丽琴一个倒点头。    
    所谓“倒点头”,就是跟点头正好相反的动作。点头的特点重心是向下,而“倒点头”正好反过来,重心向上,是下巴往上一提。意思是鼓励娄丽琴说话,也可以理解为是示意大家注意听娄丽琴说话。    
    “首先要计算一下现在韩国的这单货是不是正好能凑成整柜,”娄丽琴说,“我大致算了一下,如果是四十尺的柜,现在差不多四个柜,还再仔细算一下,如果还差一点,那么就暂时不要停产,干脆凑足四个柜,一起发走。另外就是计算一下中东的小单,最好安排生产的时候能做成整天单。就是正好一天一单或两天一单或半天一单,这样下料的时候不会乱,也不会窝工,而且用料最节省,不会浪费,工人们做起来也有成就感,想着今天完成一单了,明天又完成一单了,而且只要干完了,就收工,这样做起来更有劲,不觉得累。”    
    娄丽琴在这样说的时候,王哲宇就非常为她担心。老板说停止生产,你说先要计算,然后才决定到底是不是停产,这不是跟老板唱反调吗?    
    但是,老板并没有生气。老板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还很高兴。因为娄丽琴在这样说的时候,老板一直跟着她的说话节奏在点头。这时候,娄丽琴已经说完了,但是老板的点头并没有立刻停止,仿佛老板还么有听过瘾,还想继续听。    
    “还有吗?”老板问。    
    “还有就是要新招工人。”娄丽琴说。    
    娄丽琴刚刚说完,生产经理就抓住了破绽。    
    “娄小姐恐怕刚来深圳吧。”生产经理说。    
    “是的。”娄丽琴说。    
    “不是我们不想新招工人,”生产经理说,“而是政府不让招。”    
    生产经理一说完,人事部经理马上就撇了一下嘴,既表示对生产经理的支持,也表示对娄丽琴的不屑一顾。    
    老板想出来解围,比如说不知者不过一类的话。但是老板还没有说出口,娄丽琴就说话了。    
    娄丽琴说:“政府是说春节之后一个月内不允许企业新招民工,这我知道,但是政府并没有规定不让本企业员工‘介绍’工作。‘招工’跟‘介绍工作’不一样。我们厂差不多有五百名员工,这些员工春节之后从老家来的时候,有些是带了亲戚朋友过来的,我们不公开招工,但是私下里允许老员工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来总可以吧?春节之后不允许招工只是政府预防民工盲目南下的一个临时性措施,吸纳已经南下的老员工的亲戚朋到厂里来上班,政府应该是不会干预的。”    
    人事部经理还想辩解什么,老板已经发火了。老板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