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尔虞我嫁 >

第753章

尔虞我嫁-第753章

小说: 尔虞我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场面上有个说辞就成。

    至于内里的真相……说句不好听的话,谁家还没有点不好外传的秘密?

    如果真有那不知趣的人非要弄个明白……盛惟乔也不介意出手收拾。

    还有请罪的元流光,她皱眉了会儿,道:“既然庆芳郡主是悲痛过度病倒的,那就让怀远侯好好照顾郡主吧!”

    惩罚当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么个处置却不是因为记恨之前元冬籁的举动,故意亏待庆芳郡主,而是因为庆芳郡主这身份,被丈夫差点打死,传了出去,岂能不引人耻笑?

    何况她要是无辜被打,按照盛惟乔的脾气,哪怕跟她关系不好,也肯定不会坐视!

    问题是……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庆芳郡主做的这个事情,估计太上皇跟皇太后在世,都会说打的好!

    将她打醒,让她脑子清爽点!

    所以盛惟乔稍微思索了下,就决定压下去。

    这个处置结果不出元流光所料,所以改天就又秘密上了一份谢恩的折子。

    盛惟乔扫了眼这折子也没放在心上,不过左右就提醒了:“娘娘,庆芳郡主的卧榻,既然是因为哀悼太上皇还有皇太后引起的,如今您该有些赏赐才是?”

    “那菊篱你去库房备些东西送过去吧!”盛惟乔点了下头,吩咐之后,又说,“再给帝陵那边高密王一家子也弄一份。”

    这事儿对于盛惟乔来说也就结束了,之后过了段时间,她辗转听人说,庆芳郡主对于她的处置非常不满意,在病榻上诅咒过她好几次,认为她是故意帮着元流光害自己。

    “看来怀远侯那顿打倒是没有白费功夫。”沈九娘知道之后,微微冷笑着跟盛惟乔说,“她倒是知道点好歹了呢……我还以为她会跟对那姬妾一样体贴入微的说,皇后娘娘做的好,皇后娘娘做的妙,皇后娘娘做的呱呱叫!”

    盛惟乔不在意的说道:“之前她就一直觉得容清醉可怜,惠和郡主可怜……这两位是否可怜我且不说,当初贞庆回归王府之后,她那句‘反正三弟流落在外也没吃什么苦头,倒是二弟跟惠和这些年来过的好不可怜’,贞庆当时心里什么感受我不知道,反正我要是贞庆,冲着这句话,我会当我从来没有同胞姐姐。”

    沈九娘笑着说道:“还好贞庆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姐妹两遂不再关注庆芳郡主……之后这位郡主一直到逝世,也都没再出现在人前。

    听说是被元流光打的太狠,伤了元气,虽然捡回一条性命,身体到底大不如前,三天两头的不舒服,太医院的太医们差不多轮流去看了一回,结论大同小异,就是让静养,别操心,别生气,别劳累。

    元流光趁这机会,禁止她出门,就这么半是将养半是被软禁的走完了整个人生。

    这中间元流金跟元开曾经试图为她向容清酌夫妇还有容睡鹤夫妇求助,只是容清酌那边自身难保,又因为戚氏的缘故,这辈子都不想跟长安扯上关系了,更不要说掺和这样的事情了。

    而容睡鹤夫妇,对庆芳郡主的感情就那么回事儿。

    相比之下,早早投诚又立下大功的元流光,怎么看都更可亲一点。

    所以都没理会元流金还有元开。

    元流光知道这事儿之后,果断给元流金娶了个官家小姐,同他分了家不说,还为他谋了个外放的差事,差不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给元流金成了亲、打发出长安。

    至于元开,元流光直接将之送进北疆军去狠狠磨砺了一番。

    效果如何盛惟乔也没打听,反正后来元流光到底还是将爵位传给了这个嫡长子,但那时候庆芳郡主是已经去世了的。

    ……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容睡鹤的御驾亲征,最终在次年,也就是贞庆元年的春夏之交结束。

    当然这个时候茹茹还没完全被剿灭,仍旧有着零碎的残部在草原上东躲西藏。

    只是已经不需要容睡鹤亲自压阵,遂班师还朝,告祭太庙。

    这是大穆继开国的太祖皇帝陛下以来,首次对茹茹取得的巨大胜利,甚至是直接覆灭了茹茹王族,举国上下的激动,可想而知。

    少数几个不长眼色的,拣这时候进言什么大穆乃是天朝上国,皇帝应该宽容仁厚,既然茹茹已经输了,连可汗都被俘虏,就让容睡鹤网开一面,让那伏真认罪也就是了。

    容睡鹤直接将人赐了宫刑,合家流放北疆。

    跟着又以这事儿为借口,将朝野上下都整肃了一遍。

    但凡跟他不一条心的,差不多都被按上了私通茹茹之类的罪名,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贬职的贬职……一时间上上下下的人,包括容睡鹤的嫡系心腹在内斗有点人心惶惶,毕竟这天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人主古往今来实在是太多了。

    索性容睡鹤镇住场面之后,就开始了封赏群臣,倒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第一个封的是岳父岳母,盛兰辞夫妇已经是国公跟国公夫人,达到人臣的极点了,大穆一朝还没出过异姓王,底下人,包括盛兰辞夫妇本身,肯定也不会接受国丈成为异姓王之事。

    因此容睡鹤就追封了盛兰辞的生身之母艾老夫人,为安国夫人。

    虽然说盛兰辞夫妇如今跟盛老太爷还有明老夫人感情都疏远了不少,然而外人既不知道,为了显示对盛兰辞夫妇的尊敬以及对盛惟乔这皇后的宠爱,容睡鹤又册了明老夫人为湖阳郡夫人。

    盛家其他人,如二房三房,他也有封赏,却被盛兰辞夫妇还有盛惟乔态度坚定的拦阻了。

    这是因为他们实在不能信任盛家二房三房的节操,二房就不要说了,之前仗着盛家在南风郡的地位,可以说是可着劲儿的惹是生非;三房看似听话温驯,其实也是因为当时大房在郡中,他们什么都可以坐享其成。

    如今大房离开了南风郡,三房没人挡在前面了,遇事儿都要自己来。

    就盛兰梓夫妇早先一点儿责任都不肯承担的样子,手里有了权力,又知道侄女儿贵为皇后还深的宠爱,谁知道会不会起什么歪心思,做出牵累皇后声名的事情来?

    盛兰辞夫妇所以不但死活不肯再让容睡鹤加封盛家其他人,还专门派了得力管事回去训斥二房三房,要他们从今往后,务必谨言慎行,不许做出任何有辱后族的事情来。

    否则当地官府不敢管他们,大房可饶不了他们!

    这样夫妇俩还不放心,又给冯家还有宣于家送信,请他们帮忙督促盛家,免得官府不敢告状,这兄弟两鱼肉乡里他们都不知道,平白的给盛惟乔招骂名。

    毕竟冯家跟宣于家也是从龙功臣,容睡鹤封完盛家人,跟着就轮到了他们,这两家都无意做官,因而都封了爵位:冯老太爷为越帯睿湔估戏蛉宋綆‘侯夫人,这爵位虽然比盛兰辞夫妇低了一等,但皇后的亲爹跟皇后的外祖父外祖母到底是有差别的;宣于冯氏因为是女眷,而且曾经陪着容睡鹤夫妇辗转千里,在盛惟乔生容珒时更是从头陪到尾,容睡鹤不免格外感激些。

    却也封了一品诰命,为齐国夫人。

    其子宣于涉,封寿宁侯,妻子小冯氏封寿宁侯夫人。

    冯家几个子孙也各有封赏,虽然没有实权,然而门楣却从此都不一样了。

    冯老太爷跟宣于冯氏都深谙细水长流的道理,并不愿意平步青云,领了封爵赏赐之后,反而越发的低调起来。

    甚至两家还又捐了一批辎重给朝廷,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好评。

    所以冯家还有宣于家不惧盛家,要是盛兰斯跟盛兰梓当真在乡里做了坏事儿,冲着他们对盛惟乔的宠爱也绝对不会包庇。

    外戚封完之后,容睡鹤下一批要封赏的则是功臣。

 第七十一章 封赏(下)

    功臣这边的功劳是让群臣一块儿商议之后拟定了奏折,由容睡鹤过目之后批示,君臣反复讨论了好几次之后才定下来的。

    这个时候容睡鹤刚刚借着那几个不识趣的要他对敌国展示宽容仁厚的臣子梳理了举国上下,帝位彻底稳固,做事儿当然也就要自由很多了。于是顿时就看出了他心里头的远近亲疏:乌衣营是他少年时候手把手带出来的嫡系,最得信任跟倚重,差不多的功劳,他给的封赏就明显要厚待些;

    其次是桓观澜置办下来的吉山营,仅次于乌衣营;

    第三是西疆军,这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大军,也算嫡系,只是既不像乌衣营跟随多年,是容睡鹤起家的资本,又不如吉山营,有桓观澜这个恩师的面子在,却是要靠后了。

    接下来才是北疆军啊南疆军啊还有太上皇的旧部这些。

    噢,唯一的特例是徐子敬跟公孙氏。

    这是被容睡鹤当成亲戚看待的,徐子敬晋封了毕国公,公孙夙直接封了周国公……其实容睡鹤本来说公孙夙就跟他的嫡亲兄长一样,是打算破例封王的。

    只是公孙夙因为盛兰辞夫妇有盛惟乔那么个得宠的女儿做皇后,外孙容珒话还说的不利索却已经册了太子,都没接受异姓王的册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拒绝了。

    兄弟两个互相劝说了几日之后,容睡鹤看他态度实在坚决,这才退而求其次的封了国公。

    实际上有些人对于公孙夙封国公都不是很满意的,因为公孙夙从抵达长安起,基本上就没给容睡鹤做过什么事情了。

    甚至早先受孟归羽的胁迫,还给那位曾经的崇信侯效劳过。

    这情况却因为是容睡鹤的义兄,将许多出生入死才攒下几分功劳的臣子都比了下去,有人难免不服气,觉得公孙夙虽然有过救驾的大功,归根到底不过是运气好。

    只是容睡鹤前不久才血洗过朝堂上下,将所有反对自己、不满自己、妄图辖制左右自己的人全家都修理了,如今新君的屠刀血渍未干,威慑犹存,这些议论也就是在私下里,并不敢放到台面上来。

    容睡鹤虽然有所耳闻,也就没作声,权当什么都不知道。

    公孙夙得了国公之封,却立刻告诉容睡鹤,他对公孙应敦这儿子不是很满意,并不打算立其为世子。

    本来这只是公孙夙的家务事,他也没必要跟容睡鹤特意交代的。

    归根到底是因为公孙应敦的未婚妻,吴大当家。

    吴大当家作为吉山营前身吉山盗的大当家,是跟吉山营的功臣们一块儿封了公主的,封号云梦。

    虽然说她跟公孙应敦的婚事是早就定下来的,可是这种政治联姻,最重门当户对。

    公孙应敦要是国公世子,迎娶公主也还罢了。

    他本来就是庶出,因为才干不算很出众,又早早跟吴大当家,啊,这会儿该说云梦公主了,跟云梦公主定了亲。容睡鹤不免担心他有个三长两短的,没法给云梦公主交代,所以专门叮嘱了底下人,无论如何要保证他完好无损。

    于是公孙应敦根本就没得到过冲锋陷阵的任务,如此固然人是安全了,功劳也实在没法子说丰厚。众人知道他是容睡鹤的侄子,又是准驸马,议功的时候,都是心照不宣的照顾了,就这样也不过得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官职。

    在他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成就,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然而要迎娶云梦公主的话,却还不够格。

    如今公孙夙表明态度不愿意让公孙应敦给自己做嗣子,容睡鹤就又给公孙应敦专门封了个参宁侯,好配得上未来的妻子。

    至于公孙应姜,因为本来就是县主了,容睡鹤本来还想给她晋封郡主,当成王女看待的。却被公孙夙给拦了,毕竟公孙氏已经有了一公一侯,要是公孙应姜还要再得恩典,外人的嫉妒真的拦不住了。

    何况公孙应姜跟公孙应敦不同,她已经出阁,而且县主的身份,跟徐抱墨也算般配,根本不需要再多此一举的封郡主了。

    倒是沈九娘,盛惟乔亲自开口,给她要了个长宁郡主的封衔。

    毕竟人家茹茹王子索铁儿的封赏虽然还没出来,可是冲着登辰利予不遗余力的卖茹茹这点,容睡鹤怎么也会封个爵位,给点不那么重要但也不至于完全坐冷板凳的差事的。

    沈九娘出身的沈家不过是一个县城里的缙绅,后来去了茹茹,更是女奴的身份,还做过那伏真的正经妃嫔,这会儿虽然是由于同盛惟乔的姐妹情分才被索铁儿提亲,要是没点头衔什么的,脸上也是无光。

    容睡鹤对盛惟乔素来宠爱,因为两个孩子妊娠跟出身的时候都没陪在身边,且盛惟乔还两次生产都不那么顺利,心中十分愧疚,闻言二话不说的就答应了,还赐了一座郡主府。

    如此封赏的事情已经弄的七七八八了,还是被人提醒,他才想起来自己这边的血亲。

    元流光这个姐夫,作为实打实的功臣,是跟着群臣封赏时就晋封荆国公的。

    倒是庆芳郡主这个帝姊,迄今还是郡主。

    “那就给她封个长公主,封号让礼部随便挑一个就是。”容睡鹤对这姐姐毫无感情,甚至还有些厌烦,闻言就不在意的说道,“还有长公主素来身体不好,就不必亲自出面接旨了,让荆国公安排着就是。”

    这话传了出去,众人哪里不知道这位是被皇帝彻底厌弃的?

    毕竟这时候庆芳郡主已经“卧榻”有段时间了,荆国公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外头多少听到点风声。

    本来提醒容睡鹤册封庆芳郡主的人,还以为庆芳郡主可以顺势解了元流光的软禁,重新开始出门走动呢。

    结果容睡鹤这话,根本就是默许了元流光将妻子成天关在府里的做法。

    可见皇帝对同胞姐姐的态度。

    之后再没人提到这一位,哪怕是那些比较迂腐的,不怕直言犯谏的臣子,这类臣子出于认为管教庆芳郡主是元流光这个丈夫该有的权力的想法,就算心里觉得容睡鹤对姐姐不够友爱,想想提出来会跟夫为妻纲的看法相左,也就不做声了。

    庆芳郡主所以迅速的湮灭在长安的关注之中。

    甚至连礼部给她挑的封号,都没几个人记得。

    这场封赏前前后后持续了好几个月才大概敲定,帝后才松口气呢,就有人出来找事,说是六宫至今空虚,而且容睡鹤膝下也才两位皇子,不算子嗣丰茂,建议广纳妃嫔,为皇室开枝散叶。

    还将之前容睡鹤在西疆做郡王那会儿,当着众人面前亲口承认惧内的事情翻了出来:“彼时陛下正自蛰伏,自承惧内也还罢了,毕竟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已然登基,岂能不一雪前耻,以正纲常?!”

    这话说了出来,虽然绝大部分人知道容睡鹤盛宠盛惟乔,而且盛家在容睡鹤的起事之中也是付出极多,并非纯粹坐享其成,不敢附议,然而有些自认为为了江山社稷愿意牺牲的臣子,却还是站了出来,要求容睡鹤采纳妃嫔,洗刷惧内的传言。

    后宫里的盛惟乔听了这话就是冷笑,这时候仪珊已经被她打发走了,走的时候很是哀求了一番,当时的场面非常的凄凉,望春宫上下很多宫人都帮忙求情,可是盛惟乔态度坚决,还是将人给赶走了。

    只不过交代了容睡鹤别太为难她,安排她去其他地方做事儿就好。

    如今在皇后左右伺候的是叫若吟跟若琴的俩宫女,这是因为槿篱还有菊篱都被许配出去了,这两是新近补上来伺候的。

    之前被槿篱、菊篱手把手的带过一段时间。

    对于仪珊被赶走的内情,也是有一番揣摩的。

    此刻就怕盛惟乔动怒,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