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儒道至圣 >

第21章

儒道至圣-第21章

小说: 儒道至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这里吧。”
  说话的是一个身穿黑袍的中年人,看似三十出头,实则已经年近五十。他的眉毛又黑又密,如同两把剑悬于眼上,哪怕面无表情也杀气腾腾。
  这位是江州州文院院君、李文鹰大学士,景国太后曾称他为“剑眉公”,这个名号极为贴切,后来就流传开。
  “哼!”周主簿冷哼一声,把手稿放下,一拱手,转身离去。
  李文鹰脸上闪过一抹微笑,伸手拿过稿纸,仔细一看,发现这字既不是方运的也不是周主簿的,脸上的微笑消失。
  “人心不古。”李文鹰心里想着,仔细阅读《三字经》。
  只看一遍,李文鹰就把一千五百余字记住,然后闭上眼,静静思考。
  片刻之后,李文鹰再一次露出笑容,心想:“这个方运果真非凡,连周主簿都没看出来他的真正用意。也罢,让我作注,扬我文名,那我就帮你推广这《三字经》,传遍天下难,传遍景国不难。更何况,这书虽然对考童生无用,但的确是不错的启蒙读物。至于能不能上《圣道》,我也拿不准,就和《枕中记》一并推荐上去。”
  “可惜啊,不是方运亲笔。他写的《枕中记》的字非常有韵味,值得借鉴,或许可以让我的书法更上一层楼。”
  李文鹰刚把手稿放下,门外响起邱学正的声音:“下官有事禀报。”
  “进来吧。”李文鹰说完,看向门口。
  邱学正面带微笑,双手捧着一叠稿纸,道:“院君大人,您首重教化,让我江州学风日浓。卑职刚得到一篇至少是出县的蒙学读物,名为《三字经》,乃是府城一位秀才所作,虽然文采有限,但却最适合教授蒙童。”
  李文鹰两条剑眉微微一动,随后恢复平静,道:“拿来我看看。”
  “是。”邱学正弯着腰,双手把稿纸呈上。
  李文鹰翻了几页,和之前收到的《三字经》一模一样。
  “好!很不错,我想见见此文作者,能否把他带来?”
  邱学正满面欣喜,道:“他就在文院,我这就把他叫来。”
  “快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一位才子。”
  “是。”
  不多时,邱学正带着路膺年走过来,路膺年进门后立刻弯腰长揖,口中道:“学生路膺年,见过院君大人。”
  李文鹰微微一笑,问:“这《三字经》可是你所作?”
  路膺年道:“的确是学生所作。不过在作这《三字经》的过程中,我也曾跟族学的各位老师交流,数易其稿才完成,方氏族学所有老师也有一部分功劳。”
  “方氏族学?我听说方大眼请了方双甲去族学教书,可有此事?”
  路膺年的心跳猛地加快,眼中闪过一抹惊疑,随后道:“方案首也在族学。”
  双方虽然相距两丈,可在李文鹰耳中,路膺年的心跳响如擂鼓。
  “既然《三字经》是你所作,那就没问题了。就在你来之前,方运冒充《三字经》的作者,呈上一份和你一模一样的《三字经》。你不要急,我会为你主持公道,我现在派人去抓方运,然后奏请圣裁,分辨谁是真正的作者。若是方运提前招供倒也罢了,最多责斥他几句,若是他死不认错,等真相大白,本官必废了他的文位,并让他三族九代不得参加科举,然后把他流放到草蛮占领之地,生死由命。咦?你怎么面色发白,汗流如注,双腿打颤?”
  在说话的过程中,李文鹰的气势节节攀升,自身的才气力量带动周围的空气,吹的纸张书页翻腾。
  路膺年只觉两耳生疼,两手止不住地擦汗。
  一旁的邱学正久历官场,只听到一半就意识到怎么回事,等李文鹰说完,他立即跪倒,大声道:“大人明鉴,卑职是跟方家人有旧,但真不知此事啊。我再蠢,也不敢合谋贪图方运之作啊,更不敢带着他来见您啊。大人,卑职虽然平时略有贪墨,但这种涉及剥夺文位的事却万万不敢参与啊。”
  邱学正说着泪流满面,心里把路膺年和方二夫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心想这群蠢材,不知道方运是整个州文院重点关注的人物吗?连柳子诚都不敢明里下手,这两个蠢材怎么敢直接抢方运的文章!
  路膺年吓蒙了,不由自主跪在地上,不停磕头求饶。
  “学生认错!学生见这文太好,被姨妈蛊惑,就动了占有之心,从别的先生那里借来他们抄写的《三字经》,重新抄写。我自首招供,甘愿受罚,望院君手下留情,留我文位,不要波及我三族。”
  李文鹰冷冷一笑,道:“我只说方运招供最多责骂几句,何曾说过对你的处置?滚出去,斯文败类!”
  李文鹰话一出口,路膺年如同被无形的大锤击中,砰地一声向后倒飞去,摔在五丈开外的地方,大口吐血。
  大学士唇舌一动,出口伤人。
  “来人,剥掉这个衣冠禽兽的秀才服,押入大牢,等圣院来人,夺了他的文位!”
  “是!”院子里的士兵如狼似虎扑上去,拖着路膺年向外走。
  路膺年气急攻心,哼哼了几句,昏死过去。
  “路膺年的姨妈是何人?”李文鹰问。
  邱学正道:“是方家二少爷的正妻方元氏,得封八等安人,就是她带着路膺年来找我,不然我怎能相信路膺年能写出这等好文。”
  李文鹰想起方家的两房之争,略一思索,道:“身为朝廷册封的诰命夫人,竟然怂恿后辈夺人文章,实乃大罪,但念在方家为国有功,酌情薄惩。传院君令,在方家之外找一处住所,圈禁方元氏三年,三年内不得离开住所。我会奏请朝廷夺她的诰命,其后不得再封。”
  “是。”
  李文鹰又看了一眼桌面上两份手稿,低声道:“蠢材!”
  然后李文鹰亲自写了一封简信,说明事情的经过,让差役去周主簿那里问清方运的住处,把信送过去。
  方运收到信后走回屋里,拆开信看着,小狐狸奴奴就在桌子上。
  方运看完信,扔到奴奴的面前,笑道:“蠢货,我们家奴奴都比他聪明。”
  奴奴笑逐颜开,用力点头。
  “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走,奴奴,跟我一起去方家,把这件事告诉伯母。”
  “嘤嘤嘤嘤……”奴奴兴奋地又蹦又跳,这是方运第一次带她出门。
  方运又叫了杨玉环,一起去拜访方家,说了此事然后离开。
  大源府的夜景十分美丽,方运右手拉着杨玉环的手,左手托着奴奴,一起逛街游玩。


第35章 文曲星动 六首才子
  在路上,杨玉环充满期盼地问:“小运,以后有空我们常出来走走好不好?”
  “嘤嘤!嘤嘤!”奴奴也看着方运,两只眼睛亮闪闪。
  “好。”方运痛快地答应。
  杨玉环开心地笑起来,满街的花灯变得暗淡无光。
  一路游玩,杨玉环节俭惯了,没花什么钱,还是方运强迫她买了一些胭脂水粉。
  奴奴就不一样了,无论看到什么能吃的,她都会用小爪子揪方运的衣服,然后用另一只爪子指着食物嘤嘤叫,一路吃了许多,直到吃饱了也没闲着,每每看到新的食物,都会轻轻叹气。
  三个人在夜色下一路往回走,因为是月末,夜空的月亮十分暗淡,星辰铺满天幕。
  方运每每看到这个世界的星空都感到好奇,因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这里也有北极星,但北极星不是最亮的星辰,最亮的星辰是文曲星。
  哪怕在满月的夜空,文曲星也清晰可见。
  这里的文曲星,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见到方运在看文曲星,杨玉环道:“小运,你这么有才华,如果当了大学士,一定会让‘文曲星动’。”
  “文曲星动哪有那么简单?只有成为半圣才会必然引发,而在大儒时期就能让文曲星动的,有记载的不过陶渊明、司马迁、董仲舒和百家领袖以及孔圣的部分弟子。在大学士时期有文曲星动的,只有那几位亚圣。”方运道。
  “我听说上一代的四大才子、如今的第一大儒衣知世,就是在成为大学士的时候引发文曲星动?”
  “哦,他还没封圣,我忘记了这位。他是个狂人,说封圣之时,必然得文曲星光照体,可数遍众圣,唯有周文王和孔子两人得文曲星光照体,其他几位亚圣都没有这个异象。不过,这个衣知世真是传奇,徒步十万里,斩尽九千妖,是十国近年来最有希望封圣的大儒,据说衣家和武国已经在筹备封圣事宜。”
  “再过几十年,小运一定也能封圣!”杨玉环给方运打气。
  “如果今年我能考中秀才,或许封圣有望。”方运道。
  “啊?你不是说只是见识一下府试吗,怎么又要一定中秀才?”杨玉环问。
  “我改变主意了。”
  在见了周主簿、得知柳子智在京城利用左相的力量打压自己,方运就下了决心,两个月后必须要考中秀才,掌握“纸上谈兵”,只有成为秀才,才能脱离“手无缚鸡之力”,才有自保之力。
  不过,方运不能对杨玉环如实说,不想她担心。
  杨玉环展颜笑道:“你有大才,必然能中秀才,或许能拿个第一,当一当‘茂才’。”
  “一个案首就够了,茂才可就难了。”方运笑着摇头。
  汉光武帝名为刘秀,为了避讳,当时就把“秀才”改为“茂才”,后又恢复为秀才。
  汉朝时期的秀才比后来少很多,地位也更高,后王羲之得中秀才第一,有位大儒称他为“大汉之茂才”,事情流传开,圣元大陆就开始把秀才第一称之为茂才。
  “小运可不要泄气!你不仅要争茂才,还要争解元、会元和状元,成为传说中的‘五首才子’,要是连国首也能拿到,就是自古以来的唯一‘六首才子’,力超每代的四大才子!”杨玉环说着说着自己就激动了。
  方运怀里的奴奴也兴奋了,嘤嘤叫个不停,好像在为方运加油。
  方运无奈笑道:“别说六首才子,也不说五首才子,就一个连中三元都无比困难。十国两百年,连中三元者不过五人而已,而且就算连中三元,最后也未必封圣。”
  “我相信小运一定能!”杨玉环的目光无比坚定。
  方运哑然失笑,心想杨玉环现在对他充满无比盲目的信任。
  “好,我尽力而为。”方运没有打击杨玉环的积极性。
  奴奴立刻拍着小爪子笑起来,好像方运马上就会成为六首才子似的。
  回到家里,方运没有立即睡下,继续苦读练字。
  他现在精读孔子和所有亚圣的经典,因为是必考的,也蕴含着圣道至理,别人不能比。
  然后泛读其他半圣和《圣道》的内容,先不求完全理解,只求有印象。
  最后再练字。练字分两步走,先临摹柳公权的字帖,然后再抄写改进小说或蒙学读物。
  《三字经》不过一千五百字,很快就会教完,于是方运决定把最著名的蒙学一一抄写出来,包括《幼学琼林》和《增广贤文》,还有开家训之先河的《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记录了颜之推的学识、经历和思想,意在告诫子孙,所以名为家训。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没有高官显位,也不是经世之才,甚至一开始也并不出名,但却因为一部《颜氏家训》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不过《颜氏家训》要放在最后才能写,毕竟写这个需要太多的人生阅历。
  方运思索片刻,决定先编写《增广贤文》和《幼学琼林》。俗话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对蒙童来说拥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被后人陆续增补,是蒙学精华。
  第二天,方运一切照旧,吃完饭后早读一篇文,然后坐着马车前往方氏族学。
  此刻正是方氏族学的第一堂课,伴着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方运走进教习室。
  剧烈的桌椅摩擦地面的声音响起,教习室的老师全都站起来,反应比院长方镜堂进来的时候都快。
  “方案首来了?”
  “方案首早。”
  “你今天气色不错。”
  一干童生老师异常客气热情,但方运却看出这些人又羡慕又害怕。
  方运心知昨天的事传开了,笑着一拱手,道:“各位同僚早。”方运说话间扫过路膺年的位置,那里已经完全空了出来,连桌椅都没有。
  这些老师尴尬地站在那里,没人敢坐下。
  “路膺年之事,我也颇为惋惜,不过既然院君大人下令,我也不能多说什么。希望各位同僚不要被此事影响,更不要因此耽误了教学。”方运说完坐下。
  “是,是。”
  “当然。”
  “路膺年是罪有应得。”
  “方案首您真是宽宏大量,换成我早就破口大骂。”
  方运微微一笑没说话,区区一个秀才真不值得他骂。
  不多时,第二堂课即将开始,方运拿着自己的《三字经》原稿走向甲班。
  那些老师暗暗松了口气,低声议论。
  “不愧是双甲案首,这份气度、这份胸襟,实在难得。”
  “这事真的很怪,路秀才怎会傻到这种程度,这方运可是能跟‘剑眉公’说上话的。”
  “此事之前,你我谁知道方运手眼通天?我昨天听人说了,这事不是路秀才傻,是那位二夫人的问题,听说是知道柳家要打压方运,所以她想趁机占便宜,谁知道把手伸到李大人的案头,这不是找死么?”
  “有方叔叔力保,我就不信他柳家能拿方运怎么样!咱方氏族学的人可不能让奸相之家欺负!”
  “对!以后要是柳家人敢害方运,咱们就联合其他族学书院的人去州衙门面前请命,这天下是圣人的天下,可不是他柳家的!”
  “自当如此!”
  方运进入甲班的时候,还没到八点一刻,但所有学生都老老实实坐在凳子上。
  方运刚走到讲台,就有学生问:“先生,今天也有奖励吗?”
  “有啊。”方运随口说完,发现所有学生的眼神都变了,简直就是一头头狩捕食的小老虎,充满斗志。
  “太好了!俺爹说了,一个月内要是拿不到先生的赠诗,就打我板子!各位同学,今天能否礼让一些?”一个孩子道。
  “礼让?你倒是不挨板子了,可我屁股要被我爹打烂!哼,要怪就怪某人的爹娘,不过得了一副先生的《春晓》,就大张旗鼓宴请,害得我爹醉醺醺回来把我从被窝里揪出来大骂一顿,说我要是拿不到先生的赠诗,就不认我这个儿子。”
  “少怨我爹娘!咱们课堂上见真章!”
  “见就见,怕你啊?你不过一时巧合而已,还能次次全对?”
  于是,相熟的孩子之间相互帮着,原本关系不好的人自然要出言讥讽,不过都是斗嘴,没人敢动手或开骂。
  换做别的老师早就生气,可方运却笑着说:“今天只赠诗一首。以后每五天一小考,第一和进步最大的可得我赠诗,为了防止有人伪装示弱,每次考试最后的三名,下一次考得再好,也得不到赠诗。而且谁让我发现这么做,以后别想从我这里拿到一个字。另外,我即将参加府试,考中秀才后,来族学的时间就少了,机会难得,你们可要抓紧。”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孩子眼里都有一股火焰在燃烧。
  “好,现在所有人默写昨日我讲过的《三字经》。”
  除了几个孩子愁眉苦脸,大多数学生都胸有成竹默写。
  之后,方运检查了这些人的默写,夸奖了几个,但没有批评那几个写错的。
  方运继续讲《三字经》,下课后奖励了一个写得最好的学生,然后回到教习室,却发现门口站着七八个人,清一色身穿秀才服,其中有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