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深宫实录 >

第66章

中国深宫实录-第66章

小说: 中国深宫实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京。弘治年间,吴兴笔工进造的御用笔都有细刻的小标记,刻上笔工之名,
孝宗发现很多笔管上都刻着“笔匠施阿牛”之记,觉得此名太鄙俗,遂更其
名为“施文用”。

清顺治皇帝福临,很少人知道他善作指头画。今人王伯敏的《中国绘画
史》中说,指头画最先由唐代张璪尝试,宋、元、明期间未出现有此专长的
画家,清人高其佩应为指头画的确立者。然而事实上顺治皇帝恰是在高其佩
出生以前擅长指头画的人,高其佩生于1660 年,顺治则生于1638 年,死于
1661 年。乾隆朝编辑的皇家书画录《石渠宝笈》收录了顺治的四件法书和十
五件绘画,这些画是他在十八岁到十九岁时创作的。顺治曾将他亲手画的《渡
水牛图》赐赠某大臣,画面皆以手指螺纹点铺,意态生动。高其佩是顺治之
后的一名出色的指头画家,对指头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福临这位少
年早逝的、以异族入主中原的皇帝,对汉民族沉湮已久的指头画倾注了极大
的热情并创作了很多作品,实在难能可贵。

康熙在政事之余,勤练书法,他临摹的是翰林院詹事沈荃的字,沈荃素
习明人董其昌的字体。康熙二十四岁时,曾令沈荃将他的草书《千字文》、
《百家姓》奉上,作为字帖,并将御书汉字二幅赐给沈荃。在给沈荃的谕旨
中说:“朕素好翰墨,以尔善于书法,故时令书写各体,备朕摹仿玩味。今
将朕所书二字赐汝,非以为佳,但以摹仿尔字,故赐汝观之,果相似否?”
沈荃感恩上奏:“臣任外吏有年,书法甚为生疏,每奉旨命书,臣皆勉强缮
写进呈。今不意皇上殊恩,将御书颁赐,臣获恭睹宸翰,精妙已极,实由无
纵。臣书陋劣,何堪上尘御览。钦捧皇上御笔,非但臣一身感戴,传之子孙,
永荷皇恩于不朽矣!”

清代大臣对于皇帝益加诚惶诚恐,王著规策宋太宗苦练书法的故事不复


重演,而唐代辨才敢冒欺君之罪,藏匿《兰亭序》的事情也不复再现。康熙
十六年八月,国子监祭酒冯源济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墨迹二十四字装成
册页,进献皇上,奏称“此帖乃王羲之所出真迹,臣父素所珍藏。今皇上留
心翰墨,臣不敢收藏此帖,愿进御览”。康熙收览后传谕冯源济说:“朕万
几之暇,笃好读书临贴。常临王羲之字,素谓此贴甚善。今睹所献真迹更佳,
朕心喜悦,赐以表里各八端,将此贴留览”。

数月后,康熙为王羲之曹娥碑真迹作跋,他写道:“曹娥碑相传为晋右
军将军王羲之得意书。今睹真迹,笔势清圆秀劲,众美兼备,古来楷法之精
未有与之匹者。至今千余年,神采生动,透出绢素之外。朕万几余暇,披玩
摹仿,觉晋人风味,宛在几案间,因书数言识之”。

仅有二十几字《快雪时晴贴》传至乾隆手中,益加受到珍爱,乾隆将此
贴与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珣的《伯远贴》,藏于养心殿西室,此室因这
三件珍宝而得名“三希堂”。弘历在六十多年中不停地玩味《快雪时晴贴》,
反复为之题跋,据统计,他对此帖竟作过七十三次题跋。

乾隆皇帝一生精力极为充沛,加之寿长,在人间留下了许多墨迹,其数
量之多,创历代皇帝之最。神州到处都可以见到乾隆御笔。不过,大量的墨
迹中也有一些是精于书法的文臣代作的。弘历曾学大臣张华亭(即张照)的
笔体,而一些御题的碑铭,是由张华亭直接代书的——“寺里石碑称御笔,
精神姿态是华亭”。从筋骨中可分辨御笔的真伪,但一一分辨也非易事。

精力充沛的乾隆皇帝过着富足的风雅生活,诗、书以外,对于绘画的兴
趣亦甚浓厚,他所做的更多的是搜集、玩赏历代名画,组织宫廷画士从事绘
画创作。弘历本人也能提笔作画,其作品有《烟波钓艇图》、《竹溪雪意》、
《岁朝图》、《春蔬图》、《梅花》、《四友图》等等。他的画作与画士们
的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好为人师的帝王心理,使他在画士们面前常摆出导师
姿态,如意馆是画士们作画的地方,弘历常察看他们的工作,见有用笔草率
者,辄亲手指教,遇这种情况,该画师极感荣幸,旁人也钦羡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