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财富人生 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 >

第5章

财富人生 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第5章

小说: 财富人生 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意思,“迪思”在古代表示男人和女人。这个名字看似洋,实际上是最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意思,就是代表男人和女人穿上惠迪思这个牌子的服装都非常好看、非常美丽。
  纪春:您要是不解释的话,可能谁也猜不到“惠迪思”这个外洋内中的名字,很有寓意。据我们了解,惠迪思中式服装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对于目前公司的发展,您满意吗?
  徐愫玲:因为一直以来,从零开始做起,每个想法、每个策略都是经过三、四年奋斗才能达到。我目前的目标还很大,路途还很远,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
  纪春:大家都对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经历感兴趣,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创业初的一些故事。因为大家都知道,您过去的工作是非常稳定的,可以说是“铁饭碗”,也是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您后来为什么选择下海创业,中间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
  徐愫玲: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改革开放已经有不少年头,市场十分繁荣,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社会也进步的非常快,跟小时候相比,市场变化太大了,所以感觉生活将会非常美好。再有就是看到参与改革开放之中的许多在北京工作的人是外地人,还有很多农民,他们文化素质不是很高,来到北京后生活上也有很多困难,但他们很多人都做出了成绩。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有很大的舞台让人们来展现,我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经过那么多年的学习,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避风遮雨的住处,有朋友亲人在周围,只差勇敢地迈出一步,只差一份勤奋,只差一份克服困难苦的精神。于是我蠢蠢欲动,终于在1994年下决心不能在这样等待,因为当时我已经30出头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一定要让人生少一些遗憾。
  纪春:但是身为北京人,北京人挺要面子的,而且生活比较安逸,能够像你这样迈出这样一步的人是挺少的。您那时住在四合院里,据说那个时代,您还是第一个从四合院出来创业的人。
  徐愫玲:是的,其实我做生意好几年后,有的同学还不相信,说:你要是去做生意了,那大家都去做生意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家境不错,家中三个孩子我最小,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对我疼爱有加,上学其间,学习也比较好,大家认为我是个好孩子。因为身体差,学工学农劳动时,大家都呵护我,在大家的印象里,我是一个比较娇气的人,所以他们觉得我出来做生意,要风里来、雨里去,要克服生活、工作中的许多困难,都觉得不可思议。
  纪春:您看上去的确很柔弱,但是我觉得您可能有外柔内刚的特点,所以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绩。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最初您在小市场里做什么生意?

  中国的“阿信”(2)

  徐愫玲:因为我周围没有做生意的朋友、同学,一切从零开始,从小一步一步地了解进货渠道,明白进销存。我从最基本的做起,自己摸索经验。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要我想做,就踏踏实实地从第一步开始。那时我在我们家附近的小市场租了一个摊位,用我妈的名字办的执照。我到附进的批发市场批一些我认为能卖的东西,卖一些,有了流水再批一些接着卖。其实做大了也是这个规律。这个市场周围居民密集,附近还有一个小学和一所中学,每天上学、放学,孩子多,人也非常多。市场时除了卖菜的,没有小商品,我就卖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喜欢玩的,包括贴画、变形金刚、呼拉圈,还有文具,放学后,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上学了,我就低头看书,有小说、有散文,看两个小时,他们就放学了。
  纪春:您最初下海后的那段经历,总得来说还挺顺利,挺快乐的。
  徐愫玲:虽然克服了很多困难,但精神上有享受。记得刚开始的那个冬天,虽然穿上军大衣、棉鞋,但回家后,手冻得像胡罗卜似的,每天都要拿伤适止痛膏给裹一下,幸好现在没落下毛病。那时要自己去进货,自己销售,最初我们这个市场离批发市场比较近,我卖完了,就可以马上进货,但后来我发现批发市场有许多人是直接从白沟那批发来的,我为了能增加利润空间,我就自己去白沟进货,如此一来,同样卖这么多钱,因为减少了中间环节,利润增加了。那时无论风霜雨雪、春夏秋冬,都要自己一边大包小包地背着,一边讨价还价。这还不算什么,困难的还是来自于生活上的,每天收完摊,还得骑上自行车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再做饭,12点前从来没睡过觉,第二天5、6点种就得起来送孩子,然后把摊儿开了,再上货、补货,这个摊位离我家有四五十分钟的跟程,那时体力上真的很幸苦,但心情非常好,因为我的目标就是将来想做一番大事业。我的定位不在这个小摊上,这只是起步、入门,当初我想做一个给人创造美、享受美的事业,比如给女性美体、美容的行业,或是做服装,但那些行当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验,做小商品市场就是我的敲门砖。因为目标、理想定的比较远、比较高,所以觉得当时的困难应该克服,也能够克服。
  纪春:这么多的困难,都让您柔弱的肩膀扛下来了。请再说说您是怎样做好储备去经营服装生意的?什么时候基本上觉得羽翼丰满了?
  徐愫玲:一年以后,我这个小商品很快发展起来了,因为我不断地在观察什么是小孩子喜欢的、学生喜欢的,不断地充实品种,那么从一个小摊位,又给他加大,最后给他盖了一个大棚子,并且装点的特别漂亮,里面品种也非常多,每天的流水也挺好。这样把原来没有小商品的这个市场一下带动起来,后来有好几家了。但我最终的理想不是这个,正好一年后,我的一个表哥告诉我东大桥服装批发市场有一个摊位,我赶紧去了那里开始做起服装生意。原来的小摊位给我妈经营,她后来经营的挺好。
  纪春:那服装是怎么做起来的?
  徐愫玲:那时我在东大桥市场的服装区域,对服装经销根本没经验,不知道进货渠道,当时一个同学给了我一些库存的陈旧毛衣,挂上后没人问津,半个月后,在这儿做生意的一个小姑娘告诉我人家都上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上货,第二天我就拿着钱,早早地去了,一看,各种款式都有。那时正值卖春秋夹克的时候,就选了一款女夹克、一款男夹克,买回去一挂上,就开张了。这样后半个月就把这些台租给挣回来了。
  当做到一定地步时,发现大家都上动物园拿货,互相竞争、互相压价,谁做得都不太好。于是我开始关注外贸服装,外贸甩下的货款式比较新颖,没什么人竞争,一般都到厂家直接拿货。那我又去寻找外贸服装的来源,厂家一般都在平谷、顺义。我就像做小商品一样,坐着长途汽车,到平谷、顺义,下车就到处打听哪儿有服装厂,是内加工还是外加工,是不是做外贸的,有没有剩余等等?然后我开始拿他的外贸服装,一试销,非常不错,在东大桥做了半年,又不想在那做了,于是又到了西单,因为那儿的客流量更大,之后做服装生意基本上是半年一个台阶。

  中国的“阿信”(3)

  做中式服装可能也是因为一个机缘。我有一个朋友,有一些积压的旗袍,南方人做的,款式比较老,面料也比较旧,原来是在饭店里代销,结果饭店里卖不动了,剩下的我就挂上了。大家闭塞了那么多年,头一次看旗袍出现,凡路过的都要看看,反映非常强烈,尤其是一位在国外开饭馆的女士,问我能不能给她做十几套到美国去,她在美国开中式餐馆,但是没人做旗袍,在国内人们不敢穿,美国一定会有人穿,而且一定会招揽很多顾客。我答应下来,先去丝绸店扯面料,然后找小裁缝,但小裁缝还不太会做。后来我原来住的大杂院有个老太太过去自己会做,于是我请她跟小裁缝配合,终于在人家取货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客户非常满意。从此我就开始做中式服装了。
  脱胎换骨
  纪春:您的创业故事太引人入胜了,总得来说,您的创业历程还是相对顺利的,但顺利背后,您也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健康的代价。您好像说过,这么多年创业过来,发现自己的个性都有所改变。
  徐愫玲:对,最初可能充满希望,希望值非常高,冲劲也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心态就非常不平静。那时有点急功近利,为了达到目的,就顾不上吃、渴,有时非常急躁,这样带来了负面的东西,主要是身体的透支比较严重。但近几年感觉这样下去不行了,要想把公司做大、把品牌做大,如果没有旺盛的精力,心态调整不好,就没有办法带领大家往前走。
  纪春:对于您的事业,你现在是不是胸有成竹?会怎样一步步推进您的事业呢?
  徐愫玲: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过去走过的路,我认为现在我基本上处于第二次创业阶段。我现在在通州已经建了自己的工业基地,就是有了自己的工厂,规模非常大,这样我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不用处处租地方,工人生产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环境,还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接下来,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把这个企业的的策略定好,把班子带好。我想“惠迪思”这个品牌一定会向我最初的设想发展,就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北京,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处处芬芳。
  纪春:我听说你们公司用“真善美”这样的理念来管理,能不能讲讲其中的故事?
  徐愫玲:我比较信奉佛教思想。我经常开会跟大家、跟工人探讨这个问题,就是咱们既然在人世间工作、生活,那么咱们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面对困难,只要你心态调整好了,就能有一个很稳固的性格,你就能做好应该做的工作,真诚相待。你真诚地对待工作、真诚地对待消费者,用一颗真心出你的产品,给大家不仅带来形象美,还带来一种精神享受,其时同时你也会有相应的回报以。如果大家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生活就会愉快一些。
  纪春:您认为心态好才能把事情做好,您作为领导者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徐愫玲:我在清华读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有一个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老鹰的故事:老鹰应该有70年的寿命,当它活动40岁的时候,面临着一个生死的抉择,因为它的牙齿长得很长咬不住猎物;它的爪子老化抓不住东西;翅膀的羽毛很厚重,抬不起来。那么它要想活到70岁,就得脱胎换骨。它就到山的最高处筑一个巢,在那里把牙齿往石头上碰,一点点碰碎,然后长出新的;用新牙把指甲一个个地叨下来,以长出锋利的指甲;再用牙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才能长出新的羽毛,经过150天的的痛苦的煎熬,最终蜕变,重获新生,重新展翅飞翔。那么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像老鹰一样,存在着这样的抉择。作为企业领导,要能否定自己,因为当初创业时,社会发展的平台不是很高,现在社会发展了,人的思维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你心态跟不上、素质管理跟不上、产品跟不上,那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如果要想继续飞翔,继续在这个社会的舞台上表演,那么你必须否定自我,否定你的产品,要不断地创新,要学习、要改进、要进步。

  中国的“阿信”(4)

  纪春:鹰的故事会给大家很多的人生感悟。现在您不仅工作,而且非常注重健康,经常健身吗?
  徐愫玲:对,我觉得风风雨雨十多外,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健康状况也非常严重,等于用健康换来了一些东西。所以要权衡一下,如果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身体,你的事业才会做大,你才会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你才会使跟着你的这些工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如果身体没了,你什么都没了。
  纪春:这提醒了现代的朋友们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您觉得这份事业让您的收获的是什么?
  徐愫玲:收获很多,尤其我非常非常喜爱这个事业。虽然我们做的服装是中式的,但我把它叫时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公司现在的理念不是一味地复古,我们想把它做成很时尚,但很有中国味道,穿上它走在大街上,使人很艳美。现在年轻人也好、中年也好,文化素质、个人修养都非常高,他们不仅想穿出时尚,还要穿出个性,穿出文化品味。还有一个契机就是2008年奥运会即将来临,那么中国人要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在穿着上更要有中国特色。服装上的一个花扣、一个刺锈、一个包边就很有民族感,而且与众不同。外国人来中国要想融入这个大都会,也一定喜欢穿入乡随俗的这些服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没法与之相比,所以我觉得我们公司要致力于开发非常时尚,带中式味道,或者说是有民族味道的时装。年轻姑娘穿上会很俏丽、时尚;中年女人穿上很庸荣华贵,体现出她们的风采和韵味。我觉得给大家带来美,我的心情会非常愉快。尤其这两年,比如,全国妇联的领导,还有周围的一些朋友,穿上从我们这儿订做的服装出国访问或工作,回来反馈的信息让我们特别欣喜。特别是我们开发的一些便装,穿上后效果特别好。看到大家努力创造了美,换来了满意和笑容,我心里非常非常高兴。
  金点箴言:
  我从最基本的做起,自己摸索经验。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要我想做,就踏踏实实地从第一步开始。
  现在社会发展了,人的思维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你心态跟不上、素质管理跟不上、产品跟不上,那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如果要想继续飞翔,继续在这个社会的舞台上表演,那么你必须否定自我,否定你的产品,要不断地创新,要学习、要改进、要进步。

  “拧老太太”闯商海(1)

  张书英:北京市燕兴隆集团公司董事长
  张书英今年62岁,人称“拧老太太”,说起她的“宁”那可真是出了名的。在1987年她44岁时,这位只有小学文化、有着三个孩子的农家女,立志要改变家里的窘迫的生活,在丈夫的支持下,硬是靠从亲戚那里借来的500元钱办起燕兴保温材料厂,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涯。经过十几的奋斗拼搏,滚动发展成了拥有4000万元固定资产,集新型墙体材料、装修土建、餐饮、饮料、饮品生产、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北京市燕兴隆集团公司,企业年产值达亿元,利税一千多万元,解决了两千多劳动力的就业。
  44岁开始创业
  纪春:您是从44岁开始创业,从这个年纪开始了全新的人生,非常不容易,您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创业?
  张书英:说来话长。因为我是农村人,家里兄弟姐妹7、8个,能让我上小学已经很不容易。结婚之后有三个孩子,日子也很穷。那时没有关系、没有靠山,只能眼巴巴地看别人上下班,自己却去不了。因为我们俩太穷了,三个孩子都不用我们带。我觉得被别人用白眼瞅太难受,怎么样也得争口气。后来改革开放了,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做了一个管道保温的厂子,第一年才卖了600多元,老伴想关张,可我觉得还行,说要坚持。因为当时共借了17000多元,而且三个孩子,一个刚结婚出去过了,一个在重庆念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