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印是安全的标志,说明已经有前人走过了,后人可以大胆跟进――但那恰恰是个陷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生意场上也是如此,一旦某种东西成为风潮,很多人就会一拥而上。跟风看起来比开拓安全,风险让别人承担,自己只享受现成的路子,但实际上跟风更危险。因为跟风,就缺乏对这件事物的独立分析和判断,以为别人成功了,自己也必定会成功,这种决策上的盲目性,本身就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即使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每个人的素质不同、条件不同、做法不同、思路不同,都会影响它的结果。
况且既然是跟风,就必然落在风尾,风头早被别人占了,本来是有利的条件,到了你这里已经变成不利因素。你却看不到这一点,风气一盛,难免眼热心跳,一时性起,爽快投入,结果被整得笼起,岂不惜乎?
生存竞争中,成群结队的羔羊从来就是弱者,你若不想被人吃掉,还是独立一点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自己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过去游击队打鬼子的时候,埋雷高手的一个绝招就是在埋好雷的地面上撒一些尘土,再盖上一个脚印。脚印是安全的标志,说明已经有前人走过了,后人可以大胆跟进――但那恰恰是个陷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敢于做大事
很多人总是直观地认为路边店便宜,大饭店昂贵,其实不然。就算小饭馆单价确实便宜,但如果敞开肚子,毫不节制乱点一气,最后结帐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何况小饭馆并不一定便宜。你看过《水浒》没有?孙二娘的认识?她那店感觉如何?不要以为店小老板就善良,大饭店反而要讲规矩,讲信誉得多。小饭店生存艰难,说不定早已练就了一身刀技,宰起客来绝对的稳准狠。
何况还要算一笔账,要是在路边的苍蝇馆子吃坏了肚子,更是得不偿失。
所以,不妨壮起胆子走进大饭店,试试。先问个价,如果不行,无非是退出来而已,又不损失什么,至少还长了见识,何必凭空想像,自甘平庸,自绝于更好的机会。
做一个大生意和做一个小生意,费的口舌往往是一样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中央电视台的许多主持人都是从地方台跳去的,当年他们在地方台时,当地的观众也没有觉得他有多么出众,多么了不起。但去了中央,渐渐就气度不凡了,如果再返回地方,与过去的同事同台主持,真的就不一样了,让人刮目相看。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潜质,你所面临的挑战越大,对自己的潜能挖掘得越充分,就越可能有非常的建树。一个人的思维和气质常常是由他所从事的工作打磨而成的,并非他刻意如此,而是每天所接触的人和事,每天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培养出了一种个人风格,而且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氛围,给其中的每个人打上烙印。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重量级的人物时,他的态度谦卑,你就不知不觉气宇轩昂,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无足轻重,你自己要么畏缩,要么激愤,都难有大度雍容的感觉。
人生如同一场戏,既然都是唱,都要花费同样的力气,还不如选个大舞台,好角色,痛痛快快演一场。
做一个大生意和做一个小生意,费的口舌往往是一样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招安的下场
很多人白手起家,刚创下个小摊子,就渴望被人投资,被名门正派纳入麾下。正如宋江,始终觉得自己不正宗,非要招安不可。
野班子多有这种自卑感,骨子里都渴望招安,好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员。
但宋江的下场是什么呢?
梁山好汉之所以能威震一方,就因为那股野劲。有野劲才有活力,才不甘寂寞,才会在主流社会的白眼之下,去搭起自己的班子。野班子的骨子里都是不安份的,能白手起家创业的人,哪怕摊子再小,个性都绝非平庸。
正因为如此,招安就不是好受的滋味。招安并不是简单的换一面旗帜,换一身衣服,既然进了别人的门庭,就要守别人的规矩。久而久之,要么自己的个性渐渐失去,为主流社会所同化;要么双方的个性不容,内讧争斗,两败俱伤。
野班子招安后,大多不能保持原有的社会关系,为了新形势的需要,他们有意无意会疏远故旧,重新建立自己的网络。有的成功了,成为一个崭新的团体,有的却始终在新旧的边缘徘徊,成为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野班子不被承认时具有很强的冲击性,野性往往和生命力同在。招安以后则变成工具,这是必然的,因为之所以被招安,就是因为有利用的价值。既然招安,必然被充分利用,如果新主子不怀好意,野班子就成了后娘养的。想想梁山泊,也算是个教训。
很多小老板盼望被大老板招安,好鸡头变凤尾;很多私营企业盼望被国企、外企招安,好旁门变正宗,这也不是不可以,心情可以理解,但合作如果不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平和稳健的心态,难免愿望和结果出现距离。
招安并不是简单的换一面旗帜,换一身衣服,既然进了别人的门庭,就要守别人的规矩。久而久之,要么自己的个性渐渐失去,为主流社会所同化;要么双方的个性不容,内讧争斗,两败俱伤。
帮人打江山
自古以来,帮别人打江山的人,自己是坐不成江山的,甚至享不成太平盛世的清福。
首先打江山是个漫长的过程,你要面对敌人的子弹,内部的斗争,以及你所追随的人运道如何,这一切会将大部分人淘汰出局。
就算你把身上的窟窿都补好了,你命大,熬到胜利那一天,也未必有好的结果。“狡兔死,走狗烹”,即使不怕功高盖主,事业的转型也会选择新的人才、新的合作者。
不要以为国与国之间打打闹闹分分合合,像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一切外交辞令的背后,都有着深沉的利害因素。之所以同志加兄弟,是因为利益一致,之所以朋友变仇人,也是利益使然。这正是人际关系的缩影。
在一个企业草创时期,不顾一切投身其中是不明智的。创业时期鱼龙混杂,困境重重,内耗不断,前途未卜,一个人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拚杀出来,确立元老的身份,就像水中捞月,捞出来的可能性很小。与其把未来押在帮人打下江山,自己得一份厚赏上,不如现在就选一个已经成功的企业效力。
说到底,已经成功的企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竞争力更强,机制更完善,条件更优越,更能够重用和厚待人才。只要你相信自己是人才,在任何环境中都一定能得到赏识。
要么你自己创业,要么去一个成熟的企业做,如果因为自己能力差才去选择帮人创业,且不说不成功,就是成功了,你一样的被清洗出局。
就算你把身上的窟窿都补好了,你命大,熬到胜利那一天,也未必有好的结果。“狡兔死,走狗烹”,即使不怕功高盖主,事业的转型也会选择新的人才、新的合作者。
成功属于圈内人
任何人都不是凭空出世的,任何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圈子里。
仔细研究刑警是怎样破案的:案发之后,首先是确定被害人身份,然后去调查他的社会关系,从中找出嫌疑人,逐个排查,最后锁定。很多情况下,等目标锁定的时候,罪犯已经跑掉。但没关系,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的社会关系还在,父母兄弟,亲朋好友,老婆情人,熟人的熟人……总之,他不可能凭空出世,葫芦总是从藤上长出来的,顺藤摸下去,总要把它拎出来。
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中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这个圈子的共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用一个人所处的圈子来判断这个人。
据说,小超人李泽楷是个很讲究形象的人,他家中实木装饰的餐厅里挂满了镜框,上面镶嵌着他与一些政界要人的合影,其中有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以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看看这些合影,不必多言,你就知道他是个什么量级的人物了。在李泽楷的事迹中,除了一连串的资本运营记录在案,还有很显著的篇章,记载了他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曾与微软的比尔·盖茨、索尼的出井伸之这些人在一个小组讨论,因为和这些高山仰止的人物在一起,他的形象也大大提升。
和什么人在一起,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富人总是千方百计打进更富的人的圈子,同时千方百计不要让穷人混进来,要保持圈子的价值,就必须保持圈子的纯洁性。
武林中人,都要拜师,一是为了学艺,二来也是为了有所归依。拜了这个师,也就等于入了这个门,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是孤魂野鬼了。
媒体上经常有个词,叫“圈内人”,也就相当于“自己人”的意思。不是自己人,当然什么也不好办,打不进圈子内部,你就是浑身是胆,也只不过算个散兵游勇,很难大红大紫。
慈禧如果没被选进皇宫,就永远不可能当上老佛爷。所有的交流、提携,甚至争斗,都是在圈内发生的,进不了圈,一切就与你无关。对慈禧来说,这个“圈”就是皇宫,进了宫才有了实现野心的可能;而皇宫的核心就是皇上,与核心越近,你自己也就越有可能成为核心。
大老板是不太热衷于大范围的同学聚会的,因为同学间的层次已经相差太大,当年是同桌,现在的位置可能有天壤之别,偶尔叙叙旧可以,但也就是偶尔而已。越是大人物,越难有真正的朋友,因为他的圈子门槛太高,不是普通人迈得进去的。
从行业峰会到高尔夫俱乐部,从玩家到事业伙伴,他们精心打造着自己的圈子。因为圈子的来之不易,他会格外珍惜口碑。
圈内也有不守规矩的,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哪个圈子都呆不长。人总是要在圈子里混的,得罪一个就等于得罪全体,坏了规矩,坏了口碑,就等于自绝于圈子。所以有的人始终都是另类,始终都是非主流,这倒是与才能无关。
大老板是不太热衷于大范围的同学聚会的,因为同学间的层次已经相差太大,当年是同桌,现在的位置可能有天壤之别。越是大人物,越难有真正的朋友,因为他的圈子门槛太高,不是普通人迈得进去的。
亲朋好友领导层
在许多私营企业里,真正核心的位置是不会让外人来坐的,最常见的情况不是留给三亲四戚就是让给朋友弟兄,而最核心的老板交椅,更是直接采取世袭制,传位于自己的儿子。
对此,局外人多有微词,局内人却我行我素,原因很简单,在一个信用缺失的环境中,让创业者把经过多年拼搏创造出来的财富交给别人打理,没有几个人放心得下。
只有自己人,才能让老板真正信任。
信任一个人,包含着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能力,二是德性。
有的人心眼是好的,也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能力有限,最后还是把事情搞砸了。显然这种人,哪怕他确实是个好人,也是靠不住的。
好人靠不住,坏人就更是靠不住了,不管他有没有能力,德性一坏,只有让你伤心的。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坏人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中国还有句古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什么样的锁,就有什么样的钥匙,坏人做坏事,只要有1%的成功率,破坏性就相当大了。
欧美国家的市场经济算是规范的了,法律算是健全的了,仍然没有把坏人完全罩住。仅在2002年,据统计,西方国家平均每天就有两个CEO落马:安然的雷肯、安达信的贝拉迪诺、世通的伯纳。爱伯斯、泰科国际的柯兹洛斯基……一个个响当当的“腕级”CEO,其中有的人是因为业绩问题,但更多的是因为品德问题,而品德的沦丧往往又直接导致业绩的恶化,甚至是企业的完全崩溃。
法律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法制不健全问题就更是得不到解决。中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刚刚入了世,正在国际化,无论约束机制还是激励机制都不健全,混乱,无序,低效率,都是必然的,这种情况下,老板们怎么放得下心,把自己的家业交给别人打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绝对有它的好处,才有可能盛行。至少企业的领导层能心领神会,同甘共苦,这就减少了摩擦,节约了成本,也增加了企业运作的安全性。
当然弊病也是有的,就是缺少民主,缺少活力,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研究家族企业史的学者发现,至少有80%的家族生意在第二代手中完结,只有13%的家族生意成功地被第三代继承。
当然数字并不能够说明一切,如果以同样的方法研究非家族企业,在外人的管理下,要历经几十年而不衰,能达到13%的比率,已经很不错了。
家族式管理到底好还是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创业之初,或者规模尚小时,家族化管理是一种可取的模式,它可以减少许多制约机构,可以提高决策水平。但是当企业做大了,资产到了10亿元、20亿甚至更大的规模,家族式管理就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弱化决策。
当然,世界上也有不少家族企业成功的例子,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固有的优势,也有它固有的缺陷,企业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坏人做坏事,只要有1%的成功率,破坏性就相当大了。
信用就是财富
人为什么要说谎?因为他有本能,他要趋利避害。
一个小孩子,如果他说要买文具,却把父母给的钱拿去买零食了,那是因为零食的诱惑力太大,而他不撒谎又没有其它的办法得到钱。同样,如果他打烂了一个花瓶却说是小猫打烂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害怕,父母极有可能暴跳如雷一顿痛打,这件事的后果,在他看来是不能承受的。
我们往往把诚实看成是品德问题,其实,诚实同时还是个能力问题。有能力得到,就不必撒谎;有能力承受,他就可以坦白直言。
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把买文具的钱买了零食,很可能就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如果他不千方百计找个借口,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富人的孩子却不必如此,因为这只是小事一桩,买了也就买了,要钱是容易的,反而说谎有着更大的风险,他不必去煞费苦心。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有道德的危机。生存环境越是严酷,人就越是需要自保。同样,越是初级的经济环境,越是没有平等交易的市场,越是充满着谎言和欺诈。说到底,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资本的特性是赚取利润,成本和回报之间,永远都在核算。
讲不讲信用,很多时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当不诚信的人大把大把赚钱,却没有不可承担的后果降临,那么不诚信就会成为市场普遍的选择。
在资本主义早期,为什么充满着那样多的血腥?暴力掠夺、海盗行径、绑架奴隶、征服殖民地……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那是因为在那样的时代,暴力是最有利可图的。
在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