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私募英雄:中国七大投资高手 >

第4章

私募英雄:中国七大投资高手-第4章

小说: 私募英雄:中国七大投资高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这个地方很可能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初期;如果这个地方出租车市场很正常,这个地方最暴利的机会可能已经过去了。
在外面走的过程中,可以做出非常直观的判断。我们大街上跑的美国进口车,同样的车,在国内的价格是在美国价格2~3倍,而且配置还不如在美国的好,这不是关税的问题,而是反映出当今国人的消费观念问题。
再比如,出去走了,你会对大势有更好的感觉,对中国世界经济的角色、潜力做出评估。2007年4月,李驰第三次到拉斯维加斯的最大感受是,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真实了。BALLYS赌场的著名Jubilee Show,第二场就是中国杂技,全场下来,得到的掌声最多;最新落成的最豪华的WYNN(永利)赌场,里面有非常高档的中餐厅“永利坊”;还有Venetian赌场的里“道”(Tao Club)……中国元素在美国是越来越具体了。现在吸引全球的中国元素中,已经包括成交量不断创新高的中国股市了。





    李驰快乐去投资 之三:“行者”李驰(2)
    书香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6…19 9:49:25 本章字数:1683


(二)投资需要宁静的思考
李驰认为投资需要思考。只有认真、理性的思考,才能避免在投资中犯一些简单低级的错误。比如,财富和人生之间有何关系?又比如同股同权,为什么买贵的而不买便宜的?
我们天天面对喧嚣,宁静与喧嚣之间的落差,正是思想遨游的空间。思考包括投资,也包括人生。
喜欢到处走走,当然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城市,我喜欢去风景比较自然的地方。那里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不单是投资,什么方面都需要经常思考。巴菲特有一句话,有些人到死都不思考,这是很深刻的一句话。
在QDII入港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李驰说,A股与H股的价差极大,A股这么贵,H股那么便宜,许多人还在买A股,就是不思考的结果。
所以,为什么不学习李驰,在市场热闹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安心去思考呢。“行走”给思考设置了比较的背景,这有助于思考更直接、清晰。
(三)探险、冒险、高股价
李驰不仅仅只是到自然风景比较好的地方,他还会去参加登山、潜水等具有挑战性的运动,这些运动对于普通人多少有些冒险,但在李驰看来,这些活动与投资又息息相关:
探险不是冒险,这是王石讲的。就像高价股看起来危险,但买高价股实际上不是冒险。好多人不敢买绝对股价高的股票,但恰恰就是这样的股票风险反而小,不是绝对价位高,这个股票就贵。许多人长时间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所以如果你去登喜马拉雅山,去登珠峰,做足了充足的准备,包括体能、装备等方面的准备。你的资金充足,装备可能就好,你受到的危险就小,你可以雇人在后面帮你背几个气瓶,这从某种意义上也不算是探险。
当你做了充分准备,攀珠峰并不是冒险。投资绝不是无知者无畏的事,你对股票越理解就越没风险,你不理解的事当然就会觉得风险大。
(四)珠穆朗玛峰、美女、放大镜与好股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近观、远眺,是投资上无法解决的大问题。很多上市公司远观美丽,然而近看时却差强人意;有些上市公司远观乏善可陈,但仔细研究,却具有投资价值。李驰从旅游中得到了类似的观点:
2006年9月底到了珠峰大本营,近距离看到了“珠穆朗玛”的真面貌,遗憾的是,近距离看到的珠穆朗玛似乎还不如深圳900米的梧桐山高,好在我是有自知之明的,“这么近那么远”是我的感慨。
珠峰8848米(新的数据我记不得了,但又有何意义),有9个深圳梧桐山高。凭我们自己的知识,肉眼是测不准这两座山的比例的,还是相信公开数据吧。
在2006年5月巴菲特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上,芒格说:“我们不去训练企业经营管理者,而是去发现(优秀的)经营管理者。”
像珠穆朗玛一样巍峨的高山,你无须是天才就能看出“这是一座高山”,但如何发现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能并不像芒格说的那样简单。我们常人犯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带着放大镜看美女”,或借用一句老话,叫“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对别人的标准严格,对自己的标准宽松。去上市公司调研,去追究一些细节,就有如“带着放大镜看美女”,其实,距离美是相当重要的,西子湖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时候最可爱。
招行的好多员工没有买招行,万科的好多员工没有买万科。原因就是他们手中都拥有可看到美女细部的显微镜。审视美女时,请勿用放大镜,更不能用显微镜。
(五)珠穆朗玛峰与登顶
贪婪和恐惧永远是困扰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市场什么时候到顶,什么时候可以抄底,这永远是困扰投资者最大问题。对此,让我们听听李驰的感触,或许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他会在合适的时点选择清仓。
去青藏高原的,没有人是奔青藏高原上面的洼地去的,一小部分人如王石就是奔珠峰登顶去的,大多数人也是以能上到更高海拔为荣。如我和我公司部分员工去年自驾经川藏线去到西藏,就将车开到了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近距离观赏了珠峰面貌,也为此虚荣了一些日子。





    李驰快乐去投资 之三:“行者”李驰(3)
    书香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6…19 9:49:25 本章字数:1561


但登顶,对我们这样的体质,想也没想过。
珠峰,我们永远敬畏的目标。到了5300米,已经很满足啦。
知道自己不善于做什么,远比知道自己善于做什么重要得多。我们喜欢、也擅长去平原发现真正的价值洼地,那就空出现金等机会出现时再去用现金填平价值洼地吧。
冲顶、登顶的事,谁喜欢谁去吧,那是极少数人的专利,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就免了,否则很可能命丧于稀薄空气中。
爱海,也爱山,但成为专业深潜潜水家,或登顶珠峰,都不是今生梦里的内容。
(六)攀登珠穆朗玛峰与漫步股市的相似之处
攀登珠峰、投资股市,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从李驰的旅行游记中,我们突然明白一些道理,原来攀登珠峰和投资股市有相似之处:
几乎所有的登山爱好者都把征服珠峰作为最高理想。然而险恶的环境无情地阻碍了人们理想的顺利实现,成功登顶的人总是少数。与此类似,根据美国股市百年发展史,赔平赚的比例是5∶3∶2。赚钱难,赚大钱难上加难。(理性来做又易上加易)
细想一下,攀登珠峰与投资股市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一,要树雄心、立大志。平庸的登山者不可能有攀登珠峰的想法,自己看不起自己,把登珠峰看得比登天还难,所以一辈子也登不上珠峰之巅。投资股市也要目光长远,胸襟博大,有从股市赚大钱的坚定信念。(要相信赚大钱容易)
其二,要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磨炼,反复锤打,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为穿上羽绒服就可以征服珠峰未免太可笑,以为读了两本书就可以笑傲股市未免太天真。(市场才是真正的老师)
其三,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珠峰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攀登,股票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卖。宁可错过,也不要做错。(第一第二都记住不要输钱,攀登时机错了会要人命)
其四,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攀登珠峰有几条路线,要根据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确定从哪儿登山,可难可易。投资股市成功的方法千百种,有投资的有投机的,有短线的有长线的,有看基本面的有看技术面的,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更好,关键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投资之路。不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巴菲特不是神,尊敬而不要迷信)
其五,要敢于面对困难。计划再周密,登山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料想不到的困难,不能气馁,不能半途而废。股市变化莫测,不能只想着赚钱,有可能让你损失惨重。不能正确对待失败的投资者,永远不可能成为股市的强者和成功者。成功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惨痛的教训,教训把你推到了成功之巅。(交完学费就要高分毕业)
其六,要能笑到最后。登上了珠峰最高处,激动人心,令人钦佩。可如果在下山途中不小心身遭不测,就很令人惋惜了。一时在股市上赚点钱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在股市赚钱,难的是当你永远离开股市的时候赚了许多钱。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一时慢就是一世快!理解“慢即快”了!)
(七)滑雪、潜水与熟悉规律
读了李驰谈攀登珠峰一文,我们豁然开朗,原来攀登珠峰和投资股市如此类似。而在滑雪、潜水时,李驰也说出了其与股市的异曲同工之处:
滑雪是一项慢上快下的运动,犹如股市。
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学会滑雪,熟悉这项运动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我现在每次滑雪首先戴上头盔,第一次滑雪重重地摔到了头部的教训一直深刻,这是件绝对大意不得的事情。股市也大意不得,在一个慢上快下的刺激场所,还是要一直戴着头盔为妙。
潜水,是一种上上下下的运动,乐在其中,没有下哪有上。
潜入深处,才知道,鲨鱼好温柔,水下世界没想象的那么凶险。





    李驰快乐去投资 之三:“行者”李驰(4)
    书香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6…19 9:49:25 本章字数:1729


海底生物如此多样,人类只是陆生动物的一种。
(八)沙漠、星空、投资和历史长河
电影《无间道》有句话:出来混得,迟早要还。证券市场,一直是贪婪与恐惧的混合物,如果你决定在此长久游弋,请先读此文:
2007年9月13日之夜,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度过。仰望清晰得有立体感的太空顿生无限感叹:银河横空,繁星璀璨……地球上人类之渺小,难用语言描绘。
证券史短暂的三四百年相对于人类的历史长河只是一刹那间而已,人类在此期间进化之缓慢,几乎等于感觉不到的停滞。证券市场,一直不过是贪婪与恐惧的混合物。以前如此,现在如此,看得见的将来也是如此。
沙漠起伏,市场涨跌,人生起落,寒暑冷暖,月缺月圆,皆同理也。其理循易数之理,阴阳辩则一通尽通,可察万物变化之迹。
美就产生在这个起伏有序的市场中,学会远远地欣赏它比什么都重要。
(九)从美国豪宅看,富不过三代
短期内,证券市场投资很容易让人滋生财富的膨胀感,但是,能够从始至终都抱得财富归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从全世界、整个人类历史看,也是如此,李驰文中这么说:
Biltmore house位于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的Asheville,游览手册上称是美国当年最大的房子。如今,该房子建造者的孙子辈们以收参观门票的方式经营着这份家产。尽管门票不菲(42美元/张),参观的人也有不少,但该家族与100年前的财富地位相比,已完全今非昔比,家业衰败了。
Biltmore House是19世纪末Vanderbilt的家族财产。资料显示,Vanderbilt一家当年从荷兰逃荒到美国,建此房的人的祖父Cornelius 靠经营渡轮生意起家,然后投资铁路发达壮大,由此成为当时美国数一数二的富豪。后来到了父亲辈William Henry,一个很聪明的投资者,靠投融资8年内再次使家产翻番,达到当时的巨额数字2亿美元!(按1。06利息复利增长,到今天将超过1200亿美元,绝对是当今世界的首富地位)最后才到了此屋的所有者——儿子辈之一的Goe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喜欢游山玩水的他,有一天来到Asheville,并很快喜欢上此地,于是就大兴土木开始修这栋豪华大房,一修就修了6年,于1895年竣工。
现在房子流传到Goerge的孙子辈手上后,仅成为今天供人旅游观光生意的一个大道具而已。(不过这门生意现金流应该还算不错,只是看不见增长点)
庭院里漂亮的郁金香与豪宅的主人一样都是祖籍荷兰。
没有投资的头脑,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100年前的巨额财富只沦落为今日的几片砖瓦;当年富可敌国,如今仅得一介小富而已。如果当年Goerge没有盖这座大宅,也极可能是家财耗尽!富不过三代(美国说法:Shirtsleeves to shirtsleeves in three gener…ations),全世界范围内都极其相似啊。
此起彼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的中国又成为本世纪最大的财富聚宝盆,但如何守住第一桶金,并让财富随时间不断地持续增长,是每一个中国第一代创业者应该不时思考的首要问题。
李驰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人,行走在外的日子,他会记得抽时间在博客上写下所见、所闻、所感,还奉上精美的照片,如果我们没有时间、精力、财富来行走于世界,那么,我们可以从李驰的行走之旅、投资之旅中来获得相关知识吧。
以下这段话,是李驰写的《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中文版写推荐序结尾部,所写所述,同样适合于本书。
好了,赶快阅读这本书吧!或者带上它,或者把它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跟着罗杰斯,换一种眼光,去了解去认识去感悟这个世界。你的视野会拓宽,你的知识会丰富,你的投资思路将更明晰。总之,如果你领会了这本书的精髓,你会很快掘到你的人生第一桶金……在路上,你只需耐心等待,一直等到你看到,或者发现,或者碰到,或者通过研究发掘到你觉得稳如探囊取物的东西,这时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走过去把钱拾起来。





    李驰快乐去投资 第二篇:告诉你赚钱的秘密,信不信由你
    书香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6…19 9:49:26 本章字数:571


在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口号泛滥,甚至成为价值投机的假面具,真正的价值投资知易行难。通过对李驰投资历程的追踪,我们会发现,李驰是价值投资的坚定实践者,任由市场涨跌、人生起落、寒暑冷暖、月缺月圆,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此理念。
在李驰看来,投资界的“常胜将军”法则是:要赚钱,盯住富人榜。例如巴菲特,半路出家成了亿万富翁,他的追随者也跟着成了富人。除了巴菲特,被李驰列入学习对象还有:彼德·林奇、吉姆·罗杰斯、维特·倪德厚夫、查理·芒格、川银藏、系山英太郎、李嘉诚、李兆基等。
紧盯富人,加上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在中国出生、成长的李驰也形成了中国式的价值投资理念,并应用此理念在这个时代投资致富。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价值投资知易行难。描述价值投资,可寥寥数语,可鸿篇巨制,正如李驰所言,价值投资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粹的投资理念,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投资实践方可悟道。
让我们有幸的是,李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写下了中国式价值投资成功很多的案例和理念,他的几句箴言、一个比喻、精辟的哲理、身边的故事、一小段总结,都那么诙谐、生动、给人以启迪。可以说,李驰心怀坦然、大公无私地把他的赚钱秘密都告诉我们,他在博客中也这么说,“告诉你赚钱的秘密,信不信由你!”





    李驰快乐去投资 之一:同威投资理念=价值投资(1)
    书香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6…19 9:49:26 本章字数:1655


李驰目前在深圳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通过同威资产公司,李驰将他的价值投资实践于资本市场,同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