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宏观经济学 >

第67章

宏观经济学-第67章

小说: 宏观经济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葡国自己生产只需76小时(0。   
    95小时×80)   
    ,因            62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06。   
    而贸易不能进行。反之,若酒的出口价格大于其所费劳动80小时,比如假定为每桶酒售价85G,则因由此换进的黄金,由葡国自己生产需费80。   
    75小时(0。   
    95小时×85)   
    ,即葡国可以从贸易中得到0。   
    75小时;英国以85G(耗费85小时)换进葡国耗费80小时的一桶酒,是不等量劳动相交换,但英国自己生产一桶酒需费120小时,所以从贸易中得利35小时(120—85)。   
    同理,若葡国每匹布的出口价格等于其劳动耗费(国内价值)   
    90G,则因葡国出口布所换进的黄金自己生产只需85。   
    5小时,因而贸易无法进行。反之,若葡国出口布的国际价值大于其国内价值,比如说,假如每匹布的出口价格96G,即96G>90G,在这场合,葡国从贸易中得利1。   
    2小时(0。   
    95小时×96-90小时)   
    ,英国则得利4小时(100小时-96小时)。   
    第三节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一、贸易型式的决定   
    表36。   
    3比较成本前提下的国际价值   
    产品葡 萄 牙英 国(一个单位)劳动耗费 国内价值 国际价值劳动耗费 国内价值 国际价值(小时)      (出口)(小时)      (出口)   
    酒(桶)80   
    80G10G(或90G)120   
    120G布(匹)90   
    90G10   
    10G10G(或90G)            626   
    。   
    016。现代西方经济学   
    表36。   
    3完全引用李嘉图的数例。   
    请看表前两列的成本状况。   
    (第三列国际价值后面再作论述)。首先拿葡萄牙和英国这两个国家进行比较。在葡萄牙酒和布的生产都占绝对优势。酒(80<120)   
    ,布(90<10)   
    ,乍一看来,两国没有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因为葡萄牙人发现,英国没有什么东西比本国还便宜,所以不会从英国进口,而英国人则发现,两种产品虽然都比本国便宜,但因没有东西向葡国出口,所以没有钱从葡国进口。所以,如果说,以上论及的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单凭人们简单的直觉和常识就可以理解,那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comparative   
    cost)或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age)贸易理论之所以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经典的无可否定的经济理论,就在于李嘉图最先提出并论证说明在所述成本状态条件下,葡英两国不仅可以开展贸易,而且两国都将从贸易中得益。为什么这样说?   
    现在需要换一个角度,拿每个国家生产的产品本身分别进行比较。在葡萄牙方面,葡国生产布的劳动成本是英国的90%(9010)   
    ,而生产酒的劳动成本则是英国的2380P    120,就是说,虽然葡国两种产品的成本都低于英国(效率高于英国)   
    ,但葡国生产酒的效率比生产布的效率更高一些(32>10P        9)。   
    换句话说,虽然葡国同英国比较,两种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但葡国自己拿这两种产品进行比较,它在酒的生产方面比布的生产具有更大优势,这正是李嘉图所称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的意义所在。   
    从英国方面来看,英国生产酒和布每单位劳动成本都比            62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6。   
    葡萄牙高,酒(120>80)   
    ,布(10>90)   
    ,但英国布的劳动成本是葡国的(1090)=119,英国酒的劳动成本是葡国的   
    (12080)=1。   
    5,就是说,虽然英国的两种产品的成本都比葡国高,但英国把自己生产的酒与布进行比较,英国生产布的成本是葡国的大约1。   
    1倍,而英国生产酒所费成本则是葡国的1。   
    5倍,换句话说,拿英国生产布的效率同生产酒的效率比较,生产布的效率比生产酒的效率相对较高。   
    由是李嘉图指出,在所述成本状况条件下,假如葡萄牙的劳动和资本全部用来生产酒,英国的劳动和资本全部用来生产布,也就是两国选择自己在这两种产品中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行生产,通过这样的国际分工和交换,贸易国双方都将从贸易中得益。   
    为了有助于理解这里所谓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的意义,现再举一例以便对比说明。假设在葡萄牙,生产一桶酒的劳动成本为80小时,在英国生产一桶酒的劳动成本是160小时(或120小时)   
    ,葡萄牙生产一匹布的劳动成本为90小时,而英国生产一匹布的劳动成本是180小时(135小时)。   
    在这场合,从葡萄牙方面来看,生产一桶酒的成本是英国的(80160)   
    =0。   
    5倍(或80120=23倍)   
    ,生产一匹布的成本也是英   
    国的90180=0。   
    5倍(或90135=23倍)就是说,虽然拿葡萄牙与英国比较,两种产品葡国都占绝对优势,但葡萄牙自己拿这两种产品进行比较,它在酒的生产方面和布的生产方面的优            628   
    。   
    216。现代西方经济学   
    势或效率都是英国的2倍(酒16080=布18090)或都是1。   
    5倍   
    (酒12080=布1359)   
    ,就是说,从葡萄牙来看,无论酒的生产还是布的生产都不存在相对较大优势,因为两种产品的优势都是2倍(或1。   
    5倍)。依据同样的推理,可以很容易发现,从英国方面来看,它拿酒与布比较,酒的生产成本为葡国的2倍(16080)或(1。   
    5倍=12080)   
    ,同样,英国生产布的成本也是葡   
    国的2倍(18090或(1。   
    5倍=13590))。读者根据下面推理将可很容易发现,在葡萄牙两种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但两种产品优势的程度并无差别的情况下,两国将无开展贸易的可能。   
    二、贸易条件的决定   
    以上只是讨论国际经济学微观分析的一个问题,即从世界范围看生产资源的配置问题,具体说,参加贸易的各个国家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进口什么产品,即贸易国的贸易型式(patern)问题,例如根据斯密的绝对优势说和李嘉图的比较成说,葡萄牙将专门生产并向英国出口酒,同时从英国进口自己所需要的布,而英国相应地专门生产和出口布,同时进口葡萄牙生产的酒。现在要考察国际经济微观分析的第二个问题,即,以不同国家之间能够有利地开展贸易为前提,贸易品之间的交换比率或称贸易条件如何决定?   
    请看表36。   
    3第三列。该表完全引用李嘉图的数例。第三列国际价值一栏的数据也是根据李嘉图所假定的贸易条件,即葡萄牙出口的一桶酒可换进从英国进口的一匹布(相            62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16。   
    应地英国出口的一匹布可换进从葡国进口的一桶酒)。   
    这一用实物表达的贸易条件,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除了极个别的以货换货的贸易以外,一般显然是以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进行的。   
    表中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货币为G,并假定每单位货币G生产所费社会必要劳动为1小时,所以如果葡国每桶酒出口价格为10G,英国出口的每匹布的价格也是10G;同理,如果葡国出口英国进口的每桶酒的价格为90G(或其他任何货币额)   
    ,则相应的英国出口(葡国进口)的每匹布的价格也是90G(或其他任何货币额)。请读者注意,鉴于国际贸易中贸易的交换比率或称各自的国际价值,必需背离其劳动耗费,所以葡国生产和出口的酒的80小时劳动可换得90G,英国生产和出口的布耗费100小时,只能换得90G)   
    首先必须指出,上述贸易条件在李嘉图著作中只是一种假定,他只是谈到,在表列成本状况条件下,假如葡英两国实行国际分工开展自由贸易,“用一百个英国人劳动产品去交换八十个葡萄牙人的产品”   
    ,这种交换仍然会发生。他说,“虽然葡萄牙能够以九十人的劳动生产毛呢,但它宁可从一百人的劳动生产毛呢的国家输入,因为对葡萄牙来说,与其挪用种葡萄的一部分资本去织造毛呢,还不如用资本来生产葡萄酒,因为由此可以从英国换得更多的毛呢”   
    ①,至于当两国开展贸易后,贸易品之间的交换比率即贸易条件如何决定的问题,就是说,在所述事件中,为什么葡萄牙出口的一个单位(桶)酒恰好可以换得英国出口的一个单位(匹)布(呢   
    ①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4页。            630   
    。   
    416。现代西方经济学   
    绒)   
    ,而不是任何其他交换比率,在李嘉图所有著作中并没有作为需要专门研究的一个问题提出来,肯定没有作出过任何论述。但是,在所述比较成本条件下,贸易之间的贸易品交换比率的决定不同于国内贸易的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则十分显明地作出明确的论断:“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之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①。具体说,以所述数据为例,按照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葡萄牙,一桶酒的国内价值(市场价值)将是80G,一匹布的国内价值将是90G;因为如所周知,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同理,从英国来看,一桶酒与一匹布的相对价值应是120G∶10G。国内贸易的交换比率如果用实物来表达是:在葡萄牙,一桶酒换89匹布(或者一匹布换9P8桶酒)   
    ;在英国,一桶酒换65匹布(或者一匹布换56桶P酒)。   
    为什么支配国内贸易的市场价值的法则是等量劳动相交换,而支配国际贸易的国际价值的法则,则是不等量劳动相交换?   
    例如葡萄牙耗费80小时的一桶酒与英国耗费100小时的一匹布相交换?对此,李嘉图是用资本劳动在不同国家之间无法转移来解释。而在同一个国家内,资本和劳动在不同产品之间则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他说,“关于一个国家和许多国家之间的这种差别是很容易解释的。我们只要想到资本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以寻找更为有利的用途是怎样困难,而在   
    ①同前,第112页。            631   
    现代西方经济学。   
    516。   
    同一国家中资本必然会十分容易地从一省转移到另一省,情形就很清楚了“   
    ①。   
    必需指出,李嘉图把支配国内价值的法则是等量劳动相交换,而支配国际价值的法则必须是不等量劳动交换的原因,归结资本和劳动在不同国家之间不能自由流动,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   
    对此下面再作论述。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比较成本前提下进行的国际贸易中,以上述数据为例,葡萄牙出口的一桶酒与英国出口的一匹布的国际价值的比率,既不能是一桶酒∶一匹布=120G∶10G(英国的国内价值比率)   
    ,也不能是一桶酒∶一匹布=80G∶90G(葡萄牙国内价值比率)   
    ,更不能是一桶酒∶一匹布=80G∶10G(两国产品各自所费社会必要劳动的比率)。为什么?   
    因为,假如酒与布的国际价值比率是一桶酒:一匹布=120G∶10G(英国的国内价值比率)  
    ,这表示英国出口的一匹布换进葡国的56桶酒(或者葡国出口的一桶酒换进英国的P65=11P            5匹布)   
    ,由于英国花费100小时生产的布从葡国换回的56桶酒英国自己生产也只需100小时(120小时×5P                                                                                                 P6)   
    ,英国从贸易中一无所得,因而贸易不可能进行。   
    同理,若贸易条件是一桶酒:一匹布=80G∶90G(葡萄牙国内价值比率)   
    ,这表示英国出口一匹布可换进葡国的98桶酒(或者葡P国出口的一桶酒只换进英国89匹布)   
    ,由于葡国耗费80小P时生产的一桶酒所换进英国生产的89匹布,葡国自己生产P①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4页。            632   
    。   
    616。现代西方经济学   
    也只需80小时(90小时×89)   
    ,葡国从贸易中一无所得,因而贸易无法进行。假如贸易条件是一桶酒∶一匹布=80G∶10G(两国各自产品所费社会必要劳动)   
    ,这表示葡萄牙出口一桶酒可换进英国生产的45匹布,由于葡萄牙耗费80小时P生产的一桶酒从英国换进45匹布,葡萄牙自己生产只需72P小时(90小时×45)   
    ,这表示葡国进行贸易同自己生产比较,P反而损失8小时,贸易当然不能进行。那末,葡英两国要能开展互惠互利的贸易,贸易品的国际价值应是如何?对此可以推导出的一般原则是:贸易国两种产品各自的国内价值比率规定了两种产品国际价值比率上限和下限,只要(如所述事例)酒与布的国际价值比率(酒的国际价值布的国际价值)满足如下条件,则两国均能从贸易中得到:12010>(酒的国际价值布的国际价值)>8090(或者含义完全相同:10120<布的国际价值酒的国际价值<9080)   
    例如,设贸易条件是李嘉图假定的数值,即英国出口一匹布与葡萄牙出口一桶酒相交换,即酒的国际价值布的国际价值(或10G10G或90G90G)   
    ,则两国都将从贸易中得到好处。英国耗费100小时生产一匹布换进葡萄牙生产的一桶酒,英国自己生产需费120小时,故从贸易中得利20小时(120—10)   
    ,葡萄牙耗费80小时生产的一桶酒换进英国生产的一匹布,葡萄牙自己生产需费90小时,故从贸易中得利10小时。又如,假设贸易条件不是李嘉图假定的,葡萄牙出口的一桶酒与英国出口一匹布相交换,而是对葡国更为有利,比如葡国一桶酒可以换            633   
    现代西方经济学。   
    716。   
    得英国1。   
    1匹布,即酒的国际价值布的国际价值=110G10G,这意味着从葡萄牙看,它花费80小时生产的一桶酒从英国换回1。   
    1匹布,由葡国自己生产需费99小时(90小时×1。   
    1)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