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门诊-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九章 从典型案例来看诊治 在我国,心理治疗起步较晚,但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我国的心 理治疗工作者正面临着这样一种新的趋势——各种治疗方法趋于整合。因 此,面对国外众多的理论学派与治疗方法,正可以集各家之长,在自己的治 疗实践中扬长弃短,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治疗方法来。事实上,由于 没有像西方的治疗家们深受某种学派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心理治疗工作者在 实践中正是本着 “注重实效”的匣则开展治疗工作的,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理 论和方法,只要这一种理论方法对患者的治疗能取得一定效果,那么不管其 理论基础与来源,而是拿来使用。由此看出,我国的心理治疗家们大多顺应 了这一综合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 下面,我们摘录了采用综合心理治疗方法使治疗取得成功的若干典型个 案,以此来说明我国心理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① 病例一 :女性秀发的魅力 患者,男 25 岁,军于,大学文化。因多次在公开场合偷摸、剪取女性头 发而被批判处分,由领导陪同前来接受心理治疗。患者出生于干部家庭,独 生子,父亲较少关心自己,其母严励而专横,动辄罚其 “睡可怕的黑屋”。 自幼胆小,畏缩、性格内向。从记事起喜欢与小女孩玩耍,当女孩哭泣时抚 摸其头发会引起愉快的体验。8—9 岁时偶与领居女孩共睡一床产生想摸对方 身体又不使其发现的念头,试摸其发未被大人或对方发觉,感十分 “好玩”。 初中以后,常情不自禁地借故抚异女生头发以至引起对方反感。考入军校后 学习优良,唯迷恋女发变本加厉,凡看到梳理整齐的女性秀发便激动不安, 常常不能自控地要设法触摸。在拥挤场合,偶尔触及女发或嗅及其香气亦激 动不已,并多次携带剪刀外出,在触摸之后偷偷剪下珍藏,一旦恋发欲念出 现便取出抚异、嗅吻即感满足。因夜间潜入女室剪取头发被捉拿外分。每当 抓获,患者均了认自己行为丑恶、追悔莫及。但除对头发之外否认任何其它 欲念,自己也不明白为何竟将获得女性头发视为 “最高欲望”,每次“行动” 时均感紧张、心慌、冲动,伴有阴茎勃起但从无排精。抚发感到性满足后却 又自责和悔恨,然而一遇机会又欲罢不能,交女友后,对方也发现上述反常, 劝其接受治疗。 治疗者经全面检查,结果表明思考发育良好,坦率,健谈,且求治心切。 神经系统检验无异常,智商测定较高,性格偏外向。 在对病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治疗者拟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具体治疗 过程如下: 1。领悟疗法:首先通过回忆并分析幼时生活事件与日后行为的关系,使 病人领悟到恋女发行为的来源,指出单纯从恋女发行为中获取性快感而不伴 有任何性接触意念和行为系性心理障碍,由于母教威严使幼儿期对男女性别 的好奇心未受到正确引导,继后触摸女发的愉悦感与青春期萌生的性意识结 合的体验经过多次重复形成条件反射替代了正常的性心理,从而顽固地表现 为恋女发习癖。病人了解了正常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区别后,意识到恋物是一 ① 摘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 第2 期。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294…
种变态与不成熟的性心理表现。 2。厌恶治疗:第三次诊疗开始,治疗者先生采用三种厌恶疗法: (1)胶 圈法:产生恋发欲念时弹击束在患者腕部的橡皮圈,连续弹击直到欲念消失。 开始每日出现5—6 次,弹 50 次左右可消除,坚持一周后,只弹3—5 次便抑 制了,有时遇到 “机会”,只要一想到胶圈常能迅速打消行动念头,但欲念 仍常出现。 (2)联想厌恶疗法:引导患者追忆过去在众目睽睽之下受责备情 景,联想将来对家庭、后代、个人前途影响。二周后患者开始将集存多年的 发束分批烧毁,但仍保存了一束 “费了很大心机从理发店偷取的精心梳理好 的头发”舍不得焚毁。强调此发获得并未冒犯她人,故从内心厌恶不起来。 (3)反馈厌恶疗法:病人遵医瞩将最后一束头发带来就诊时,医生面对病人 送来的发束说: “这束你所谓最美的秀发,凡是见到它的人都判定是死人遗 物,它将使人联想到的是血污和恶臭”。再将发束交还病人。此次就诊后, 患者述说恋发欲念骤减,偶然再现,一想到医生的话,尤如闻到发霉气味, 感到恶心,多次遇 “机会”而未动心,深感自信和轻松。 3。暴露疗法:患者恋发欲念虽已然基本打消,但仍尽量躲避公共场所。 唯恐旧病复发,故第六次治疗起要求病人恢复正常社交,外出时默念: “我 是一名有文化有理智的军人,我情趣高尚,女性秀发是文明社会人体的一部 分,我尊重自己,更尊重她人。”偶而接触社会环境和女性时,必要时可用 胶圈法加强。患者严格坚持默想用胶圈。第七次诊疗时高兴他说: “现在见 了女发只有欣赏的目的,而毫无接触欲望?对过去的一切感到无聊”。由于 坚持行为疗法,终于最后摆脱了多年的恋女发癖。 诊断分析 恋物癖属于性心理变态,多见于男性。有关恋物癖个案的报道,其对象 多为偷窃女性乳罩、内裤、丝袜等贴身的物品。本文患者较为独特,他以窥 视、抚摸女性头发获取性满足。治疗者综合运用了认知领悟疗怯、厌恶疗法 和暴露疗法使治疗取得了成功,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以患者的问题作 为依据,遵循了 “注重疗效”的原则。 ① 病例二 :你的眼神里没有秘密 患者,女,20 岁,大学二年级学生。主要症状是不敢与男同学对视,害 怕异性注视自己,导致恐惧、紧张,无法在人多的场合呆下去。在高度紧张 与恐惧的折磨下,决定接受心理治疗。以下是患者对病情的自述: 我在高三上学期发生了一件事:在一节数学课上,突然感觉身边的男孩 子在看我,扭脸一看,果然他在看我。于是我心里就感觉他一直在看我;再 看,他并没有看我。此后,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看他。确切地说,我几乎和他 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彼此间可能有一丝好感。我怕再这样下去他会认为我轻 浮,我就和别的同学换了桌,但这样的心理一经形成了,就好像是条件反射, 只要自己身边有人,就不由自主地偷看别人,一点儿都控制不了自己。我生 怕别人知道我的秘密,会对我进行各种猜测和攻击。每天我都被这种恐惧包 围着,神经处于高度的紧张和戒备状态。因在我的意识里,所有的人都已知 道了我那不可告人的秘密,且都在谈论着我,注意着我,鄙视着我,讨厌我, ① 摘自 《青年心理咨询》1996 年第 5 期。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295…
远离我。我怀疑一切人的一切话和一切行为。我内心的承受力毕竟是有限的, 我的精神已近乎崩溃。 出于无奈,我离开了学校。在家里我收拾了一间只有自己才能走进的小 屋,把自己彻底地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每天制订好学习计划,用学习来 充实自己。我在沉闷、枯燥、惶恐中捱到了高考。 “上天不负苦心人”,我 考取了大学。入学后,我强迫自己的行为和大家一样,以免使别人看出我有 病。但每天不能上课,自己在宿舍里睡觉看书,不和别人说话,总是一个人 坐着愣神。所幸的是我们这个宿舍聚集了天下善良的女性,她们维护我,帮 我隐瞒旷课的事实,尽管她们不清楚我为什么这样,但她们并不讨厌我。 我问题的关键是由于眼神不受自己控制,庄心里造成强大的盲点,这盲 点反过来不断地折磨自己。所以如何使我的眼睛正常地接受大脑支配是最重 要的。 童年时,我就害怕父亲,总认为他对我不怀好意。一次我在换衣服,他 竟然捏我的乳头。上小学时,有两次发现他从厕所门缝往里看我,那时我忘 了关门。从此后我便开始敏感起来,只要穿低领的衣服就认为他在盯着我胸 部看。平时他也特喜欢抚摸我,亲我,我特别反感,但他对我还是很好,是 我单方面对他冷淡,后来实在无法忍受,就跟爸爸挑明了,问他为什么在厕 所门口偷看,他大声反驳,说不记得有此事,要有也绝对只是碰巧。我一直 以为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不是他错了就是我弄错了。后来,这种感觉又强烈 了,又向妈妈说了,妈妈向我保证父亲绝不是那种人。可是,有时候又发觉 他是那样的,因为我的两个同学来家,一个挺漂亮,一个挺丑,他就不停地 与漂亮的讲话;还有,他坐的时候,有时喜欢把手放在两腿之间的部位上, 令人恶心。唉!自已也不清楚。以致我很早熟,对异性既恐惧、厌恶又渴望。 一接近他们就特别紧张,但又希望能与他们交往,那时就开始频繁地出现性 联想,有手淫的习惯,对异性的性器官很敏感。不敢与人一起看电视、电影。 害怕会出现敏感镜头而令自己难堪,不喜欢与别人紧挨着,特别是坐车怕与 别人坐在一起 (亲人、朋友也一样)。怕别人碰到我,特别是怕碰到我的腿 部…… 治疗者经过对病情的分析与诊断,最后确诊为视线恐怖症。在此基础上 决定采用认知和行为矫正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在第一阶段的认知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将重点放在了患者“过敏性牵连” 的反应上,向患者指出:是 “过敏性牵连”使她失去了自知力,帮助患者认 知到: 她的感觉是出于过敏,是自己吓唬自己,其实别人并未注意到她。这种 过敏牵连的心理机制是为了躲避他入,而那些莫须有的解释不过是一种借口 罢了。之所以要躲避他人 (起始主要是针对异性,最后可能泛化为所有的男 女),大多数青年男女是出于对两性的需求向往。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和道德 观念的冲击而不得不转为回避和压抑。回避他人是因为自己不好,压抑的积 累必然导致异常的情绪释放。其实这些思者都知道不该如此,但遇人则情难 自禁,可见它具有明显的强迫特点。而强迫是心理矛盾的病理产物。 在进一步的会谈过程中,治疗者者详细分析了患者症状的成因: “其实 你和别的女孩没什么不同,她们也有和你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感受人间的喜 怒哀乐,只不过人家没有你这样自暴自贬。你是心里想着男女,而行为上排 斥男女,但又下意识地放纵自己,责难自己。你内心的东西别人无从察觉,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296…
正如你无法察觉别人的内心一样。之所以出现“牵连感”就是出于神经过敏, 总担心自己的 “秘密”被人知道,自然你不会去说出来,但你“想”眼神会 表达出来。其实想与做还是两回事,能想的,未必能做。问题关键是你把自 己的感觉同别人的感觉等同起来,你自己讨厌自己,便说别人讨厌你了。为 什么讨厌自己?因为自己 “邪恶”,想男女之事。其实年轻人谁不想呢? 通过阐明患者不正确的想法与认识,使其明白了导致自己恐怖与紧张的 原因。接下来,第二阶段治疗主要采用行为疗法中的脱敏治疗,治疗者设计 了一系列令患者感到恐怖的刺激情境,并要求患者按由弱及强的恐怖情境进 行亲身体验,治疗者则进行监督、指导。 如此,经过两个阶段近八周的治疗,患者终于克服了恐惧感,在上课过 程中已没有任何异样的眼神,能够顺利地与同学老师对视和对话,也不再因 紧张而分心,能全神贯注地听讲了。 诊断分析 对这起恐怖症的治疗,治疗者目的在于解决患者的当前症状,消除她的 恐惧与紧张感,而没有分析患者的童年经验与当前症状之间的关系。我们认 为治疗者在这一点上可能有自己的思考。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治疗者更多采 取了 “讲求实效”的做法。换作他人,或许会加入分析领悟疗法。不同的治 疗者有各自的风格。这一点倒不必强 病例?:恐人症的背后 患者,女,24 岁,中学教师。 病症表现为怕见人。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见班上男生就脸红,与生人谈 话更觉紧张,脸红、心跳过速,语无伦次,怕人看透自己的心思。工作以后 怕见同事,连学生都怕看见,讲不了课。为此,单位领导为其改换工作,心 理更觉得低人一等,天地不容,不能胜任新的工作。近几个月来,病情更加 重了,无论男女、生熟人,甚至连家人都不愿见面,觉得心里有愧似的。曾 在市级医院精神科门诊看过病,医院诊断为恐人症 (见人恐惧症),系在青 春期至后出现,但延滞了治疗。另外,病人最喜欢看 《戴尼提》一书,做过 大量笔记,但时自己的病症毫无办法,迫切想找个 “心理医生”帮助治疗。 对这起见人恐怖症的治疗,会诊前后共进行了三次。每次治疗中治疗者 均使用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兹将三次治疗过程详细报告如下: 第一次治疗病人自述:儿时很活泼,性格开朗,小学、中学历任学生干 部,大学时期也是文艺骨干,但三年级开始出现此症状。初时见男生有紧张 感觉,生怕对方盯着自己,以后连同宿舍的人都不愿谈话。工作以后,病情 加重,整天低着头走路,喜欢独处,但有一知心女友,什么都愿跟她讲,除 此之处,尽量避免见任何人。 治疗者分析:1。病人格无缺陷,过去一直开朗、热情、要求进步。此症 状定出之有因。病人能主动提出愿找心理医生治疗,说明求治心切,愿意配 合,这是咨询成功的重要保证和条件,是一个好的开端。2。引起焦虑、恐惧、 紧张的原因很多,病人没有说明其根源,因此治疗中要想 “对症下药”,最 重要的是让患者倾吐痛苦,从中找出原因。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心 理分析理论,应促使病人回忆过去和幼年的经历,尤其是有关挫折、创伤方 面,把被遗忘的创伤经验收到意识中来,找出与现在病像相联系的经历,使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297…
病人易于相信并领悟,症状即可逐渐消失。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治疗者对病人进行了如下指导: 1。让患者了解这种病症的可治愈性,使其充满信心,密切配合。 2。明确指出这种症状给病人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其远离生活、远离 人群、孤单无助、生活紧张。 3。毫不怜惜地指出病人想住院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封闭自己,逃避现实, 这与自身的内在愿望不相符,而且对治疗无益。 4。告诉病人:根治的关键首先在于搞清诱发这种症状的具体原因。希望 其本人更详细地回忆从前的经历,有什么苦痛、挫折尽量都回忆起来。心理 咨询人员绝对给予尊重和信任,决不会看不起病人。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