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文选-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前216年,八万罗马军队进攻汉尼拔,在坎内附近被汉尼拔彻底击溃。如果胜利者跟踪追击残敌,那么只要六天他就能进入罗马,于是迦太基就变成世界统治者了!坎内一战的后果毕竟是巨大的:卡普亚①开门迎降,所有希腊侨民和下意大利多数城市都脱离罗马倒向汉尼拔方面。
①卡普亚——意大利地名,可参看前面133页。——译者
汉尼拔遵循的作战规则是保持兵力集中。他只用卫戍部队据守一个据点,这个据点担负收容人质,存放军用机器、安置显贵的俘虏和病兵等多方面工作。对于维持交通线,他信赖同盟国的忠实协助。他在意大利坚持了十六个年头,从不曾从迦太基得过一个援兵。他的撤退只是遵照本国政府的命令,急忙赶回去拯救祖国。在撒马城附近一战中,幸运背弃了他,而迦太基就从此灭亡了。可是如果他在特烈比亚河附近,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或在坎内附近战败了,那么他就不会遭到比撒马之战后所受到的更大的不幸。他败在自己京城的城墙下面,他毕竟未能挽救自己的军队免于全军覆灭。
汉尼拔死后一百四十年,即公元前58年,恺撒满四十一岁,这一年他开始自己的头一个战争:三十万霭尔维提人,为了移居海边,离开了本国。他们中间有九人是带武装的,进入勃艮第省以后,奥滕的居民向恺撒求援。恺撒从万纳(罗马领地里的一座要塞)出发,溯罗尼河而上,在沙郎附近过索恩河,在离奥滕一站路的地方赶上了霭尔维提军队,经过顽强的抗战以后打败了敌军。他在迫使霭尔维提人退回山里以后,转身渡过索恩河,占领柏桑爽并越过汝拉山脉,以阻止阿廖维斯特前进。他在离莱因河几站路远的地方碰上后者,把后者赶过莱因河。这个战场距万纳九十法里,而同霭尔维提人作战的战场则离万纳七十法里。他在这次远征期间经常保持六个军团的总兵力。他让同盟国为他维持交通线。恺撒始终维持粮食储备:一个月粮食存放在兵营里,还有一个月粮食存放在要塞里。他仿照汉尼拔的办法,把人质放在要塞里,那里还设置仓库和医院。他在高卢的其余七次战争都是照同样规则打的。
公元前57年的冬天,比尔吉人①出兵三十万,交给苏阿桑国王加尔巴。恺撒从同盟者里姆居民那儿得到报告以后,急忙向这个方向进军,并进驻安恩河上。加尔巴看到进攻坚守营房的罗马军队不可能渡过安恩河走近里姆。但恺撒打破了他的计谋,于是比尔吉人溃散了。自此以后,这个(反罗马)联盟的其他各城市一个接一个地相继降服。在茅柏琪附近松布尔河上,敌人曾一度袭击他的指挥部,袭击进行得很突然,以致使他来不及把军队布成战斗队形。他全军八个军团中有六个军团忙于加强营房的防御工事,有两个军团还在后面押运辎重。这一天幸运背叛了他,惊慌的骑兵离开了他,到处听到罗马军队全军覆没的谣言。尽管如此,最后他还是战胜了。
①《古代世界史》(高教出版社版本)译为比尔吉人,即比利时人。——译者
公元前56年,恺撒出征,他马不停蹄地跑到达南特和万纳,并派出有力部队前往诺曼底和阿克维塔尼亚。他的最近的据点在土鲁斯(一百三十法里),山岭、河流及森林把他同这个据点隔开了。
公元前55年,他把战争移到荷兰中部苏弗田地方,四十万野蛮人在那儿渡莱因河,企图侵占高卢的土地。恺撒击溃了他们,把他们大部分消灭,把残军赶过莱因河。他统率的军队在科隆附近渡莱因河,经过高卢,在布伦上船,开往英吉利登陆。
公元前54年,他率领五个军团再渡英吉利海峡,占领泰晤士河岸,抓了一些人质,在二分点①到来以前重返高卢。晚秋时候,他得悉他的部将萨宾率领的十五个大队在特里尔附近被截断联系,而西塞罗·克文特则在格尔滨营房中被围,于是他带领八千或九千人去迎击安姆比奥里格。他打败了后者,救出了西塞罗。
①春分(3月20—21日)、秋分(9月23日)都称二分点,此处大约指秋分。——译者
公元前53年,他镇压了散斯、沙尔特尔、特里尔、列日等地居民的暴动,随后再次渡莱因河。
高卢人被激怒了,到处发生了暴动。公元前52年冬,大规模的暴动掀起来了,甚至象素称忠顺的奥滕居民也参加了战争。高卢人真正恨透了罗马人的压迫。有人劝告恺撒退回罗马领地,或者退过阿尔卑斯山脉。他拒绝这样做。他带领手下的十个军团,渡罗亚尔河,在冬季包围了布尔日,在维新格托里斯的军队面前占领了这个城市,然后开始围攻克列莫纳。后面这一行动没有成功。奥滕人占去了他的一个堆存军用物资的据点——涅韦尔,他丧失了搁在那儿的一些人质、仓库和后备军马。他的处境看来已经危险到了极点。巴黎居民已经使他的部将拉比耶努斯惶恐不安了。恺撒把拉比耶努斯召回身边,用他自己的全部兵力来围攻业已困住高卢军队的阿列西亚。他花费了五十天工夫来构筑反堡垒线和堡垒线。高卢派出新军,新军人数比它刚刚损失的还要众多。只有里姆居民仍然忠于罗马人。高卢人很快就前来解救这个城市①。他们同卫戍部队一道力图消灭驻地的罗马兵,但恺撒战胜了这一切。阿列西亚陷落了,高卢重被征服。
①指阿列西亚。——俄文版编者
恺撒的全部军队在这个大规模战斗期间都是驻在营房里的,他们没有易受攻击的地方。恺撒利用自己的胜利以期重新争取奥滕居民的同情。他在他们中间过冬,但常常巡视彼此相距一百法里的各据点,并轮换守军。
最后,公元前51年,恺撒围攻卡戈尔,高卢人中间最后一些人②也战死了。高卢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每年缴八百万法郎的税款充实罗马的国库。
②指保卫高卢独立的那些人。——俄文版编者
他在内战的进军中,也遵循同样的规则迭获胜利,但所遭受的危险却多得多。他只带一个军团渡卢比孔河,到科尔费尼才有大队伍来和他会师,并且只花三个月工夫就把庞培赶出意大利。多么快!多么神速!多么勇敢啊!
他的对手①逃往希腊,他在征集船舶渡亚得里亚海把战争转移到希腊去以前,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带九百名骑士(刚刚够做他的警卫队)经过卡塔洛尼亚,逼近列里德,仅仅四十天时间就迫使阿弗兰尼统帅下的庞培军队投降自己。他毫不停留地从埃布罗河进到西耶尔·莫烈纳,他在征服了安达鲁集亚以后,就进入了他的部队刚刚拿下的马赛城。末了,他回到罗马,专政九天以后重又离开罗马,前往布伦的西。他在那儿成为安敦尼召集的十二个军团的统帅。
①庞培。——俄文版编者
随后,公元前48年他带二万五千军队渡亚得里亚海。在安敦尼不顾敌舰队拦阻胜利地渡海前来会师以前,他抗击了庞培全军好几个月。安敦尼到来后,恺撒同他一道前进到庞培的根据地——狄尔拉奇并包围了这个城市。后者在离这个城市几英里的地方,在海岸边搭起了自己的兵营。当时恺撒不以包围狄尔拉奇为满足,而是围攻敌兵营。他利用自己周围的一些小山顶,在小山顶上建筑了二十四座堡垒,这样他就建成了一道长六法里的包围线。可是,庞培以海为后方,他的舰队控制着亚得里亚海;他靠自己的舰队通过海洋取得粮食和援军。他凭借自己的中心阵地进攻恺撒并打败恺撒。这次失败使后者大约损失三十面军旗和几千精兵(全是老兵宿将)。看来,幸运已背叛了恺撒。他不能指望从意大利获得援军,因为海上不准他通行。全部优势都在庞培那一方面。恺撒在行军五十法里以后,把战争移到费萨利亚,并在法萨卢战场上打败了庞培。庞培尽管还控制着海路,但仍然被迫几乎是只身逃脱。他逃到埃及求援。他在那儿死于卑鄙的凶手之手。
恺撒跟踪追击,几天之后到达亚力山大。但这个大城市的居民和阿希拉的军队把他包围在王宫和圆剧场里。末了,在经历了九个月的危险和不断的战斗以后(虽然这些战斗只要一次失败就会使他身败名裂),他仍然战胜了埃及人。
在这个时期内,西庇阿、拉比耶努斯和尤巴王率领着庞培派残部十四个军团统治着阿非利加。他们的船舰众多,船舰截断了海上交通。小加图待在乌提卡。他激发起大家的仇恨心①。恺撒带少数部队渡海,在阿德鲁美特登陆,起先他迭受挫折,最后,当他全军到达以后,他在塔普苏斯附近打败小加图、西庇阿和尤巴。小加图、西庇阿和尤巴均自杀。无论是要塞也好,众多的船舰也好,各民族的誓约及借款也好,都未能把战败者从战胜者的威力和优势下拯救出来。
①庞培的元老院(罗马的第二个政府)在乌提卡开会,掀起反对恺撒的运动,小加图是这个运动的思想家。——译者
公元前45年,庞培的儿子们把法萨卢和塔普苏斯两处被击溃的残兵集结在西班牙。他们统帅着的这支军队比他们父亲当年指挥的兵力还要强大。恺撒离开罗马,在二十三天内赶到格瓦达耳克维拉,在孟达附近击败了赛克斯图斯·庞培。他在这个战役中险些失败,当他的军队支持不住的时候,传说他曾打算自杀。拉比耶努斯战死,而赛克斯图斯的头颅则被丢在战胜者的脚前。过了六个月,即3月13日,恺撒在元老院被刺。
如果恺撒在法撒卢、塔普苏斯或孟达附近被打败了,那么他就会象庞培、梅帖耳、西庇阿和赛克斯图斯·庞培一样,被称为“伟大的”统帅。罗马人十分爱戴庞培,给他以“伟大的”统帅的称号,当时他还不到二十四岁。庞培是远征三大洲十八次战争的胜利者。庞培这个威名远扬的罗马人在法萨卢附近战败,结束了自己的事业,虽然他当时控制着海洋,而他的对手——恺撒并没有海军!
恺撒的规则就是亚力山大和汉尼拔所遵循的规则:保持兵力集中,不让他们有容易被攻破的地方,高速度地赶往极重要的据点,善用士气、部队荣誉和由这些因素所引起的恐惧心,善用政治手段保证同盟者的忠诚和诱使被征服的各民族驯服。
古斯塔夫·阿道尔夫渡过波罗的海以后占据了吕根岛和波美腊尼亚,并急速前进到维斯拉河、莱因河和多瑙河。他打了两仗,在莱比锡附近得胜后,在琉岑附近又打了胜仗,但最后一战使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短促的一生表明他胆大、行动迅速,军队勇敢并且组织得很好。古斯塔夫·阿道尔夫是受到亚力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所遵循的那些原则的熏陶的!
秋林在威斯特法里亚和约①以前进行过五次战争,在威斯特法里亚和约到比利牛斯和约②这段时间内进行过八次战争,在比利牛斯和约和和约破裂(1675年发生的事情)期间,打了五次战争。在1646年、1648年、1672年和1673年历次战争中,他的进军和作战完全依据亚力山大、汉尼拔、恺撒和古斯塔夫·阿道尔夫所遵循的各项原则。
①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告终后在孟斯得和威斯特法里亚所缔结的两个和约。——译者
②1659年法国同西班牙缔结的和约。——译者
公元1646年,秋林从美因兹出发,沿莱因河左岸向下游前进到威捷耳。他渡到这条河右岸以后,转身向上游前进,到达兰河与瑞典军队会师,再前进渡多瑙河和累赫河。这样一来,他就在敌境内走了两百法里。他到达累赫河以后,把自己全部军队集中为一个拳头。他象恺撒和汉尼拔一样,让同盟者为自己保护交通线,或者至低限度是在没有后备军和交通联络的情况下暂时让他们来保护交通线。他在自己后方只保留一个辎重储存站。
1648年,他在奥登海姆渡过莱因河,在加纳乌与瑞典军队会合,再前进到列德尼茨河,又退回多瑙河,在迪林根附近渡多瑙河,在摩斯美尔斯加乌津附近打败蒙帖库库利的军队,然后在腊因附近渡累赫河,在弗烈伊辛根附近渡因河,迫使吓破了胆的巴伐利亚宫廷撤离明亨。之后,秋林把大本营移到缪耳多夫,在这个城市里征收军税,并劫掠全国以惩罚当地选帝侯的背信弃义行为。
1672年,秋林在国王兼总司令路易十四的领导下,本应当征服荷兰。他沿莱因河左岸向下游前进,一直到达河的支流地方渡河,占领了六十个设防的据点。他的前卫已到纳尔登。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命运注定的原因,秋林停在那儿不进入阿姆斯特丹。荷兰人醒悟过来,放开水闸,让洪水淹没了陆地。原已因要塞守军拦阻而削弱了的法国军队,现在什么也不能有所作为了。国王跑回凡尔赛,把总指挥权交给卢森堡元帅。秋林率领一个独立军团渡莱因河,赶往援助国王的同盟者——孟斯得尔主教和科隆主教。他循莱因河右岸向上前进,到达美因河,在那儿阻住了大选帝侯的四万军队。直到后者和洛林公爵的军队会师,他才被迫退过莱因河。这就让选帝侯能够在斯特拉斯堡渡莱因河。但康得及时赶到这个城市里,破坏了桥梁,重新阻止选帝侯实现他的计划。于是选帝侯前往美因兹,在要塞射击距离内架好河桥,让自己的部队布满左岸。冬天,秋林在威捷耳由桥上走到莱因河右岸,打败了选帝侯,逼他退往易北河,并于4月10日和法国签订单独和约。秋林的这样一些勇敢的和长途的进军使法国举国惊服。可是,当这些进军还没有获得胜利时,它们始终受到那些并不高明的所谓智者的批评。
在1674年战争中,蒙帖库库利掌握了主动权,他渡过莱因河,把战争移到左岸。秋林注意到这点,自己转取攻势,渡莱因河,迫使蒙帖库库利退回右岸。后来他在维耳施迭特附近扎营,借以掩护自己后面二法里远的斯特拉斯堡和位于偏右方四法里远的奥登海姆桥。蒙帖库库利于是驻军于金济格河后面,这儿离法军一法里至一法里半的路程,和他的部队所守的奥芬堡要塞相毗连。秋林的阵地是不好的。他最好进入战斗,而不宜冒丧失奥登海姆桥、丧失退却道路或丧失斯特拉斯堡桥的危险。
如果蒙帖库库利不休息地朝奥登海姆作六小时的夜间移转,那么,他有着朝弗里堡方面的作战线,能在法军来得及赶到那儿以前拿下奥登海姆桥。但是他逡巡不前,他只顾延伸左翼,此外什么也不作。他指望以一些佯攻动作迫法军放弃维耳施迭特兵营和让出通往斯特拉斯堡的道路。秋林也是毫无作为,他在铺开右翼以后使自己的处境恶化了。最后,他在发觉自己的军队已处在很危险的地位以后,就破坏奥登海姆桥,改在阿耳田海姆附近另建一座桥。这座桥距斯特拉斯堡和维耳施迭特兵营较前桥近二法里。虽然如此,离斯特拉斯堡毕竟还是太远,应当在离这个城市一法里远的地方架桥。
蒙帖库库利改变了计划,决心在斯特拉斯堡下游渡莱因河。他命令这个城市的居民(居民已把一切都卖给他了)准备架桥的船只,然后他自己前来接收这些船只。可是秋林立即占领河中岛屿,并在临亨河上建立木桩障碍物和防御墙。蒙帖库库利发觉自己同奥芬堡及卡普腊腊军团的联系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