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慈幼便览-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徐服之自消。
小儿积久而成鳖腹内有形,摆头掉尾,大者如杯,小者如钱,上侵人喉,下蚀人肛,或
附胁脊,或隐肠腹∶用生硫黄,研极细末,每日老酒调服一钱,空心下,久服自化。硫黄须
色如初出鸭雏者,方可用。带青、带赤、带黑色者,皆不堪用。此物最平稳,多服无疑。
腹痛
下虫简便方
属性:凡小儿肥甘过度,或糖食甜物太多,乃致湿热久停而成积,积久生虫,时发腹痛,以手
摸之,腹内有块,或一条梗起。外症唇红面白,六脉浮洪。其痛时作时止,痛止即能饮食者
,虫痛无疑。又有腹痛,一痛即死者,亦是虫痛。欲去此虫,用苦楝根皮,诚天下打虫第一
神方。其法于月初旬,虫头向上之时行之。先夜掘苦楝根,须取每年结子者,方是母树。其
根浮于土面者有毒,不可用。专取土中者,洗净泥土,以刀刮去红皮,只取白皮,四五钱。
儿大者,六七钱。切碎听用。次早以油煎鸡蛋,令儿嗅之,以引其虫头向上而求食。另于别
室,以水一盅,浓煎苦楝皮汤一小杯,不可使儿闻其药气,一闻其气,虫即潜伏矣。俟药熟
,以鸡蛋与儿食,即服药,半日不可饮食,俟虫下后方饮食之。服药后,儿似困顿,万万放
心,虫下后,精神如旧。仍当急为健脾,庶虫不复生,永无患矣。虫症,轻者以使君子肉二
钱,糖水炒,于初旬饥时服之三次,亦可打下虫。又方∶使君子(炒)、榧子(去壳)各十枚,
槟榔、甘草各一钱,为末,和饭捣为丸,如梧子大,于上旬日,每早空心服十丸,五日虫尽
下。凡去虫后,总宜服六君子汤加川椒八分、乌梅一个,数剂虫不更生。
腹痛
汗证简便方
属性:凡男妇小儿及产母,一切虚证,偶然大汗,诸药莫能止者,盖由玄府大开,一时难闭,
所以服药不能止。先将五倍子末,醋调作小饼子贴脐上,以布扎之,然后以旧蒲扇烧灰,多
加糯米粉和匀,以夏布袋装之,自头至足遍身轻扑之,使其粉入毛窍,玄府自闭,虚汗即止
,神治也。
腹痛
疝气简便方
属性:治小儿疝气肿痛∶用荔枝核,炒焦,五钱,大茴香,酒炒,二钱五分,共研细末,每服
一钱,温酒调下。
又方∶不论小儿及男妇一切疝气以及诸般气痛,用荔枝核四十九个,炒焦留白,陈皮九
钱,生硫黄四钱,共为末,盐水打面糊为丸绿豆大,遇痛时,空心服,研送九丸,良久再进
一服,不过三服全效。
小儿肾肿硬痛∶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三件等分,俱烧过存性,研末,每服一钱,
空心,小茴香汤送下。
小儿疝气痛∶全蝎不拘多少,炒焦为末,每三分,小茴香煎汤送下。
小儿冷疝作痛、阴囊浮肿∶川楝子去核,五钱,吴茱萸二钱五分,炒研为末,酒打面糊
为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盐汤化下。
小儿疝久阴囊坚硬如石,名为木肾∶用栝蒌连皮带子二钱,荜茇二钱,生姜二钱,葱白
二钱,酒煮热服,被覆暖卧取汗效。
小儿湿地上坐或有蚯蚓吹其卵肿大而垂者∶以盐汤浸洗之。或以苍术煎汤,加盐少许洗
之效。或用鸭一只,以箸横搁鸭口,令含其卵,吹气滴涎即效。阴茎肿痛,灯草煎汤,时时
服之,肿消痛止。
小儿阴囊生疮湿烂者,谓之脱囊∶用紫苏,研极细末敷之,以荷叶包住。或用主荷叶,
以火烘软包之,虽卵丸露出亦可治也。阴囊肿痛,用蝉蜕一两,煎汤洗,以紫苏叶捣如泥包
之即愈。余详“外科”。
小儿外肾臊臭,时复湿痒∶用柴胡、泽泻、车前、木通、生地各一钱,归尾六分,龙胆
草五分,水煎服,以饮食压之。外用荷叶一片、胡椒十粒,打烂煎水洗之自效。
小儿龟胸龟背
属性:取龟尿摩其胸背,久即瘥。法取龟置瓦盆中,以镜照之,即失尿,急以物收之。或以猪
鬃刺其鼻即尿。龟胸者,肺热作胀,胸骨高起,有用桑皮钱半、地骨皮一钱,合白虎汤∶生
石膏四钱、知母钱半、糯米一撮、甘草五分,服数剂。间用六味丸加龟鹿二仙膏而见效者。
气喘则难治。龟背不可治,因禀赋不足,惟常服六味地黄汤加桂附、及十全大补汤加鹿茸龟
版为丸,俟长养气血,再用外治之法,庶可十全二三耳。
x六味地黄汤x
熟地(四钱) 山药 茯苓(各二钱) 山茱 丹皮 泽泻
再加肉桂、附片各一钱,名八味地黄汤。
x十全大补汤x
人参 白术(土炒) 熟地 当归(各二钱) 茯苓 酒芍 川芎 炙草(各一钱) 炙黄 (三钱)
肉桂(去粗,八分)
加重等分,可用炼蜜为丸。
小儿龟胸龟背
二便不通简便方
属性:症治并详“内科”。
罨脐法∶治中下二焦热,大小便秘。连须葱七根(不洗),生姜一大块,淡豆豉三钱,同
捣烂,作一饼,入铫子烘热,掩肚脐,以帛扎定,良久气通,二便自利。
蜜导法∶治二便不通。用冬蜜八两,炼至滴水成珠不散,入皂角细末二钱,和匀,稍冷
,捻如小指大一条,外以葱涎涂上,轻轻插入谷道中,气通则大便行而小便亦利矣。又方∶
猪胆一个,以小竹筒套住,蘸葱涎插入谷道七八分,用手挤胆汁入内,移时即通。
大小便不通经二三日危急者∶以皂角烧灰研末,米汤调下二钱,立通。又方∶以小竹筒
抹以葱涎,插入谷道,以芒硝五钱,研细,香油半盏,皂角末少许,令人口含灌入谷道中,
少时即通。
小儿龟胸龟背
小便简便方
属性:(三条)
凡小便不通服药无效∶用商陆五钱,研末,入麝香少许,先以旧夏布盖于脐上,将药放
布上,药气入腹即通。
小便数日不通,遍身手足肿满,诸药不应者∶用苏叶一斤,煎浓汤,入脚盆内,令患者
坐盆上熏之,冷则又添热汤,外用炒盐熨脐上及遍身肿处,良久便通肿消而愈。又方∶用连
须葱白一斤,捣烂炒热,分作二处,各以布包,轮转热熨脐下即通。又方∶用食盐半两,调
温水服之,良久以指入喉中探吐,一吐即通。盖上窍不通,下窍闭也。又方∶以皂角末少许
,吹入鼻内,得嚏即通。
小儿小便白浊色∶生怀山药为末,和粥食数次即愈。澄之旋变白色者,脾虚有食积,用
异功散,见“非搐”,加神曲、山楂肉。
头缝不合
属性:(三条)
封囟法∶头缝不合,名曰解颅。天南星,不拘多少,以姜汁炒热,研细末,醋调涂于绢
帛上,烘热贴囟门,惟以合为度。
小儿囟陷如坑,由久病真元不足,气血两虚,大凶之候∶速宜十全大补汤加鹿茸姜枣煎
服,外用狗头骨,炙黄为末,鸡蛋清调敷效。
小儿解颅,或因病后,忽然囟门宽大,头纵四破,此脑髓不充,大虚之候∶用鹿茸、防
风、白芨、柏子仁四味,各五钱,其为末,乳汁调作饼,贴囟门上,一日一换,以合为度。
小儿语迟∶六味丸加五味子、鹿茸。间服炙 、党参各钱半,炙草、白术各一钱,陈皮
、归身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
小儿行迟,四五岁不能行∶用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五味子、五加皮,久服自效。
又方∶五加皮五钱,牛膝酒炒、木瓜各二钱五分,共研末,每用一钱,米饮调下效。
小儿鹤膝∶宜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牛膝久服。仍以天南星为末,醋调烘热贴之良。又,
万全膏、大附子膏,均可贴,见“外科”。
头缝不合
眼目简便方
属性:治目生 肉,赤脉贯瞳,白膜遮睛,诸般云翳∶用白丁香,即麻雀屎也。倒者为雌雀屎
不用,取竖立者,雄雀屎也,不拘多少,研末水飞过,如飞朱砂样,渣滓不用,俟药澄底,
倾去清水,晒干,每以些微同乳汁研化,点翳上,其翳自去。取麻雀屎,寺院中及城楼上多有之。
赤眼肿痛∶用朴硝一撮,以碗盛新豆腐一浓块,挖一大孔,勿穿,将朴硝放豆腐孔内,
饭上蒸之,俟硝已化,去豆腐不用,取汁洗眼数次自愈。宜先服败毒散,见“误搐”,加赤
芍、木贼各一钱,蝉蜕七个,再用洗药,勿遽点药,下同。
火眼及风热眼∶生南星五钱,红豆饭五钱,共为末,取生姜自然汁,调作一饼,贴两太
火眼痛极∶用大红枣,取肉,五六枚,葱三四根,共捶如泥,作二小饼,闭目贴之,令
其发散。以小儿自己热尿洗数次效。
小儿眼生白点∶取桑汁,以灯芯点之即愈。
治烂弦风最效方∶用鲜色铜绿三钱,研细末,以生蜂蜜浓调,涂粗碗内,要调略干,稀
则少时流出矣。用艾烧烟,将碗覆艾上,烟熏之,须熏至铜绿焦黑为度,取起冷定,以乳汁
调匀,饭上蒸过,每用少许,搽眼烂弦处,神效。
治眼毛倒睫不起∶用五倍子为细末,蜜调敷眼皮上,其睫自起。又方∶以无名异为末,
纸卷作捻,点火吹灭,闭目熏之,睫自起。
赤眼肿痛不消∶以精猪肉,切一片如指甲大,以水洗净其血,贴于眼皮上,良久易一片
,即愈。
小儿眉丛生疮∶用穿山甲前膊二甲,炙焦为末,入轻粉少许,清油调敷即愈。又方,蒜
瓣烧灰,清油调搽,亦妙。
头缝不合
耳病简便方
属性:治小儿 耳,流脓出汁∶海螵蛸、白明矾、真铅丹,炒,以上各三钱,胭脂烧灰一钱
,麝香五厘,其为末,以棉榐干耳内浓汁水,用小竹筒吹药数分入耳,效。
治小儿耳忽暴聋∶雄磁石, ,一钱,真麝香五厘,共为细末,以枣研烂,和为一丸,
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即以生铁一小块,热酒泡过,含口内,须臾气即通矣。
治小儿无故耳聋∶取龟尿滴入耳中效。或以生麻油,日滴三五次,数日即愈。
耳内肿痛流脓出水,用虎耳草,又名倒垂莲,捣取汁,多灌入耳中,常常用之,此治耳
聋之妙药。略加枯矾更妙。又方∶用蛇蜕烧黑存性,研末,吹入耳中即愈。又方∶用千层石
榴花,焙干为末,以小竹筒吹入耳内效。
耳前后生疮∶黄柏、枯矾、滑石、龙骨、海螵蛸各等分,共为细末。如湿用干搽,如干
用清油调敷,神效。
耳外生疮∶用黄丹一钱,松香八分,轻粉一分,共为细末,香油调搽。小儿耳后生疮,
为肾疳,以地骨皮研末,筛出极嫩者,香油调搽,其粗末煎水洗之。
诸虫入耳∶取猫尿滴入耳中,其虫自出,若用麻油滴之,则虫死难出。取猫尿法,以生
姜擦其鼻,则尿自出。
诸恶虫入耳∶用稻草烧灰淋汁,滴入耳中,其虫即出而死也。
头缝不合
鼻病简便方
属性:治乳子鼻塞不能吮乳∶香附米、正川芎、荆芥穗、直僵蚕、北细辛、猪牙皂各五钱,共
为细末,以葱白捣成膏,每用药末五钱,与葱膏和匀,摊软帛上,临卧烘热,贴儿卤门上,
早晨取去。
治小儿鼻中出血∶黑栀仁、乱油发,烧灰存性,等分,共为细末,以些微吹鼻中。又法
∶用凉水浸纸搭鼻,并以凉水浸手巾搭颈后,仰卧得效。又,以纸卷蘸香墨塞鼻中,须臾即
止血,甚效。
鼻疽破烂∶用杏仁,去皮尖,捣碎,以纸包压去油,以成白粉为度,每杏仁末一分,对
真轻粉一分,和匀吹患处。
鼻流清涕不止,名曰鼻渊,乃风热在脑故也。用苍耳子(炒)、辛夷、杏仁、白芷、薄荷
等分,为末,每用一钱,临卧葱汤调服,但不以剂数,拟以愈为度。
鼻流臭黄水,名控脑沙∶用紫贝子,俗名南蛇牙齿,粤人呼为狗皮螺,取二三枚,火
醋淬,为末,纸包放地上去火毒,每服一钱,大人二钱,以丝瓜藤煎汤调药,空心服,以愈
为度。
鼻被擦烂或擦落∶急以猫儿头上毛,剪碎以唾津调敷之自愈。
疽疮蚀鼻破烂不堪∶用五倍子,烧灰存性研末,以腊猪油涂之。
头缝不合
口舌牙疳咽喉简便方
属性:口舌牙疳并见上。
口舌牙疳喉痛并用方∶甘草、桔梗各三钱,连翘、山栀、荆芥穗、花粉各一钱,薄荷三
分,煎汤徐含服。
治小儿鹅口疮∶箭头砂、枯白矾、明牙硝各五钱,共为细末,每用三五分吹之。
口疳∶甘蔗皮烧灰研末吹之效。
口疮破烂并治咽喉喉癣喉痈∶用凤凰衣,即伏鸡子壳内皮也。微火焙黄,橄榄烧存性,
儿茶,三味俱等分,共为末,以一钱为则,加冰片五厘,口疳搽患处,喉病吹入之,便能饮
食。
口疮久不愈虚火也∶用生附子一个,切,焙为末,醋和作饼,男左女右,贴脚心,引火
下行自愈。
口疮不能饮乳药∶密陀僧研末,醋调,涂足心,愈即急洗去。又方∶桑树皮中白汁,搽
患处。又方∶人中白, 研吹之俱效。
小儿口角生疮,名燕口疮∶以乱发烧灰存性,米饮调服,外即以此渣敷之。又方,蒸饭
时收甑盖上流下气水搽之即愈。
口唇肿黑痒痛不可忍∶先以瓷锋砭去恶血,以古铜钱磨猪油涂之效。
治走马牙疳及各样口疳∶多年田野中白螺蛳壳,研烂,少加儿茶,共为细末,吹患处即
效。
走马牙疳∶急用大针缚箸上,露锋一分半,将牙龈白点挑破出血,要挤出白点如半粒米
者,挤尽用青绢绞净,以薄荷汤磨好京墨,遍涂满口,勿即令乳,睡片时即效,较诸药更捷
。
小儿螳螂子方∶按小儿口内生黄马牙,口噤烦睡,诸书并无割之一法,今吴俗盛行此风
,忍以赤子之颐,就好妇之刃,每至割毙,不知归怨,兹特录简易良方,以告同志。
麝香(一分) 朱砂(五分) 螺蛳(七个)
同捣如泥,涂囟门上,阴干自落,切勿剥去。若症重者,将针微刺患处出血,即用京墨
磨搽,立愈。
治牙龈溃烂,诸药不效者,用盐榄二三个,连皮带核,火中 过,存性研末,加冰片七
分,香油调搽,神效。
走马牙疳臭烂出血∶红枣三枚,去核,以明雄黄研末,填满枣内,新瓦盛之,火 存性
,研末搽之。又方,凤凰衣,即伏雏蛋壳内皮,未见水者,焙干,少加枯矾,共为细末,搽
之效。又方,青黛水飞、黄柏、枯白矾、五倍子各一钱,共研细末,先以米泔漱口,搽之自
愈。
治口疳疮及咽喉疼痛∶用吴茱萸二两,研末,少加面粉,醋调作二饼,贴两足心,以布
扎之,过夜即愈。内服加味甘桔汤,见上。外用百草霜、蒲黄、薄荷、青黛水飞,少加冰片
,吹之尤效。
治重舌、木舌、肿满强痛,或痛不止,不能言语∶用粗针,以线扎箸头上,刺患处,甚
者数十次为妙,只刺舌尖及舌两旁,其舌中心及舌下切不可针,犯之令出血不止。其刺出之
血,以红色者毒轻,紫色者为重,黑色者最危。仍以蒲黄研末,搽舌上即消。又方,刺出血
后,以生蒲黄、海螵蛸,共为末,搽之即消。
舌忽胀大肿硬实时气绝,名为 舌∶用皂矾,不拘多少,新瓦上以火 变色为度,放
地上候冷,研末,搽舌上立消。治重舌木舌皆效。
舌肿满不能出声∶以梅花冰片,研烂敷之。或以食盐、百草霜,共为末,并水调敷立效
。亦宜刺出血,以蒲黄、海螵蛸搽尤效。
绊舌者,舌根下有筋一条,绊其舌尖,令舌短缩,不能吮乳,宜精细看明,见舌根下有
筋如线牵绊其舌者∶用针轻轻挑破之,挑时但挑此筋,切不可误伤舌根,慎之。
舌断能重生∶用活蟹一只,炙干为末,敷之。此方至神至验。
治小儿胸膈积热,致生风痰,而患喉痹∶用粉甘草四钱、牙桔梗四钱,以净水煎,细细
咽之。加牛蒡子、荆芥穗、川贝母、天花粉各一钱,尤效。外方∶用燕子窝泥、雄黄各等分
,堆花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