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慈幼便览-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宜吃茶,神效。
久痢不止∶红糖、白糖、饴糖各三钱,甘草一钱,陈茶叶二钱,生姜一片,同煎熟,用
纱盖住,露一宿,次早温热服,神效。
治泻痢∶土木鳖一个,母丁香四粒,麝香一分,为末,唾津调为丸如芡实大,纳脐中,
膏药盖贴即愈。
治赤白痢相兼∶净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砂糖
拌,红白相兼蜜糖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服,空心下更效。纯白痢属积寒,宜六君子汤,
见上“非搐”,加干姜一钱、木香五分。
噤口痢不思饮食∶以腊猪肉,去肉取骨,锅内煎浓汤,去油,徐徐服之,极效。又方∶
细辛五钱,牙皂一钱,葱白三根,酒药子半个,大田螺一个,共捣成泥,敷脐上,候干即去
药,自思食。又方∶活虾蟆一只,打烂,和好麝香六分同研,贴脐上,用布包紧,半日即能
饮食,一二日痊愈。又方∶于患者床前烹煮鲫鱼,加作料,使闻香味即开,便以此少与食之
《集成》至圣丹治冷痢久泻∶冷痢有一二年、五七年百药不效者,一服此即痊。鸦胆子
,用小铁锤轻敲其壳,壳破肉出,其大如米,敲碎者弃去,专取全仁用之。三五岁儿,用二
十余粒。十余岁者,三十余粒。大人则四十九粒。取桂圆肉包之,小儿一包三粒,大人一包
七粒,紧包讫,空腹温水吞下,以饭食压之,俟大便行时有白冻如鱼脑者,即冷积也。如白
冻未见,过一二日,再进一服,永不发矣。服药时忌荤酒三日,戒鸭肉一月,从此除根。倘
服后次日肚痛,用白芍一根、甘草一根,各重三钱,湿纸包火内煨熟,取起捶烂,煎服立止
。愈后宜补脾,六君子汤,见上“非搐”,加砂仁七分。
脱肛,因久痢所致者∶水煎葱头熏洗,令软送上。或以五倍子细末,渐渐托入。或用五
倍子煎汤洗亦可。或以鲜蚌肉一只,敷肛门上,即能缩入。或用团鱼头烧灰存性,加冰片二
厘,共研,每用二三分,唾津调涂即上。又方,猪脂二两,炼去渣,入蒲黄末一两调匀,涂
肛即能缩入。外治虽或有效,总宜服补中益气汤。
x三仙丹x 治痢疾误投涩药,闭其湿热,以此下之,有起死回生之功,勿以常方目之。若
非误投涩药闭其湿热者,勿轻用。
五灵脂(一两) 南木香(五钱) 巴豆仁(四十粒)
将灵脂、木香研为细末听用。以巴豆剥去壳,取净肉四十粒,去其肉上嫩皮,纸包水湿
,入慢火中,煨极熟,取起,另一棉纸包之,缓缓捶去其油,纸湿另换,以捶至纸上无油,
成白粉为度。与前二味和匀,醋打面糊为丸,绿豆大,以朱砂为衣,晒干收贮,每服五丸,
或七丸、九丸,量儿大小加减。合沆瀣丹二丸同研烂,茶清调服,待下后立愈。
x沆瀣丹x 治胎毒胎热,面赤目闭,口疮重舌喉蛾,便闭溺黄,痰食 腮,火丹风搐诸实
症。
川芎(酒洗) 庄黄(酒蒸。各九钱) 黄芩 黄柏(各酒炒、九钱) 黑牵牛(炒,取头末) 滑石
赤芍 连翘(各六钱) 薄荷 枳壳(面炒。各四钱半) 槟榔(切,童便洗,七钱半)
共焙干,研末,蜜丸芡实大,茶汤下。月内之儿,每服一丸,稍大者二丸。
痢疾
疟疾简便方
属性:(治疟九条)
小儿有疟疾,须常烧檀速香以辟邪,并常熏其衣褓等物,则邪气易除。
凡疟疾口渴,不可饮冷水冷茶,并生冷之物。犯之其病益甚,惟以姜汤乘热饮之最良。
凡疟疾热未全退,切不可令其饮食。必须热已退尽,方可食之,不然终成癖积。
凡服止截之药,必须饿过发时,不发方可吃粥。食早疟必再作,下次截药无灵矣。
小儿邪疟,其发无时,日期不定,乍早乍晚,或有或无者,以麝香五厘,同好京墨,书
“去邪辟魔”四字于额上效。
小儿热疟不寒∶用穿山甲一两、大红枣十个,同烧存性,为细末,每用一钱,发日五更
,白汤下。
疟来寒多热少,饮食不思∶良姜用麻油炒,炮姜,各五钱,共研细末,用猪胆汁和丸,
如梧桐子大,临发之前半时,热酒送下二钱。
x止疟丹x
生半夏(油炒) 川贝(各二两)
共研细末,姜汁打糊为丸,五更时,白汤送下二钱。又,临发时,淡姜汤送下二钱。连
服三日效。
小儿久疟不止∶大鳖甲,小者不用,以醋炙枯,研极细末,每一钱,或钱半,隔夜一服
,清晨一服,临时一服,无不断者。
消渴
属性:(三条)
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天冬、麦冬各三钱,花粉、黄芩、知母各钱半,黄连、黄柏各一
渴而多饮善饥为中消胃热∶生地、麦冬各三钱,山药、知母、丹皮各钱半,黄连、黄柏各一钱。
渴而小便白浊不禁下消肾热∶六味汤加麦冬、五味子。
x蚕茧汤x 通治三消之症。
用蚕茧,或取丝棉结块者,每以六钱,水三碗,煎至二碗,时时当茶温饮,饮至二七,
无不愈者。三消虽为火盛水衰,然虚热者多,实热者少,勿误作有余治之。余见内科。
消渴,日夜饮水无度。猪肚一个,洗极净,入淡豆豉五钱在内,以绵缝之,煮极烂,取
汁饮之,肚亦可食。又方,煮猪血,清汤不入油盐,多饮极效。猪血能滋阴降火,专走血分
,脾气虚者,间日饮之,恐防作泄故也。
消渴
诸血症简便方
属性:凡吐血鼻血以及上下一切血证,用百草霜,扫下研为细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
钱,糯米煎汤调下,三服立愈。百草霜,乡间烧茅草锅底取之。烧柴炭者勿用。
凡吐血∶用藕节七个,水一盅,煎至半盅,加童便一杯对服。又方,每日早,用自己小
便,略去头尾,乘温饮之。
鼻血不止∶用大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饼子如钱大,左鼻出血,贴左足心;右鼻出
血,贴右足心;两鼻出血,贴两足心,立时即止,急以温水洗去,免至足心起泡。又方,乱
发烧灰吹鼻。或以线扎中手指根,左鼻扎左,右鼻扎右,两鼻出血,扎两中指。或以栀子烧
灰吹鼻内。又方,以韭菜捣汁一杯,童子小便一杯,和匀温暖服之,血即止。
大便泻血∶用乱油发、鸡冠花、侧柏叶三味,俱烧灰等分,研极细末,每用一钱,水酒
调下。又方,用霜后干丝瓜壹条,烧灰存性,研末听用。槐花烧灰存性,研末听用。每以丝
瓜末一钱,槐花末五分,研匀,米饮调,空心服,数次即止。
小儿小便血淋∶用鸡屎尖白如粉者,炒极焦,研末,每五分,酒调空心服。
周岁小儿尿血∶大甘草一两二钱,水六碗,煎至二碗,服完即愈。
小儿尿血∶乌梅烧灰存性,研细末,每次一钱,米饮调下。
小儿大小便血∶乃热传心肺,不宜凉药,以生地黄汁五七匙,酒半匙,蜜半匙和服。
消渴
肿满
属性:面肿者风,足肿者湿。凡肿自上而起者,皆因于风,其治在肺,宜发散之,香苏饮合五
皮饮。自下而起者,因于肾虚水泛,宜渗利之,五苓饮加防己槟榔。一身尽肿者,或胎禀不
足卒冒风寒,或因疟痢脾虚,皆能作肿。轻者胃苓汤,重者加味胃苓丸。若小儿元气本虚,
大病后浑身浮肿,四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滑泻,不思饮食,此阴寒已极,脾胃将
绝,一切治肿之药,俱不可投,惟四君子汤加青化桂、炮姜、白蔻仁,以救其脾胃,庶可望
生。
消渴
水肿简便方
属性:凡小儿患肿,切须忌盐,盐助火邪,服之愈炽,必待肿消之后将一月,以盐炒过少用之
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难治∶用红饭豆五升,煮极熟,取汤五升,浸两膝之下,冷则重
暖。若治大腹肿,以红饭豆汤,日日服之自消。
治脚肿∶掘杉木根切断而内色红者为油核,方可用,以红根切碎,煎浓汤,将肿脚先熏
后洗即消。又方∶以红糖一大碗,加生姜、生葱,三味同煎汤,先熏后洗。
头面手足俱肿∶苦葶苈一两,隔纸炒熟,研细末,以大红枣蒸过,去复选肉,和前末捶
为丸如豆大,每用七粒,白汤下,日三服,五七日则小便多肿自消也。忌碱酸生冷。
伤寒伤湿肿∶羌活切片,莱菔子等分,同炒香,拣去莱菔子,只以羌活为末,每服一钱
,初日一服,次日二服,三日三服效。
肿证气喘∶男妇大小,肿因积得,既取积而肿再作,小便不利,切不可再用利药。盖中
下二焦气不升降,为阴寒痞隔水遂凝而不通。用熟附子三钱、生姜二钱、沉香三分,同浓煎
汤治服。大人则熟附子一两、生姜六钱,沉香七分,磨浓汁,以姜附对服,不拘剂数,以愈
为度。
身面浮肿坐卧不得∶取东向桑枝烧灰淋汁,煮红饭豆数升,每饥即食之,不得别饮汤水
。
凡水肿本于脾虚,不能制水∶当以参术补脾为主,脾气实,则能健运,而水自行,切不
可下。
胀满
属性:腹胀气满,虚胀,因吐泻之后,攻下太过,宜浓朴、白术、陈皮、肉桂、茯苓。寒胀,
因中气素寒,冷滞郁结,无身热口渴,面唇青,手足厥冷,气喘腹胀,先以揭元丸消之,后
以异功散调其脾胃。实胀,腹中本有食积,或饮食过饱,固结于中,外证则胃口胸前身热口
渴,倦卧不语,目闭不开,若误认为慢惊,而用宁神导痰之药,必死无疑。不知大实有赢状
,急宜下之,用《集成》沆瀣丹、《集成》三仙丹同服。热胀者,或伤寒热邪入里,大便闭
结,小便短赤,浑身壮热,面赤烦躁,用《集成》沆瀣丹。又有遍身疮疥,因淋洗涂搽逼毒
归内而腹胀者,轻则用荆防败毒散,重则用《集成》沆瀣丹。疮出胀消者吉,疮不出者凶,
方俱见“痢疾”。
胀满
腹胀简便方
属性:治气胀水胀∶用羯鸡粪干者二升,炒焦黄色,出火毒,研细末,以百沸汤三升淋汁,每
服一盏,调木香、槟榔末各五分。此中满盅胀有一无二之方也。
治食胀气胀∶萝卜子一两,研细末,水调滤汁。砂仁一两,以萝卜子汁浸一宿,炒干,
又浸又炒,共七次,为末,每一钱,米饭调服。
胀满
黄胆
属性:面目指甲俱黄色。其症有二∶一曰阳黄,必身热烦躁,或躁扰不宁,或消谷善饥,或小
便热痛,或大便闭结,脉实而有力,此证不拘外感风湿、内伤饮食,皆能致之。但察儿之元
气尚强、脾胃无损者,宜清火邪,利小便。茵陈五苓饮最稳,或胃苓汤加茵陈。若大便闭结
,热盛者,宜沆瀣丹,见上“痢疾”。一曰阴黄,由气血败损所致,喜静恶动,喜暗畏明,
神思困倦,言语轻微,畏寒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利,小水如膏,此乃阳虚之候。宜四
君子汤为主,或加炮姜一钱,或加扁豆、当归各一钱。
胀满
黄胆简便方
属性:罨脐取黄法∶见“内科黄胆”。
小儿急黄∶以丝瓜连皮带子,火烧存性,研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连服数次愈。
小儿黄如金色,因积滞凝于脾家∶以稻草煎浓汤饮之数次效。又方∶取山间薏苡仁根,
洗极净,煎汤服之自愈。
治湿热发黄∶生姜半斤、茵陈半斤,同捣烂,以布包好,时时周身擦之,其黄自退。
腹痛
属性:上焦痛者,在膈上,是胃脘痛也。中焦痛,在中脘,脾胃间病。下焦痛,在脐下,肝肾
间病也。凡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病多虚,暴病多实。得食稍减者,为虚;胀满畏食
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为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为实。
夹冷痛∶面色或青或白,冷甚者,面色暗淡,唇口爪甲皆青,喜热熨,此脾气虚寒之极
。轻者用当归、青化桂、人参、土炒白术各一钱,木香、炙草各五分,大枣六枚,生姜三片
,水煎温服。寒甚者,用六君子汤加青化桂一钱,砂仁、白蔻仁、良姜各六分。若生冷果菜
停积中焦,腹痛泄泻呕恶者,再加煨神曲钱半,公丁香、木香屑各五分。泄泻不止者,再加
肉豆蔻,去油,八分。
夹热腹痛∶面赤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用四顺清凉饮。白芍二钱,当归、锦庄黄各
一钱,炙甘草五分,水煎热服。若大便调者,只用白芍一根,重三钱,甘草一根,重二钱,
用纸七重包之,小湿,慢火煨熟,取起捶烂,煎汤服。若寒加肉桂五分尤妙。后方名芍药甘
草汤,一切腹痛者皆治,惟寒者宜略加肉桂。
食积痛∶口中气温,面黄或白,目无精光,或白睛多,喜眠恶食,大便酸臭。轻者,用
山楂肉二钱,广皮、半夏姜炒、茯苓各一钱,神曲煨、萝卜子各钱半,加浓朴姜炒、槟榔炒
各七分,水煎服数剂。重则用三仙丸,见“痢疾”。
腹痛
腹痛简便方
属性:治一切胃痛胸痛腹痛腰痛疼如锥刺不可忍者∶花椒不拘多少,研末,和少面粉,醋和成
饼,贴于痛处,上铺艾绒,用火灸之,痛立止。又治一切腹痛方,用小麦秆烧灰,置地出火
毒,将筛盛之,滚水淋汁服。
一切疼痛或寒或热或积食或积血,证莫能辨,药不能施,有起死回生之妙∶用生姜一斤
,捣烂略挤其汁,入锅内炒热,用布分作二包,先以一包熨痛处,冷即换热,勿令间断,如
姜已干,略加前汁拌之,又炒又熨,痛止乃已。
凡小儿腹痛摸其肚有一块梗起者虫痛也,不须服药,惟令大人以手擦揉其块处,久久揉
之,半日许其虫将死者,从大便而出,痛立止。
小儿腹痛啼哭不止∶用南木香、明乳香、黑没药,俱去油,各五分,水煎温服。又方∶
用乳香一钱,去油,灯花七粒,同为末,每二分,乳汁调服。
小儿胎寒腹痛,啼哭吐乳,大便青色,身出冷汗∶用姜黄一钱,南木香、乳香、没药,
俱去油,各三钱,其为细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姜汤调下。又,理中汤亦佳,见上“
非搐”。
小儿盘肠气痛,月内之儿多有之,其证腹内如蛙声啼哭不止者是也。盖寒热不和,脏气
不行∶用栀仁五钱、附子三钱,同炒极枯,取起拣去附子不用,单取栀仁,加入白芷一钱,
为末,每五分,小茴汤下。又方∶浓煎葱汤浇洗儿腹,仍捣葱炒热,作饼贴脐上,良久屎出
即愈。
小儿虫痛口流涎沫∶使君子取肉,微炒为末,五更时,米饮调下。
小儿腹痛一痛即死者,名为虫痛∶用干姜(烧灰)、白芜荑二味,等分为末,母五分,米
饮调下。证重者,每服用一钱。下虫方,见下页。
腹痛
小儿癖积简便方
属性:治癖积心腹,内结如拳,及脐腹痛不可忍∶用庄黄一两(酒蒸),炮姜五钱,附子五钱,
九肋鳖甲八钱,用好醋将鳖甲煮一时久取起,酥炙黄色为度,共为细末,用三年老米醋一升
熬至半升,和前末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空心米汤下,取下积如鱼脑败血烂肉青泥即愈
。后用补脾调理。按∶此方药廉功大,比消癖丸力胜十倍,允称神妙。
小儿痞块肚大,肌瘦面黄∶白芙蓉阴干,研末,入鸡肝内扎合,饭上蒸熟食之,七八次
愈。
小儿好食茶叶成癖∶用鲜榧子一斤,空心、晌午、黄昏,每服十四粒,吃完即愈。榧子
,京果铺有卖。
小儿好食泥土及肚胀∶用好黄土,浓煎黄连,取清汁,和饼食,效。又,日与芝麻三钱
,加雄黄末二分,食之,白汤送下。
小儿食积结痞块∶用大红枣一斤,皮硝一两,同煮,以水干为度,晒干,每日食此枣,
徐徐服之自消。
小儿积久而成鳖腹内有形,摆头掉尾,大者如杯,小者如钱,上侵人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