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饮膳正要-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第二食疗诸病
炒黄面
内容:治泄痢,肠胃不固。
白面(一斤,炒令焦黄)
上件,每日空心温水调一匙头。
卷第二食疗诸病
乳饼面
内容:治脾胃虚弱,赤白泄痢。
乳饼(一个,切作豆子样)
上件,用面拌煮熟,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炙黄鸡
内容:治脾胃虚弱,下痢。
黄雌鸡(一只, 净)
右以盐、酱、醋、茴香、小椒末同拌匀,刷鸡上,令炭火炙干焦,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牛奶子煎荜拨法
内容:贞观中,太宗苦于痢疾,众医不效,问左右能治愈者,当重赏。时有
术士进此方∶用牛奶子煎荜拨,服之立瘥。
卷第二食疗诸病
肉羹
内容:治水肿,浮气,腹胀,小便涩少。
肉(一斤,细切) 葱(一握) 草果(三个)
上件,用小椒、豆豉,同煮烂熟,入粳米一合作羹,五味调匀,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黄雌鸡
内容:治腹中水癖,水肿。
黄雌鸡(一只, 净) 草果(二钱) 赤小豆(一升)
上件,同煮熟,空心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青鸭羹
内容:治十种水病不瘥。
青头鸭(一只,退净) 草果(五个)
上件,用赤小豆半升,入鸭腹内煮熟,五味调,空心食。
卷第二食疗诸病
萝卜粥
内容:治消渴,舌焦,口干,小便数。
大萝卜(五个,煮熟,绞取汁)
上件,用粳米三合,同水并汁,煮粥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野鸡羹
内容:治消渴,口干,小便频数。
野鸡(一只, 净)
右入五味,如常法作羹 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鹁鸽羹
内容:治消渴,饮水无度。
白鹁鸽(一只,切作大片)
上件,用土苏一同煮熟,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鸡子黄
内容:治小便不通。
鸡子黄(一枚,生用)
上件,服之不过三服,熟亦可食。
卷第二食疗诸病
葵菜羹
内容:治小便癃闭不通。
葵菜叶(不以多少,洗择净)
右煮作羹,入五味,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鲤鱼汤
内容:治消渴,水肿,黄胆,香港脚。
大鲤鱼(一头) 赤小豆(一合) 陈皮(二钱,去白) 小椒(二钱) 草果(二钱)
上件,入五味,调和匀,煮熟,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马齿菜粥
内容:治香港脚,头面水肿,心腹胀满,小便淋涩。
马齿菜(洗净,取汁)
上件,和粳米同煮粥,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小麦粥
内容:治消渴,口干。
小麦(淘净,不以多少)
右以煮粥,或炊作饭,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驴头羹
内容:治中风头眩,手足无力,筋骨烦痛,言语蹇涩。
乌驴头(一枚, 洗净) 胡椒(二钱) 草果(二钱)
上件,煮令烂熟,入豆豉汁中,五味调和,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驴肉汤
内容:治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
乌驴肉(不以多少,切)
上件,于豆豉中,烂煮熟,入五味,空心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狐肉羹
内容:治惊风,癫痫,神情恍惚,言语错谬,歌笑无度。
狐肉(不以多少及五脏)
上件,如常法入五味,煮令烂熟,空心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熊肉羹
内容:治诸风,香港脚,痹痛不仁,五缓筋急。
熊肉(一斤)
上件,于豆豉中,入五味、葱、酱,煮熟,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乌鸡酒
内容:治中风,背强,舌直不得语,目睛不转,烦热。
乌雌鸡(一只, 洗净,去肠肚)
上件,以酒五升,煮取酒二升,去滓。分作三服,相继服之。汁尽,无时熬葱白、生姜
粥投之,盖覆取汁。
卷第二食疗诸病
羊肚羹
内容:治诸中风。
羊肚(一枚,洗净) 粳米(二合) 葱白数茎 豉(半合) 蜀椒(去目,闭口者。
炒出汗,
三
十粒) 生姜(二钱半,细切)
右六味拌匀,入羊肚内烂煮熟,五味调和,空心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葛粉羹
内容:治中风,心脾风热,言语蹇涩,精神昏愦,手足不遂。
葛根(半斤,捣,取粉四两) 荆芥穗(一两) 豉(三合)
右三味,先以水煮荆芥、豉,六七沸,去滓,取汁,次将葛粉作索面,于汁中煮熟,空
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荆芥粥
内容:治中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口面 斜。
荆芥穗(一两) 薄荷叶(一两) 豉(三合) 白粟米(三合)
上件,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下米煮粥,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麻子粥
内容:治中风,五脏风热,语言蹇涩,手足不遂,大肠滞涩。
冬麻子(二两,炒,去皮,研) 白粟米(三合) 薄荷叶(一两) 荆芥穗(一两)
上件,水三升,煮薄荷、荆芥,去滓,取汁,入麻子仁同煮粥,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恶实菜
内容:即牛蒡子,又名鼠粘子。治中风,燥热,口干,手足不遂及皮肤热疮。
恶实菜叶(肥嫩者) 酥油
上件,以汤煮恶实叶三五升,取出,以新水淘过,布绞取汁,入五味,酥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乌驴皮汤
内容:治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烦疼,心燥,口眼面目 斜。
乌驴皮(一张, 洗净)
上件,蒸熟,细切如条,于豉汁中,入五味,调和匀,煮过,空心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羊头脍
内容:治中风,头眩,羸瘦,手足无力。
白羊头(一枚, 洗净)
上件,蒸令烂熟,细切,以五味汁调和脍,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野猪
内容:治久痔野鸡病,下血不止,肛门肿满。
野猪肉(二斤,细切)
上件,煮令烂熟,入五味,空心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獭肝羹
内容:治久痔下血不止。
獭肝(一副)
上件,煮熟,入五味,空腹食之。
卷第二食疗诸病
鲫鱼羹
内容:治久痔,肠风,大便常有血。
大鲫鱼(一头,新鲜者,洗净,切作片) 小椒(二钱,为末) 草果(一钱,为末)
上件,用葱三茎,煮熟,入五味,空腹食之。
卷第二
服药食忌
内容:但服药不可多食生芫荽及蒜,杂生菜、诸滑物、肥猪肉、犬肉、油腻物,鱼脍腥膻等物
。及忌见丧尸、产妇、淹秽之事。又不可食陈臭之物。
有术勿食桃、李、雀肉、胡荽、蒜、青鱼等物。有黎芦勿食猩肉。有巴豆勿食芦笋及野
猪肉。有黄连、桔梗,勿食猪肉。有地黄勿食芜荑。有半夏、菖蒲,勿食饴糖及羊肉。有细
辛勿食生菜。有甘草勿食菘菜、海藻。有牡丹勿食生胡荽。有商陆勿食犬肉。有常山勿食生
葱、生菜。有空青、朱砂,勿食血。凡服药通忌食血。有茯苓勿食醋。有鳖甲勿食苋菜。有
天门冬勿食鲤鱼。
凡久服药通忌∶未不服药,又忌满日。正、五、九月忌巳日。二、六、十月忌寅日。三
、七、十一月忌亥日。四、八、十二月忌申日。
卷第二
食物利害
内容:盖食物有利害者,可知而避之。
面有 气,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食。浆老而饭馊,不可食。煮肉不变色,不可食。
诸肉非宰杀者,勿食。诸肉臭败者,不可食。诸脑,不可食。凡祭肉自动者,不可食。
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马肝、牛肝,皆不可食。兔合眼,不可食。烧
肉,不可用桑柴火。獐、鹿、麋,四月至七月勿食。二月内,
勿食兔肉。诸肉脯,忌米中贮之,有毒。鱼馁者,不可食。羊肝有孔者,不可食。诸鸟自闭
口者,勿食。蟹八月后可食,余月勿食。虾不可多食,无须及腹下丹,煮之白者,皆不可食
。腊月脯腊之属,或经雨漏所渍、虫鼠啮残者,勿食。海味糟藏之属,或经湿热变损,日月
过久者,勿食。六月、七月,勿食雁。鲤鱼头,不可食,毒在脑中。诸肝青者,不可食。五
月勿食鹿,伤神。九月勿食犬肉,伤神。十月勿食熊肉,伤神。不时者,不可食。诸果核未
成者,不可食。诸果落地者,不可食。诸果虫伤者,不可食。桃杏双仁者,不可食。莲子不
去心,食之成霍乱。甜瓜双蒂者,不可食。诸瓜沉水者,不可食。蘑菇勿多食,发病。榆仁
不可多食,令人瞑。菜着霜者,不可食。樱桃勿多食,令人发风。葱不可多食,令人虚。芫
荽勿多食,令人多忘。竹笋勿多食,发病。木耳色赤者,不可食。三月勿食蒜,昏人目。二
月勿食蓼,发病。九月勿食着霜瓜。四月勿食胡荽,生狐臭。十月勿食椒,伤人心。五月勿
食韭,昏人五脏。
卷第二
食物相反
内容:盖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知者分而避之。
马肉不可与仓米同食。马肉不可与苍耳、姜同食。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羊肝不可与椒
同食,伤心。兔肉不可与姜同食,成霍乱。羊肝不可与猪肉同食。牛肉不可与栗子同食。羊
肚不可与小豆、梅子同食,伤人。羊肉不可与鱼脍、酪同食。猪肉不可与芫荽同食,烂人肠
。马奶子不可与鱼脍同食,生症瘕。鹿肉不可与 鱼同食。麋鹿不可与虾同食。麋肉脂不可
与梅、李同食。牛肝不可与 鱼同食,生风。牛肠不可与犬肉同食。鸡肉不可与鱼汁同食,
生症瘕。鹌鹑肉不可与猪肉同食,面生黑。鹌鹑肉不可与菌子同食,发痔。野鸡不可与荞面
同食,生虫。野鸡不可与胡桃、蘑菇同食。野鸡卵不可与葱同食,生虫。雀肉不可与李同食
。鸡子不可与鳖肉同食。鸡子不可与生葱、蒜同食、损气。鸡肉不可与兔肉同食,令人泄泻
。野鸡不可与鲫鱼同食。鸭肉不可与鳖肉同食。野鸡不可与猪肝同食。鲤鱼不可与犬肉同食
。野鸡不可与 鱼同食,食之令人生癞疾。鲫鱼不可与糖同食。鲫鱼不可与猪肉同食。黄鱼
不可与荞面同食。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虾不可与糖同食。虾不可与鸡肉同食。大豆黄
不可与猪肉同食。黍米不可与葵菜同食,发病。小豆不可与鲤鱼同食。杨梅不可与生葱同食
。柿、梨不可与蟹同食。李子不可与鸡子同食。枣不可与蜜同食。李子、菱角不可与蜜同食
。葵菜不可与糖同食。生葱不可与蜜同食。莴苣不可与酪同食。竹笋不可与糖同食。蓼不可
与鱼脍同食。苋菜不可与鳖肉同食。韭不可与酒同食。苦苣不可与蜜同食。薤不可与牛肉同
食,生症瘕。芥末不可与兔肉同食,生疮。
卷第二
食物中毒
内容:诸物品类,有根性本毒者,有无毒而食物成毒者,有杂合相畏、相恶、相反成毒者,人
不戒慎而食之,致伤腑脏和乳肠胃之气,或轻或重,各随其毒而为害,随毒而解之。
如饮食后不知记何物毒,心烦满闷者,急煎苦参汁饮,令吐出。或煮犀角汁饮之,或苦
酒、好酒煮饮,皆良。
食菜物中毒,取鸡粪烧灰,水调服之。或甘草汁,或煮葛根汁饮之。胡粉水调服亦可。
食瓜过多,腹胀,食盐即消。食蘑菇、菌子毒,地浆解之。食菱角过多,腹胀满闷,可
暖酒和姜饮之即消。食野山芋毒,土浆解之。食瓠中毒,煮黍穣汁饮之即解。
食诸杂肉毒及马肝漏脯中毒者,烧猪骨灰调服,或芫荽汁饮之,或生韭汁亦可。食牛、
羊肉中毒,煎甘草汁饮之。食马肉中毒,嚼杏仁即消,或芦根汁及好酒皆可。食犬肉不消成
胀,口干,杏仁去皮、尖,水煎饮之。
食鱼脍过多成虫瘕,大黄汁、陈皮末,同盐汤服之。食蟹中毒,饮紫苏汁,或冬瓜汁,
或生藕汁解之。干蒜汁、芦根汁亦可。食鱼中毒,陈皮汁、芦根及大黄、大豆、朴硝汁皆可
。
食鸭子中毒,煮秫米汁解之。食鸡子中毒,可饮醇酒,醋解之。
饮酒大醉不解,大豆汁、葛花、椹子、柑子皮汁皆可。
食牛肉中毒,猪脂炼油一两,每服一匙头,温水调下即解。食猪肉中毒,饮大黄汁,或
杏仁汁、朴硝汁,皆可解。
卷第二
禽兽变异
内容:禽兽形类,依本体生者,犹分其性质有毒无毒者,况异像变生,岂无毒乎。倘不慎口,
致生疾病,是不察矣。
兽岐尾,马蹄夜目,羊心有孔,肝有青黑,鹿豹文,羊肝有孔,黑鸡白首,白马青蹄,
羊独角,白羊黑头,黑羊白头,白鸟黄首,羊六角,白马黑头,鸡有四距,爆肉不燥,马生
角,牛肝叶孤,蟹有独螯,鱼有眼睫,虾无须,肉入水动,肉经宿暖,鱼无肠、胆、腮,肉
落地不沾土,鱼目开合及腹下丹。
卷第三米谷品
稻米
内容:味甘苦,平,无毒。主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不可多食。即糯米也。(苏门者
为上,酿酒者多用。)
卷第三米谷品
粳米
内容:味甘苦,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泄,和胃气,长肌肉。即今有数种。(香粳
米,匾子米、雪里白,香子米。)香味尤胜。诸粳米捣碎,取其圆净者,为圆米,亦作渴米。
卷第三米谷品
粟米
内容: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良,治胃中热,消渴
,利小便,止痢。唐本草注云∶粟类多种,颗粒细如粱米,捣细,取匀净者为浙米。
卷第三米谷品
青粱米
内容:味甘,微寒,无毒。主胃痹,中热,消渴,止泄痢,益气补中,轻身延年。
卷第三米谷品
白粱米
内容: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
卷第三米谷品
黄粱米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和中,止泄。唐本注云∶穗大毛长,谷米俱粗于白粱
。
卷第三米谷品
黍米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
久食昏人五脏,令人好睡,肺病宜食。
卷第三米谷品
丹黍米
内容: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霍乱,止烦渴,除热。
卷第三米谷品
稷米
内容:味甘,无毒。主益气,补不足。关西谓之糜子米,亦谓 米。古者取其香可爱,
故以供祭祀。
卷第三米谷品
河西米
内容:味甘,无毒。补中益气。颗粒硬于诸米。出本地。
卷第三米谷品
绿豆
内容:味甘寒,无毒。主丹毒,风疹,烦热,和五脏,行经脉。
卷第三米谷品
白豆
内容:味甘,平,无毒。调中,暖肠胃,助经脉。肾病宜食。
卷第三米谷品
大豆
内容:味甘,平,无毒。杀鬼气,止痛,逐水,除胃中热,下瘀血,解诸药毒。作豆腐
即寒而动气。
卷第三米谷品
赤小豆
内容: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排脓血,去热肿,止泻痢,通小便。解小麦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