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255章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55章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离魔王、魔王眷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便不近食世间信施食;不近食已,
      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魔王、魔王眷属,然受持二见,有见及无见(1663)。彼
      受此二见故,便随魔王、魔王眷属。如是第三沙门、梵志亦不脱魔王、魔王眷属境
      界。”
      “第三类的修行人、婆罗门心里想:‘第一、第二类的修行人、婆罗门都无法脱离魔
      王及魔王眷属的控制。我们何不依住在魔王放置诱饵处的附近;依住在那里之后,
      不进入该处,提防地吃着食物,即世间信施的饮食;当我们提防地吃着食物时,便
      不陷入陶醉;因为不陶醉而不放逸;当我们不放逸时,魔王及魔王眷属便无法利用
      诱饵随意处理我们。’第三类的修行人、婆罗门心里想过之后,便依住在魔王放置
      诱饵处的附近;依住在那里之后,不进入该处,提防地吃着食物,即世间信施的饮
      食;当他们提防地吃着食物时,便不陷入陶醉;因为不陶醉而不放逸;当他们不放
      逸时,魔王及魔王眷属便无法利用诱饵随意处理他们,但是他们却具足种种邪见,
      例如世间是常、世间不是常、世间有边、世间没有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
      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
      存在。因为他们具足这种种邪见,所以魔王及魔王眷属便可以利用诱饵随意处理他
      们。第三类的修行人、婆罗门就是如此,而无法脱离魔王及魔王眷属的控制。”
  12。 “犹如第三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群鹿一切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我今宁
      可离猎师、猎师眷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
      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第三群鹿作是念已,便离猎师、猎师眷
      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
      
三四九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五○ 心品第十四(175)猎师经第七
      
      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彼猎师、猎师眷属便作是念:第三群鹿甚奇谄黠!极谄黠
      !所以者何?食我食已,而不可得。我今宁可作长围罝,作长围罝已,便得第三群
      鹿所依住止。猎师、猎师眷属作是念已,便作长围罝;作长围罝已,便得第三群鹿
      所依住止。如是第三群鹿亦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所依者当知有见也,住止者
      当知无见也。当观彼第三沙门、梵志亦复如是。”
      “譬如第三群鹿心里想:‘第一、第二群鹿都无法脱离猎师们的控制。我们何不依住
      在猎师放置诱饵处的附近;依住在那里之后,不进入该处,提防地吃着食物;当我
      们提防地吃着食物时,便不陷入陶醉;因为不陶醉而不放逸;当我们不放逸时,猎
      师们便无法利用诱饵随意处理我们。’第三群鹿心里想过之后,便依住在猎师放置
      诱饵处的附近;依住在那里之后,不进入该处,提防地吃着食物;当它们提防地吃
      着食物时,便不陷入陶醉;因为不陶醉而不放逸;当它们不放逸时,猎师们便无法
      利用诱饵随意处理它们。于是,猎师及猎师眷属心里想:‘第三群鹿实在狡猾、奸诈
      ,〔似乎〕具足神通力、魔力。它们吃了我们放置的诱饵,而我们却不知道它们的
      来处与去处。我们何不建造一个大网,把放置诱饵处围起来,或许我们就可以知道
      它们的依住处。’猎师及猎师眷属心里想过之后,就建造一个大网,把放置诱饵处
      围起来,便知道了第三群鹿的依住处,它们的藏身处。第三群鹿就是如此,而无法
      脱离猎师们的控制。第三群鹿的依住处是指第三类修行人、婆罗门的种种邪见。〔
      诸比丘!〕对于第三类的修行人、婆罗门,你们应当有如此的了解。”
  13。 “第四沙门、梵志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沙门、梵志一切不脱魔王、魔王眷
      属境界。我今宁可依住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不近食世间信施食;
      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魔王、魔王眷属。第四沙门、梵志作
      是念已,便依住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不近食世间信施食;不近食
      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魔王、魔王眷属。如是第四沙门、梵志便脱
      魔王、魔王眷属境界。”
      “第四类的修行人、婆罗门心里想:‘第一、第二、第三类的修行人、婆罗门都无法
      脱离魔王及魔王眷属的控制。我们何不依住在魔王及魔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依
      住在那里之后,不进入魔王放置诱饵处,提防地吃着食物,即世间信施的饮食;当
      我们提防地吃着食物时,便不陷入陶醉;因为不陶醉而不放逸;当我们不放逸时,
      
三五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五二 心品第十四(175)猎师经第七
      
      魔王及魔王眷属便无法利用诱饵随意处理我们。’第四类的修行人、婆罗门心里想
      过之后,便依住在魔王及魔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依住在那里之后,不进入魔王
      放置诱饵处,提防地吃着食物,即世间信施的饮食;当它们提防地吃着食物时,便
      不陷入陶醉;因为不陶醉而不放逸;当它们不放逸时,魔王及魔王眷属便无法利用
      诱饵随意处理他们。第四类的修行人、婆罗门就是如此,而脱离魔王及魔王眷属的
      控制。”
  14。 “犹如第四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群鹿一切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
      我今宁可依住猎师、猎师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
      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第四群鹿作是念已,便依住猎师
      、猎师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
      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彼猎师、猎师眷属复作是念:第四群鹿甚奇⊕猛镌⊙
      !第猛镌!若我逐彼,必不能得,余鹿则当恐怖惊散,我今宁可舍置第四群鹿。
      彼猎师、猎师眷属作是念已,则便舍置。如是第四群鹿便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
      当观彼第四沙门、梵志亦复如是。”
      “譬如第四群鹿心里想:‘第一、第二、第三群鹿都无法脱离猎师们的控制。我们何
      不依住在猎师及猎师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依住在那里之后,不进入猎师放置诱饵
      处,提防地吃着食物;当我们提防地吃着食物时,便不陷入陶醉;因为不陶醉而不
      放逸;当我们不放逸时,猎师们便无法利用诱饵随意处理我们。’第四群鹿心里想
      过之后,便依住在猎师及猎师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依住在那里之后,不进入猎师
      放置诱饵处,提防地吃着食物;当它们提防地吃着食物时,便不陷入陶醉;因为不
      陶醉而不放逸;当它们不放逸时,猎师们便无法利用诱饵随意处理它们。于是,猎
      师及猎师眷属心里想:‘第四群鹿实在狡猾、奸诈,〔似乎〕具足神通力、魔力。它
      们吃了我们放置的诱饵,而我们却不知道它们的来处与去处。我们何不建造一个大
      网,把放置诱饵处围起来,或许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的依住处。’猎师及猎师眷属心
      里想过之后,便建造一个大网,把放置诱饵处围起来,但是猎师及猎师眷属还是不
      知道第四群鹿的依住处,即它们的藏身处。诸比丘!猎师及猎师眷属心里想:‘如果
      我们使第四群鹿受到惊扰,它们被惊扰后会惊扰其他的鹿,其他被惊扰的鹿会再惊
      扰其他的鹿,如此,所有的鹿会舍弃我们放置的诱饵。我们何不忽略第四群鹿?’
      
三五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五四 心品第十四(175)猎师经第七
      
      猎师及猎师眷属心里想过之后,便忽略第四群鹿。第四群鹿就是如此,而脱离猎师
      们的控制。〔诸比丘!〕对于第四类的修行人、婆罗门,你们应当有如此的了解。
      ”
  15。 “比丘!当学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何者魔王、魔王眷属所
      不至处?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20)…… 至得第四禅成就游(23) ,是谓魔王、魔王眷
      属所不至处(1664)。复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谓比丘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
      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
      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107)俱,无结无怨,无
      志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是谓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
      处。”
      “诸比丘!你们应当学习依住在魔王及魔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哪里是魔王及魔
      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呢?比丘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之法,具足初禅而生活
      ,即有觉、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因为觉观的息灭,具足
      第二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观的定生起喜乐;因为远离喜
      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乐,即‘内心平衡
      ,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第三禅而生活;因为乐灭、苦灭、过去的
      喜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只有〕由内心平衡所生起之
      念的清净。诸比丘!这些就是魔王及魔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还有哪里是魔王及
      魔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呢?比丘内心充满慈,遍满一方,具足〔慈心〕而生活。
      同理,二三四方乃至上下十方,遍满一切,内心充满慈,没有烦恼与怨恨,没有瞋
      恚与诤论,心量甚广甚大,无量地修习,遍满一切世间具足〔慈心〕而生活。同理
      ,内心充满悲、喜、舍,没有烦恼与怨恨,没有瞋恚与诤论,心量甚广甚大,无量
      地修习,遍满一切世间具足〔悲、喜、舍心〕而生活。诸比丘!这些就是魔王及魔
      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
  16。 “复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谓比丘度一切色想……至非有想非无想处(897)
      成就游,是谓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复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谓
      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307)身触成就游(968),慧见诸漏(3)尽断知,是谓魔王、
      魔王眷属所不至处。比丘!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当学如
      
三五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五六 心品第十四(178)猎师经第七
      
      是。”
      “还有哪里是魔王及魔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呢?比丘超越一切色界想,灭除感觉
      反应,不起种种想,只想‘空是无边的’,成就空无边处而住;超越空无边处,只想
      ‘识是无边的’,成就识无边处而住;超越识无边处,只想‘无所有’,成就无所有
      处而住;超越无所有处,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处而住。诸比丘!这些就是魔王及魔王
      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还有哪里是魔王及魔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呢?比丘超越非
      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住,以智慧知见之后,断尽烦恼。诸比丘!这就是魔
      王及魔王眷属不会到达的地方。诸比丘!你们应当学习依住在这些魔王及魔王眷属
      不会到达的地方。”
  17。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七九)中阿含心品五支物主经第八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五支物主(1665)平⊕旦出舍卫国,往诣佛所,欲见世尊供养礼事。五支物主便作是
      念:且置往见佛世尊,或能宴坐(80)及诸尊(77)比丘,我今宁可诣一娑逻末利异学园(1666)。于
      是,五支物主便至⊕此道游戏欢乐,近巾头阿梨(1667),往诣一娑逻末利异学园。
      有一次,五支工匠在夜过天亮后,从舍卫城出发,想要前往佛陀的住处,供养礼拜
      佛陀。五支工匠心里想:“现在佛陀与比丘众可能尚在禅坐中,我先前往种植镇头迦
      树之末利园中唯一的教义论究大会堂吧!”于是,五支工匠便前往种植镇头迦树之
      末利园中唯一的教义论究大会堂。
   3。 彼时,娑逻末利异学园中,有一异学沙门文祁子(1668),在于彼中为大宗主,众人之师,
      众所敬重,统领大众五百异学师。彼在扰乱众发高大音声,其声暄闹,说若干种畜
      生之论(1001),谓论王、论贼、论斗诤、论饮食、论衣被、论妇人、论童女、论淫女、论
      
三五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五八 心品第十四(179)五支物主经第八
      
      世间、论邪道、论海中,如是比聚集,论若干种畜生之论。异学沙门文祁子遥见五
      支物主来,便自敕已众,令默然住:“汝等默然!莫复语言!宜自收敛。此沙门瞿
      昙(122)弟子五支物主来,若有沙门瞿昙在家弟子居舍卫国者,无过于五支物主。所以者
      何?彼爱乐默然,称说默然,若彼见此众默然者,或能来前。”彼时,异学沙门文
      祁子止已众已,自默然住。
      此时,在外道所住的末利园林中,有一位游行者,名为“乌卡哈马,沙门文祈子”,
      领导五百位弟子,能够降伏弟子,为弟子们所敬重。他在大众之中,音声高大,喧
      闹地说着种种不会令人向上增长的言论,例如关于国王、盗贼、战争、饮食、衣服
      、床座、妇女、童女、妓女、世俗的杂务、无关于修行的事件、大海等。当沙门文
      祈子看见五支工匠从远处走来,便吩咐大众保持沉默,他说:“你们不要说话,保持
      沉默,收摄言行。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的弟子五支工匠,正从远处走来。如果佛陀
      有在家弟子,住在舍卫城中,具足德行,值得尊重的话,他是其中的一位。为什么
      呢?因为他不随便说话,乐于沉默,善于收摄言行。如果他看到我们也是沉默的修
      行者,或许他会走过来。”于是,沙门文祈子吩咐大众沉默之后,自己也沉默不语
      。
   4。 于是,五支物主往诣异学沙门文祁子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异学沙门文祁子语
      曰:“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设(81) 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
      (1669)。云何为四?身不作恶业、口不恶言、不行邪命、不念恶念。物主!若有此四事者
      ,我施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