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唐玄奘一生修行历程 >

第3章

唐玄奘一生修行历程-第3章

小说: 唐玄奘一生修行历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师不必多疑,尽管实说,如果真是玄类法师,弟子一定为您想办法。”

    唐僧见他说得挺诚恳的,点了点头:“实不相瞒,我是玄奘。”

    李昌于是从怀里取出那份公文,递将过去。唐僧大略一看,就像那份公文烫手一样,赶紧还给他,接着,坦率地告诉了他自己西行的志向。

“我也是个佛教徒,所以一接到这东西,就藏起来了,没有给别人瞧见过。”李昌说着,当唐僧的面把公文撕碎,在烛火上点燃烧了。

唐僧十分感动。他明白,要是没有拼着一死的决心,是绝对不敢销毁公文的。

“法师西行,心诚意真,难能可贵啊!”李昌赞叹地说,“不过,既然凉州都督已发了这样的公文,您在此地就不能久留了。还是请法师尽快西行吧!”

唐僧双手合十,向李昌深深地行了一礼,表示感谢,一直把他送到门口,才回屋来。

他应该尽快走,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真的要走,却又很不容易。一路上的困难艰险,独孤达已经告诉他了,这条路孤身一人可怎么走啊!

他又愁又急,想了好久也没想出办法,终于迷迷懵懵地睡着了。

  

六  玉门关下

  

    第二天早晨,唐僧念了一会儿佛经,然后慢吞吞地踱到寺院门口,徘徊思索)“有什么法子可以找到同伴或是向导呢?”

    他低着头,走过来,走过去,又走过来,又走过去。这个举动引起了一个当地人的注意,这人是来寺院拜佛的,名叫石  陀。他一见到唐僧,就认定这和尚准是一位有学问的高僧。

    石  陀与唐借交谈了几句)诚恳他说:“法师佛学精深,弟子愿敬拜您为师父。求师父收下我这个弟子吧!”

    唐僧见他言辞真诚,就为他授了五戒。五戒是不出家但信奉佛教的教徒必须终身遵守的五项戒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谎,不饮酒。

    石  陀满心欢喜,当他知道师父还没有吃早饭,就马上跑到街上,买来了素面、水果和糕饼,请师父吃。

唐僧见石  陀身体强壮,容貌端庄,又是西域人,不会不熟悉西行的道路;要是这个新收的徒弟能伴送自己前往,可就太好了。于是,他把西行去天竺取经的志向和计划,告诉了石  陀 ,并问他是不是愿意与自己同行,至少护送出玉门关,通过五座烽火台。

    石  陀听了这话,立即满口答应:“我家中有老有小,到天竺恐怕不行,但我可以作向导,护送师父一程。”

    唐僧顿时转忧为喜,笑吟吟地叫石  陀等一等,自己转身回寺院去取了一点银子,请他买点御寒衣服和旅途用品,并买两匹马当坐骑,中午一过就出发。

石  陀点点头,拿着银子去了。

不多一会儿,他牵着一青一黑两匹马回来了,马挺健壮,看样子还真能跑远路,其中一匹大青马的背上还驮着个包袱,里面是衣服、干粮和皮水袋等东西。

    石  陀把马和包袱交给师父,就回家去和家里人告辞。

    中午时候,他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的模样和衣着都像是中亚地方人,手里牵着一匹又老又瘦的枣红马。

   “这位是——”唐僧皱了皱眉头,问石  陀。他不希望让别人知道自己西行的踪迹,要是走漏了风声,弄不好会把李昌都连累上的。

    “他是我在马市边上碰到的,说是愿意把这匹马便宜一点卖给我们。”石  陀赶紧解释。

    老人抚摸着马鬃,对唐僧说:“听说您要向西边去。可是,那条路的险恶,不知您了解不了解。我劝您还是改变主意,别轻易把性命送掉了!”

    唐僧听了老人的话,躬身行了个合掌礼,说:“老人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为求佛经,立志西行,不到天竺,决不东退一步。即使因此而死在半路上,也心甘情愿,毫不后悔!”

    “啊,既然您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我就不再劝阻了。”老人感动他说,并且把手中的马缓绳交给唐僧,“我把这匹马送给您吧!”

    “这,老人家,我怎么可以白受您的马呢!”唐僧连连摆手推辞。

    “没什么。这不过表示我一点钦佩的心意。”老人瞥了一眼唐僧的两匹马,指指自己的马说,“您不要小看这匹枣红马。它虽说又老又瘦,可是,已经十五次走过沙漠,到达伊吾城了。俗话说,”老马识途。’它比您这两匹马更有用处呢!…

     唐僧想,这老人说的话确实合情合理;再瞧瞧他那匹枣红马,老归老,筋骨却还可以,于是说:“这么吧,老人家,我收下您的马,也把上午买的马送一匹给您,咱俩就算交换好了!”

    老人起先不肯,说自己这匹马值不了几个钱,换马太不好意思了,但经不住唐僧坚持要这么做,也就答应了。

    他们说话间,日头已渐渐偏西。唐僧和石  陀向老人道过别,匆匆上了路。

    当天夜里三更时分,师徒俩走到了葫芦河边,远远地已经看得见玉门关的黑影了。

    葫芦河河水又深又急,河上唯一的桥梁就在玉门关的前面。唐僧没有“过所”,当然不敢大摇大摆地从桥上过去。

    他们沿着河岸,悄悄地往上游走去;走到离玉门关口十多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处狭口。这里的河面不宽,只有一丈多点,而岸边却有一。片梧桐树林,可以利用树干搭一座便桥。

    石  陀跳下马背,拔出腰刀,砍下了几棵梧桐树。他和唐僧一”起,把树拾到河边,“架到了对岸,然后,他们用布带将几棵树横扎住,上面铺一层草”,垫些沙子,成为一座便桥,师徒俩…·前一后,把两匹马牵到了对岸。

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地面上凝了一层银白色的霜。他们找到一小块草地,从马背上解下行李,准备在这里过夜,天亮再继续赶路。

唐僧心里一时高兴,一边打开行李,一边对石  陀说:“这下可好了,过了玉门关,那凉州都督就不大容易发现我了!

“什么?”石  陀一惊,“师父,您是说”凉州都督要抓您吗?”

“就是嘛!凉州都督李大亮……”唐僧没注意到石  陀神色有变,把李大亮怎么不许他西行,又怎么发公文到瓜州等等,说了一遍。

石  陀听完后,显得很慌张,哆哆嗦嗦他说:“师父,您咋不早说呢!违反禁令偷偷出关,这罪可不小哇!”

唐僧安详地回答:“我西行的志向既然坚定不移,还怕什么禁令呢!这件事对你早说晚说还不都一样吗?”

石  陀听唐僧这么说,只好闷声不响。在褥子上躺了下来。

唐僧发觉石  陀有点异样,尽管自己身子很累,也不敢躺下安睡。好在他出家人会打坐(盘腿坐在地上闭目养神,代替睡觉)。于是,就在离开石  陀五十多步的地方,打坐休息起来。

    玉门关下的深夜,气候比白天要冷得多,唐僧打坐了一会儿,那刺骨的寒气冻得他怎么也安不下神来。他微微睁开眼皮,忽然看到,月光下有一点什么东西闪闪一亮。亮光渐渐近前来了,已经看得清楚:是石  陀手中提着的腰刀,在月亮下闪出寒光。

    唐僧的心怦怦直跳。他十分清楚:周围十多里路没有人影,喊叫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会促使石  陀遽起杀心;要是向石  陀恳求,恐怕也难逃一死;最好的办法是祈求菩萨保佑,对了,石  陀也是信佛教的,白天又刚刚受了五戒,就用念经来提醒他吧!

于是,唐僧哺哺出声地念起了佛经。

石  陀提着腰刀逼近唐僧,当真是企图杀师父的。他想得很简单:师父是犯了禁令私自出境的,前面大沙漠只有烽火台下才有水草,取水喂马不可能不被守台军士发现;一发现,就得被杀头。如果我不杀师父,一个人溜回去,师父把我招供出来,也还是一个死。只有杀了他再跑掉,才可以没事。他这么想,也就打算这么做了。

可是,唐僧念经的声音提醒了他:违反禁令私自出境是有罪)但是杀人同样犯了重法呀!万一事情败露、仍旧逃脱不了死罪。而且,石  陀白天刚受过五戒。五戒的头一条就是不杀生。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连动物都不好杀,何况杀人!更何况杀的是一位有学问的立志到天竺取经的高僧!要真杀了他,死后~

想到这里; 石  陀转了念头:师父这会儿正闭着眼睛念经;看来没发我;他。马上转过身子蹑手蹑地走回原处;把刀插进刀    

唐僧眼睁开一条缝;把一切瞧得明明白白;终于吁了一口气。

天亮时;唐僧叫醒了石陀。两人了脸;漱了口;吃了一点东西。唐想;等上路;我只当知道昨晚上的事;慢慢地开导他;让他树立信心。

可是;他才跨上马;石陀就说话了:”师父;弟子想来想去;前实在太艰险了;大沙漠风沙连天;无水无草;人难行。只有烽火台下有水,可是,万一取水时被守军发现,就会送命。我劝师父还是趁早回去,求个太平吧。”

    唐僧骑在马背上,眼神镇定地望着石粱陀,简短地说:

    “上马!”

石  陀因为昨晚上的举动,到底有点心虚、唐僧说的“上马”两个字,竟像一道威严的命令,他立刻翻身上了大青马的马背。

走了几十里路,唐僧正寻思着怎么同石  陀讲明白道理。石  陀却跳下马,拦住了枣红马的马头,说:“师父,弟子实在不敢再往前走了。我家里有老有小,触犯了王法,连累一家老小,可怎么办?师父还是同我一起回去吧。”

    唐僧瞧了瞧石  陀的眼睛、那眼睛里流露出深深的惊恐,料定他确实不可能再往前走了,就说:“我知道你有难处,不勉强留你了。你自己回去吧。”

    但是,石  陀听了这话;却摇了摇头,表示不肯走。

    “这就怪了。你怕出事,怕连累一家老小,不愿意再往前走,这好理解,所以我让你回去。可是你又不愿意走,是什么原因呢?嗅,我明白了,你是要报酬,是不?好吧,我身边带的银子不多,路上还要用的,就把这匹马送给你好了。”唐僧说着,指了指石  陀手里

牵着的那匹大青马。

    “不是这个意思。”石  陀终于说了实话,“师父,西行路上关卡大多,我看师父是到不了天竺的。万一师父被烽火台守军捉住,供出我的名字,说我为你带过路,那我一家老小还是活不成啊!”

“原来是这样!”唐僧翻身下马,安详他说,“这个你尽可以放心。西行取经求佛是我的意愿,私自出关与别人没有关系。假如我被捉住,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说出你的名字来。出家·人不打妄语(不说谎),你相信我好了!”

石  陀不说什么,只是感激地点点头。

“去吧。你把马骑回去,.我还要继续赶路呢!”唐憎反倒催他走了。

“师父,”石  陀被唐僧的宽宏大量感动了,轻轻说,“您还要走远路,就把这匹老马给我,您骑大青马好了。”

“不,枣红马识路,我要骑。你快走吧。”

石梁陀于是把行李包袱换驮到枣红马背上。他自己觉得太惭愧了。趴在地下给师父磕了一个头、起来后喊了声:“师父保重!”头不回地翻身上马飞驰而去。

唐僧望着石  陀逝去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他想起了昨天夜里的一幕险剧,摇摇头自语道:“走了也好,不然晚上睡觉都得提心吊胆的。”

  

七  过沙漠

    

石  陀走了)现在,陪着唐僧西行的,只有那匹又者又瘦的枣红马了。

    唐僧单人匹马,费力地在沙漠中一步一步前进。

    沙漠一望无际,就像被暗灰色的煤碴覆盖着。稍一疏忽,就会迷失方向,结果往往就因为饥渴而倒毙在沙漠里。

    这里也有一些商队经过的踪迹:马和骆驼的粪便,以及散乱的自骨。它们就是路标。

    唐僧就沿着这些干硬的粪便和令人恐怖的白骨朝前走去。幸好那匹者马认识路径,这使唐僧省心不少。

    沙漠的白天,热风似火,他走不多久就汗流泱背,活像呆在蒸笼里一般。

    到了夜里,寒风如刀,冻得他籁籁发抖,睡不到三更就被冻醒了。

    有时狂风卷起沙子,搅得天昏地暗,他得赶紧下马,用袈裟把自己和马头罩在一起。

    即使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眼前极其单调、无边无际的景色,也叫人感到孤寂和恐怖。

    但是,环境越是险恶,唐僧的意志就越是坚定。他心里想:“我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他先是艰难地走了八十几里地,远远望见了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是中国古代用于军事监察和联络的哨所,同时也监视有没有人偷越国境。所以,唐僧必须避开这地方。

    但是,他装在皮口袋里的水快喝光了,马也需要饮水吃草。沙漠中只有烽火台下才有水草。

    唐僧打量了一下地形,觉得白天去打水取草,一定会被烽火台上的军士发现,危险性太大,为了不暴露自己,只有夜里偷偷接近水塘。

    于是,他牵着枣红马,躲在离烽火台不远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着夜幕的降临。

    天黑以后,唐僧让枣红马留在隐蔽的沙沟里,自己提着皮袋和一根绳子,悄悄地往水塘走去。皮口袋是盛水用的,绳子打算拔点草用它捆住背回来。

    他到了水塘边上,先俯身喝了几大口冰凉的清水,然后拔起草来,可当他把皮口袋浸入水塘灌水时,被烽火台上的军士看到了。

    唐僧明白自己被烽火台上的军士发现,索性站起来,大声喊:。

    “请不要射箭)不要射箭:我是长安来的和尚,要去天竺拜佛取经,请你们行个方便!”

    夜深原野静)他的喊声烽火台上听得清清楚楚。

    一会儿,烽火台下的门打开了,两名士兵走过来,”叫他去见校尉。唐僧点点头,指指不远处,说是还有马匹行李在那边)他们于是一起去掂起行李卷、牵着那匹枣红马,进了烽火台。

    烽火台内这时已打起了好几支火把。校尉王祥合掌问唐僧:

    “法师为何来到此地?”

    唐僧见他行着合掌礼,。知道这位校尉是信佛教的,心中就产生了一线希望、只是不知凉州都督追缉自己的公文)是不是发到了这个烽火台,要是没有发到这里来,那希望就更大了。想到这里,唐僧问道:

    “校尉可曾听说,长安有个僧人玄类,已经过了凉州,要去天竺取经?”

    “没有哇。玄类法师的大名我早已拜闻,可就不知他过了凉州的事。”王祥反倒觉得奇怪。

    “唐僧想,准是李大亮估计我出不了瓜州,所以没把公文发到这儿釉不由得心中暗喜,当下从行李包里取出自己的度牒,递给王祥。

    王祥一看度牒,原来自己面前站着的就是玄奘法师,顿时肃然起敬,要行大礼。唐僧连忙拦阻,并且说:

  “贫僧远道而来,立志西行,还望校尉大力帮助!”

    “这个——”王祥沉吟了一会儿,回答说,“弟子崇仰佛门,决不会跟法师为难。不过,法师走了多日,已经知道了路途的艰难。像这样困苦危险,您怎么到得了天竺呢?请法师不必再西行冒险了!”

    唐僧听了王祥的话,坚定地回答说:

    “我从少年时起就投身佛门,学习佛法,但是有许多疑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因此立志西行,拜佛求取真经。校尉既然也是佛门弟子,怎么能不激励我奋发向前,反而劝我退身呢?”

王祥又感动又惭愧,忙说:“弟子能见到法师已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