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沧海作者: 吴稼祥第二版序:言思想的原浆元稹有名句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所曾经历的沧海是带不来了,让我送给你一杯沧海之水吧。初尝苦涩,但我保证,回味甘甜。2005年7月31于北京2003年第一版自序:一个梦想第二次为《笑着思想》写,写了什么,您自己看。书名上了绞架,序言活了下来,印在后面(本版删去了这篇作为附录的序言——作者注)。我觉得它有点意思,死了不会瞑目。可惜了笑宇兄为这个书名经营的封面,奇思卓想,古笨之美,言不能尽。现在书商之战,差不多成了书名之战,几乎所有的书名都是用脑汁写的。好钢用在刀刃上,好脑汁用在书名上,这是对的。你的书名不锋利,怎么能割破读者坚韧的钱袋?这就苦了作者,虽是良家妇女,有时不得不做出媚态,很不专业。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另外一些杯子,装了一点水,就觉得自己很浩瀚,直想和伟人干杯。有的杯子牛得很,自以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以装...
- 页面 2-- 页面 3-- 页面 4-法与宪法 [英]艾沃·詹宁斯总序中国自有宪法已将近百年,然中国之宪政建设尚待完成。盖宪政之于宪法,犹如法治之于法制,其盛衰兴废,不独受制于法律之制度,更取决于政制之安排、社会之结构、公民之质素与民众之信仰。故修宪法虽易,行宪政实难。吾人行宪政之难,犹在此理念一与制度皆出自西域而非生于本土,故中国之宪政理念源于传播,中国之立宪始于模仿。在此过程中,绍介多译之事功莫大焉。然而,概览此一百年间逻译之西文典籍,相比于历史、哲学诸科,法政之书仍嫌太少,宪政名著更寥寥无几。吾人推行宪政之历程多赛,究其因由,此或为其中之一端。近十数年,国人倡言法治,谈论民主,虽精神可嘉,终因游谈无根,不能成就系统之理论,更难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之影响。是本故宪政之理论思考甚为必要,而此役仍不妨由译介始。本编拟收书十一种,总字数约三百万言。选书之标准有...
死光作者:斯蒂芬·金克利德一家搬到缅因州乡村一所古老而漂亮的庭院里,他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这是真的……然而随后的真实却比死亡更令人恐怖。更使人感到无助,它让人觉得血淋淋,毛骨悚然……第01章 洪水过后(1957)第02章 运河节后(1984)第03章 六个电话(1985)第04章 班恩·汉斯科:虎口脱险第05章 比尔·邓邦:打击恶魔(1)第06章 一桩失踪案第07章 班伦低地上的水坝第08章 乔治的房间和内伯特大街的老屋第09章 彻底解脱第10章 重逢第11章 重访德里第12章 不速之客第13章 命中注定的战斗第14章 相册第15章 烟洞第16章 艾迪受难第17章 又一桩失踪案第18章 弹弓第19章 智慧较量第20章 魔力的源泉第21章 城市地下第22章 除魔仪式第23章 走出黑暗尾声 噩梦的终结第一章 洪水过后(1957)1 这个再过28年也不会结束的恐怖故事,就我所知,始于一艘用报纸叠成的小船。...
第01篇文学者的态度 第02篇打头文学 第03篇 论“海派” 第04篇关于海派 第05篇新文人与新文学 第06篇介绍《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07篇谈谈上海的刊物 第08篇新诗的旧账 第09篇读《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10篇对于这新刊诞生的颂辞 第11篇湘人对于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第12篇怎样办好一份报纸 第13篇书评的自由解放运动 第01篇文学者的态度 这是个很文雅庄严的题目,我却只预备援引出一个近在身边的俗例。我想提到的是我家中经营厨房的大司务老景。假若一个文学者的态度,对于他那分事业也还有些关系,这大司务的态度我以为真值你注意。 我家中大司务老景是这样一个人:平时最关心的是他那份家业:厨房中的切菜刀,砧板,大小碗盏,与上街用的自行车,都亲手料理得十分干净。他对于肉价,米价,煤球价,东城与西城相差的数目,他全记得清清楚楚。凡关于他那一行,问他一样他至少能说出...
第一部分1.艾莉森·艾许华斯(1972)(1)那时……then…我的无人荒岛,有史以来,前五名最值得纪念的分手,依年代排名如下:1.艾莉森·艾许华斯2.彭妮·贺维克3.杰姬·艾伦4.查理·尼科尔森5.莎拉·肯德鲁这些人真伤了我的心。你在上面有看见你的名字吗,萝拉?我想你能挤进前十名,不过前五名可没你的位置,那些位置保留给你无助于拯救我的羞辱与心碎。听起来或许比字面上更残酷,不过事实就是我们已经老到无法让对方遗恨终生,这是件好事,不是坏事,所以别认为挤不上榜是针对你来的。那些日子已经过去了,而且他妈的去得一干二净。那时候不快乐还真代表些什么,现在则不过是个累赘,像感冒和没钱一样。要是你真想整我的话,你就应该早点逮到我。1.艾莉森·艾许华斯(1972)几乎每个晚上,我们都在我家转角附近的公园里鬼混。我住在赫特福德,不过这跟住在英格兰任何一个郊区小镇没什么两样。就是那种郊区小镇,那种公园,离家...
一刚刚出炉的“北都市优秀青年律师”之首的漂亮女律师柳薇突然被检察机关收审,这事儿本来倒没什么可吸引北都市老百姓们关注的,不过出面拘捕她的人竟然是她的未婚夫——北都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常浩然,这就让大家都觉得有点意思了。一时间,这段闲话就传遍了整个城市,说什么的都有,人人都扯着脖颈儿盼着后边还有更好的戏看。那几天,据说各家报纸的印数都上去了,好奇心人皆有之,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是,真要说这个事,最起码也得从三个月以前说起。或者更早些,16年前。二先说说柳薇这个人。柳薇天生是个爱做梦的女人。但自从16岁那件事情发生以来,她就开始日日提醒自己脚踏实地勤勉做人,最要紧的是不要让奶奶和父亲对自己失望担心。其实,有时候人的“成长”也是飞速的——所以后来高考的时候报志愿,柳薇只好忍痛割爱地把自己喜欢的戏剧科改成了法律科。无异于当年孙中山弃医从政的决心。就像奶奶说的:“法律虽然枯燥,...
┌───────┐└───────┘《私密独白》作者:郭晋丽解剖社会变迁在人生的折射(代序)《北京晚报》总编辑肖培 从一开始,北京晚报《私密独白》就没有定位在探寻个人隐私上,而是立足于解剖社会变迁在人生的折射。 一次,日本几家媒体的记者联合采访我时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生活同20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告诉他们两个概念,四个字,即"多样"和"机会"。当代中国社会进入了经济所有制形式、社会组织、社会生活多样化的发展形态;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于是,人生便呈现出在"多样"中"选择"的状态。社会发展的进程越是加速,人生的迁移越是频繁。作为记者,我们有责任记录下这变革时代中,个体人生所走过的这一段路程,以及他们在个人情感世界所体味到的一切。这也是传媒对时代作出的交代。 进入90年代末期,与世界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这时,体制的转换把几乎...
这是一个丛林简易机场的夜晚,天上没有星星,也不见一丝月光,只有非洲西部的黑暗,像温暖而潮润的天鹅绒一样包裹着一群七零八落的士兵。云层几乎压到了伊洛何树的树梢。等待中的士兵祈求云层再停留得久一些,好遮住他们免受轰炸。在机场跑道的尽头,一架被打坏的老式DC-4 飞机发出咳嗽般的声音,左折右转,摸索着向那些棕榈树叶铺成的茅屋滑去。跑道指示灯引着它悄悄降落,那些指示灯为最后一次降落只亮了最后的15秒钟。一架联邦的米格—17夜间战斗机呻吟着穿过夜空向酉飞去。这架飞机可能是一个东德飞行员驾驶的;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东德派了六个飞行员来代替害怕在夜间飞行的埃及人。它在云层之上,从地面上是看不见的,就像机上的驾驶员也看不见地面的跑道一样。它正在搜寻闪烁的着陆指示灯,可是指示灯灭了。滑行着的DC—4 上的驾驶员是无法听到他头顶上喷气机的呜呜声的,他打开机灯,想看看自己正往哪儿滑行。这时,黑暗中...
八年抗战,雄师劲旅出太行声震娘子关1937年八九月间的西北黄土高原,本该秋高气爽,可不知为什么,这个秋天,雨却下得特别多。9月6日从早晨开始,雨便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整个三秦大地在连日的大雨中显得分外寂静。8点左右,陕北三原县石桥镇以西的小磨村一块陕西本地人叫作“休闲地”的广场附近,突然传来一阵阵口号声。随即,一支支整齐的队伍走了进来。不一会儿,广场上就黑压压地站满了人。广场前面,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全副武装,一脸严肃,站在一张临时搭建起来的桌子旁,看样子有些心神不定,连脸上淌下的雨水也顾不上擦一下。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他在两天前刚刚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也就是得知自己新任命的同时,师长刘伯承交给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担任第二天誓师典礼的指挥员。刘伯承嘱咐陈赓说:“这是129师第一次阅兵,也是129师开赴前线的誓师大会,会场要布置得简朴、庄严;要在大会上营造一...
作者:李国文你啊!你啊!老同志!你最不愿意听的就是这样语重心长的一句话。你当然很生气,你硬是在马路上溜达,不想回家。因为回家就意味着你的脾气,你的威胁,你的家长地位,你的说一不二的领导权……统统地破产了。你拄着拐杖——因为你在遥远的战争年代里负过伤,所以这支藤杖,多半辈子追随着你。你慢腾腾地踱着,但却狠狠地用手杖敲击着人行道上的方砖。笃,笃,笃,发出在这喧嚣的市声里,只有你能听到的反响。这支藤杖,据说在山林里至少生长有一个世纪那样久远的历史。正好你随大军南下,追歼残寇时腿部中弹,它就从此成为你的终身伴侣。它很轻,很坚韧,几十年摩挲的结果,油润光泽。细细看去,竟呈现出琥珀的彩晕。整个北京城,也许就只有这么一支独特的、在一些人的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手杖。你掂着它,仿佛在敲打着谁,发泄着你完全明白是多么没有必要,可又忍不住偏要爆发...
王 微 第一章 这些事发生的时候,我还住在美国。我比现在年轻些。可是回想起来,似乎这些年来,我从没有变化过。 我可以一眼认出来那时候的我。我在那时候认识的人,在接下来的这些年里不断地出现,虽然他们换了不同的脸,做不同的工作,和我有不同的关系。那时候发生的事,也不断在我的周围换了各种不同的形式,重复发生。有些时候,我觉得每天的生活、每天见的人都熟悉得有些虚假了。似乎只要伸出手指,挑开一层纱帐,我就会看到后面带动这个世界转动的机器。 我几乎可以对他们说,是啊,接下来的事情会这么发生。就像是一个球沿一条轨道滚下,一定会落在大概的一个区域内。球滚下去的时候,温度、摩擦力、空气密度等等,也许有些不同,但是这些因素改变不了最终落地的大致区域。就像我周围的这些人,不管他们做什么,就算他们有钱了、破产了、结婚了、离婚了,有三个孩子还是一个人在晃荡,他们仍是大致同样的...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刘长乐由凤凰卫视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唐人街》,因其涉足地域之广、拜访人群之巨、创作立意之高,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次遍访世界各地透视全球华人状况的史诗性电视作品。摄制组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近40个国家,访问了从普通移民到华商侨领,从小留学生到管理高层的各界各类华人华侨,对他们在海外的生存状况、心路历程、周边环境和文化形态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片中一段段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凝结成一部恢弘的海外华人创业史、奋斗史、功德史和发展史。许多观众已注意到,拍摄《唐人街》的这群年轻电视人,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有着不同于他人的选材角度和拍摄风格。但他们的镜头语言力求客观真实,他们的采访也充满了人文关怀。这群大多非科班出身的年轻电视人,在凤凰提供的广阔平台上发挥了他们的潜能,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并由此得到了锤炼,走向成熟。...
最后的郊狼 作者:[美]迈克尔·康奈利 内容简介:哈里博斯的生活一团糟。洛杉矶大地震毁了他的崖边小屋;他的女朋友也离开了他;他喝酒喝得太凶了。在顶撞了上司之后,哈里博斯甚至不得不交出了警徽。现在的他的前途维系在一份心理报告上。博斯决定自己花时间去调查一桩发生在1961年的悬案上。30多年前,一个交际花被人杀死在一条小巷子里,并被弃尸垃圾箱。因为那个交际花就是他的母亲。第一章 “你打算先从哪儿说起?” “什么哪儿?” “呃,什么都行。就说说这次事件吧。” “这次事件?嗯,我是有一些看法。” 她竖起耳朵听着,可他却打住不说了。他还没到唐人街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这么干了——得让她多费点劲儿才能从自己嘴里掏出东西来。 “能把你的看法说给我听听吗,博斯探员?”她终于忍不住开了口,“为的是——” “我的看法就是,这些都是胡扯,整个全是胡扯。你们为的就是这个。没别的了。...
壮汉赵大刀自从18岁第一次目睹南昌起义,就被革命的热浪所震撼,从此,这位热血青年就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这个一上战场就凶猛如虎的壮士,对革命忠诚不渝,即使长征掉队、解放后负伤转业、朝鲜战争被俘,仍然背着他的招牌式的红缨大刀执著追随着部队,追赶着自己的家,但是,躲过了枪林弹雨的赵大刀却躲不过命运的捉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作者:石钟山一 阻 击 残阳如血 1934年11月,湘江左翼无名高地上,红一军团十三连已经连续激战五个昼夜了。此时,黎明尚未来到,昨夜的秋雨来势很猛,足足下了两个时辰。攻击阵地的湘军似乎也疲乏了,在秋十 雨下得最猛烈的时候,暂停了进攻,龟缩在无名高地山脚下的一片林地里。 五天五夜了,无名高地上的红一军团十三连,只有在这会儿才得到片刻的喘息。战士们拖着...
【目录】第一章 下海之初那些苦涩的日子第二章 黄勇与吴主任的秘密关系第三章 来自山东的一单生意第四章 山东路上南辕北辙第五章 与柳总经理的较量第六章 滑稽的婚礼第七章 快乐门市部第八章 老张要让他们科长“爽”一把第九章 岳小宁成了岳厂长第十章 黄勇与吴主任的阴谋第十一章 价格飙升的286主板第十二章 进主板受挫第十三章 在深圳的赛格电子市场上第十四章 北大校友罗格林第十五章 争取显示器的代理权第十六章 与徐瘸子谈判第十七章 同罗格林重游燕园第十八章 机场上与萍邂逅第十九章 阴谋背后的阴谋第二十章 开自己的门市第二十一章 在酒馆与他推心置腹第二十二章 袁天退出中关村第二十三章 与初恋情人告别第二十四章 黄勇的阴谋终于得逞第一章 下海之初那些苦涩的日子 1 窗外的街景很凄清,如果不是天正落着算不上大,却也绝不太小的雨,多半会让人以为那清寂的景色是一幅嵌在橱窗上的老照...
法眼 “前几个月这城曾经关闭过十几天,听说是反革命军与正革命军开仗的缘故。两军的旗号是一样的,实力是一样的,宗旨是一样的,甚至党纲也是一样的。不过,为什么打起来?双方都说是为国,为民,为人道,为正义,为和平……为种种说不出来的美善理想,所以打仗的目的也是一样!但是,依据什么思想家的考察,说是‘红马’和‘白狗’在里头作怪。思想家说,‘马’是‘马克思’,或是马克思主义的走马;‘红’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红’;‘狗’自然是‘狗必多’,或是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走狗;‘白’也是我们所常知道的‘白’。” “白狗和红马打起来,可苦了城里头的‘灰猫’!灰猫者谁?不在前线的谁都不是!常人好像三条腿的灰猫,色彩不分明,身体又残缺,生活自然不顺,幸而遇见瞎眼耗子,他们还可以饱一顿天赐之粮,不幸而遇见那红马与白狗在他们的住宅里抛炸弹,在他们的田地裹开壕沟,弄得他们欲生不能,求死不得,只...
编后记天津高恒文兄要我编一本《朱光潜书话》,因为安徽教育出版社已经有《朱光潜全集》,挑出“书话”类文章略事编排,实在算不得什么劳动,很快完工了。但恒文兄又打来电话,限期交一篇“编后记”,这却让我犯难了。朱先生的文章俱在,何必我来妄加嗤点?实在无话可说,只好讲讲自己读朱先生书的经过,和远远望去的印象,凑成一篇书话的书话。朱先生一生文字,无非文学与美学。大致说来,建国以前是亦文学,亦美学,建国以后则纯以美学为主。像他那样的大才,自限于谈文论艺之区,走专家学者的道路,未知出于自愿否,但也绝非偶然。不求兼通各艺,只期精于一门,这是许多“五四”以后的第二代人文知识分子共同所趋,不同的是光潜先生选择了当时属于冷门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后来会一热再热的美学为主业,孜孜矻矻,卓然成为众矢所集的权威,从而以一种学问,折射出几代知识分子的性格与命运。在中国,“美学”往往既乏哲学地基与思想...
他曾经是少不更事的青涩少年;而这个在岁月中曾青涩过的少年,如今成了一名跨国企业的主事者,年方三十二,算是少年得志吧,毕竟有几个三十二岁的男子能坐拥他今天这种地位?放眼看向全世界,怕是找不到第二个吧。 无疑的,他是一个令幸运之神百般垂幸的男人。父兄早逝,留给了他经营良好的庞大家业,让他在四年前接手时,立即进入情况。这当然不得不归功于自他大学时期即被兄长抓来公司实习。别个大学生是“由你玩四年”,他却无缘体会;被兄长当成一块海棉,无休无止的被迫吸纳所有的水份,直至饱和。 父亲于四十九岁那年逝世,大他十一岁的兄长也在三十九岁的壮年死于肺癌。可以说,他们家族的男性一向不长命,但他例外,自小到大无病无恙,不若父兄生来带病。家中不仅有间医疗室,更有家庭医生长住此中,可见得唐家男人命定了要应验“财多身弱”这句神谶。 但他好运的成了例外。 所以亲友们都说他唐彧天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