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第十四 大有。白虎張牙,征伐東萊。朱雀前驅,贊道說辭。敵人請服,銜璧而趨。兌爲虎、爲牙,西方色白,故曰白虎張牙。白虎,西方宿。离爲東,兌爲決、爲斧鉞,故曰征伐東萊。萊,汲古本作東華。按:《史記》云:師尚父封于營邱,未至國,萊人來伐,爭營邱。營邱,邊萊。萊,夷人也。但太公征萊今史不詳,不知華萊孰是,姑從宋元。朱雀,南方宿。离爲雀,南方色赤,故曰朱雀。兌口,故曰贊道說辭。道導通。乾爲玉,兌口故曰銜璧。○東萊,汲古本作東華,依宋元。 乾。南山太行,困於空桑。老沙爲石,牛馬无食。此用《大有》象。乾爲山、爲行,位南,故曰南山。太行,亦山名也。伏坎爲困,艮爲桑,坤虛,故曰空桑。艮爲沙石。坤爲老、爲牛馬,兌爲食,坤閉,故曰无食。○无食,宋元本作无糧,依汲古。 坤。播木折枝,與母別离,絕不相知。依《訟》之《謙》校。播,種也,言折枝種於他所,與母樹分离也。○宋元、汲古...
北京,在元朝称作大都。公元1368年,明朝大军攻占大都,标志了元朝灭亡,这是北京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年率领明军攻占元大都的人,就是明朝大将军徐达。虽然今天在北京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了,但是在明朝时候,这位大将军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第一人,也可以称得上是明朝与北京相关的第一人。当然,当时的北京并不叫北京,而是称为北平。吴士俊题《徐达》诗,简要地概括了他从默默无闻农家子到声名显赫中山王的不同凡响的一生,不妨引录于下:“江左农家子,从征定北平;指挥皆上将,谈论半儒生;虎步龙骧度,银符铁券盟;中山功第一,开国佐皇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个从东南起兵,进而囊括了全国的统一王朝。明朝的第一个都城是南京,迁都北京是后来明太宗,也就是明成祖朱棣时候的事情。明朝建立以后,统一全国大业尚待完成,首先是要北伐推翻元朝统治。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将此重任交与他认为最可靠的人,派遣的北...
作者:路生【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目录】前言 ……………………………………………………………………………… 1第一章 …………………………………………………………………………… 2第二章 …………………………………………………………………………… 3第三章 …………………………………………………………………………… 4第四章 …………………………………………………………………………… 5第五章 …………………………………………………………………………… 6第六章 …………………………………………………………………………… 7第七章 …………………………………………………………………………… 8第八章 …………………………………………………………………………… 9第九章 …………………………………………………………………………… 10第十章 ……………………………………...
光绪五年[2],岁在屠维[3],毕陬之月[4],集耆宿英彦之属十有八人[5],觞于江宁城南之愚园。园故明徐氏西园旧址,主人因而更营之,亭台池馆,花石竹木之胜,称于一时。行寻坐照[6],趣昭物博[7],觞咏极乐,竟日乃罢。是日白乐天生日也[8],故以其期集焉。 昔乐天当唐室之衰,遘值谗娼[9],远迹高举[10],晚归洛阳,于履道里得故散骑常侍杨冯宅[11],息躬其中[12],穷极池台水竹琴酒弦歌之乐,为《池上篇》以纪其事[13]。然此犹曰全身远害,闲居独游而已。其刺苏州,以九日宴集[14],醉题郡楼,乃益酣嬉淋漓,快然其自得,恣情而罔恤[15]。当是时,朝政昏瞀[16],牛李朋党交煽[17],河朔再乱,中外交讧[18],乐天岂一无所关其虑,而诚有乐乎此哉?盖君子之处于世,夷怪险艰不能以一致[19],或中有不自得,则—放意于林泉岩壑,宾朋宴集以自遣。若刘伯伦、陶渊明之耽嗜于酒[20];倪迂、顾阿瑛、冒辟疆之徒[21],当元明之季[22...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发生在北宋三大文豪——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之间的故事。 宋神宗熙宁二年(1096年)二月,王安石在年轻皇帝赵顼的支持下,以霹雳手段和他的九项变法措施,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熙宁烃法”。这一声势迅猛的变革,震撼了沉醉于“百年无事”的朝廷、因循故习的百官,冲击着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旧制陈法,唤醒了衰飒的民心。但在新法的推行过程中,随着“缺失”的出现,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这三个“大归相同、操术各异”的挚友之间开始了激烈的政争,以至水火不容。公心私情,相亲相抵,荣辱升迁,悲欢离合,展示了一代名臣奇才特异的人格和社会大变革中扑朔迷离的复杂因由。历史留下了种种疑团,令后人反刍,沉思。作者简介晨钟卷 篇一 紫宸殿 皇帝和他的执政大臣们·皇帝发怒了· 逝者如斯,舒心畅意的奢风侈雨,送走了大宋王朝近百年的辉煌。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下旬,三天不止的...
1安娜.卡列宁娜(上)〔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2目 录1目 录第一部………………………………………………………1…第二部……………………………………………………1…713第 一 部42安娜. 卡列宁娜(上)一幸福的家庭全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奥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 妻子发觉自家从前的法国女家庭教师和丈夫有暧昧关系,她向丈夫声明她不能和他再在一个屋子里住下去了. 这样的状态已继续了三天,不只是夫妻两个,即使是他们全家和仆人都为此感到痛苦. 家里的每个人都觉得他们住在一起没有意思,并且觉得就是在任何客店里萍水相逢的人也都比他们,奥布隆斯基全家和佣人更情投意合. 妻子没有离开自己的房间一步,丈夫三天不在家了,小孩们如失了管教一样在家里到处乱跑. 英国女家庭教师和女管家吵架,给朋友写了信希望能替她找一个新的位置. 厨师昨天正好在晚餐时走掉了,厨娘和车夫辞去了工.在吵架...
【红芍药】娘娘德行胜唐尧,微臣比虞舜难学。不争让位在荒郊,枉惹得百姓每评詙。(幼主云)将军,听太后旨者,我愿受藩服足矣。(正末唱)臣怎敢等闲将天下交,您君臣再索量度。(郑恩仗剑作怒科)(正末唱)你摩拳擦掌枉心焦,休得要乱下风雹。【菩萨梁州】你可也畅好是干乔,休施凶暴。休胡为乱作,(郑云)哥哥,我一发都杀了,恰不伶俐!(正末唱)则一句唬得我颤钦钦魄散魂消。不争这老鸦占了凤凰巢,却不道君子不夺人之好!把柴家今日都属赵,惹万代史官笑,笑俺欺负他寡妇孤儿老共小,强要了他周朝。(石云)今日就此受禅,必须有策诏方可行礼。(陶云)有、有。(自袖中出诏科,石云)既有了诏书,众官跪者。(陶念科,云)大周皇帝诏旨: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受禅,三主乘时而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禀上圣之资,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
黄连·厚朴叶广苓著电影《黄连·厚朴》原著一二三四五六七 黄连·厚朴 叶广苓著一早晨,于莲舫拉开窗帘,透过结满霜花的玻璃隐约看见惠生老太太正站在院里看腊梅花。此时,天上仍落着稀疏的雪,地上、檐上都是莹莹的白,垂花门的花垂也积了雪,显得厚重臃肿,仿佛要将整个门框坠落下来。房檐下挂着长长的冰锥,锋利地泛着不折不扣的寒气,让人的心一阵阵发冷。院内没有脚印,也没人扫过,各房的门都紧紧关着。于莲舫想,这样严寒的天气,这样清冷的早晨,老太太能有此雅致,实在不是一般每日为青菜几毛几分一斤而操持的平民百姓所能做到的,除令人感到赏花者不食人间烟火的遥远和脱俗之外又难免产生一丝孤芳自赏的忧悒与造作。老太太肩头的大红披肩与白雪相辉映,鲜亮醒目,只让人想起《红楼梦》“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那些披大红猩毡的哥儿姐儿们来,看脸面,却又分明告诉人们,那哥儿姐儿已不复存在,红光的罩护下竟是富态态一...
我怀念过去的你,怀念我留在单车上的十七岁,怀念曾经因你的一阵微笑而激荡起来的风,夹着悲欢和一去不再回来的昨天,浩浩荡荡地穿越我单薄的青春。明亮。伤感。无穷尽。——题记1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谁可以相信这是我一年多以前想要出的书的名字。那个时候我在高三,在一种单纯可是近乎残酷的时光里,在一种仰望和低头的姿势里,想着不可接近可是又格外真切的未来, 我在想那个夏天里看不到整片阳光的大学。我在想我应该对自己的时光做个总结, 回忆,感伤,然后笑着开始自己全新的旅程。2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可以看见你高二的时候忧伤而清澈的文字,可以看到你大一时而华丽时而朴素的语言,可是我看不到你高三的时候写过的东西,我想看看你,在每个人必须经过的一段路口,是什么样的心情。躲在某一个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个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 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今夜,天将破晓之时,也是伊丽莎白最绝望的时刻,她在城堡最安全那一侧的顶楼房间里来回踱步。女仆们因为忙着伺候这个近乎疯狂的女主人,已经都累得睡着了。此时,伊丽莎白想着鲜红而浓稠的液体,从她丈夫的血管里源源流出;一滴接一滴紫红色的血,被那些看不清面孔的土耳其狱卒以残酷的工具压榨出来。无尽的这一夜,风无休无止地在城垛里打转,从敞向夜色的窗子灌入,发出死亡、幽灵般的呻吟声。她受不了也逃避下了王子受苦而死的幻象。虽然她不断告诉自己,她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她根...
序 一 我们一批南下干部乘了一列专车(当时北平和南京还没有正式通车,上海尚待解放),到了南京,好客的主人虽然挽留我们多在南京停留几天,但我们这批干部要随大军解放上海,希望早日投入上海解放后的繁忙工作。这时,中共中央华东局和第三野战军司令部都住在丹阳。我们赶到丹阳的时候,第三野战军已经包围了上海,国民党反动军队成了瓮中之鳖,只等中央一声令下,随时就可以解放上海。华东局正在进行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要配备和训练接管干部。我向华东局报到以后,组织上立即找我谈话,分配我到即将成立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 上海完全解放前夕,我随华东局负责同志邓小平等一同进入上海,第一天住在圣约翰大学,以后华东局负责同志便住在瑞金路国民党励志社旧址办公。上海解放不久,华东局决定成立统战部,陈毅市长兼任部长。有一天下午,陈毅同志约我到市长办公室谈话,准备派我到华东局统战部工作,问我有什么意...
顷邀惠书[2],省仆动静安否[3],情重辞温,增仆远望。仆自足下北游,沈默闲处,叹在右益少通敏之才[4]、可与之深言文字者,以此私恚[5],他无足怀。 仆八岁入塾,诵四子[6]、六艺之书[7],慨然愿游春秋之世,追陪颜、曾、闽、冉、游、夏之伦[8],执经杏坛[9],觌圣人之德辉[10],沐浴车服礼器之余韵[11];又思游南北宋之世,偕杨、游、黄、蔡诸人[12],立程子、朱子之堂,饫闻其训诫[13];已念二者虽不可得,然乌知今世不有道德渊纯之士[14],聚群讲学,可扶翼我者[15]? 既成童[16],出与乡闾读书之子游,见其所倾向者,无非科举之学,众人一志,传习成风。叩以圣贤之道,则群怪以为狂痴而笑之。退而告诸父兄[17],始知讲道劝学之风,海内衰歇者数十年矣。于是怆然内悲,太息向之所志不度也[18]。 年即壮[19],涉历东越吴楚之交[20],交游日广以远。见有嗜好三代旧章法物[21],以考订为工;有慕秦、汉以来之诗歌古文...
巴尔扎克说过,在人类的智慧中,关于结婚的知识懂得最晚。因此,关于婚姻的话题也就最多。婚姻像是一把伞。有了它,风雨烈曰时自然舒适无比,但在平平淡淡的天气里,多了一把伞难免是累赘。问题在于人生中风雨总是少的,而大多数时间总是平淡的。 婚姻是一个不断呵护、建设、更新的过程,好的婚姻是有一定规则的。如果能够遵守婚姻规则办事,就能够使婚姻保持生机。如果不能遵守婚姻规则,即使基础再好的婚姻,也有可能被摧毁。具体什么规则,可能每个家庭并不一样。但是我想,有一点是相同的:这种呵护必须是双方的,任何单独一方都做不到。夫妻之间没有胜负,要么双赢,要么两败俱伤。 前言 我老婆总是喜欢给我一些惊喜。 那天,她兴奋地把稿子拿给我看,并且告诉我:"只许表扬,不许批评,有意见也必须保留。"我问她:"那我写文章你看吗?"她说不看。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只听说过白居易写诗念给不识字的老婆...
第一部一泡尿冲掉了我的工作 我属羊,也真的像只光会吃草的笨绵羊。 从大学毕业起,我就一直在那个"清水"机关里混日子,一混就是十几年。 在机关里,我向来都是老实本分,生怕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在家里也没有我发言的份儿。我媳妇养的腊肠犬座次比我靠前。 也只有做爱的时候吧,我还能找回点尊严,其他任何时候,她总说狗比我强。 "俗话说,当官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可你连个放闷屁的官儿都当不上,你年纪都长到狗身上了?" 这是她嘴里重复率最高的一句话。 儿子更加瞧不起我,因为我不会打什么"泡泡糖",不会跳什么"接舞",也不会修理家里的电器,还因为他被其他小孩欺负的时候我都让他"忍忍算了。" 每次听到我这句话,我媳妇总是噌地从沙发上蹦起来,刷了面膜的脸像化妆成骷髅头的三K党,眼皮上还带着两片小黄瓜,张牙舞爪,破口大骂,"我呸,你自己窝囊还不够?还要儿子学你!去,儿子!"...
****************“面对面”的美丽指南*************** 一提到美容,我们大多数人首先(甚至某些人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面部工作”了。人们通常会忘掉像带刺铁丝网似的头发,或是能在恐怖电影里串角的脚趾甲,不过对于面部的皮肤,即使是最懒的漂亮美眉也会做些DIY的工作。-美容- 一提到美容,我们大多数人首先(甚至某些人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面部工作”了。人们通常会忘掉像带刺铁丝网似的头发,或是能在恐怖电影里串角的脚趾甲,不过对于面部的皮肤,即使是最懒的漂亮美眉也会做些DIY的工作。而对于那些自称从不用化妆品,从不做什么保湿,也从不做常规性美容却依然美丽的女人们,要么她们有极为优秀的遗传基因,要么她们才刚刚过了十八岁生日,要么从她们的红口白齿间传出的大概就是谎言了!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做某种常规性美容。它可能比较“大众化”,没有“好莱坞式”的奢华。但每天临睡前你的确会做一些肥皂浴和...
作者告白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片尾歌说得好:“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故事里的事,也许是真事;故事里的事,其实是从来没有的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其实故事本来就是故事……”我以为,这段歌词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第一章 首长在炼狱中 七月,万里无云,太阳猛烈地散播着流火,好像要把大地烤焦似的。 群山环抱中的这个大操场,长约一千多米,宽约五百多米。广场上排列着一个个绿色的连队方阵。每个方阵,都是从各团抽调出来的优秀连队。他们除了按序列有自己的编号外,还有从长征到抗美援朝在著名战役中立了大功的英雄称号:“大渡河英雄连”,“四平尖刀连”,“汉江守备钢铁连”等。他们是准备国...
第一章 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 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 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 “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 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我一手火柴,一手火柴盒,愠怒地盯着那个发话的对象——二排四班马驴儿,河北乡下佬,怒目金刚,倒抡着他那条离腰折已经差不远的汉阳造,我现在不想说他要砸谁。 “我是你们连长!”我维护我随着火柴梗子掉了一地的官威。 这种抗议有点儿文不对题,并且立刻被反驳回来,“副的!正的正烧着呢!” 我是文化人,我认为这种辩论有点儿无聊,于是我决定专...
每天早上,北京街头就会出现一些早点摊。有一天我起早了,走着走着感到有点饿,想到摊上吃一点。吃之前先绕到摊后看了一眼,看到一桶洗碗水,里面还泡着碗。坦白地说,与一桶泔水相似。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再不到小摊上吃饭。当然,我理解那些吃这种早点的人,因为我也当过工人。下了夜班,胃里难受,嘴里还有点血腥味,不吃点热东西实在没法睡;这么早又找不到别的地方吃饭,只好到摊上去吃。我不理解的是那些卖早点的人。既然人家到你这里吃东西,你为什么不弄干净一点? 我认识一个人,是从安徽出来打工的。学了点手艺,在个体餐馆里当厨师。后来得了肝炎,老板怕他传染顾客,把他辞掉了,他就自制熟肉到街上去卖。我觉得这很不好,有传染病的人不能卖熟食。你要问他为什么这么干,他就说:要赚钱。大家想想看,人怎么能这样待人呢。只有无赖才这样看问题。我实在为他们害羞,觉得他们抛弃了人的尊严。当然,这里说到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