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 献给下面刊行的十四行诗的唯一的促成者W.H.先生 祝他享有一切幸运,并希望我们的永生的诗人所预示的不朽得以实现。 对他怀着好意并断然予以出版的T.T. 一 对天生的尤物我们要求蕃盛, 以便美的玫瑰永远不会枯死, 但开透的花朵既要及时雕零, 就应把记忆交给娇嫩的后嗣; 但你,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 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 和自己作对,待自己未免太狠, 把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 你现在是大地的清新的点缀, 又是锦绣阳春的唯一的前锋, 为什么把富源葬送在嫩蕊里, 温柔的鄙夫,要吝啬,反而浪用? 可怜这个世界吧,要不然,贪夫, 就吞噬世界的份,由你和坟墓。 二 当四十个冬天围攻你的朱颜, 在你美的园地挖下深的战壕, 你青春的华服,那么被人艳羡, 将成褴褛的败絮,谁也不要瞧:...
梁启超谈佛 作者:梁启超 印度之佛教 佛生灭年 刘先生为诸君讲史,正讲到印度部分,因为我喜欢研究佛教,请我代讲《印度佛教》一章.可惜我所有关于佛教的参考书都没有带来,而且为别的功课所牵,没有时间来做较完密的讲义.现在所讲很粗略,而且还许有不少的错误,只好待将来改正罢.所讲分两大部,如下: 第一部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第二部佛灭后宗派之衍变及其衰亡(此部缺) 十四,十,廿五属稿.启超.清华. 佛生灭年 释迦牟尼佛到底什么时候的人呢?因为印度人看轻历史,而且时间观念,尤极麻糊,所以五印典籍中对于佛生灭年竟没有明确的记载.后来各地传闹到五六十种之多,最早的和最晚的比较相去至五六百年.直到最近,欧洲人用希腊史料考证亚历山大大王与印度之笈多大王会盟年代,循此上推,又参以新发见之阿育王的石刻华表,又参以锡兰岛的年代记,才考出释迦是在西纪前四百八十三年入灭.几成为学界定说,但中...
第一章 萤光流火 从来闲话益笑资 空谷来风 漫把古壁论摩尼 阳春三月,宰相垴村外的山野里到处春风洋溢,春光隐约。 山坡上小草破土,方才露出尘尘的嫩芽,用初涉人世的小生命的羞涩和好奇,伸头探脑地窥探着春天的消息;各种各样早春的山花儿绽开笑脸,用一片万紫千红的艳丽显示着自己的勃勃生机;而在村后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刚刚爆出绿芽的杏花树上,已是繁花似锦,满缀枝头;给这早春的山野送来了春天的灿烂和明媚。 田野里,山民们吆喝牛羊的声声呼喊,山涧里刚刚融化的溪水与树上啼春的鸟鸣交相呼应,组成了一首自然和谐的奏鸣曲,传响在高低不平的山间谷地。 和煦的春风,带着馥郁的花香和山地里特有的气息,轻轻吹过,温柔地抚摸着每个人的脸庞,送给人一种春日里特有的蓬蓬勃勃的愉悦和欢畅,一种让人无法掩抑的生动和起伏跌宕的激情。 这天,初春的太阳刚刚出山,杨二冬爬起来穿好衣服,也顾不上吃...
尤凤伟七爷和他手下的小崽①于黄昏时分靠近大山,这时人与牲口都十分疲乏。一路上他们扮着一队做山货生意的客商,沿着崎岖不平的官道疾速前进。驮子里装的金银珠宝粮食布匹将牲口压得步履蹒跚,这些俱是从黄家村首富黄大财主家劫来的。除此,还有一个娇艳无比的女人黄大财主的儿媳。在昨夜那场格杀中,她是黄家唯一存活下来的人。女人被堵了嘴,用暗绳束在一具驮子上,远远看去,不啻是队中某位客商的亲眷。路途初始,女人哭泣不止,泪流满面,后来泪便干了,只瞪着一双痴呆呆的眼睛望着前方。她知道自己将被劫进这伙土匪强盗盘踞的深山,也知道自己将面对的险恶,她不望别的,只望早死,以便追上刚踏进黄泉不久的男人和公爹。一路上小崽个个心怀鬼胎,趁七爷不注意时便上前摸女人一把,随即兴奋得面目歪斜,如同抽了鸦片一般。他们自是心明,只要到了山上,女人被送进二爷的后...
“不许玩!”我吓她一跳地吼道。她很委屈地低下头,然后默默地拉我的衣角。“为什么?”她的睫毛像小刷子一样刷得我心里好痒。“因为太恐怖……”她乖乖的“哦”了声,不再蹂躏我的衣角,继续舔她的冰激凌。“少吃些冰激凌吧。对你的心脏不是很好。”她乖乖的“哦”了声,很是不舍地将剩下的大半个香芋甜筒塞进路旁的垃圾桶里。我油然产生出一种疼惜的感觉,忍不住冲她喊:“你知道吗,奴奴,我喜欢你……”她乖乖的“哦”了声,躲在我怀里偷偷地笑啊笑的……(1)如果不是她,我一定会死,而且是死得很难看,被大卸八块的那一种。不过我的体型比较庞大,被砍成三百六十块也绰绰有余——因为围着我的,是一群打不散,扁不烂,令我别有一番痛苦在心头的丛林矮人。不要误会,我没说我是在聚众斗殴或是参与帮派火拼。我是和平主义者,属于那种有贼心没贼胆的类型:怕死,见血头晕。虽然时常在别人面前夸口说我昨天砍了多少多少人——其实...
李姬者名香(1),母曰贞丽(2)。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3)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4)、夏吏部允彝(5)亟称之。少,风调(6)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7),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8),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9),己卯(10)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11),屏居金陵,为清议(12)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13)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14),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
杜甫诗集之一 (七绝,106首)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树濯锦江边未满园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柳拂波涛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草堂堑西无树木非子谁复见幽心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西边十亩阴 诣徐卿觅果栽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页面 2-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又于韦处乞磁碗大邑烧磁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水煮三国 成君忆 正卷 第一章 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 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 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很好地诠释了思想与命运之间的互动关系。出身贫寒的少年刘备,又用自己的人生历程,很好地诠释了这句经典名言。 刘备是河北省涿州市的一名学生。因为幼年丧父,全靠寡母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异常艰苦。上高三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刘备上完晚自习回到家,看到母亲还在昏暗的灯光下缝着棉靴。刘备说:“妈,这天寒地冻的,早点睡呀!” 母亲回答:“你明年就要参加高...
齐民要术·序《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禹制土田,万国作乂;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故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国以富强;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淮南子》曰:“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由苦旱,以身祷于桑...
第一夜 7月的这个下午, 我开车从B城出发到马家峪去。马家峪是B城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 离B城三十公里,开车只要五十分钟。当初老秦向我介绍马家峪的时候,最先强调的便是城乡之间这种理想的距离:不能说近,可又决不太远。你花很短的时间就能由一座城市忽然到达一座地道的山村, 这种“忽然”感便让不少久居B城的人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亢奋,马家峪因此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画家。几个月前,已经很有一些我的同行先于我在马家峪买了当地农民的院落,有人还在旧院子里盖起带天窗的新画室。这些院落,多是在山下建了新房的农民丢弃在山上的,马家峪的村民大多已集中在山下开辟了新村。用老秦的话说,农民正一步步挪下山来向城市靠拢,城里人却渴望一步步奔出城去要在山上占领一席之地。也算是当下的一种时髦吧。 靠了老秦的鼓动,我去过几次马家峪。每次的落脚点,自然是老秦买下的院子。老秦可说是马家峪新居民中的元老...
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残酷的青春血色浪漫(连载完) 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这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浪漫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钟跃民、袁军、张海洋、李奎勇……文革以前,他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文革开始了,他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长江文艺出版社授权连载,不得转载 作者:都 梁第一篇 郑桐有些不好意思:"有个大个子一巴掌把我眼镜打飞了,我当时就怒了,一板砖拍过去 ,觉着手感不对,闹了半天拍树上了,哥们儿赶紧找眼镜戴上,又拎起板砖照一个人准备拍 ,定眼一瞧,我操,是他妈警察,吓得我把砖头一扔,没命地跑了。"《血色浪漫》:残酷混乱的青春回首 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这是他们阳光...
鬼雨——But the rain is fall of ghosts tonightEdna st. Vincenet millay一“请问余光中先生在家吗?噢,您就是余先生吗?这里是台大医院小儿科病房。我告诉你噢,你的小宝宝不大好啊,医生说他的情形很危险……什么?您知道了?您知道了就行了。”“喂,余先生吗?我跟你说噢,那个小孩子不行了,希望你马上来医院一趟……身上已经出现黑斑,医生说实在是很危险了……再不来,恐怕就……”“这里是小儿科病房,我是小儿科黄大夫……是的,你的孩子已经……时间是十二点半,我们曾经努力急救,可是……那是脑溢血,没有办法。昨夜我们打了土霉素,今天你父亲守在这里……什么?你就来办理手续?好极了,再见。”二“今天我们要读莎士比亚的一首挽歌Fear No More.翻开诗选,第五十三页。...
一 一代宗师阮进武死于两名武林黑道人物之手,已是十五年前的依稀往事。在阮进武之子阮海阔五岁的记忆里,天空飘满了血腥的树叶。 阮进武之妻已经丧失了昔日的俏丽,白发像杂草一样在她的头颅上茁壮成长。经过十五年的风吹雨打,手持一把天下无敌梅花剑的阮进武,飘荡在武林中的威风如其妻子的俏丽一样荡然无存了。然而在当今一代叱咤江湖的少年英雄里,有关梅花剑的传说却经久不衰。 一旦梅花剑沾满鲜血,只须轻轻一挥,鲜血便如梅花般飘离剑身。只留一滴永久盘踞剑上,状若一朵袖珍梅花。梅花剑几代相传,传至阮进武手中,已有七十九朵鲜血梅花。阮进武横行江湖二十年,在剑上增添二十朵梅花。梅花剑一旦出鞘,血光四射。 阮进武在十五年前神秘死去,作为一个难解之谜,在他妻子心中一直盘踞至今。那一日的黑夜寂静无声,她在一片月光照耀下昏睡不醒,那时候她的丈夫在屋外的野草丛里悄然死...
(吴强 著)序 言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七日),在我们住村口头,我看到从山上抬来的张灵甫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当时,我有这样的想法:从去年秋末冬初,张灵甫的七十四师进攻涟水城,我军在经过苦战以后,撤出了阵地,北上山东,经过二月莱芜大捷,到七十四师的被消灭和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正好是一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后来,我有过把这个故事编织起来写成文章的想头。差不多日里、夜里、风里、雨里,都要行军打仗,就是战后休整,也很少空闲,实际上,我们的工作,不打仗的时候,常常比打仗的时候还要忙,哪里还有工夫和心情写什么文章。大概是两个月以后,在夜渡朐河的时候,连写好的几十页笔记,和收集来的一点资料如几张七十四师的《士兵报》也丢掉了。 不知是什么缘故,笔下写不成,心里却老是想写,有时候,竟打起腹稿来,仿佛着了迷似的。 我曾经多次反复地考虑过,并...
呼啸山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新e书时空(bookiesky)提供友嘉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内容提要··作品赏析··人物表及故事情节年表·第01章 第02章 第03章 第04章 第05章第06章 第07章 第08章 第09章 第10章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译后记··内容提要· 英格兰山峦起伏的北部,有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呼啸山庄”,主人恩萧一天从街头领回一个弃儿,收为养子,取名希斯克利夫,让他与儿子辛德雷和女儿凯瑟琳一起生活...
标题:《每个姑娘都单纯》(全)作者:阿巳[言情]每个姑娘都单纯正文第一章“完了!我算是废了!”我气喘吁吁地瘫软在林红身上,把头埋进林红的双乳间,悲哀绝望地叹息着!林红温柔地摸了摸我的头发,安慰道:“没有啊,挺好的!”“好个屁!”我一点都不领情,愤愤地翻身而起,把套儿取下来小心地打了个结,随手丢进了旁边的纸篓里。然后抓过一卷卫生纸撕下长长的一条,剩下的扔给了林红。林红边欠身去拿纸边咯咯地笑道:“活该,谁让你丫纵欲过度的!光想风流快活不想付出代价?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林红是个妓女——两年前的某个春夜,我和范逼趁他当时的女朋友出差,一起跑到外边寻花问柳,最后寻到了林红和她的一个姐妹,商定价钱后就一起带回范逼家里去了。那天晚上我和范逼不知道为什么都心情特别好,进门也没直奔主题,而是先弄了点小酒小菜,四个人颇为融洽地边喝边聊,直到微有醉意范逼才随便搂了一个进了卧室。林红...
1 “二小姐,我们太太请你去打牌,”倩儿走进房来笑嘻嘻地说。 “二小姐,我们太太请你就过去打牌!王家舅太太来了,”倩儿看见淑英专心看书的样子,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便提高声音再说一遍。她走到淑英面前,站在书桌旁边,等候淑英回答。 淑英把两道细眉微微一皱,推辞说:“怎么喊我去打?为什么不请三太太打?”三太太张氏是淑英的母亲。 “我去请过了,三太太喊你去替她打,”倩儿答道。 淑英听了这句话,现出为难的样子。她放下书,站起来,伸一个懒腰,刚打算走了,马上又坐下去,皱起眉头说:“我不想去,你就说我今天有点不舒服。” “我们太太请你一定去,”倩儿知道她的心思,却故意跟她开玩笑,不肯走,反而追逼似地说了上面的话,一面带笑地看她。 淑英也微笑了,便带了一点央求的口气连忙说:“倩儿,你去罢。大少爷就要回来了,你去请他。我实在不想打牌。” 倩儿会意地笑了笑,顺从地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