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以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为时代背景,描写朱元璋及其“开明武烈”兴兵灭元、平定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事迹。故事从元顺帝荒淫失政、天下大乱开始写起。元代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韩山童、刘福通、方国珍、徐寿辉、张士诚等十四路人马相继兴兵造反,元丞相脱脱镇压各路义军有功,反被奸臣陷害,饮鸩而亡。朱元璋乃玉皇大帝身边金童下凡,自幼工于心计,有帝王之志。父母双亡后出家为僧,后往滁州投靠娘舅郭光卿,途中邂逅邓愈、汤和、郭英等好汉。因见朱元璋常有异象,众人立意拜从朱元璋。到滁州后,他鼓动郭光卿自立为滁阳王,同时招揽英雄,礼贤下士,先后有丁德兴、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众多英雄来投。滁阳王死,立其子为和阳王,朱元璋自任兵马大元帅。率众引兵四万,以常遇春为先锋直取金陵,沿途大败元将蛮子海牙,勇夺采石矶,诛杀陈也先,占据金陵,和阳王奉朱元璋为吴国公,主持军务,同时又得宋...
正谛篇三千大千,太空俨然,上眺万物之意感,下揽无量八风之牵然,由因生果,长展消然之气,立于常概之有为,而成幻化恒常异变之端,微观此土,五洲四洋情器两界,何出因果之义,论即因果实相,则生报应之谛,提即因果报应,多感封建迷信之说,随立违其科学之理,此类士乃愚痴从耳。谓算命看相,阴阳地脉,出神弄鬼诸术,是为害或之迷信也,而世人多于反之弗悟,迷其弗解事物实相之质,唯断观其表或道闻之言,以充谛矣,故尔迷中取信。喻有阴阳士曰,吾观汝命,祖坟安葬妙极,出宏贵之由然,尔子受发于文曲,当应国渡文豪之魁首,是故官跃登峰皇墙矣。为是笑谈,诸君思之,若弗将子孺授于学,而唯传恶劣粉本,无存文豪之因。一词不解,为官条件何备,反之唯破民益。违法而国逮捉犯,故以福祸是乃人为,焉得阴阳地脉命运所主也,命运优劣属三业种因所应之果,为国利众益而献功者,授之于敬,得之于誉,造之于福,反若从恶而行,遭之...
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我卖脱了三年前在重庆沙坪坝庙湾地方自建的小屋,迁居城中去等候归舟。 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对这小屋实在毫无留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我去屋如弃敝屣。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鹅的叫声,与...
《唐诗故事》自有清才胜曹植——柳大书法家喜赋三步诗 人们往往把那些才思敏捷,下笔即成好文章的才子比作曹植,这是因为,据说面对兄长皇帝的百般刁难,曹氏能“七步成诗”的缘故。明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就把这事演绎得有声有色,但其中所咏诗句与有关专书所载却颇多出入,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而宋时佚名《漫叟诗话》所记的四句诗,亦即世人哄传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它其实也并非原样,这是我们在追溯事物本源时所不可不知的。因为最早而且较为可靠的说法,应该是南朝宋时刘义庆《世说新语》所记载的五言六句诗,①而不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这五言四句诗。 我们知道,这一干传说所记载着的曹植敏捷作诗故事,端的是历史久远,影响很大。所以,大凡要比喻那些才思敏捷者时,人们首先想到并请将出来的就非七步成诗的曹植不可。 然而,据正史记载,唐代却有一位比诗才已极为敏捷的曹植...
抗战爆发了。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冀甫平原上,地主大户组建的会道门互相械斗,散兵游勇组织民军,草头王自封司令,而老百姓则人心惶惶。共产党员马英回到了家乡肖家镇。一进镇,就见树上吊着一人,这人是白吉会的陈宝义,他被红枪会的王二虎捉来,此时,王二虎就想杀死陈宝义。马英见状,立即上前制止,他让众人倾听北边传来的隆隆炮声。“战火已烧到家门口了,我们在干什么?互相残杀,杀自己的同胞,这不是给日本鬼子帮忙吗……”马英趁机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驳斥了无赖杨百顺对共产党的诬蔑。在场群众心服口服。不过,要放人须会长苏金荣同意,马英去找苏金荣。马、苏两家曾是仇人,苏金荣强奸过马英的姐姐并害死了马英的父亲。为了抗日大业,马英去与苏金荣打交道,并迫使苏金荣放掉了陈宝义。自古会会长王金兰想与苏金荣和好,在民军头目刘中正那儿相见。王金兰表示要干掉马英,苏金荣才转怒为喜。当夜,一个姑...
【题解】“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篇文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处;且先秦诸子思想也常互相渗透与影响,尽可看作庄子后学所撰。全文写了十六七个小故事,大体可以划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至“终身不反也”,写许由、子州支父、善卷和石户之农不愿接受禅让的故事,明确阐述了重视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本部分在阐明题旨上处于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至“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写周文王的祖父大王亶父迁邠和王子搜不愿为君的故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重视生命的思想。第三部分至“岂特随侯之重哉”,通过华子与昭僖侯的对话和鲁君礼聘颜阖而颜阖不愿接受的故事,进一步指出要分清事物的轻与重,生命是重要的,利禄、土地等身外之物是不...
俄狄甫斯杀父娶母,这一可怕的秘密多少年后仍未被揭露。他虽然有罪过,但还是个善良而正直的国王。在伊俄卡斯特的辅佐下,他治理底比斯,深得民众的爱戴和尊敬。过了一段时间,神衹给这个地区降下了瘟疫,任何药物都失去了作用。底比斯人认为,这场可怕的灾难是神衹对他们的惩罚。他们自动集中到宫门前,要求庇护,因为他们相信国王是神衹的宠儿,一定会有办法的。祭司们手拿橄榄枝条,领着大队的男女老少,涌到王宫前。他们坐在神坛周围和台阶上,要求国王接见。俄狄甫斯走出来,问城内为何献祭的香烟缭绕,为何到处怨声震天。一位老年祭司回答说:“国王啊,你可亲眼看到,我们遭受到怎样的灾难:瘟疫流行,干旱烧焦了牧场和山林。我们忍受不了折磨,前来找你,请求帮助。你曾经从残酷的斯芬克斯的手里把我们解救出来,这一定有神衹暗中帮助你,所以我们信任你,你一定能够再次拯救我们。”...
今古奇观(明) 抱瓮老人 编序 第一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第二卷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第三卷 滕大尹鬼断家私第四卷 裴晋公义还原配第五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六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第七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第八卷 灌园叟晚逢仙女第九卷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第十卷 看财奴刁买冤家主第十一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第十二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第十三卷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第十四卷 宋金郎团圆破毡笠第十五卷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第十六卷 李讲公穷邸遇侠客第十七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第十八卷 刘元普双生贵子第十九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第二十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第二十一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第二十二卷 钝秀才一朝交泰第二十三卷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第二十四卷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第二十五卷 徐老仆义愤成家第二十六卷 蔡小姐忍辱报仇第二十七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第二十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第二十九卷 怀私怨狠仆告主第三十 卷 念亲恩...
一 河东河西,相距不足十里,中间隔着一条宽宽的大沙河,一座石桥连接东西。 河东村外的河畔上,立着一座孤女坟。坟身已经下陷,只有周遭的苦蒿象征性地显示着它。十年前的事情,已经给人淡忘了。只有婷子,年年不拉地到这里来,烧上一刀火纸,掬上一掊新土,撒上一把的泪水……这里躺着的,是她的大姐。 大姐出殡那年,她还是个流鼻涕的小丫头。她是唯一一个把大姐送到坟地的亲人。爹娘的哭声只留在了村头。棺木下地那一刻,她跳下去,扒掉人们铲上去的冻土,号啕不止。人们把她拖上来,草草地埋了大姐便离去了。剩下婷子一个人拼命地扒着那堆新土。她哭哑了喉咙,扒破了指头,直到天黑,才终于明白大姐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又将扒下来的土坷拉一捧一捧堆上去。 抹也抹不去的记忆,永远地烙在了婷子的心上。 …… 那一年,换子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儿,却鬼使神差地怀上了孩子。出嫁的时候,她的肚子已经大起来。她嫁...
第一章 错综复杂的相遇第二章 第一章从相遇的那一天,爱情从那一刻开始迷惑我们。在深圳,在这座到处都充满活力的城市,到处都飘浮着一种新鲜的腐烂气息,到处都是赤裸裸的欲望和一种积极向上叫做追求的东西。白天,你看到的人总是步履匆匆,争分夺秒地赶赴自己的目的地;夜晚,灯红酒绿,年轻人过剩的荷尔蒙开始从身体发挥到空间,飘浮到上空,使整个城市显得暧昧,迷茫,寂寞而不安。在深圳,或许有时候是有爱情的,但是没有天长地久;在深圳,或许有时候是有天长地久的,但是很少人可以拥有。谁会想到曾经如此相爱的人,爱到最后,竟然会对爱情无能为力。日子有点无聊地过着,每天昏昏沉沉地像个病人,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她好像对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无所谓,那些该怎么样活才算不枉来这世上,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的问题偶尔也会烦恼她,但很少,她总是这样对自己说:虽然没有目标,跟着大家走就不会有大错误...
当我站在所谓“全国最强学校之最的第三名”学校时,我的眉头紧皱,全亚洲?最强学校??第三名???我握紧拳头,全身发抖。 “小姐,你别生气,肯定是老爷弄错了,我马上给老爷打电话,你先别生气。”张管家看我要发飙,紧张说道。 “老爷,您看您是不是把小姐学校弄错了?要不让小姐回……”张管家还在说,可我一气之下夺过电话。 “死老头,你耍我是不是?什么”全亚洲最强学校之最的第三名“?这简直就是破烂!!!大门是锈的,墙是铁的,上面还有电线,蜘蛛网,到处都是彩喷,教学楼来个3级小风就能倒塌,而且还是斜的,你到底想怎样?”我大声抱怨道,已经气到了极点,坐十几小时飞机好玩啊?! “对呀,我就是耍你,怎么样啊?你说你把我怎么样啊?有种你飞回来啊。我告诉你,我早在你下飞机时把你护照送回来了,我看你怎么办?小样儿,和我斗,你还嫩点,哼!”对方幸灾乐祸说道。 “你……你别逼我,否...
第一部 我们俩都老了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幕,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 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么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火,想必相离很远了。锺书自顾自先回家了吗?我也得回家呀。我正待寻觅归路,忽见一个老人拉着一辆空的黄包车,忙拦住他。他倒也停了车。可是我怎么也说不出要到哪里去,惶急中忽然醒了。锺书在我旁边的床上睡得正酣呢。 我转侧了半夜等锺书醒来,就...
胖是因为你吃饭太快目录&绪论目 录 绪 论我们的思维结构直接影响到新陈代谢系统的运作,我们想什么,感觉到什么都会深深地影响到对食物的消化。新陈代谢的动力不仅来源于你吃的是什么,还跟你和谁一起吃有关系。这不仅关系到你身体的能量消耗问题,而且关系到你对生命的态度。 第1章 放松:新陈代谢的加速器法国人人均消耗的热量和脂肪远高于美国人,但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和患心脏病的几率却比美国人低得多。这一著名的“法国悖论”的原因在于:他们餐桌上的内容不是生意而是欢乐。他们会放松心情,放慢饮食,承认人类对进餐的固定需求,从而让副交感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保持最佳的消化和吸收状态。 第2章 质量:想吃,就吃食品质量越高,意味着新陈代谢系统越健康。而食物的质量越低,我们吃的就越多。这是因为我们的食物中缺乏营养,而大脑会感知到这些缺憾,而聪明地将之转化成一种指令命令:多吃。 第3章 意识:你的...
卷三 建本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吴子对曰:"言国君必慎始也.""慎始奈何?"曰:"正之","正之奈何?"曰:"明智,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见,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思君之利,除民之害,可谓不失民众矣;君身必正,近臣必选,大夫不兼官,执民柄者不在一族,可谓不权势矣.此皆春秋之意,而元年之本也." 孔子曰:行身有六本,本立焉,然后为君子立体有义矣,而孝为本;处丧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队矣,而勇为本;政治有理矣,而能为本;居国有礼矣,而嗣为本;生才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丰末;亲戚不悦,无务外...
作品相关 前言 指导员曹国庆;分监区长韩建民;副分监区长汪传杰 、唐强;民警王方军、何龙、徐平。 7名民警每集基本都出现,而罪犯、罪犯亲属等其他角色每集都在变化。除了个别故事分为上下集外,其他均为一集一个故事。故事放在了一个“农业监狱”,是一个从事农业生产和劳务加工的较偏僻的分监区。均是作者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些故事并不是用来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而是一部破译罪犯心路历程的理性实录,是一部凝重的人生教科书,是不可多得的生活警示录,是对犯罪人的心灵拷问,也饱含了罪犯对犯罪的深深忏悔、对监狱民警真诚耐心挽救与改造的感恩。它告诫人们,自由人与囚犯之间,看似身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只要一念之差,又是那样地容易跨越,深感做人须谨慎,绝不可妄生邪念。 同时,这部作品还包含了作者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有效改造罪犯的探索与思考,是一部改造工作典型经验的交流文集,...
天上无雷霆,则人间无侠客。伊尹[1],侠始也。子舆氏推以圣之任[2],而任侠从此昉矣[3]。微独孟氏,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村志也”[4]。孔子一匹夫而创二百四十年之《春秋》[5],知我惟命,罪我为命,夫谁得而夺之?若其堕三都,却莱夷,沐浴而告三子,直侠中之馀事耳。太史公慷慨为李将军游说,下蚕室,一时无贤豪可缓争[6],雅慕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俯仰悲悼,作《游侠传》[7]。说者谓此等儒不道、吏不赦,使儒夫曲士貌圣贤之虚名[8],而不是爆然一见豪杰非常之作用,有卿云甘露[9],无迅雷疾霆[10],岂天之化工也哉[11]!人生精神意气,识量胆决,相辅而行,相轧而出:子侠乃孝,臣侠乃忠,妇侠乃烈,友侠乃信。贫贱非侠不振,患难百侠不赴,斗阋非侠不解[12],怨非侠不报,恩非侠不酬,冤非侠不伸,情非侠不合,祸乱非侠不克。古来自伊尹、孔孟而后,上至缨緌[13],下至岩谷[14],以及妇人女...
作者:徐訏一阿福是一个高高瘦瘦的人,他在我伯父家里种花,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只记得我伯父那时有一个花园,里面种满了奇花异卉,阿福就住在那个花园里,两个人整天弄花。可是我伯父是一个公子哥儿,他的兴趣常常改变,后来听说对一个女戏子发生兴趣,他就不再玩花,他把花园交给了阿福,阿福以后就专心经营这个花园,靠移植、分盆、接种来发售赚钱过活,为我伯父维持一个非常美好可爱的花园。那时候我才八岁,常常去玩,我叫他阿福叔,他对我很好,但是有一次我没有得他同意,摘了几朵月季,他一时大发脾气,打了我一顿,我颈上被打青一块。我哭着回家,告诉我母亲,母亲告诉伯父,可是我伯父轻描淡写的说:“阿福太喜欢花,士奇采了他的心爱的异种,所以……也难怪他。”我母亲当时很生气,以后就不许我再去伯父的花园,我很少再见阿福。伯父死后,阿福也离开伯父的家,以后没有人谈起,我自然也把他忘了。我长大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