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PTER 1 ]“啊,什么呀,为什么他们经常来别人的学校然后像那样把周围的事情搞得一团糟?我讨厌那样的家伙,他们只会来别人的学校捣乱。”“我跟你说,很明显....当大学毕业后他们既没有钱有没有脑子,甚至连一个跟班都没有。他们只是一群流氓。”“呀,我猜他知道有人在说他,糟了,你看他在看我们!!”[窗子关上了]随着同学嘭的一声关上窗子,我的思维也跌荡下来,手机在这时很没有情趣的响了起来。“喂..”“嘿,是我呀~出来!出来!!”“我告诉过你不要到我们学校前面来!”“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到学校后面来等你呀,哈哈。”“在那儿呆着。”我小心翼翼的关上手机,看了看同学们的眼睛,然后走下楼梯。如果他们发现了那个..那个家伙是我的男朋友..呃!!好恐怖呀..我走出学校后立马看见站在后门的他“嘿嘿,你要去哪儿,我在这儿!!”...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2〕,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那也许是确凿的罢,然而甲午战败了,——为什么独独要说“甲午”呢,是因为其时还在开学校,废读经〔4〕以前。 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5〕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其实呢,书的原式是改变了,错字是加添了,甚至于连文章都删改了,最便当的是《琳琅秘室丛书》〔6〕中的两种《茅亭客话》〔7〕,一是宋本,一是四库本,一比较就知道。“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也一样,不但本纪咧,列传咧,要摆“史架子”;里面也不敢说什么。据说,字里行间是也含着什...
品读余秋雨的历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时髦风气。如果我没有弄错,在革除了深度和力度的所谓"后文化时代",这是继汪国真之后在散文和历史交界处所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显然,历史和文学正在制造出一些新的产品:历史利用文学获得"美丽外观",而文学利用历史获得了"精神深度"。由此带来的文化狂喜,可以从该书的发行量上得到证实。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不妨让我们先回忆一下汪国真的诗歌(以下简称"汪诗")(尽管这是一件颇令人难堪的事情)。 海子死了,汪国真诞生了,这是1989年6月以后中国文学所发生的最富戏剧性的变化。海子一举带走了农业时代的诗歌真理,并为"汪诗"的涌现开辟出血的道路。"不合时宜"的"旧式"精神使徒,最终让位给了一个肤浅的诗坛流行歌手。这正是"历史的必然"。"海诗"不过是少数校园理想主义者的圣经,而"汪诗"才是热爱生活的广大女学生的起居事典。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之后,诗歌条...
中国人的吹嘘:根深蒂固的遗风所谓“吹嘘”,即是我们通常说的“吹牛”。“吹牛”的目的是炫耀。但在“吹牛”的领域里,永远不会有人会戴上封王的桂冠。中国人吹牛的吹法林林总总,历史悠久。如果把中国人吹牛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话,大概可以分为“四吹”。(一)血缘之吹所谓血缘之吹,并非只是指父母兄弟,也不只是仅限于近亲老表。只是同姓,纵然没有族谱可考,也可以上通三五千年以前的祖宗,从而找到一条脉络清晰的血缘。这种状况,上至帝王将相,中至才子佳人、文人政客,下至平民百姓及其流氓无赖等,自古以来都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如果说什么都可以纳税的话,恐怕唯吹牛一项是不纳税的。汉朝的皇帝刘邦,对群臣说:我是夏王朝驯龙刘累的后代。老天,龙是什么概念?龙是群兽之主。在中国古代,代表方位名词的即是以青龙为首,朱雀为次,白虎为三,玄武(一条蛇缠着万年龟的图腾)为四。此四兽代表东南西北。...
香港《亚州周刊》报道,五一黄金假期,大批中国大陆游客出境旅游,既显示了富起来的中国人的“阔气”,也暴露了一些“富”者的“不仁”。这些有失体面的行为如“衣冠不整、随地吐痰、乘车不排队”、“吸烟者也不管旅游景点和某些公共场合是禁烟区,仍然一烟在手,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引来国外游客的耻笑”等等,“真是把脸丢在国门外了”。文章最后说:“应该说,中国旅游大军的主流是健康的,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但少数人的不雅行为冲击了国际文明规范和文化氛围……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更需要公德心。仅有鼓起来的钱袋,而没有文明的礼仪,仍然是个富而不仁的穷人。这样的民族仍将还是落后的民族。”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礼仪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认识的拥有量及其应用,一个人的礼仪修养水平,能使其行为举止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有助于人们获...
背景介绍魔法石的主人尼古拉·勒梅 到底是什么让牛顿对尼古拉·勒梅如此着迷?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人对尼古拉之谜的狂热程度丝毫不亚于他们对埃及金字塔的兴趣。尼古拉到底有什么秘密如此广泛、深远地影响了西方世界,你在书中将会找到答案。 "我找到他了!" 哈利小声说,"我找到尼古拉· 勒梅了!" J·K·罗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999年。 1417年前后,尼古拉·勒梅死在他的小屋里。小屋地窖的柱子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号。 雨果《巴黎圣母院》,1831年。 我们知道中世纪有一对夫妻,尼古拉和潘乃丽。 荣格《移情心理学》,1946年。 1693年,牛顿翻译了尼古拉·勒梅的著作。其实在此之前的20年里,他早已经从该书中得到大量灵感,比如关于重力和光的理论。 贝逖·铎布《双面神的天才》,1991年。...
疾病病因研究及预防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节目。疾病和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疾病横行的时候,这个话题显得异常地响亮,那今天主持人阿忆给大家请来了北京市卫生局的副局长梁万年博士,他给我们带来的主题讲演将是“疾病病因研究及其预防”。但是梁博士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先看一段关于他的小片子。梁万年简历1961年出生于安徽,1978年考入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习。1983年继续在安徽医科大学学习,攻读流行病学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在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升任副院长、院长。1991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初做为跨世纪人才被引进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做教授组建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后出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
作者:王蒙回来了,回来了!美好而又可怜的童年回来了!耀眼的、神奇的,洁白得像梦一样地不可把握不可触摸的雪山回来了!葱茏的、成堆成片的、深远而又宁静的云杉林回来了!在雪山映照下面,树木绿得发黑,而小小的,一个又一个的水库却又清得发绿。故乡的冰峰、怪石、沙滩、密林、大河、山涧、瀑布、水花、蜂箱、马群……原来还都好好的呢!它们仍然是那样真实、那样朴素、那样亲切地等待着你的到来!而你呢?我仍然是我啊!故乡,童年,大地,你们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哈丽黛呀,你们的哈萨克女儿,你们的牧人的后代,你们的在马上生、马上长、马上成人的哈丽黛姑娘!伊尔-62型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不过三个小时,催促旅客上飞机的中、英文广播的声音还停留在耳际,甚至,当飞机的颠簸使她打了一个呃的时候,她的嘴里涌出来的仍然是北京东四拐角上早点铺的油饼和豆浆的气味。更不要说,即使飞机起飞以后,她的...
(一九九0年十二月五日) 本意见试行已经两年多了,我们根据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贯彻执行的经验,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改,供各级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执行。 一、公民 (一)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问题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开始。出生的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时的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原1条) 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达到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原2条) 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见原3条) 4.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段祺瑞 最高职务:北洋临时政府执政。最幸运处:被李鸿章欣赏,推荐他到德国学军事。最大特点:爱权不爱财。最伤心事:平生知己徐树铮被冯玉祥枪杀。 17岁千里步行投军;操炮一一命中,李鸿章转怒为笑,遣他留学德国习军事;小站练兵,成为袁世凯手下大将;一造共和,他有一份功劳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两位合肥人很出名,一个是李鸿章,另一个就是段祺瑞。 1881年,清军管带段从德操演返营,正在榻上抽烟歇息,忽然有马弁来报,说有人求见,段从德不耐烦地挥手说:“不见。”马弁为难地说:“来人自称是你的侄子。”段从德一愣,心里想:“我这里哪来什么侄子呢?”对马弁说:“让他进来吧。”一会儿,一个瘦瘦小小的少年进了营房,一见段从德就跪下叫道:“叔叔,我可找到你了!”段从德忙上前扶起少年,一看之下,吃惊道:“孩子,你怎么找到这里的?从家乡来的?”少年点头说:“侄子从合肥走来,专门投奔叔叔。”段从德更加吃惊:“步行...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出版的诗集有《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冯至诗选》(1980)等。1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2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会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赵卜成,卡内基训练资深讲师,拥有16年授课经验。美国卡内基训练北京、天津地区负责人。 内容简介: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是最为普遍、与每个人最紧密相关的一种关系。而这其中,家庭关系是更具特殊性的一种关系。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人的生存压力都很大,这往往使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本期节目中,赵卜成老师将围绕如何建立更和谐的家庭关系展开话题,依据多年调查的材料,结合我国国民家庭的具体情况,从企业处理人际关系的全新视角展开探讨。 赵卜成老师认为,应该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家庭,把家庭当成企业的缩影来看,充分重视家庭经营的重要性,正视家庭关系的特殊性,提出了家庭生活也需要建立规则的明确观点,以及统一共同价值观念的必要性。节目分别就忠诚、平等、尊重和包容等几个方面分别做了大量阐述,并逐层深入探讨了夫妻之间...
齐白石-一次自然生命的铺展 一 站在齐白石居住了31年,直到他生命最后的小屋门口,可以看见四周已经挤满了巨大、僵直、硬挺的高楼,开着玻璃窗,袒露着明晃晃的心脏。它们轻声地凑着靠近过来,像黑夜的狼群一样伺盯着眼下这几间破败的老屋。 门上写着的"谢绝参观",把我挡在了齐白石生前生活场所的视线之外。这个房子是一个并不太大的器皿,装满关于他的记忆后就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可是奇怪得很,这里一开始,还盛装着供成群结队的人用来润喉咙的清水,然而,现在竟倏地在急忙赶来的人面前,变成一个湿嗒嗒的、发黏的土罐子,只装了无尽的荒凉和为数不多的几声孤寂的咳嗽。浓厚的阴影重重地压在这个小院子的胸口上,于是这小院仿佛是一个正趴在母亲膝上酣睡的孩子遇上汽车相撞时,猛然被震动惊醒了。它试图埋下头,把眼睛再睁大来看,是不是还没脱离刚才混混沌沌的梦?然而,它的怀疑已没有了容身之所。 二 ...
徐惟诚 生孩子,把孩子养育成人,是一件喜事,快乐的事。从母亲怀孕开始,就会受到家人和亲友的祝福、祝贺,然后就开始各种忙碌,自然是带着喜悦的忙碌。在孩子的身上,寄托着父母的全部希望。教育孩子又是一件苦恼的事。许多做父母的人费尽了心血,孩子却总不能如自己的理想。有的孩子越学越不爱学习。有的父母节衣缩食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孩子却满不在乎,甚至仍然对父母不满。有的父母的谆谆教导被孩子视为碦嗦。有的父母被自己的孩子瞧不起。他们问: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他们想,自己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许多孩子也觉得苦恼。为什么作业越做越多?为什么怎么努力也不能让大人满意?为什么许多好的想法不能被理解?进入新世纪,这样的矛盾会不会更尖锐?进入新世纪,这样的矛盾是不是应当得到比较合理的解决?卢勤同志的这部作品,就是为解决这样的矛盾所做的努力。...
内蒙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 第一章 逃难公主遇王子 逃难公主遇王子1 这只是一座普通的住宅小区。 从不远处繁华的城市主干道七转八转,再越过一道满是烂菜叶散发出难闻气味的臭水沟,就是这座“面色铁青”的四层灰楼! 灰白的墙壁上被人用红漆划了一个大大的“拆”字,外围再被一个大红圆圈紧紧包裹着,就像是被一个刻了“拆”字的印章严实地盖了上去,映着灰白的墙壁,分外刺眼。 很难想象,N市繁华的商业街,竟还有这么一处“贫民窟”。与几十米外的喧闹繁华相比,这里与那里。分明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就是我的家。没有父亲,只有我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家。 我走出房间,看着依旧蔚蓝的一片天空,我慵懒地伸了一个懒腰。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六点三十分!时间刚刚好。今天可是甜点铺发工资的日子,领到了这笔钱,就可以把前日借张爷爷的两百块钱还了。 站在楼道间,凝目四望,杂乱的草坪、乌...
你的出走,无非是从一个牢笼迈向另一个牢笼——你会后悔的。那年,我似乎16岁。他们砸碎了玻璃杯、热水瓶、穿衣镜还有电视机。我无法想象没有穿衣镜和电视机的生活。每天出门前看几眼镜子里的自己,每天回来后看几眼电视里的别人,这些是我的嗜好。查老师问我:“你的爱好是什么?”我说:“照镜子和看电视。”他摇头晃脑:“这些是不良嗜好,怎么能成爱好呢?”“嗜好和爱好有什么区别,查老师?”“嗜好是中性词,爱好是褒义词。褒义知道吗?就是好的,美好的,明白了吗?相对的是贬义词,是坏的,丑陋的。”没有经过查老师的同意,我擅自把“照镜子和看电视是我的嗜好”这话写进了日记里。本来想加上“不良”二字,可是母亲说:“吃喝嫖赌才是不良嗜好。”穿衣镜没了,电视机没了。天刚有些亮色,灰里透白,白里透蓝,如同宣纸上化开的黑墨水,再倒上点蓝墨水。如果太阳出来了,就应该是再倒上了些红墨水。这样一联想,我找出了...
,,自 序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十二年前,我曾向台湾的听众描述过这种笛声。应《联合报》之邀,在台北中央图书馆发表了一个有关昆曲的演讲。演讲之余,还与我所敬重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作了一次有关昆曲之美的长篇对谈,发表于《中国时报》。那是我第一次到台湾,《文化苦旅》还没有在那里出版,因此我留给台湾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昆曲研究者。十二年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我的主要精力投注在对人类各大文明废墟的实地考察上。忘了是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我得到消息,昆曲被联合国评上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消息,使我荒凉的心境间增添了一份滋润。我在万里之外,听到了来自苏州的笛声。不久又听到另一个消息,世界遗产大会将在苏州召开。苏州有这个资格,种种理由中有一项,必与昆曲有关,我想。...
徐永晋:第三部主角,江西浔阳(九江)人,1894年出生,浔阳一中高一学生,外号“竹竿”,标准的学校优等生,被老师安排帮助王林斌学习,因此两人也就成了朋友(3-1)。1913年7月中国参加世界大战后,不顾家中的反对参了军,被分配到陆军第十师第二十旅三十八团二营五连三排一班,成为了“铁血青年团”的一员(3-11)。1914年3月随三十八团登陆美索不达米亚,成为中国陆军第一支有组织参加对同盟国战斗的步兵团(3-12)。徐永晋在抵达美索不达米亚后,随三十八团先后参加了迈阿米尔战役(3-13)、乌尔詹战斗(3-15)、库特——艾马赖战役(3-16)。在克泰齐丰解围战斗失败后的补充休整中,从上等兵升为下士(3-23)。1915年4月在增援卡尔巴拉时,因得罪了新任连长王兆军,徐永晋被以体罚新兵为由降为二等兵,并被不断地派去执行挖地雷、抓俘虏和敌后侦察之类的危险任务(3-26)。4月14日随三十八团参加进攻巴格达的战役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