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卷首语] 风格多样 兼收并蓄..........................何镇邦[好诗共享] 死者........................鲁伯特·布鲁克 屠 岸译 我不想比喻什么............................刘乐牛[开卷] 热爱(四首).............................汗 漫 一株七穗集(组诗七首)........................绿 原[方阵]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赵 恺 天真.................................邓朝晖 西藏以西...............................姜 耕 都市流浪者................................
玉梨魂作者:徐枕亚第01章 葬花 第02章 夜哭 第03章 课儿 第04章 诗媒第05章 芳讯 第06章 别秦 第07章 独醉 第08章 赠兰第09章 题影 第10章 情耗 第11章 心潮 第12章 情敌第13章 心药 第14章 孽媒 第15章 渴暑 第16章 灯市第17章 魔劫 第18章 对泣 第19章 秋心 第20章 噩梦第21章 证婚 第22章 琴心 第23章 剪情 第24章 挥血第25章 惊鸿 第26章 鹃化 第27章 隐痛 第28章 断肠第29章 日记 第30章 凭吊第一章 葬花 曙烟如梦,朝旭腾辉。光线直射于玻璃窗上,作胭脂色。窗外梨花一株,傍墙玉立,艳笼残月,香逐晓风。望之亭亭若缟袂仙,春睡未醒,而十八姨之催命符至矣。香雪缤纷,泪痕狼藉,玉容无主,万白狂飞,地上铺成一片雪衣。此时情景,即上群玉山头,游广寒宫里,恐亦无以过之。而窗之左假山石畔,则更有辛夷一株,轻苞初坼,红艳欲烧,晓露未干,压枝无力,芳姿袅娜,照耀于初日之下,如石...
知在...................................张 洁向北方..................................张 翎玫瑰花园.................................何 顿你的纽约做什么..............................唐 颖孔雀...................................马 枋银灯笼..................................吴文君[一个人的电影]乡村电影.................................格 非[封面中国]鲸须与拳击................................李 辉[亲历历史]碎片...................................谢文秀...
《科学画报》范汜 生物世界,弱肉强食,充满了竞争。在大自然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各种各样的动物以其杰出的才干演出了一幕幕有趣、紧张、有时又是可怕的活剧。 窒息捕食两栖动物一向以温顺出名,例如南美的五趾巨蛙,外形确实也很“憨厚”:粗腿、宽嘴、大眼、体长逾20厘米,平时总是一声不吭地蹲在地上。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这些“傻大个”竟是南美丛林中的“刽子手”!巨蛙食谱很广,啮齿动物、鸟类、蜥蜴、蝙蝠,甚至蛇,都可能成为它们的口中美餐。能捉的定捉,能吃的必吃,这是巨蛙的捕食逻辑。为了满足那贪婪的似乎永远满足不了的食欲,巨蛙总是不停地进食。 巨蛙的捕食技巧的确堪称一绝,它们身披保护色,静静地趴在草丛中。当猎物从它身边走过时,做梦也不曾想到灾难即将临头!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巨蛙猛一跃,张开大口含住猎物的脑袋。随即一阵吞咽,猎物的头部立刻滑入巨蛙的食道。 巨蛙的四肢似老虎钳牢牢箍...
春江[瑞士]赵淑侠写在《春江》出版之前(代序)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 写在《春江》出版之前(代序)本《我们的歌》和《落第》是短了许多,题材也全然迥异,虽说故事的发生现场部分在国外,内容却不是描写留学生生活的“留学生文艺”。很多读者问我:为什么要创造像刘慰祖那样苦恼的人?也有读者告诉我:他的历史包袱背得不比刘慰祖轻,他无祖可慰,而想去流浪。其实刘慰祖并不是我特意去创造的,他只是活在我们中间的一个。苦恼的现代人随处可见,即或面上不苦恼,心里也活得不轻松。过去的历史,当今的现实,汇合成的巨重,是知识分子们精神上最大的压力。时代带来的真实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得亮出来仔细看看了。年长一辈的知识分子,看过大山经过大海,曾身临其境的体验过。无论外界的...
《I服了YOU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 自序:我没你想象的那么坏 韩浩月 我总想着明天会和今天不同,明年会和今年不同。我也曾无数次憧憬着无数个明天、明年。对一个浪迹江湖的人来说,有梦想就是好的,哪怕自己全部的梦想不过是一个充盈的酒杯。 我2000年初来到北京。很多人不喜欢这个城市,而我恰好相反。表面上看我是务实、严谨的人,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我内心的浮华。北京没有因为我喜欢它而格外照顾我,她像考验每一个奔她而来的外省青年一样,用严寒、风沙、干燥的空气还有贫穷想把我哄走,但我的脾气不温不火,如煮不烂的牛皮筋,最终她像无计可施的女子,禁不住我的死缠蛮打,对我敞开了怀抱。 怀抱梦想,是的,走在街上,看看那些行人,别管他们的脚步多匆忙,显得多么的疲惫,相信他们心里都揣着一个梦想,有的真切,有的飘忽。很可笑,我刚到北京的时候,以为迎接我的会是不尽的美酒,事实上在一个朋友请...
孙春平一求作家深人生活,市里就安排他到管内的一个县当了个副书记。组织部找他谈话说得很明确,是挂职体验生活,不占干部指标。他就说,我明白,是“副七品员外郎”。众人就笑,说啥话到了作家嘴巴里,就出花样了。去县里报到那天,他去跟市委宣传部长辞行。宣传部长和他是高中的同学,在另一个县里干过一任书记,口碑不错,是有经验的。部长拉着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汽车前,就把嘴巴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你去县里,一时一刻也别忘了是去挂职,‘不求做好官,只求做好人’。”车开了,楚哲半天也没想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好人和好官,难道还有多大的不同吗?二楚哲刚到县里时,早上总是自己打开水和打扫房间。自己的办公室兼宿舍擦完了,还顺便将走廊也擦上一段,常慌得上班来的秘书干事们忙来抢他手里的拖布。负责领导人办公室卫生的小勤务员也一再脸红红他说,楚书记,我要挨批评了!后来,办公室主...
《感情篇》花前月下〈后篇〉 续接<前篇> 「她是货真价实的大姑娘。」东方非哼声道。 她讶了声,努力掩饰脸上的震惊。 没人告诉她,采花贼是女人,专来采男人的啊! 东方非一眼就看穿她的想法,在这种时刻仍有闲情意致跟她抬杠,道: 「女人想采下本爵爷,还得看我愿不愿意呢。」 那名婢女冷冷看了他一眼,道: 「乐知县谁人不知东方爵爷性喜男色,宠幸一名青年怀真。只是没有想到,原来东方非也有将男宠打扮成女子的癖好。」 东方非哈哈笑道: 「姑娘所言甚是。既然采花贼都能男扮女装害人了,我要怀真扮女装讨好我,也不算是奇事了。何况,你不觉得我的怀真女装娇艳可人,惹人无限遐思吗?」 阮冬故任着他俩说话时,乘机打量这婢女。此女眼有杀气,但略为涣散,脸色偏白,确实身上带伤。既然采花贼是男扮女装,那这杀手打哪来的? 东方非继续笑道: 「姑娘想全身而退,现在正是时机...
围炉夜话(清)王永彬著- 页面 2-围炉夜话 ·1·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 。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咸丰甲寅二月既望 王永彬书於桥西馆之一经堂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吾所见亦多矣。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
作者:李传思【作品简介】 芜城国家安全局侦察科长甄隐化名“刘正军”到L国对L国国际技术研究中心摸底,发现该中心与L国军事情报局关系密切。三年后,已经堕落为L国间谍分子的芜城知名记者刘峻留学归来,通过玩弄益北机器厂工程师吴家谦的女儿吴玲的感情,窃取了“开花弹设计图纸”后,辞去报社职务来到靠近我某导弹部队的天华公司,而此时他与“刘正军”成了无话不谈的网友……【作者简介】 谨以此文献给战斗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 作者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的前沿,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创作了这部佳作,作品警示人们:在个人荣辱、地方局部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生死抉择?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令人警醒、引人深思、振聋发聩!——题记第一章 跨国调查 三年前。 濒临海边的L国首都,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
附录 三毛——异乡的赌徒桂文亚三毛——异乡的赌徒桂文亚她赤足盘坐在小房间的地毯上。浅棕色脸庞垂着两根麻花辫,闪动一双大黑眼。“我的写作,完全是游于艺。是玩,就是玩,写完了,我的事情也了结了。我从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读者,也很少想到稿费,但是,文章登出来,看排版铅字,是一种快乐。”三毛,异乡的流浪者,仆仆风尘地回来了。这晚,她穿着白色麻纱缀花上衣,蓝色牛仔裤,手腕上套着一对凹凸雕刻的银镯,比起照片,本人更显得慧黠、灵秀。“我最喜欢做印地安人。”她笑着说。肤色、装扮,的确使她像个印地安少女,然而,举止神态,又有一股形容不出的吉普赛。她原本不打算回来。原因是情绪上好不容易安定住,马上又换环境,难免会很激动,另方面,也恐怕把撒哈拉沙漠里培养出来的清朗性情,搅混了。毕竟,还是回来了。其中一个实际理由是:暂别荷西,可以减少他失业后的心理和经济...
1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停了,地面一片白茫茫的。窝着偷懒的太阳没精打采地从云彩缝里探出一张黄巴巴、病蔫蔫的脸,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半空中挂着,像一张冻得硬邦邦的秫秫面饼子似的,让人感觉似乎更冷了。杨结实一边坐在火炉旁抽着冬虫夏草烟,一边想:他娘的,可着劲儿地冷吧。越冷越好。最好直接从天上下冰刀子,那才叫过瘾哩。照这样冷下去,煤价还得长。只要煤价不停地往上疯长,钞票就会像雪片子一样滚滚而来,想挡都挡不住。不过,忙活了这么些天,无论如何,晚上得进城去洗个桑拿,冲冲身上的霉气了。杨结实是杨树岗煤矿的矿主,以前差不多每个礼拜都要进城去洗一次桑拿。可是,由于矿上刚刚出了事故,死了三个人,好不容易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打点好,半个多月没有进城去,浑身的骨头如同拧得过紧的螺丝帽,快要绷不住劲儿了。心说:贱骨头、贱骨头,这人的一身骨头帮子就是贱。几天不拿捏拿捏、敲打敲打,就浑身不自在,跟闹了猪瘟似的。...
小四专栏:光之芒(1)01 光线听说光线是有生命的,在很久以前,是如同鱼或者大象一般的活物。那日在书上看到这样的一段话的时候,窗外正好是冬日里难得的晴天。光线从窗户照耀进来,亮得刺眼,些许的尘埃缓慢浮动在空气里。小呆趴在我脚边吐着舌头,眼睛在剧烈的光线下眯成一条缝。人的心情也是这样吧。可以理解为活物。像是每个人心里都居住着这样一个生命体。以它们的心情,左右着我们的心情。甚至也可以和光线扯上关系。人在晴朗的天空下,一般都会觉得开朗和充满希望。在昏暗的黄昏,一般会觉得怅然若失的悲伤。这些都是和光线有关的,人的内心。我对光线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周末睡到中午,眼皮被光线打亮,醒过来就听见了收音机里广播的声音,或者怀旧的歌曲,厨房里妈妈已经烧好了饭菜。就算是在上海独自生活很多年之后,我每个周末在光线中醒来的时候,就一定会想起少年时的这样的场景。而如果那一天是一个阴天,我就会蒙...
寻找无双王小波寻找无双 第一章 1 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除此知外,她的嘴很大,叫起来的声音很响,尤其是她只要见到一个心不在焉的人,就会从背后偷偷摸上去,在人家耳畔大叫一声,在这样近的距离内,她的声音足可以把人家的耳膜吼破。她还有一匹小马,经常骑在马上出来,在马背上发射弹弓。她的弹丸是用铜做的,打到人头上,足可以把皮肉都打破。假如不是那时的人都留了很厚的头发,连脑子都能打出来。就是因为她的弹弓,...
“我是人,没有爱情我就无法生活,否则我将冻僵,变成石头。”我喜欢这种奇特而贴切的比喻,当然还有那悲哀的调子。那来自生活某个不确定方位的忧郁的音调总是打动我。忧郁的声调,隐含了一种美丽的哭泣。《爱无藏身之地》发行之后,图书市场反响较好,随之而来,一些朋友也找我倾诉自己的经历,这就是说,每个人活着,都拥有一堆自己的故事。日子久了,我发现有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比如一个职业女性,当她诉说自己的故事如何曲折,她说的故事其实只是个外壳,一个爱情的代名词,假如打开这个包装,里面大都藏有一块块瑰丽的芳草地。是的,那里有一缕缕的珍藏,和对珍藏的守望。初冬的那天下午,雪天清寂,倚着北窗,听一个职业女性的叙说,话语里东一处西一处闪烁一个男人的身影,开始是模糊的,渐渐他就从云雾里走了过来。一些标志性背景也随之出现:车站,窗口下的一棵梧桐树,细雨兼黄昏。不知不觉,我像看电视剧那样,...
作者:(日)山田咏美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作者简介内容提要 第一部 “你这会儿最想要什么?”如果你问她,她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我要一张床。”但是,她所说的床并不是她以前用惯了的、熟悉得像朋友一样的那种床。那种床,床上铺着一床被压得皱巴巴的毛毯,被窝里除了自己的体温外,还有另一个人的余温,一支胳膊舒适地枕在她的脖子下。而此时,她所想要的仅仅只是一张简简单单用来睡觉的床。 这样的床,她以前用过吗?即使是用过,大概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一张用来睡觉的床、一张睡起来让人感到就像死去一样的真正的床,睡在上面什么都不用考虑。可是现在,她发自内心地想要一张床,好让自己一头钻进毛毯,像死人似地躺下,让她感到舒适而又孤独。睡在床上,不受他人任何情感侵扰,自己的情感不至于受制于人。她在想,她的感情,曾经像水中的鱼儿一样,被钓竿百般勾引,尽让人钻空子,只要一看见鱼饵在摇晃,就忍不...
李安,1954年出生在台北,祖籍江西。1975年他自台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1983年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分界线》(“FineLine”)作为其毕业作品,该片还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这段时间,他还参加了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反映学生生活的电影《Joe""""sBed-StuyBarbershop:WeCut Heads》的摄制工作。 接下来的6年时间,他一直在美国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工作。期间,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1990年完成了剧本《推手》获台湾地区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也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1992年,他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 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第二部电影《喜宴》使李安在国际影视界的声誉大振,一举跃入世界知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