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08日 15:03 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却鲜有作为。一个看似平庸的王朝,却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很容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但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却成为后世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人物。 在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间,他力图继承嘉庆帝的遗志,勤政图治,克勤克俭;他也曾戡定西陲,严禁鸦片流毒,以重现盛世的辉煌。但是道光的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他的治国之...
读《中国远征军史》(代序)时广东、冀伯祥二位同志历时六载,在广泛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这第一部较详尽、较全面地反映四十年前中国远征军历史的著作,这是我国二战史研究、抗战史研究中的一件好事情,可喜可贺。建国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有关中国远征军的系统研究,在我国几乎是个空白,国外也涉及甚少。《中国远征军史》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较为客观、公正地论述和评价了中国远征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战中的地位、作用、影响,这部书突出的特点,在于史料丰富、详实,分析论证严密、独到,读起来颇有新颖感、吸引力,是近年来所出版的相关学科的史学著作中难得一见的好书。两位青年历史学家这一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对我国二战史、抗战史的研究是一个贡献,望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使这一研究工作能继续良好地深入下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张继平...
前言及目录 前言(1)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的理财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不断增多,人们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国内股票市场在2006年走出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更是激发了人们的理财需求,理财热情空前高涨。很多人在狂热投资股票和基金时,对家庭理财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了过度投资的行为:有的人拿出家中的全部储蓄投入股票市场,甚至拿家里的住房做抵押,融资进行股票投资,全然不顾及家庭的财务风险,一心只想发财;还有一些人对保险缺乏正确的认识,购买了过量的保险产品,导致家庭资产流动性差,收益率低;还有不少人,由于过度负债消费,陷入财务危机;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同理财的本质相悖的。理财的本质是在保证家庭财务安全的基础上,使家庭的整体资产实现长期的保值和增值,理财的目的是使家庭生活幸福。要想消除人们对理财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提高人们的理财水平,其中的一个重要环...
主讲人简介: 乔建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41年8月27日生于陕西榆林,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至2001年任所长;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瑶族民歌》、《土地与歌》、《中国音乐》等。 内容简介: 生命需要回味,一位瞎子的一生会是什么状态?阿炳这位盲人,何以成了二十世纪响彻世界的音乐家?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广为传诵的《二泉映月》是如何诞生的? 阿炳原名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东亭,其父华清河。据说阿炳为其父与一寡妇所生的私生子,从小阿炳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歧视、漫骂充斥了阿炳的童年。两三岁时其母亲便因病去世,此时的阿炳跟随精通道教音律的...
主讲人简介 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的考古、历史、文物、美术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唐代金银器研究》等三部,发表各种论著百余篇,主要包括吐谷浑余部历史的研究、三国至隋唐时期墓葬制度的研究、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古代马具的研究、古代玻璃器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目前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重大课题“汉唐陵墓制度研究”、“边疆考古研究”、“古代中外关系史:新史料的调查、整理与研究”等课题。 专 业:中国考古学、美术史。主从事三国至隋唐(三至十世纪)考古和中西交通考古、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 内容简介 灿烂辉煌的黄金、白银,自古以来被视为珍贵财富的象征。中国古代金银器富丽华美、格调高雅。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传世之作,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灵感。透视出一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目 录 解释中国社会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代序)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封建 一、周代的封建 二、后世有关“封建”与“郡县”的历史争论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概念 一、“封建社会”概念在中国的由来 二、中国各期“封建社会”说的理论依据 三、西方“封建社会”的概念 四、西方学者论“中国封建社会”第三章 春秋社会的等级 一、初步的划分 二、贵族等级与非贵族等级 三、小结第四章 春秋社会的世族 一、世族的由来 二、春秋世族的一般情形 三、公族的世袭∶以鲁国季孙氏为例 四、非公族的世袭∶以晋国赵氏为例 五、世族的文化第五章 世袭社会的解体 一、社会流动的结构性改变 二、世袭社会解体的诸原因 三、承前启后的孔子 四、解体之后 解释中国社会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代序)...
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原书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童年和少年时代第二章····························当兵第三章························参加国内战争第四章·······················担任团长和旅长第五章······在工农红军骑兵监察部工作,骑兵第1集团军骑兵第4师第六章················白俄罗斯军区骑兵第3军和第6军第七章···················不宣而战的哈勒哈河之役第八章······················指挥基辅特别军区第九章·····················伟大卫国战争的前夜第十章··························战争开始...
《唐诗鉴赏辞典》感遇十二首之一五言古诗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1.葳(wei1)蕤(rui2):草木枝叶茂盛下垂下的样子。2.自尔:自然。3.“闻风”句:闻到了风吹送过来兰桂的香气,而生爱慕之心。【赏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诗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卐”字旗的陨落作者:田渴新 ..不是序 您知道“卐”字的来历和含义吗?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卐”字:一个是佛家的“卐”,一个是纳粹的“卐”,但就其本来意义来说,它们之间毫无关系。 佛家的“卐”字渊源于上古时代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后来被古代印度佛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被普遍地作为吉祥的标志。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人们对“卐”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武则天最后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纳粹的“卐”字取义于德国法西斯纳粹党的名称。纳粹党的中文意思是“国家社会党”,在德文中“国家”和“社会”的字头都是“S”,希特勒将这两个字头交错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卐”的形状。 有人把纳粹的符号写作右旋的“卐”,而把佛家的标志写成左旋的“卐”。其实不然。佛家大多认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样,他们举行各...
*悲悯生命 科技发展了,现代人读的是电子读物,乘的是波音飞机。作家,比以前不好当。你能看到的书,他人也能看到。你能参观的自然景点异域风光,别人也许去过得更早更多。从前的诗人,骑一小毛驴,走啊走,四蹄就踏出一首千古绝唱。现代你就是跨着登月火箭,也是干抓一把火山灰阑珊归来。 也许是不自信,我基本上不写游记,不写历史,不写我的时代以外的故事。我将笔触更多地剖向我所生长的土壤,目光关注危机四伏的世界。婴儿与世纪 新的世纪马上就要到了。说来有趣,世纪的计算方法,和一个婴儿的诞生有关。尽管在宗教的学说里,这个婴儿是那么超凡入圣,但以我一个当过多年医生的眼光看,婴儿就是婴儿,他的第一声啼哭,只是一次响亮的呼吸。 一个孩子,就像一颗渐渐长大的珍珠,润泽明媚。人们不是以一位老人的逝世当作新的开端,不是偶然的。当我们面对一个婴儿的降临,总是会以最美好的心态祝福他比以往的任何一...
书名:医学指归作者:赵术堂朝代:清年份:公元1851年序属性:余自服官以来,三令兴化,每接士大夫,必询其人之孝友者及仁浓端谨者,期以为风俗倡。又以其地数有水患,人多病湿,思得良医起其病,众咸以双湖赵君对。已而因微疾,见其人恂恂然恭且谨。及其论脉络分寸,如洞见五脏 结,冠一时歧黄家。乃知君故高邮人,家于兴为医,以活人为志,江淮间足迹殆遍。性谦慎,好施予,乐于为善。内行尤淳笃,事二亲克孝。遇病且贫者就医,必赠以药。虽大寒暑,治病弗辍。兼以其暇成《医学指归》一书,俾后之学医者识经络原委焉。夫以所见于君者如彼,所闻于人者如此,其孝而好善也,信矣!其仁浓端谨而工医也,信矣!余因望兴人而并及于侨兴之人,君乃其尤粹者,故于君归道山时,余有“实心为善”之额贶之。近闻令子以君行实请旌于朝,余亦以令兴久,编辑《兴志》将成书,载君于流寓传。然则君志在活人,君之书又志在贻后学以活人,读其书者...
绪论:科学蒙难若干原因的历史分析 这里,我们考察和剖析了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蒙难的32个事例。就每个事例来 说,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现象,其原因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 但其中却存在着带有普遍性的一些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 传统观念的束缚 新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常常是原有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是与传统观念相冲突的, 因此,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固执于旧理论,必然造成科学成果在发现和公认时间上 的延迟和传播空间上的限制。 原有的科学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人们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然而,如果把它 看成是僵死的、绝对不发展的,那么就会束缚新的科学发现。19世纪90年代,勒贝 格在前辈数学家所取的成果基础上,大胆地改进了黎曼积分,以函数值相近的区集 分划代替了求积区间从左至右的分划,以集合“测度”的一般理论代替了粗糙的 “广延”理论,于1902年写出《积分、长度、...
宗喀巴大师造颂 比丘法尊译 优婆塞刘彭栩造科安钦上师说解 比丘观空度语 优婆塞周叔迦笔受於讲说之初,常先开示听经之法,请应如何发心,及以何想而谛听闻。是中有六种想,第一於已作病人想,来听法者身体健康,何以云病,所谓病者,非四大不调之痛,乃烦恼增盛之病,吾人流转三界,莫不由於贪嗔痴烦恼,故称病人,以听法者现具贪嗔痴三毒故,四大不调之病,亦由三毒而起,贪盛者水大不调,嗔盛泛火大不调,痴盛者风大不调,由内三毒盛故外感四大诸病,是故听者於已应作病人想。第二於说法者应作医师想,善知识开示法药,犹如医师随所有病而与其药。第三於所说法应作药想,以有斯病故,应以斯药而为对治。第四於如法修行作服药想,若有良医,处以妙药,若不服食,疾终不愈,修行亦然,如法行者,烦恼疾愈。第五於正法作久住想,如有妙药则愿世间恒具足之,病者得愈,佛法久住,可以疗众生烦恼病。第六於佛作大师想,唯佛能救...
(一)2006年试卷的特点综观2005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我们不难发现2006年试卷的特点。第一, 2006年试卷继续沿用文理科使用统一试卷。第二, 90分的试题是必答题,另外10分为选做题,要求考生从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第1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2道试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门或多门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醒考生的是,要认真看好试卷的要求。第三,题型分三种:选择题Ⅰ、选择题Ⅱ、分析题三种题型各占16%、34%和50%。第四,由于课程的调整,适当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值,由原来的18分提高到20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由原来的22分调整为20分。第五,根据考试时间安排,2006年“形势与政策”的考核时间范围为2004年11月-2005年10月...
...::: 目 录 :::...[本刊特稿] 中葡政治外交500年.........................黄庆华 十年磨一剑 霜刃始出匣........................林 琦[文化思考] 关于文化的随想............................宁 可 为什么我们可以在都市的街头喝一瓶矿泉水................田 松 宗族权力与乡村秩序..........................喻 中 章士钊的从政困局...........................尤小立[学术评论] 为库恩的“范式”申辩.........................王纪潮 纳博科夫:在语言的三度空间逍遥....................李小均 从《人间词话》与《人间词》看王国维的理论矛盾................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第三单元 哈佛经理的能力 第二章 哈佛经理的语言能力第二章 哈佛经理的语言能力说话的秘诀你和对方的谈话业已开始,在交谈进行中,希望你能分出一部分精力来,留心你的声音。首先你要留意自己,说话是不是太快了些?如果有些说得快而清楚,有些快而不清楚,简直使人听了等于没听,口吃的毛病往往是由此而来的。因说话太快而致字音不清,固不足道,即使快而清楚,也不足效法的。你虽有说话很快的本领,但听者不一定有听得快的本领。说话目的在于使人全部明了,别人听不清,就不懂,就是浪费。训练你自己,说话时声音要清楚,快慢要合度。说一句,人家就听懂一句,不必再问你——你要明白,陌生人或地位比你低下的人是不大敢一再请你重说的。你说话的声音不太响吗?在火车里,在飞机里,或者是在别人放爆竹的时候,提高声音说话是不得已的,但是平时就不必要也不能太大声了。试想在宁静的黄昏,树下谈心,...
书名:医学传灯作者:陈歧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自叙属性:医者意也。以我之意。揣病之情。始终洞悉。然后可以为医。但天下之意有有本之意。有无本之意。无本者师心自用。未尝有所闻见。妄而不可为训也。有本者得之师资。鉴之往昔。论一症。订一方。皆有上下千古之识。不敢以己意为臆逆也。然而几此亦甚难矣。晋朝以前。司是术者。类皆缙绅先生。苦心济世。精言微论。卓有可观。后世用为糊口之术。文人学士。概不与焉。脉理方论。已自不工。而又当兵火之后。医经残缺。凑合成书。其中虽有可采之说。精奥难解。不可从者十之六七。若非临症参考。将何去而何从乎。予不敏忝生名阀。当以书香为急。不幸稚年失怙。叠罹水患。不能沉心于举业。一生虚度。何以告无罪于祖宗。然而择术于医。固为温饱之计。而删述纂修之功。固当亦有责焉。于是访投明师。讲习数年。其所获者。医学之规矩已耳。法律已耳。临症不无少隔。因思孟子有云。...
央视国际2005年04月25日10:03内容简介:《红楼梦》里的贾氏宗族是一个百年大族,它的名望地位,在当时虽不说数一数二,但也无人能比。处在四大家族首位的贾家在其家族成员的婚姻上不但讲究门当户对,并且尽量与其他几大家族联络有亲,以便延续其家族的财富和地位。但在贾氏子孙的延续上,宁国府已经面临三代单传的危险局面,这对于一个封建大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作为三代单传的终端人物贾蓉,他的媳妇无比重要,而《红楼梦》里贾蓉的妻子秦可卿,却远没有贾府里其他媳妇出身那么尊贵,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秦可卿出身哪里?离奇古怪的文字,道出了秦可卿不同寻常的出身,宦囊羞涩的秦业怎么会与堂堂贾府有些瓜葛?在曹雪芹笔下,为什么独独对秦可卿的交代含糊不清?是搪塞?是恐惧?扑朔迷离,迷离扑朔。秦可卿出身寒微、地位低贱,却能成为宁国府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曹雪芹的良苦用心是为何意?一个有着开国之功的百年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