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秦牧 即使我们的岁月里有晦冥风雨,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笑声。 笑声除了表达欢乐外,有时也抒发愤怒、轻蔑、会心的理解、无声的批判……西方有一句谚语说:“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 此语不虚。 好些动物都会流泪,但人类以外的所有动物都不会笑,甚至人类的近亲猩猩,远亲猴子,有“海洋中的人类”之称的海豚,都概莫能属。 鹦鹉、八哥能够模仿人类的笑声,但是它们的笑徒有形式并无内容,它们仅仅是模仿而已。澳洲的“笑鸟”声音酷似人的笑声,但那仅仅是“像煞”而已,也不是真笑。 人既然天赋予笑这种机能,总得不时发挥一下才好。 这儿写下几则笑的小品,聊以锻炼自己的这种机能,以免面部肌肉绷得过紧,丧失天赋。 两刀相割“两刀相割”,钢质差的刀立刻崩口。理论的交锋也然,这种交锋不一定在讲坛上、会议中,有时也在日常生活里面。 听到北方有位作者说,他看到两个三轮车工人吵架...
[第一阅读] 想象一位歌手(中篇).........................蒋 韵 沙城之恋...............................谢 挺 乱红.................................白 灵 验明正身...............................罗 萌 好人如何,罪人又如何.........................刘 春 山中.................................刘 春 不知所终的旅行............................晓 枫 壶嘴儿................................母国政 马小度的牙齿.............................黎 晗[报告文学] 田野清风...........
食相报告我们是害虫在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中,初民肯定吃过虫,而且没少吃……最近的媒体上有不少号召吃虫的文字,每读到一次,就会连倒两三天胃口,尤甚于吃了真虫。这些文字里提到的虫,包括蚂蚁、蚯蚓、蟑螂、苍蝇、蜻蜓、蟋蟀、蝉、蝗虫、甲虫、青虫,甚至还有毛毛虫和蛆。对于营养和美味的描述甚为煽情,恕我不忍引用。至于好端端的为什么竟想起了吃虫子,某网站有一篇不知是从哪里抄来的文章称:“就在一九九九年,人类已度过了自己的六十亿人口日,六十亿个肚子,向地球要吃的?选为了开辟新的食物来源,人类吹响了向昆虫进军的号角。”僧多粥少,有道理。上星期还有报道说全世界吃不饱的人口已增加至八亿。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我不幸身为此八亿饥民中之一员,宁可饿死,也绝不吃上述虫子。当然我会选择自焚,用高标号汽油,防止那些吃虫的人把我吃了。虫子有营养,蛋白质丰富,甚至“蕴含了十几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这些...
你听我讲完当我听见潺潺的水声那正是梦中的午夜你的翩翩的舞姿在云端隐去我已经不会写诗 ——孙甘露之一某日 新疆之行归来,宝爷招饭局。席间言及往返喀什之空中险情,渲染飞行之可怕。在南疆时,许老师就发短信来定义了我们的新疆之行:“没有艳遇的旅行处处受阻。”钱文中在对面幽幽地说:我早就戒了飞机。次日他要乘火车去香港开会。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坐了,到几十个小时的火车,不是谁都受得了的。只要他在,旁人只管吃菜喝酒,吹牛的事归他。某日 接陈丹青电邮,放假他去纽约数日。建议读以塞亚·柏林之著作。翻出《反潮流》及《柏林谈话录》。 ——因为他无缘分享柏拉图式的理性官能,他无法相信有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绝对价值。关于赫尔德最先说明归属于共同体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而与赫尔德的清晰相反,黑格尔之后,二战之前,德国哲学那种模糊不清、文绉绉的写法,好像是在黑夜中、在大海底下写作。妙喻。...
您所在的位置:一只挑战奇迹实现梦想的狗>正文回目录第1节:石黑谦吾(图)作者: [日]石黑谦吾 "感动一亿亚洲人心",全球销量近千万册的超级畅销书《再见了,可鲁》姐妹篇,石黑谦吾继《再见了,可鲁》之后再掀感动热潮。导盲犬娇娜,可鲁的"姐姐",让盲人宫本重获生活信念,让重新坚强的宫本感悟出"失明也是幸福的"。 石黑谦吾 1961年生于日本金泽市。曾任杂志记者,编辑,参与过书籍的写作、编写、编辑。著有畅销书《再见了,可鲁》、《导盲犬驯养员》等等,石黑谦吾还积极参与了许多其他领域的活动,写成了《和狗一起行走导盲犬用户的诗》,《佳犬新闻》等关于导盲犬和小狗的著作。另有"分类王"之称的《考题中不会出现的日本图表式结构》、《新俏皮话》等文化类作品。目录页 下一页您所在的位置:一只挑战奇迹实现梦想的狗>正文回目录第2节:宫本武(图)作者: [日]石黑谦吾...
一一个名叫林红的女人,在整理一个名叫李汉林的男人的抽屉时,发现一个陈旧的信封叠得十分整齐,她就将信封打开,从里面取出了另一个叠得同样整齐的信封,她再次打开信封,又看到一个叠起来的信封,然后她看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铝制的钥匙毫无奇特之处,为什么要用三个信封保护起来?林红把钥匙放在手上,她看到钥匙微微有些发黑,显然钥匙已经使用了很多岁月。从钥匙的体积上,她判断出这把钥匙不是为了打开门锁的,它要打开的只是抽屉上的锁或者是皮箱上的锁。她站起来,走到写字桌前,将钥匙插进抽屉的锁孔,她无法将抽屉打开;她又将钥匙往皮箱的锁孔里插,她发现插不进去;接下去她寻找到家中所有的锁,这把钥匙都不能将那些锁打开,也就是说这把钥匙与他们这个家庭没有关系,所以……她意识到这把钥匙是一个不速之客。这天下午,这位三十五岁的女人陷入了怀疑、不安、害怕和猜想之中,她拿着...
楔子 秋天午后,和风吹过,窗帘一阵扰动。 待风平帘静之后,窗帘下方露出一双穿著小小粉蓝袜子的小脚,踩着毛毛小拖鞋踮呀踮的,看得出那人正攀着窗引颈期待。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窗帘总算被用力挥开,一个幼小可爱,穿著小洋装的小女孩从窗帘后转了出来。 短发小女孩红着双眼,嘟着小嘴儿,手儿也握得死紧,只见她不断的抽着气。 「哇哇哇……」等不到人,范青霓无比的委屈,心酸酸眼也酸酸,忍不住大哭起来。 不到三分钟,拚了全身力气哭泣的她,瓜子小脸涨得通红,原本猫眼般的大眼睛也被揉得像泡肿的梅子。 她浑身颤抖的模样,说有多可怜就有多可怜,让人忍不住想要好好的抱抱她,给她宠爱,使她快乐。 笑着的她像个小天使,像散发出一团温暖的光。 天使是不应该悲伤哭泣的,但青霓正十分失望,哪有心情笑呢? 她从中午吃饱饭后就等待着,但等到快傍晚了,还是没等到人。 现在的感觉,就...
(第五伦云)贤士,今日加官赐赏,便好道峥嵘有日,奋发有时。(正末唱)【斗鹌鹑】人都道我暮景桑榆,合有些峥嵘气象,可正是乐极悲生,今日个泰来否往。(第五伦云)为你在此筑垒坟墙,栽松种柏,百日有余,小官奏知圣人,特来宣命。(正末唱)垒筑了这五六板坟墙,奏与帝王,又不曾学傅说作辑为霖,误陛下眠思梦想。(第五伦云)贤士不可迟延怠慢,便索临朝,同见圣人去来。(正末唱)【上小楼】过举他门下侍郎。落保了也朝中宰相。(第五伦云)因贤士高才大德,举荐为官。(正未唱)有甚么孝廉方正,德行才能,政事文章?(第五伦云)若得贤士为官,黎民有望也。(正末唱)怎消的一方之地,百万生灵,将咱倚仗?(第五伦云)贤士,您有尹铎之才,当以重用。(正末唱)我又无尹铎才怎生保障?(第五伦云)请贤士上马。(正末云)念吾弟威灵可表。范式丹诚,本来庐墓。但朝廷有诏,礼不容违。苟得志于朝,必不使吾弟湮灭九泉之下。(做辞墓科)(第五伦云)祗从人...
译序 一八三三年对于巴尔扎克来说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关键的一年。在生活上,那年圣诞他与韩斯卡夫人暗中定情;在创作上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年九月,也就是《欧叶妮·格朗台》初稿完成的时候,他向妹妹自信地宣告:"我要统治欧洲文坛了,而且不会受到挫折!我只须再努力奋斗两年,就能超越一切企图束缚我的手脚、阻碍我前进的人!"①他的自信产生于他醖酿已久的一个巨大的设想:他想把已写的和将写的全部作品合成一个"整体建筑",他称这个建筑为"我的玛德莱娜大教堂。"一八三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他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把这个设想具体化为宏伟的计划: ①参见斯蒂汶·茨威格《巴尔扎克》英译本,纽约维京出版社一九四六年出版。 ②引自安德烈·莫洛亚《巴尔扎克传》中译本第二九九页,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出版。 ③参见斯蒂汶·茨威格《巴尔扎克》英译本第十章《巴尔扎克发现他的秘密》,纽约维京出版社...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续集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4年5月第2版第1次印刷 定价:45.00(上、下) 内容提要 康妮与情人梅勒斯在勒格贝庄园分手以后,便回到她父亲的身边,而梅勒斯则到吉兰治农场去做工。恰在康妮身怀六甲的时候,梅勒斯与纯情少女薇拉在特伦特河的芦荡里狂热地相爱,使得康妮在孤寂中受着难产的煎熬。 虽然他们最后经过万般曲折又走到一起,但已是貌合神离。灵与肉分离的结果,使得梅勒斯神秘地失踪了,康妮也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再次拒绝克利福德要她重返勒格贝的“好意”,又在人生之路上徘徊了。 爱情是一个暴君,对任何人也不肯怜恤。 [法]高乃依 爱情本是风波险恶的海,这里总不免发生些猜忌,或无谓的倾轧。 [英]乔叟 谁要以为爱情可以忘却,忠诚可以践踏,那谁就该下地狱。 [德]海泽 目录 第一章寂静的庄园 第二章偷食禁果的亚当和夏娃...
写在前面楔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
作者:如风 justwind@188本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部分情节雷同,实属巧合!经理告诉我去北京出差的消息,我心里忍不住一阵窃喜。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出差,也并非第一次去北京,但我的心情却是掩不住激动。不为什么,只是因为上网以后才了解这个同志世界,才知道北京这个同志之都的种种,就一直有股想去看看的冲动,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实现了。下了火车,京城熟悉的感觉就扑面而来。其实对于北京我已是轻车熟路,毕竟曾经在这座城市里呆过一段日子,只是它对于我没有留下多少好感,便在记忆中冲淡了不少。然而坐在出租车上,听着司机一口京片子、看着长安街的车水马龙,我不免想到了一句词, 李清照的婉约词--“物似人非事事休” ,只是自己还没有“未语泪先流”。与几年前闯北京的那个楞头小伙相比,岁月自然把我改变了许多,更特别的是通过网络,我的同志心态已经由朦胧走向清晰,关于同志生活的经验也...
序 《花呆》是带点轻微性质的神怪故事,描述一个被惩罚的神祗在人间岁月流转中,不停地被遗忘的故事。 时代,是现代。哈,老实说,一开始定为现代,我心里觉得有点怪怪的,总觉得这种带点神话性质的,应该放在古代才对(我被洗脑了吗?我的既定古板观念是,带有神鬼性质的大多属于古代,这就是当初「十二花神」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古代的原因之一啊)。 一开始写时,怎么样都觉得「啊,这是古代吧,有神祗就该摆在古代吧,神祗摆在现代很奇怪吧」,在写头一章时,这种抗议之声不停地敲打我的脑袋瓜,但要我转成古代,我可不甘心。 因为这本《花呆》在我脑里发酵很久了,当初误会「食衣住行」的诗文选,共写了三版,第一版是《及时行乐》番外,第二版则是短文的「花呆」,最后才是「十二相思」(啊,已经一年了,我动作好慢,再过N年我都写不完要写的吧)。当初,觉得《花呆》书名不错,于是就延长为长篇故事了。...
不该欺负你程浅1行色匆匆的台北街头。迟敏下了出租车,映入眼帘的是“安颂银行”气派显眼的招牌,她终于安下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对她这样一个缺乏方向感又对台北不熟的人来说,搭出租车无疑是个明智的决定。离面试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够她慢条斯理地吃完三明治,如果今天的面试也能这么顺利就好了。“安颂银行”历史悠久,这一次招考五位高级办事员,少说也有一、两百人寄履历表。人事部门从中筛选出五十人参加笔试,前十名才有资格参加今天的面试。据说,“安颂银行”的关老板和“瑞开银行”的项老板年轻时曾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两个人结下梁子后,事事都爱互别苗头,台北商圈增添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话题。前不久瑞开挖走了安颂极为倚重的几名中、高阶主管,迫使安颂在人事大震荡下,不得不大规模招考职员,企图补进一批新血。可惜,两位年逾半百、事必躬亲的大老板都面临了接班断层的问题。...
我们从俄勒冈回到波士顿后,的确租到了一间公寓房。那是一个两居室的单元,我们跟同一教区的一对母女合住。我们的房伴和她生癫痫病的残疾女儿住一间房间,我和妈妈住另一间。我们的房间光线昏暗。两张金属折叠床,上面铺着深栗色的被单,跟涂着薄荷绿油漆斑驳的墙壁紧挨着。这令我感到很单调、无所牵连。右边墙上一个小灯罩里的一盏光溜溜的电灯照着我。妈妈,我没法住这儿。我们别住这里。没有办法。跟她说我们只在这里过一夜,我们明天就离开。妈妈,好不好啊?我没法住在这样的地方。结果我们在那里一直住到我高中毕业。妈妈把房间让给我,这样我可以有个自己的天地和私密处做功课。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她睡沙发。最后,我在光秃秃的墙壁上做了很多装饰,在房间里放了很多物件,把它做成了我的窝。四个人住这个地方是太小了,可我们都相处得很融洽。 我们搬进去几个星期后我就开始上高中了。第一天,我把自己很平常的棕色...
《窃明》 篇外话 对第一章主线剧情的解释 诸位读者,笔者首先要为自己拙劣的文笔抱歉。很多读者表示对第一章主线剧情看不懂。这个实在让笔者很惭愧。 笔者看了看草稿,确实过于粗糙了。实际上从第二章开始,笔者已经大大放慢了速度,尽力把前因后果介绍清楚。第一章不打算大改,所以我在这里从头到尾解释一遍: 第一章的主线剧情——孙得功叛变,是明、后金在辽东战场上的重要事件。笔者安排主角直接参与到了这次事件中。 历史还是走在原本的进程上,明辽东巡抚王化贞试图收买李永芳。李永芳原本是明将,他在陷入后金包围后向努尔哈赤投降,王化贞认为可以把这个人重新拉回明军阵营。这个具体的工作就交给了孙得功,孙得功是李永芳的好朋友。 直接劝说敌方重臣无疑是九死一生的工作,孙得功不肯让老部下送死,所以就让主角去投信。成功了那是孙得功的亲兵办事得力,失败了死了一个新来的人,孙得功没有什么舍不得。...
于谦:哎郭德纲:人不少啊,我很欣慰啊于谦:老词郭德纲:多来啊,多捧啊,多捧咱们这些说相声的人于谦:相声演员郭德纲:于。。。什么来着?于谦:忘了?于谦郭德纲:哎,对了,对不起啊,我不怎么看这个法制进行时,你知道么于谦:跟法制进行时有什么关系啊郭德纲:闹不清于谦:于谦郭德纲:很有发展的一个相声演员,大伙多捧捧,我托付您了,谢谢各位于谦:这位还真向着我郭德纲:我很喜欢你们这行的,相声好啊,弘扬真善美于谦:对郭德纲:霍香正气于谦:什么叫霍香正气啊?郭德纲:不是有那么句话,霍香正气什么的。。。于谦:您说的不对,哪有药材什么事郭德纲:反正好,说相声好于谦:好就完了么郭德纲:我作兴你们这行子于谦:什么词啊您这,什么叫作兴我们这行子郭德纲:因为终归咱们这两者之间是有隔阂的于谦:哦您不是干这个的郭德纲:不知道啊?...
[文化思考]感受奎因.......................王 路凯恩斯的背影.....................黄成明“生财有大道”——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梁 捷勒庞的粉饰与公民社会的防火墙.............吴蕙仪符号经济·文化资本·文化情怀.........叶舒宪 黄 湘[学术评论]批判者博德里亚....................陈卫星谈谈《傅斯年全集》书信卷的缺陷............朱 正文字作为药:柏拉图与德里达..............刘皓明整理古籍,还请谨慎从事................任一真学术规范与职业道德..............吴 迪(启之)[法政论坛]试析法律实证主义的权威观...............朱 峰“反多数难题”不是一个难题..............任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