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精选散文集风的话北京多风,则常想写一篇小文章讲讲它。但是一拿起笔,第一想到的便是大块噫气这些话,不觉索然兴尽,又只好将笔搁下。近日北京大刮其风,不但三日两头的刮,而且一刮往往三天不停,看看妙峰山的香市将到了,照例这半个月里是不大有什么好天气的,恐怕书桌上沙泥粒屑,一天里非得擦几回不可的日子还要暂时继续,对于风不能毫无感觉,不管是好是坏,决意写了下来。说风的感想,重要的还是在南方,特别是小时候在绍兴所经历的为本,虽然觉得风颇有点可畏,却并没有什么可以嫌恶的地方。绍兴是水乡,到处是河港,交通全用船,道路铺的是石板,在二三十年前还是没有马路。因为这个缘故,绍兴的风也就有它的特色。这假如说是地理的,此外也有一点天文的关系。绍兴在夏秋之间时常有一种龙风,这是在北京所没有见过的。时间大抵在午后,往往是很好的天气,忽然一朵乌云上来,霎时天色昏黑,风暴大作,在城里说不上飞...
传曰〔一〕:“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二〕功德{三〕参合〔四〕,而道术〔五〕生焉。 〔一〕器案:周礼夏官训方氏职:“诵四方之传道。”郑玄注:“传道,世世所传说往古之事也。”庄子盗跖篇:“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也。”荀子非相篇:“而况于十世之传也。”杨倞注:“传,传闻也。”凡古书言“传曰”者有二端:一则传其言,如此文所引“传曰”云云是;一则传其事,如史记伯夷列传“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索隐:“案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然则“传曰”云云者,其文■盖太半俱足征矣。 〔二〕器案:荀子富国篇:“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杨倞注:“古者有此语,引以明之也。”荀子与陆贾俱引是文,盖皆有所本也。 〔三〕功德,文选班孟坚西都赋:“功德着乎祖宗。”李善注:“汉书景帝诏曰:‘歌者所以发德,舞者所以立功。’”功谓功业,德谓...
科尔沁旗草原作者:端木蕻良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后记 第一章一个古远的传说。传说是这样开始的——这是每个鸳鸯湖畔的子孙们,都能背诵的一段记忆里的传说,这是记忆里的永远不能忘记的最惨痛的记忆。二百年前,山东水灾里逃难的一群,向那神秘的关东草原奔去。这长蛇的征旅呀,背负着人类最不祥的命运,猥琐的,狼狈的,如同被上帝的魔杖从伊甸园驱逐出来的蛇似的,在那灼人的毒风里,把脚底板艰难的放平,在那焦砂的干道上,在企望着,在震恐着,在向那“颟肘子”的国度进行。那曾经禁闭过的王国。大队里,一切都是破旧的,颓败的,昏迷不醒的,一切都是灰色的线条的单调的组成。忽然,似乎是一道银白的光耀一闪,是从来未有过的清白,似乎是户马尾的蝇...
贵直论第三书名: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贵直一曰: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恶能直?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曰:“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舍之。能意者,使谨乎论於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狐援说齐湣王曰:“殷之鼎陈於周之廷,其社盖於周之屏,其干戚之音在人之游。亡国之音不得至於庙,亡国之社不得见於天,亡国之器陈於廷,所以为戒。王必勉之!其无使齐之大吕陈之廷,无使太公之社盖之屏,无使齐音充人之游。”...
乳房上有一颗红痣 (黄鉴,2004年5月29日,2177)心理负担沉重 (黄鉴,2004年4月24日,1520)2000 年交的男友令你难忘怀 (黄鉴,2004年4月24日,1258)拆不散的姻缘 (黄鉴,2004年4月24日,1318)妻比夫强 (黄鉴,2004年3月7日,1683)2002 年(壬午)是今生中时运最差… (黄鉴,2004年2月21日,1601)爱的过度反成怨 (黄鉴,2004年2月21日,1575)八字新断偶得 (马万成,2003年11月28日,2705)[图文]黄氏克隆八字 (马万成,2003年11月28日,1941)拜 认 干 妈 (黄鉴,2003年8月13日,1847)识命认命 重塑自我 (黄鉴,2003年8月13日,1878)黄氏八字新批解悟 (山西太原 马万成,2003年8月13日,2299)空亡填实,财运即发 (黄鉴,2003年8月13日,1544)金气过旺无泄患腰椎盘骨突出 (黄鉴,2003年8月13日,1127)表里如一 (黄鉴,2003年8月13日,1069)又论两姊妹之命 (黄鉴,2003年8月13日,1084)...
揭开进化论迷雾:达尔文的阴谋第47节:水落石出我忍不住看了一眼赫胥黎先生。他打量着整个场面,带着几分满意,像一个将军看到自己的部队击溃了敌军一样。当他看到菲茨洛伊船长时,顿时面白如蜡。他立即转身对一个年轻人小声说了些什么。那个年轻人挤过人群,走到菲茨洛伊船长面前。经精疲力竭的船长这时已跌坐在座位上。年轻人一把将他扶起来,推着他走了下来,从一个侧门出去了到底是出于恼怒还是友善,我没法说。好一段时间船长的话都在我的耳里回响:"事实就是那样的,嗯,达尔文先生?"他是什么意思呢?我想,那句话可能会是因伤心和痛苦而神经错乱的胡言乱语。实际上,从他那苍白的面容和狂乱的样子来看,他的确太令人同情了悲伤而不安宁。而且我得承认,他还带有威胁的味道。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觉得非找他谈谈并找出一个原因来不可!让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一个叠一个,我疯了似的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1865年4月15日...
苏青 (杂志社请张爱玲与我对谈妇女职业与婚姻等问题,其实我们已几次谈过了,那天因为有记者在座,在我反而有些拘束。在归来的途上,我细细回味刚才说过的话,觉得意犹未尽,故有重加论述之必要。) 婚姻应该合理化。一切人为都是补自然之不足的,婚姻也是人力的关系,故必须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行。 性是人类自然要求之一种,也称本能。年青的男人与女人发生了性关系,觉得很快乐,便想永远继续下去,这是促成婚姻关系的第一个原因。其次则是自然的结果产生了子女,母亲爱子女也是本能,因为哺乳抱持照料而不免影响其他工作,故需要成立所谓婚姻关系而得能合法地过其分工合作生活,这是第二个原因。我想婚姻的用处大概如此。 然而不幸发生流弊。男人因为经济权握在手里,便妄自尊大起来,以为你们都靠我生活,一切都非我作主不可。女人因为舍不得孩子,只好处处退让,久而久之也屈服惯了。 这天下终于成为男人的...
第一章 欺负的法则 位于都心的修和学园,有几个中学部的学生在兔笼里围成圆圈站着。他们都穿这白底前扣的制服。 四只兔子的尸体摊在他们中间的稻草队上。 "快动手啦"其中一人说道。 "好啦。" 一个少年伸手去抓住最后一只兔子。他把兔子抱在臂弯里,毫不犹豫的将针头刺进去。鲜红的血液基金了针筒当中。 这件事在当天就被师长们知道了。 三年A班的导师森田千寻看到现场的景象时,只觉背脊一阵冰凉。这一周是由她带领的班级负责饲养兔子的。 第二天早上的学生会议,千寻比较晚到。当她进入会议室时,明显地感觉到大家注视的目光。所有的老师都到齐了,连校长新藤也出席了。 新藤一边用手帕擦着额上的汗水一边说道:"今天真是热啊!" 学生主任宫崎信一闻言立刻回头看着冷气机。 "该不会是滤网堵住了吧?" 说话的是教务主任羽柴。 "那无关紧要,倒是杀兔事件才叫人伤脑筋!本周不是有森...
清 吴趼人著内容提要叙 秦、汉以来,史册繁重,庋架盈壁,浩如烟海。遑论士子购求匪易;即藏书之家,未必卒业。坐令前贤往行,徒饱蠢腹;古代精华,视等覆瓿。良可哀也!窃求其故,厥有六端:绪端复杂,艰于记忆,一也。文字深邃,不有笺注,苟非通才,遽难句读,二也。卷帙浩繁,望而生畏,三也。精神有限,岁月几何,穷年矻矻,卒业无期,四也。童蒙受学,仅授大略,采其粗范,遗其趣味,使自幼视之,已同嚼蜡,五也。人至通才,年己逾冠,虽欲补习,苦无时晷,六也。有此六端,吾将见此册籍之徒存而已也。虽然,其无善本以饷后学,实为其通病焉。年来吾国上下,竞言变法,百度维新。教授之术,亦采法列强,教科之书,日新月异。历史实居其一。吾曾受而读之,蒙学、中学之书,都嫌过简,至于高等大学,或且仍用旧册矣。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于繁赜,毋乃不可!况此仅就学子而言耳。失学之辈,欲事窥探,尤无善本。坐使...
欧奈尔:证券投资二十四堂课作者小传 投资大师威廉?欧奈尔中国的投资者多半都知道沃伦?巴菲特,但未必都知道威廉?欧奈尔。如果把巴菲特称之为“股王”,那么这位白手起家、而立之年便在纽约证交所给自己买下一个席位的欧奈尔,显然更像是一位谆谆教导并且身体力行的老师,从选股、选择买卖点以及散户通过购买基金赚大钱,到如何在茫茫股海中抓黑马等投资策略,他都考虑到了。从500美元到20万美元欧奈尔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正值美国经济濒l临崩溃的大萧条时期。在德克萨斯州,他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期。21岁那年,刚刚告别校周的欧奈尔以500美元作为资本,开始了生平第一次投资——买了5股宝洁公司的股票。l958年,他在海顿一家股票经纪公司担任股票经纪人,开始了他的金融事业生涯。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了对股票的研究工作,这就为他后来形成整套独特的选股方法奠定了基础。1962年-1963年,他通过克莱斯勒、Syntex等两三只股...
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
赵家杂记作者:杨步伟自序第01章结婚后的忙乱第02章蜜月与蜜蜂第03章剑桥过家第04章第一次欧洲游记第05章四年的清华园第06章元任和中央研究院的关系第07章在华盛顿的一年半第08章元任又回到中央研究院第09章在南京作“永久”的计划第10章安与危第11章撤退后方第12章又到美国 自序我写这个杂记赵家,有一部分在英文版《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中已提过不少了;不过总是以我自己为目标来叙说。前出的中文版就只到我们两个人结婚为止。因为我想成了家以后不应该以我个人为中心,必须以这个家为中心来叙说一切,并且以后有了孩子了更以大家为目标来说了。一想用什么名字呢?元任的六世祖瓯北先生岂不是以写杂记为名吗?我虽谈不上文学两个字,可是来杂记一下总可以吧。所以就用这个杂记赵家这个名字,一纪念瓯北先生,二注重一家各人的事情。...
天下之患,非事势之盘根错节之为患也,非法令不素具之为患也,非财不足之为患也。居官者不不事事之心[1],而以其位为寄[2],汲汲然去之[3],是为大患。 今夫四民之中[4],士之贵于农工商贾也[5],较然明矣。使农工商贾,皆汲汲有为士之心,则方其为农也,田莱必不能辟[6];其为工也,艺事必不能精;其为商贾也,有无必不能迁[7]。然天下之民,有自乐其农工商贾之业,而以士为畏途者。彼士也,有考试场屋之苦[8],有文字声病之学[9];违其程度[10],则又有褫夺扑责之刑以随其后[11]。凡士之所深忧以为大辱者,民皆脱然而无患[12]。彼民者,度其身而苦其事[13],有万不可以尝试者。故甘心绝意,乐其业而不迁。 今之为仕者则不然,无愚知贤不肖也[14],而皆有为公卿大夫之心。夫吏之迁除[15],或以年计,或以十数年计,非可朝拜官而久迁擢也。然其身縻于此,而其心去此职而上者,不可以层累计。人有仕宦十年而不迁调者,则乡...
沉沦一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天气一天一天的清凉起来,他的学校开学之后,已经快半个月了。那一天正是9月的22日。 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的拂上面来。在黄苍未熟的稻田中间,在弯曲同白线似的乡间的官道上面,他一个人手里捧了一本六寸长的Wordsworth的诗集,尽在那里缓缓的独步。在这大平原内,四面并无人影;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一声两声的远吠声。悠悠扬扬的传到他耳膜上来。他眼睛离开了书,同做梦似的向有犬吠声的地方看去,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Oh, you s...
语文报 ●那一起唱过的老歌恺、平和我曾经是那么要好。记得从前,夜好静,走出画室,我们穿守小巷放肆地高声唱一首刚学会的英文歌:yesterday灯透过梧桐的新枝照着我们欢快的眉眼,温润的春夜满溢着爱。然而一切都过去了,自那事以后,恺和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话了。恺终于决定要离开这儿,不再回来。我没有送他,而径自走向画室,推开门。恺的画布上赫然写着yesterdayonce ●那一地散落的碎纸初中的最后几个月,简直要被教师逼成了“考试机器”。在毕业的前一天,以为终于可以摆脱她永不停止的唠叨和呵斥,在教室中狂呼地撒了一地的碎纸。不经意间忽然发现那个微驼的身影在悄悄地打扫碎片,教室中蓦地静了下来,于是心里永远留下这感动的一瞬间:在初夏的阳光里,一位静静地打扫教室的老师和她的学生,静静地流着泪。 ●那个秋日让了一次道一根黄旧的竹竿,一头是个盲人,另一头也是个肓人,一对衣着破烂的肓人夫妻要过...
我从学校毕业工作不满一年就被打成右派,然后被投入劳改,先后经过 劳动教养和判刑劳改两个阶段。等到平反时已在监狱中渡过了二十一个春秋。 恢复工作不久又患了重症哮喘,依赖激素维持生命,终于一生毫无成就。种 种往事不堪回首。曾写了一篇短文以自娱,叙述在狱中吃狗肉的一件有趣 却又辛酸的往事。我的一位朋友见了,建议我将过去之事全部写出来。我接 受了这一建议,按照事件的先后写来。这并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部人生的 真实记录。我平平叙来,不加文字修饰,也很少发挥自己的感想。我希望用 这篇文字来向亲朋好友诉说我的亲身遭遇,使他们了解当年思想狱以及劳动 教养和劳动改造的情形。说到我的经历,当然免不了涉及我所遇见的人,他 们各有各的故事。这些故事,只要是真实可靠、完整或比较完整的,我都记 录在文中。可惜由于在狱中不可能记日记,有些记不清的,只好略去,记得 的,也往往是个故事梗概,写来未免不够...
作者:老猎人上部 第一回上 欺母 话说自三皇五帝一统天下,继而合久则分,分久则合。到了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历经五代十国。后有华阴人杨坚,废周兴隋,再灭南陈,从此天下归一。杨坚为文帝,再传二世,是为炀帝。炀帝名广,初立为晋王,后废太子勇,是为太子。这杨广当了太子,本性渐露,不想却是一个色界班首,欲中魔王。 这一天,杨广路经芙蓉轩,见有一女前行,雪肌花容,依稀似越国西子,恍恍如赵家飞燕,不觉色胆徒生,上前拦住去路一看,正是宣华夫人。炀帝久慕宣华夫人貌美,见其父病重,不由起了色胆,调笑道:“父皇风烛残年,夫人欲往何处?”宣华夫人性本聪慧,见杨广出言调戏,反问道:“妾身愚笨,倒想请教殿下?”杨广笑道:“人生苦短,夫人岂能免之?不如暂借青春,长空舞袖,广相伴左右,以慰此生。”宣华夫人见杨广说话不伦,抽身待走。那杨广见左右无人,索性大了胆子,一把将宣华夫人拉住,扯往偏殿...
- 手机访问 m.--¤╭⌒╮ ╭⌒╮欢迎光临╱◥██◣ ╭╭ ⌒︱田︱田田| ╰--╬╬╬╬╬╬╬╬╬╬╬╬╬╬╬版 权 归 原 作 者【1079561579】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未央三杯上马去更新时间2009-7-3 14:40:30 字数:2436 我不记得我第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了。 我觉得第一次喝酒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可我居然忘掉了,可我记得第一次喝醉是什么时候。 是十七岁一个夜晚。 我的闺中蜜友过生日,她十八我十七,我们找了个小酒馆,然后要了了鱼香肉丝、花生米、凉拌黄瓜,我们那时高三,都住宿,两个人偷着跑出来,小酒馆生着炉子,很呛,可是,不觉得呛。 很冷的冬天,她说,要不,要点酒吧? 中,我说,要点酒。 我装做很老练,多年之后我发现越是幼稚的人越要装做老练,而且叫着店小二,上酒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