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 茱丽·嘉伍德 在修道院中长大的莉雅公主由于受祖国一位野心勃勃、不择手段的将军觊觎,在她父亲生前的挚友兼监护人威廉郡公爵的安排下,匆匆来到英国,欲藉与公爵次子克林结婚以绝后患。 克林向来对“结婚”这个字眼避之如蛇蝎,但这一回面对着聪慧美丽的公主,他开始进退两难。一方面,仍在努力创业的他自认无力供养妻室,也配不上她;另一方面,他又痛恨将莉雅拱手让给其他可以“在两周内和她结婚”的“任何”一个男人。 于种种情势迫使下,他们结为夫妻。而在谨慎探索彼此的感情之余,他们更面临着一个自称“秘密仰慕者”的凶手来意不善的刺探与威胁。这两个个性迥异的有情人能否化解危机,并找到能相伴一生的真爱呢?小说系列 天使系列 之三男主角 克林女主角 莉雅楔子楔子 一八一九年 英格兰 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女性杀手。 这个傻女人根本没有机会。她不知道自己已被盯上,更猜不着她的秘密仰慕者真...
序幕 对这个女人的强烈的爱足以与死亡抗衡。 他的心在狂跳着,他的身体覆盖着一层细密的汗珠,在夜色里闪闪发亮。瑞梅?拜楼翻了个身,重重地喘着气躺在散发着茉莉花香味的旧式四柱橡木大床上。她靠得离他更近些,将她修长的身体缠绕着他,用她柔和的曲线与不可抗拒的魅力诱惑着他。她长长的红发散落在他的胸膛上,她的头枕在他的肩膀上,柔软的发丝摩擦着他赤裸的皮肤,发出丝绸般的声音。 他闭上眼睛,将她拥入怀中,让她紧靠在他的身上。这是一种发疯的行为,他知道,屈服于他们的渴望是完全疯狂的举动。他们应该去洗劫埃尔?法拉的价值连城的公寓,而不是用这套公寓作为他们度蜜月的宫殿。 瑞梅轻轻地笑起来。 他不知道罗宾汉与他的梅德?玛丽安是否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当他们从那些道德沦丧的有钱人手中抢来装满了财宝的皮包,返回到雪尔伍德森林的时候。 或者自负与失去控制力的必多是瑞梅与他的搭档的最...
军事欺骗 前 言 兵不厌诈,古今皆然。在亘贯古今的战争编年史上,军事欺骗的历史和战争的历史一样久远。从使用石制兵器的原始部落间的征服,到目前的高技术战争;从最简单的单个士兵的格斗,到席卷全球的世界大战,处处可以寻觅到军事欺骗的踪影。打开卷帙浩繁的人类战争画卷,几乎所有战争奇观的产生,都包含着军事欺骗的出色表演。可以毫不夸张他说,没有军事欺骗, 就不会有跌宕起伏、气象万千的战争场面,也不会有真正的战争艺术。如果把军事欺骗从战争中抽走,人类战争的历史画卷将因此而黯然失色;引人入胜的战争文学将因此而呆板乏味;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将因此而失却其神秘和尬力;充满诡诈的战场撕杀将因此而退化为田径场上的竞赛:一切按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技高一筹者理所当然地捧走胜利的桂冠,稍逊一筹者不无遗憾地屈居其后.. 作 者 1991 年12 月12 日 第一章 军事欺骗概述 军事欺骗是军事斗...
《生命之爱》作者:[德]E·弗洛姆著人类的历史最终将证明她是否走过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在许多体面的葬札上,死者的功绩被人一一历数,但并不能使我们逃避一个冷酷的问题:我们曾经活过吗?我们现在活着吗?我们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还是按照什么人给我们规定的方式生活?——弗洛姆致读者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是的,如果没有了人类,那曾经回荡过牧童笛声的田野小溪、那曾经留下过情侣足迹的林间小路,那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除了“存在”之外,还有什么“魅力” ?那狼虫虎豹、地震洪峰又算是什么“灾害”呢?不言而喻,世界之所以有善与恶、美与丑、欢乐与苦难的冲突,全都是因为有了人这“万物之灵”。宇宙本无所谓无情有情,有情的世界是人创造的,是人的世界。虽然结构主义者福柯认为,世界开始的时侯不需要人,世界结束的时候也不需要人。但问题在于...
的好得多,但可能还有些错字没有较出来。 )“生活圆桌”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个栏目,每期刊发4 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讨论生活观念,讲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三联生活周刊》出了100期,圆桌上就有了几百篇文章,从中选出107 篇编成这个集子——《上半截与下半截》。当初编写这个栏目时,没想着要出书,就当它是个消耗品,赶紧弄出来人不耐烦。——《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苗炜怎么搞一台晚会 (2000/6/16)25岁以后的情趣 (2000/6/16)虚拟生活的终结 (2000/6/13)脾气大的老头儿 (2000/6/13)正确地浪费时间 (2000/6/12)大街上的雕像 (2000/6/9)归纳主义火鸡 (2000/6/8)受迫害的叔叔 (2000/6/8)世界杯与结婚 (2000/6/6)...
那年秋天我分到了一套房子,房子不坏,就是太高了,在二十一层,而且远离市区。我请了半天假去看那房子,坐了将近两个钟头汽车,下车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我一眼就看见了那座楼,正如人家告诉我的那样,方圆几里地内只有那一座楼。楼是白的,有青砖的院墙围住。环境也好,三面都是树林,南边有一条河。河从西流向东,正如人家告诉我的那样,青砖的院墙齐岸而立,一座小桥直入院门。 尽管如此,当我走进院门时我还是想确定一下我是否找对了地方。挨近西院墙有棵巨大的梧桐树,一个姑娘背靠树干坐在安静的浓荫里。我走过去向她打听这是不是我要找的那座楼,我觉得我的声音并不是很低。她抬起头,像是看了我一眼,然后就又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垂目望着树荫中秋阳洒落的变幻不定的光点,那光景仿佛我已经不存在了。我站在那儿稍稍等了一会儿,听见她喃喃地说:“顺其自然。”声音虽轻,但一字一顿很清晰。我点点头,确信我已经不...
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六年,那一年的深秋,军区文工团舞蹈演员杜娟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个深秋,某一天的中午,杜娟收到了两封男性来信,这两个男性她都认识,而且说还相当的熟悉。 第一封是文工团白扬干事来的,他在信里这么写道: 杜娟你好: 不知道晚上有没有时间,我在排练厅等你,有话对你说。 此致 敬礼! 白扬 即日 另一封是军区文化部文体干事林斌写来的,他在信里这么写道: 杜娟: 我这里有两张文化宫的电影票,是你最爱看的话剧《春雷》,如有时间,在你们东院的西门口等你,时间是六点三十分。 此致 敬礼! 林斌 即日 杜娟在这天中午一下子就收到了两封男性来信,她觉得自己要发生大事了。这两封信她是拿到厕所里看的,只有厕所里才不被人打搅,没人看到她脸红心跳的样子。看完这两封信,她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呆呆地蹲在厕所里。在这期间,同宿舍的大梅到隔壁的厕所里去过...
作者:风一样的ANDY小序 常常会想自己的前世会是怎样一个情形,做过多少或对或错的事情,亏欠或者帮助了多少人,于是才会有今生的因果轮回、恩怨报应。 我们这一辈子,屈指算来至多不过百岁,如果你不服老硬要较个真,好好,百多十岁好了吧。想来想去不过是图个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于是一生忙忙碌碌,于是一生奔波不息,可最后在你临闭眼的那一刻,在你灵魂出窍的那一瞬,你真的就没有遗憾了吗?都说“人生一苦海”,又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想来现世没有完美,回头看看张望一下终究要有那么一声喟叹。 人这一辈子会遇见很多人,也会为很多人心动过,更会和一个人厮守终生,但是在这所有的形形色色的人里,哪一个才是你许多个夜晚临睡前,许多的晨曦睁眼时第一个就会想到的呢?谁又是你的最爱呢? 喜欢、爱、最爱、至爱,这不是境界,说白了其实不过是一种心态。每一次真心付出的爱情里面,至少在当时,在那一刻对...
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呢,那只白鸟飞过天空?我站在旷野的中央,茫然四顾。硝烟尽处,巨大而暗红的古尔伦星缓缓地沉下阿第斯梯山,余晖如同血液一般,慢慢溢过山巅。现在是真正的黄昏时刻。“尽羽。”脚步声停在我身后,修长有力的手指放上我的肩头。看着肩上的手,我撇撇嘴角,并不意外地回头,看着一双漆黑而深沉的眼睛。“已经解开我的防御了吗?你动作真快。要不是我知道,我肯定不认为你给我加上防御过。”玄辛很显然并没有被我潜在的阿谀奉承击中。他很理智地笑了笑,“你又忘记防御。”“对。”我沮丧地承认,“这永远是我学得最烂的一项。”“那是因为,你每次一听到要迎战,就马上兴奋得只记得向前冲了,哪里还记得防御。”他缴过我的枪,一并提在他手里。“那还不是要怪你。谁让你每次都记得跟在我后面给我加防御。干脆哪天你不要理我,让我受一点小伤,那我就再也不会忘记了。”我负气地将责任一干二净地推给他。...
深化改革正是好时候 南方周末 2004-09-09 14:41:20 方舟评论 □辛鸣 近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学家郎咸平对于已有一些改革做法的质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郎的质问有人高兴有人忧,有人叫好有人反对。在日益多元的社会,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这过程中,由于一些参加者说了一些带情绪的话,加之在双方论辩过程中一些难免的“逞一时口舌之快”,一些人士就“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得出社会上有人反对改革的结论。由于权威部门没有表态———不武断、让大家说话,这本是一种成熟、理性,体现了政治文明建设成果的良好现象———却更使得这些人得出中国改革要停顿和在停顿的结论,甚至似乎还在暗示着一些什么。得出这种结论,至少不是实事求是的,本人难以苟同。 站在中国最广大群众的立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关于当下中国的改革,不难得出以下三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当下中国改革的深度、改革的力...
那个Cheese乳酪的陷阱 林语堂曾经说,“中国人惟一死活接受不了那个Cheese”,Cheese被翻译成“芝士”,“忌士”,“起司”,“起士”,还是用乳酪比较准确。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不爱吃乳酪制品,好像写在法官的判决书上似的,斩钉截铁,妇孺皆知。 商人们最敏感和知趣了,海外中国超市的乳酪品稀少,豆制品繁多,把中国特色移到了海外。乳酪制品仅仅供应给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数量有限,他们的胃是被学校的午餐训练出来的。 身在西方,千方百计融入主流社会,什么都容易学,惟独吃西餐最难。主要原因与乳酪有关。为什么?恐怕谁也说不全。 我请中国朋友吃西餐,特别留心不放乳酪,否则销路不佳,甚至原封不动,好像是一张不识时务的“毕业证书”,何苦来哉?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阿拉伯人独自横越沙漠,惟一旅伴是一头满口大黄牙、满嘴口臭和满身坏脾气的骆驼。临行前,阿拉伯人将新鲜牛奶倒进一个羊胃制成的皮...
卷十六 谈丛 王者知所以临下而治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蔽欺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定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凡所以劫杀者,不知道术以御其臣下也.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也. 百方之事,万变锋出:或欲持虚,或欲持实,或好浮游,或好诚必,或行安舒,或为飘疾.从此观之,天下不可一,圣王临天下而能一之.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盛于彼者必衰于此,长于左者必短于右.喜夜卧者不能蚤起也. 鸾设于镳,和设于轼;马动而鸾鸣,鸾鸣而和应,行之节也. 不富无以为大,不予无以合亲;亲疏则害,失众则败;不教而诛谓之虐,不戒责成谓之暴也. 夫水出于山而入于海,稼生于田而藏于廪,圣人见所生则知所归矣. 天道布顺,人事取予;多藏不用,是谓怨府,故物不可聚也. 一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而制开阖,岂材足任哉?盖所居要也. 夫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大政...
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中国是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力量之一。我们将继续为中国的理财教育提供帮助。再次感谢你们!罗伯特·T·清崎莎伦·L·莱希特Ⅱ出版者的话50年代的“财富”是激情,站起来的新中国和她的儿女们豪情澎湃,高歌猛进,金钱是一种多余的羁绊。70年代的“财富”是斗争,斗出一片火红的天,斗出一片火红的景,金钱是一种锻炼觉悟的战场。...
许小寒道:“绫卿,我爸爸没有见过你,可是他背得出你的电话号码。” 她的同学段绫卿诧异道:“怎么?” 小寒道:“我爸爸记性坏透了,对于电话号码却是例外。 我有时懒得把朋友的号码写下来,就说:爸爸,给我登记一下。他就在他脑子里过了一过,登了记。“ 众人一齐笑了。小寒高高坐在白宫公寓屋顶花园的水泥栏杆上,五个女孩子簇拥在她下面,一个小些的伏在她腿上,其余的都倚着栏杆。那是仲夏的晚上,莹澈的天,没有星,也没有月亮,小寒穿着孔雀蓝衬衫与白裤子,孔雀蓝的衬衫消失在孔雀蓝的夜里,隐约中只看见她的没有血色的玲珑的脸,底下什么也没有,就接着两条白色的长腿。她人并不高,可是腿相当的长,从栏杆上垂下来,分外的显得长一点。她把两只手撑在背后,人向后仰着。她的脸,是神话里的小孩的脸,圆鼓鼓的腮帮子,尖尖下巴。极长极长的黑眼睛,眼角向上剔着。短而直的鼻子。薄薄的红嘴唇,微微下垂...
时光倒流中的她作者:曾家新 早在1992年李碧华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就说过:“我3岁的时候就有了沧桑感”。这个自幼沧桑深重的香港女人将这种情绪灌入了她所有的作品中,现在纵观李碧华参与编剧或是其原著改编的电影,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艺术眼光,所有的作品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在香港影坛还是整个华语影坛李碧华作为编剧其特有的风格是不容忽视的。 男人——负情是你的名字 如果抛开她八十年代初的《窥情》与《细圈仔》等风格未定时的作品不提,那么1987年由她编剧,关锦鹏执导《胭脂扣》的面世,才正式标志着李碧华“女性视角”模式开始形成了。电影由张国荣与梅艳芳主演,讲述了三十年代的妓女如花魂游今世找寻当年旧爱,阅尽今天与昨日的种种差别,亦亲睹爱人背信,苟活人世,形如僵尸的现状。应当讲这种痴情女子负心郎的题材很是老套,但由于李碧华精致的故事包装,与故事所影射出的人心不...
文王世子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为世子也.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
(历史在这里哭泣系列之十) 我的启蒙教育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那时接触得最多的政治词汇是"批林批孔"和"农民起义"。在那近乎一张白纸的小脑瓜里,孔夫子是反动阶级的孝子贤孙,纵然死了两千年也要肃清流毒,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陈胜、吴广、洪秀全等农民领袖则是光芒万丈的英雄人物,和伟大领袖毛主席一样光荣正确,即使不在人世也永垂不朽,流芳千古。这种思想观念一直到我步入大学门槛时才开始受到挑战,我从图书馆里翻开《二十四史》和《剑桥中国史》,里面的观点和中学时代的教材大相径庭:孔夫子不但不是反面人物,还是中国最早的大教育家,对中国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胜吴广也不是什么革命英雄,所作所为也不总是光荣正确,他们也经常犯错误,甚至是危害国家民族的重大错误,比他们拚死反抗的政府高明不到哪里去。 农民起义的功过是非,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在评说这个主题之前,我们...
尝谓佞佛者愚[2],闢佛者迂[3]。仆非迂儒也,平时不佞佛,亦不佛。亦不闢者,九流之一家[4],周官闲民之一种[5]。圣人复起,不废九流,亦不废佛。至于人之好尚,各有所癖。好佛者亦犹好弈好锻好结氂之类[6]。所谓小是不必是,小非不必非,朋友不争,以全交也。乃书来强仆亦从事于斯[7],则不得不辨。 据云收放心非念佛不可[8],试问足下生时,先有心乎,先有佛乎?孩提之童,但知有母,不知有佛,并不知有心也。君年四十然后念佛收心,试问未念佛以前,心放何所?既念佛以后,必归何方:若云借口收心,则呼圣呼贤此口也,呼鸡呼狗迹此口也,口何物不可呼,而何必呼佛?足下云“收放心”三字,起于孟子,然则孟子之言非欤[9]?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收放心而已。是教人收放心以勤学问,非教人废学问以求放心。夫人止一心,放心之心,心也;收放心之心,迹心也。以心收心,心在我,不在佛。舍心求佛,是犹淫奔之女,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