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张洁 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 《无字》 第一部 第一章 1 “在一个阴霾的早晨,那女人坐在窗前向路上望着……” 只这一句,后面再没有了。 这个句子一撂半个多世纪…… 2 也许这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地方,一个案不过于造就那个案有关联的事物才有意义,对他人,比如说读者,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这件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每时每刻有那么多人发疯。事实上你并不能分辨与你摩肩接踵,甚至与你休戚相关的人,哪个精神正常,哪个精神不正常。 但吴为的疯却让人们议论了很久。 当然,这不仅和她是一个名人有关,还因为她从小到老,一言一行,总不符合社会规范,在她那个...
一 阿里。 阿里是一座高原——在我们这颗星球上最辽阔最高远的地方。 那时候,每年临近“五一”,老百姓捐赠的春节慰问品,才能运到阿里高原师。 和慰问品同时抵达的,还有信——整整一个冬天攒下的信件。军邮车像穿山甲似地拱雪而来,明日还要满载而下。信从邮袋里像碎木屑般倾泻而出,将通信科的库房壅满。 “走!周一帆!去看信!””游星不由分说,扯起我就走。 我自然是极想早一点看到家信的。但是,不成。我是班长,高原师第一批女兵的第一任班长。领导早已明确规定:军邮车到来的日子,任何人不得进入通信科私查信件,只有等待有关人员将信分批分拣送出。鉴于出现过众军人哄抢信件,造成大量信件在山风中遗失的严重事件,军邮车上山的那一天,通信科加派持枪双岗。 我没动,游星也终于没动。她父亲是高原师所属军区的副司令员。我是囿于小小的职务,以身作则。她大概想起了威严的爸爸,要给老头...
七年安妮宝贝爱过,伤害过,然后可以离别和遗忘。——— 题记他常常会突然间地又看到她。一个下着暴雨的夏天午后。房间阴暗潮湿。冗长的睡眠时他头痛欲裂。他恍惚地伸出手去,想拿放在地上的茶杯。寂静中听见喧嚣的雨声。他看见她从关着的门外走进来。象以前一样,穿着松松垮垮的很大的牛仔裤,黑色的蕾丝内衣,一头海藻般的浓密长发散乱地铺在背上。她安静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带着她一贯的懒散和颓败的表情。象以前早晨醒来的时候,会看见早起的她,无所事事地在房间里游荡。偶尔她深夜失眠,也会一个人神经质地在房间里走动。轻轻哼着歌,不停地喝水,或者走过来抚摸他的脸。他看着她。这一次,他知道他们不会有任何言语。为什么在爱的时候,心里也是孤独的。...
***** 第一章 ***** 夜,是这样的沉。 风,仿佛也静止了般。 黑暗,像条巨龙般盘据着整个静谧的空间。 蓦地,汽车的引擎声清晰地由远而近。 驻足窗前许久的龙昀削薄的肩头微微一僵,回来了吗? 高管家说陈先生今晚约了义父谈笔生意。陈先生?陈正是吧! 他是个生意人,和普通商人没啥两样。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货品是——人! 龙昀专注的眸光从窗外敛回,欣赏明月的雅致心情已被破坏殆尽,关起窗。 直到发麻的双腿又恢复知觉,她这才踩着僵硬的步伐,将自己丢回床上,蜷缩在被子里,期望这样能隔绝外界所有的一切! 然而,她的天真仍无法阻隔楼下那隐隐约约传来的嘈杂声。 闭上眼,试着不去理会,无力阻止自己的思绪飞往走廊的另一头,今天下午,她瞧见高管家勤奋地在整理那个房间。 一阵哄亮笑声窜起,显然义父对今晚的货品相当满意。...
作者:莫言共十章 第一章 一 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 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车底的弹簧板嘎嘎吱吱地怪叫着;头不断地碰到驾驶楼的顶棚。听到司机骂道路,骂人;粗俗的语言出自一个比较秀丽的少妇之口,产生黑色的幽默。禁不住看了一下她。她穿着一套蓝帆布工作服,粉红衬衣的领子高高地钻出来,护着一段白脖子;双眼黑里透绿,头发很短,很粗,很黑,很亮。戴着白手套的手攥着方向盘,夸张地打着方向,躲避着陷坑。往左打方向时她的嘴角...
凯尔司先生认为,对事情这样轻描淡写实属动机不良,有损自己的荣誉,他彬彬有礼地回答,像自己这样的人不便妄加评判,不过他倒是认为对方不是在开玩笑。 “老天爷有眼。”大夫说道,“他在哪儿?领我去吧。我下来的时候,再替梅莱太太检查一下。他就是从那扇小窗子钻进来的,哦?唉,我简直难以相信。” 他一路唠唠叨叨,跟着凯尔司先生上楼去了。在他往楼上走的这段时间里,写书人要向读者交待一下,罗斯伯力先生是附近的一位外科医生,方圆十英里之内大名鼎鼎的“大夫”,他已经有些发福,这与其归功于生活优裕,不如说是由于他乐天知命。他善良,热心,加上又是一位脾气古怪的老单身汉,当今无论哪一位探险家非得在比此地大五倍的地方才有可能发掘出这么一个。 大夫在楼上呆了很长时间,大大超出了他本人或两位女士的预想。人们从马车里取出一只又大又扁的箱子送上楼去,卧室的铃子频频拉响,仆人们川流不息跑上跑...
(韩)李林银 帅男孩泰彦被影熙的爸爸从荒岛带回来,作为送给影熙的礼物。泰彦决定一生守护影熙,但他对现代生活一窍不通,把影熙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还时不时上演真人版的蜘蛛侠,弄得影熙哭笑不得。然而就在两人感受到这份爱的珍贵时,泰彦却发现自己真正的身份原 来是……第一部分爸爸带回来的礼物(1)1篮球赛刚结束,我的彩屏手机就响起来了。我拿起来一看。啊?浩滕学长的脸?!电话里,学长对我说:“影熙,当我的女朋友吧。要是没有你在场外支持,我无法参加任何一场比赛。”O_O学长在说什么啊?!我抬头寻找他的身影,他正看向我。刚刚结束比赛的浩滕学长,披着一身热汗,胡乱地用毛巾擦着汗,缓缓地向我走来。他一边走一边注视着我,在手机里说:“影熙,你说话呀!别让我等待得太久!影熙!”排开身旁众多痴心追随的身影,无视身后炽热深情的目光,我迷恋已久的浩滕学长向我投来专注的眼神,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幸福...
作者:多人卢非易:苦东西,与好朋友分享(1) 英国重茶轻咖啡 印象中的印度人都是喝茶,特别是奶茶。萨吉亚提雷的电影里处处可见。英国人设东印度公司,最大宗产品就是茶,加尔各答和孟买既是转运地,当然也喝茶。不过印度茶比英国甜得多,奶味又重,简直不像在喝茶。这可能和印度人嗜甜有关。印度馆子里的甜点和中东糕饼店的甜食,不仅做法像,而且一样甜得叫人没法下口。 其实印度人也喝咖啡的,咖啡从埃塞俄比亚开始,沿着印度洋传至中东和印度,时间远比茶传到英国要早。到现在,南方印度还喝着咖啡。这或许和产地有关,咖啡算是热带植物,必须又热又湿,海拔又高的地方才种得出好咖啡,难怪哥伦比亚、巴西的咖啡举世闻名。 南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也出咖啡,可惜质地差一些,可能是产地海拔不够高。 英国可能是西方少数重茶轻咖啡的国家。午茶那一套,优雅得近乎繁琐的仪式,几乎成了帝国遗风的象征。英国人骂顽...
*书摘:彪子的感动和落泪彪子面对新浪网友的掌声和万条祝福哭得像个孩子新浪网友祝福 彪子看不下去了。他用手揉着眼睛,连连地说:收好,收好! 从发病到手术,他没有掉过一滴泪,可面对这些来自陌生人最真诚的祝福,他终于忍不住了,哭得像个孩子。有委屈、有欣慰,更多的是幸福。>>全文*书摘:彪子生命最后时刻 我拉住儿子的手:“聪聪你看,爸爸在笑呢!快把叔叔阿姨叫过来!”伤心哭泣的朋友们闻讯从隔壁房间跑过来,全都愣住了。彪子确实在笑,那笑没有一点凭空想象。 他面颊的肌肉向上提着,嘴唇抿得很紧,嘴角向上翘。像是刚刚实施了一场恶作剧,又像是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三分腼腆,七分得意。彪子生命最后时刻的眷恋:妻子的怀抱彪子与妻子的心灵之约停止一切侵犯性的治疗让彪子安静的走宝贝你记住,我永远爱你!彪子的最后一次进食...
回到家里,兰姐,海莲她们的门都开着,我跟兰姐打了招呼,兰姐很亲切的回应了我,再去跟海莲她们打招呼,她们好象没听见似的,没有理我,眼睛直钩钩的盯着电脑,不知道在干什么。我有点累了,不在乎打不打招呼,那么地吧,上楼歇着去。刚进自己的房间就听到手机短信的声音。“阿豪!今天你一定累了,好好休息啊!不要想太多知道吗?否则会变老的,我可不喜欢小老头哦!:)”——张红。看完,我微笑着回了信息。“说我是小老头?那你不就是老太太?我会好好休息,你也早些休息吧!:)”信息发出去后我无力瘫倒到床上,右手拿着手机,希望张红再发短信过来。人就是这样,记得以前看过一则短信,上面好象说我的这种情况应该是信“性”等待。等待等待,有等待生活才会有光彩。叮呤~~~~~嘿嘿,看来我的等待没有白废,这不来了吗?“对不起,你的话费已经不足20元……”——1860...
新e书时空(bookiesky)提供前言 在西方文学史上,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现存最早的精品。一般认为,这两部史诗的作者是西方文艺史上第一位有作品传世的天才、饮誉全球的希腊诗人荷马。荷马史诗的历史背景是旷时十年、规模宏伟、给交战双方造成重大创伤的特洛伊战争。像许多重大事件一样,这场战争,用它的血和火,给文学和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英雄们的业绩触发了诗人的灵感,给他们安上了想像的翅膀,使他们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找到一片文学的沃土,在史实和传闻之上架起五光十色的桥梁,用才华的犁头,耕耘在刀枪碰响的田野,指点战争的风云,催发诗的芳草,歌的香花。 特洛伊战争和史诗系列 久逝的岁月给特洛伊战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是,包括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得在内的历史学家们一般都不否认这场战争的真实性,虽然对它进行的年代,自古以来便没有一种统一的定说。按希罗...
一 “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 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 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很可惜,人们甚至把我什么时候出生的都讲给我听了,假如不讲,那我现在就不会知道我有多大年纪(况且,我现在完全没感到年岁的负担),就是说,不会想到我大概再过十年或二十年就要死了。要是我生长在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上,那也不会疑心自己就要死。“这就太幸运了!”我要添上这一句。但是谁知道呢?也许是一场大灾难吧。而且我说不疑心是否真的不疑心呢?我们不是生下来就有死的感觉吗?如果没有,如果未曾疑心过,那我是否会象现在和过去一样,这么热爱生活呢? 关于阿尔谢尼耶夫的家族,关于他的世系,我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干吗什么都要知道呢?!我只知道,在格尔波夫...
审应览第六书名: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审应一曰:人主出声应容,不可不审。凡主有识,言不欲先。人唱我和,人先我随,以其出为之入,以其言为之名,取其实以责其名,则说者不敢妄言,而人主之所执其要矣。孔思请行,鲁君曰:“天下主亦犹寡人也,将焉之?”孔思对曰:“盖闻君子犹鸟也,骇则举。”鲁君曰:“主不肖而皆以然也,违不肖,过不肖,而自以为能论天下之主乎?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去骇从不骇,未可知也。去骇从骇,则鸟曷为举矣?”孔思之对鲁君也,亦过矣。魏惠王使人谓韩昭侯曰:“夫郑乃韩氏亡之也,愿君之封其后也。此所谓存亡继绝之义。君若封之,则大名。”昭侯患之,公子食我曰:“臣请往对之。”公子食我至於魏,见魏王,曰:“大国命弊邑封郑之后,弊邑不敢当也。弊邑为大国所患。昔出公之后声氏为晋公,拘於铜鞮,大国弗怜也,而使弊邑存亡继绝,弊邑不敢当也。”魏王惭曰:“固非寡人之志也,客请勿...
冶洋在屋里待不住了。他一支接一支地吸烟,在客厅和卧室间转来转去,早上在这屋里和羽雨做爱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羽雨目光迷离,话语甜软,皮肤闪着醉人的光。他仔细观察她、欣赏她。她美丽的目光像湖水一样温柔,从清莹到朦胧,从明澈到恍惚,直到湖面上开满花朵。这些花朵像怒放在森林里的密集妖艳的罂粟,散发出浓烈的情欲味道,而他只是一只饥渴的工蜂。他起床的时候,羽雨仍然躺着,身上很随便地盖着毛巾被,腹部以上自自然然袒露在晨光里。羽雨喜欢袒露身体,尤其在床上,即使是在气温不高的夜晚,她也总把很美的乳房裸露出来。这情景深深地刺激着冶洋,使他处在享受与恍惚之间的状态里。他曾对她说:羽雨,你这家伙真是精灵,也不知道多少美人妖精才能把你浓缩出来。羽雨自豪道:是吗? 那你可要当心,一个女人一颗心,无数个女人就会有无数颗不同的心,想想吧,无数颗心浓缩出的心会是什么样子? 颜色该有多么深? 血水该...
情倾三国Ⅰ作者:晓月听风序 絮语黄昏后 黄昏暮色,天空变得妖娆,透着股宁静。恍惚间,觉得这一时分,很适合来叙述一个叫做晓月听风的女孩。 在过去,我们只是存活于网络间的过客,某一天巧遇相识。 我知道的她,很爱隐身,常常让人找不到,有点隐士的倾向。不过,想与她聊天也并非一件难事。 常常,我们会谈到写文,细碎漫道,然后开心地微笑。或者涉及到动漫。 有一次我问她偏好的动漫作品,她刷刷地给我列出许多。然后我总结出一点,她是个既可爱,又充满孩子气的女孩。曾经听我在美国学心理学的朋友说过,每个人其实都有长不大的一面,像个孩子。我想把这引用到晓月的身上,因为很贴切。 当然,有时她也很“老成”,感叹时光飞逝,对于岁月的无力。不过当她一遍一遍地喊着自己老了的时候,我却觉得见到了一个孩子在我面前闹别扭的场景。 到后来,我也会去她的QQ群里看看。在那里,大家爱尊称她为晓月姐...
哈得逊河上的落日田晓菲1“房间不太干净,你别介意。”他一边说,一边掏出钥匙打开单元的门。他住的是一般所谓的“工作室公寓”,只有一个房间,窗户宽大,高平顶,附带一个厨房和一个洗手间,但给一个单身男人住是完全绰绰有余的。何况公寓座落的地点极好,就在曼哈顿区,纽约最繁华也是最代表了都市文化的区域,离他上班的那家计算机公司也近。更何况他向来喜欢住高楼,而他的房间恰在这栋广厦的二十三层上,从那扇宽大的窗子,便可以眺望纽约市的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与远处波光闪烁的哈得逊河。他打开门,请身后的女人先进。自己随后跟入,顺手带上房门,并轻轻揿了一下墙上的开关,柔和的灯光顿时映亮了整个房间。呈现在女人面前的,是一间略微零乱的居室。房间虽不宽敞,但因为没有太多的摆设和家具,所以反而显得空旷。一只咖啡色的长沙发侧对着...
今年我将出版我的文集,一共是十四卷,没有包括过去的《废都》和现在完成的《高老庄》。设计封面的曹刚先生在每一卷上以一个字做装饰,他选用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刘邦的诗,二十三个字。瞬间的感觉里,我立即知道我的一生是会能写出二十三卷书的。《高老庄》应该为第十六卷,也就是我在这个世纪的最后一部长篇。在世纪之末写完《高老庄》,我已经是很中年的人了。人是有本命年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在自己的本命年里莫不是恐慌惧怕,同样,天地运动也有它的周期性,过去的世纪之末景象如何,我们不能知道,但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频繁的战争,骚乱,饥荒,瘟疫,旱涝,地震,恶性事故和金融危机,使得整个人类都焦躁着。世纪末的情绪笼罩着这个世界,于我正偏偏在中年。中年是人生最身心憔悴的阶段,上要养老,下要哺小,又有单位的工作,又有个人的事业,肩膀上扛的是一大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