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妻悍 >

第170章

妻悍-第170章

小说: 妻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就和容逸商量,“我觉得王家也是有意和咱们联姻的,你认为现在谈这件事妥当不?”

“你先探探口风,要是可以先说定口头约定再说,这种事都是有默契的,不会直接说死。”容逸显得很有经验,明显之前细细打听过规矩了。

杨岚抿嘴一笑,点点头,心里琢磨着该怎么开口合适。

第二日去王夫人家做客,杨岚就问上了,“我那皮小子也大了,我想着该给他说门亲事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

王家夫人也不是个傻得,这些日子对方的态度表明的也很清楚,心里也是满意的,但还有些犹豫是真的,脸上就带了些出来。

“京城是远了点,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疼女儿的难免会犹豫了。”王夫人隐晦的表示自己的担心,万一我女儿被欺负怎么办呢?

312定亲

杨岚想了想表示,“我家儿子是从小修炼内家功的,练的是童子功,我呀一辈子都是独宠的,我都想好了,不管谁做我儿媳妇,我这头是不会给儿媳妇添人纳什么通房小妾姨娘的,我最讨厌那些玩意了,不尊重。你看我嫂子,我娘从来不管我哥哥房里事,我也不乐意我儿子在被人教唆坏了,我找谁哭去呢。”

王家夫人一听,这是隐晦的表示毓哥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起码婆婆这不会给添人,这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了,婆婆给的人才是最难办的事,说实话她是看不上勋贵人家的规矩,三妻四妾的,他们这样的大族是不许这样的。

哪怕无子宁可过继都行,也不允许什么庶子蹦出来,这是霍乱家族的根源,但凡规矩好的人家最忌讳什么纳妾的事了,这也是为什么清流人家不太喜欢勋贵的原因,内里乱的很。

这样一说这个郡主到是有点城府有计较的样子,心胸瞧着也是个豁达开阔之人,到是不错的选择。

王家夫人也不绕弯子了,“妹子脾气爽直,投了我的胃口,我就直说了,这事我还得跟长辈和我们家爷商量商量一下,毕竟这是大事。”

杨岚一听有门,当即笑了,“那是自然的,不管成不成,你这个朋友是我交定了,你回头给我个信就成了。”

“行,我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再给你信啊。”王夫人也笑着点头,蛮喜欢杨岚爽利的个性,不像那些京城来的夫人,说句话要绕三个碗,你要是听懂了都是埋汰她的智慧了,实在让人头疼的很。

杨岚放了一半的心,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但也没有立刻拒绝自己,这说明她儿子还是有希望的。满心高兴的回去了。

过了几日王家传来消息让杨岚惊喜万分,喜不自禁,原以为最多是口头说定而已,毕竟她儿子没有功名呢。还是无名小卒一个,能口头说定已经不错了,没想到王家做事很大气,直接传话让人带着聘礼过来,下定定亲。

这简直就是意外惊喜啊,这说明王家人是看好未来女婿的,决定提前定下黑马的意思,如此看重并大张旗鼓的通知来人下定,没有给自己一丝一毫的退路,态度鲜明。行事大气让人暖心,这让杨岚对未来儿媳妇又看重了几分。

容逸也是一脸欣慰满意的样子,脸色也是极好,一连几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在找什么礼物定亲合适。还要带着儿子去捕猎活雁去。

接下来的事就是侯爷和容夫人的了,容夫人对王家姑娘也很喜欢,高兴地拉着老伴去给人提亲去了,这次她要亲自去,才显得自己重视这件事,而且她也乐意这么做,这可是她嫡长孙的大事。马虎不得,每一样定亲礼老太太都要亲自过目检查。

杨岚也不阻止,任由她玩得高兴,老人就要忙活一点有目标才会健康快乐的。

忙忙活活快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大张旗鼓的订了亲,侯爷特意写信去了京城,通知了亲朋好友。自己的嫡长孙定亲了。

忙完这些事,杨岚他们也该回京城了一眨眼都在这里住了三个月了,也该回去了,再不走天就冷了。

临走时王家人来送行,杨岚拉着王夫人的手说着贴心话。“你早点带孩子上京城,那边气候冷些,孩子要适应一下子,我想着可以多等些时候,等毓哥中了功名在成亲也来得及,这样孩子也大些,将来生孩子也能顺利些。”

王夫人听见这话感激的不得了,这是真心实意为孩子着想的,有这样明理的婆婆,女儿将来不用太担心了,她笑着点头,“你放心,我们在京城有房子呢,等过了年我们就起程去京城了,到时候少不得还要麻烦你呢。”

“这有什么可说的,你提前给我来信,我派人去接你们去。”杨岚一口应了下来,大包大揽的架势。

和王家崔家告别之后,他们再次踏上了回京城的路,毓哥明显心情很好的样,杨岚瞧着儿子欢喜她心里自然也是高兴地。

两家有了秦晋之好,只是定亲,却没有说具体什么日子下嫁好,按照杨岚的意思是,要等儿子金榜题名才好。另一个就是王家姑娘才十二岁,太小了还没张开呢,好姑娘自然是要先下手定下来才好,但成亲却可以稍微晚一些,这样对儿子对媳妇都好。

她也不希望儿子太早成亲,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就结婚了,她担心孩子没定性,也害怕耽误了学业考功名,私心里还是希望能稍微晚一点,怎么也拖到十七岁在成亲。

对于她这个想法容逸不太理解,以为杨岚只是担心儿子沾染了女色把控不住,嘲笑她杞人忧天,但杨岚却异常坚持,甚至和王家人说明了原因,以毓哥练习童子功为由,要求成亲能不能晚些时候,王家人自然乐意,愿意多留姑娘几年,过点舒心自在的日子。

且毓哥因为练习的是童子功,说明不能轻易破戒,也就代表着不会有通房小妾庶子什么的出来碍眼,杨岚自己也表明了立场,不喜欢小妾庶子,自己这边是绝不会给儿媳妇纳妾的,这样的态度让王家人很满意,觉得容家还是不错的人家。

回到京城后,杨岚就开始慢慢接手管家权了,因为明年老四一家子就要去江南任职了,老四家的也希望能跟着一起去,自然是早点把管家权让出来为好。

毓哥从崔家王家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是书本里没有的,回来以后眼界开阔了很多,整个人也变得越发舒朗大气了,这一点得到了他老师的赞赏。

毓哥开始准备备考了,准备拿下举人的功名,希望能取得一个好的名次,也能让爹娘脸上争光。

杨岚管家以后再次拿出来一万两银子购买了不少的祭田,这回主要是给老家那边买的,这些年也陆陆续续买了一些,但都比较少,这次则是大手笔,容逸和容彦兄弟一起买的。

老四家的本来说要给银子的,但杨岚没要,她觉得这些年老四家的也很辛苦,管家理事很操劳,老四家的也是个正派的,不屑从管家里面捞银子,账面出入很小,人家花都是自己的嫁妆银子,并没有从公账上捞银钱,这一点让杨岚很佩服。

因此投桃报李,杨岚也想回报一些,要是给钱就太打脸了,想来想去,她想到反正也该给宗族买祭田了,干脆她出钱以容逸兄弟两个人的名义,在宗族这一块搏个好名声,也算是她对老四家的这些年操劳的一份感谢吧。

祭田的名字是他们两家几个男孩的名子,杨岚有点私心,想留一手,天子近臣你不能确定哪天天子翻脸了,好歹能给孩子们留一条活路啊。

所以杨岚提前以五个容家嫡子的名义买了祭田,万一他们真的辅佐太子失败了,好歹孩子们还能回老家有条活路,可以靠耕读从新起复。

对于杨岚的这份苦心,老四家的非常感动,就连族里也很感谢他们兄弟俩,祭田的收入更多地用于族民的吃食,尤其是贫苦人家更是看重这点粮食,虽然容家是大家族,可也不是人人都富裕,更不是人人愿意上杆子去求人要饭,人都是有尊严的,不是谁都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但祭田不一样,是族里给的月例,大家都有,脸面上好看些。

好多年不管家了,一下子忙碌起来,杨岚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不过大概一个月后就差不多能习惯了,忙了起来心情也好多了。

小武和子晴回来了,在娘家都玩疯了,不过小武非常喜欢他外祖父和二舅舅,简直到了崇拜的地步,回来第一句就是惊人之语。

“娘,我要当大将军,像外祖父那样的大将军。”小武双眼发亮,灼灼发光,璀璨迷人。

杨岚一下子愣住了,看着背着手站在自己跟前的小儿子,她忽然间觉得小武是很认真的,那是一种向往,一种最初最纯真的梦想,也许她该成全孩子。

容逸瞧见杨岚发愣,以为她是担心刀剑无眼的问题,就笑着安慰道:“你别听孩子瞎说,只是岳父看见孩子力气大,而且很有悟性,把舆图看的明白仔细,心里高兴,有心想培养孩子罢了。”

杨岚忽然笑了,摸摸儿子的头,“傻孩子,大将军要承受很多苦的,不仅练武辛苦,学习辛苦,还有很多你不能想像的辛酸和委屈,你想好再来和我说吧,若你不信去问问你外祖父你就知道了。”

她有些恍惚,大将军啊,哪有那么容易呢,要承受多少辛酸与血泪才能成就一个将军呢,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面的辛酸谁能懂呢。

每年杨家都要分出三分之一的银子用于安抚伤亡的军人家属,给他们已庇佑和照顾,这些还得悄默声的干,要想尽办法不能太出风头了,不然皇帝肯定不高兴。

虽然有抚恤金,可实际上很多人是拿不到这笔钱的,一层剥一层到了家属手里不剩什么了,杨家为什么那样拼命挣钱啊,这一份份功劳里有将士们得血呀!就这样坦然受了,心里不安稳啊。

314举人

子晴每日早晨都跟着杨岚祖母一起在院子里跑圈打五禽戏,这是从小就跟着祖母母亲一起学来的习惯,这么多年都是这样的。

早上锻炼完后跟着母亲听听管家是怎么回事的,其实也用不着她开口,但杨岚要求她多看多想少说话,心里要明白。

时不时的还会针对一些纠纷来考校她,作为容家的嫡女,该懂的她都要懂,并且都要学会才行。

且她年岁一天天大了,少不了要进宫走动,这些东西已经要提上日程要开始学习了,不能再傻玩傻疯了。

林嬷嬷年纪也大了,杨岚决定让她跟着子晴养老了,顺便可以给子晴教教规矩啥的,帮自己看着点有什么错漏之处,也好及时给与提醒,林嬷嬷高兴得很。

岳嬷嬷这些年已经不做事了,想孙子就回家看看,想自己了就进府住几天,很随意,她的一手本事都交给了一个二等丫鬟,相貌普通,但在药膳上面很有一手,如今就是她在照顾着自己几个女眷。

隔三差五的杨岚就会喊岳嬷嬷回来看一眼,她怕儿媳妇啥的欺负岳嬷嬷年老不能干活,总是不放心要叫进来看看气色好不好啥的,养娘伺候自己半辈子了,如论如何也不能让她过得不舒心。

腊梅和青芽早就嫁了,可惜腊梅命苦,嫁了个男人没几年的病死了,连孩子都没给她留下,婆婆整日摔盆打碗的,不给好脸色。腊梅没办法进府来求了杨岚,自愿终身跟随杨岚,不在嫁人了,不想受那个气了。

与其伺候丈夫婆婆还不给好脸色,倒不如伺候主子还能得几分脸面,她也没有孩子,什么都不怕的。

染东为了这事没少跑前跑后的给撑腰杆子,可是有什么用呢。这个时代孝道大如天,婆婆觉得腊梅命不好克死了她儿子,心里总是憋着一口气,也不虐待你。就是不给好脸色,生活中吊着脸骂骂咧咧的,说腊梅是克夫命,也不许她再嫁,整日的骂街,让人不痛快。

腊梅心一横干脆彻底绝了再嫁的心思,彻底死了心跟随杨岚,在身边伺候,做了贴身妈妈伺候着。

杨岚也曾劝过,觉得她比自己年纪还小些呢。再嫁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有自己给她做主怎么不行呢,奈何腊梅心已死,不愿意在受二回气了,觉得现在伺候主子。下人们还要给几分脸面,挺好的,说以后有机会给过继个女孩在膝下,将来有人给烧纸就行了。

杨岚心里总是很酸楚,但这是腊梅自己的心意,她也不能勉强不是,就跟她说。什么时候改变心意我都给你做主撑腰。

腊梅也只是笑笑就过去了,眼里没有了光彩,杨岚知道她再也不会嫁人了。

如今杨岚身边最倚重的就是腊梅了,院子里的事几乎都交给了她,青芽嫁人后做了管事妈妈,如今在子晴的院子里管着事。帮自己护着子晴。

孩子们渐渐大了,杨岚觉得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难免会有些寂寞了,安哥在外院要读书,眼看着也要考童生试了。每日里只有请安时能看一眼,平时要去师傅那里读书,小武回了娘家,由父亲亲自教导训诫,也不用她担心。

冬日到了,人窝在屋子里出不去门,让杨岚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儿子们都长大了,好似雏鸟要离巢,杨岚觉得自己也该找点自己的事干了。

王家来信了,说是赶在过年前来京城,一家子都来,他家的哥儿也要备考的,想提前来京城适应一下,顺便也能和毓哥等人交流一下,最主要的是认识一些学子朋友,将来对儿子的仕途也有帮助。

杨岚高兴极了,算着日子亲自派了一队侍卫过去接应,叫了酒楼的饭菜给他们接风洗尘,他们有自己的房子和管家,房子是早早就收拾了的,并不用自己等人担心。

这日杨岚翻看自己的笔记本,觉得很有意思,想起开女子学院这回事来,便询问容逸,“远之,你说我起头牵线开个女子学院,然女孩子们都过来学规矩,学女红琴棋书画好不好,还可以交到一些朋友。”

容逸到是很感兴趣的问道:“哦,那你想开成什么样的学院呢?你看京城了最出色的学院都有自己的特尔,例如白鹿书院是富家子弟和勋贵子弟去的最多,房舍伙食什么的也很好,但束脩有点多,一般贫民子弟交不起。青山书院则属于大众平民也可以来的,但要考试进门,规矩很严,且出来的学子不光有状元等这样有功名的人,还有很多才子清流御史这样的,所以针对的方向不大一样。”

一番话让杨岚哑了口,她只是觉得这里没有女子学院,有点根基的人家必须请宫里的嬷嬷过来教导,或者请女夫子教授课程,这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也不一定能请到最好的夫子和嬷嬷,不能和小伙伴们交流,整日就在自己的大宅院里,实在是很憋闷的感觉。

杨岚有心弄一个女子学院,让大家都来学习各种技能,同时也能多交朋友,也可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她想了想说道:“我真没想那么远,我只是觉得像咱们闺女这样没个朋友,很可怜,虽然我也常常带她出席别人的宴会,可以交到一些朋友,但毕竟女孩子一个人出门是不可行的,可我们这些夫人也不是天天都有空去串门子啊。我觉得可以办个学院让女孩子们都过来学习,不论身份地位,请最好的夫子和嬷嬷过来教授自己最擅长的,我相信会有人愿意来的。”

容逸认真地打量了自家媳妇一眼,要说这个提议还是很好的,做得好了不但可以提高自家的名望,最重要的是可以紧紧联系一批人脉,这些人脉平时可能用不着,但管时刻就能显出威力来,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可以把利益最大化。

“嗯,你给我点时间让我好好想想,你若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写个东西给我,我看看琢磨一下可行性。”容逸没有马上答应,但却有了实际行动。

杨岚知道他这是支持自己的意思,起码可以考虑一下,脸上也有了光彩,“成,我再想想,回头写个东西交给你看看。”

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成的,急不得,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